Waymo CEO:無人駕駛汽車比火箭更難

2021-01-14 製造雲

去年是Waymo開發無人駕駛汽車11年中最重要的一年。

這家Google的姊妹公司籌集了32億美元,與數家合作夥伴籤署了交易,並在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推出了全球首個真正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

即便如此,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廣泛推廣仍然緩慢,交錯且昂貴。

Waymo執行長John Krafcik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說:「這真是非同尋常。」 「我會說,這比發射火箭並將其送入地球軌道要面臨的挑戰更大……因為必須一遍又一遍安全地完成它。」

僅僅幾年,他們所擁有的樂觀情緒就都消失了。

Waymo在2018年3月曾充滿信心地預測,,「將在兩年內生產多達20,000輛」電動Jaguars,並將為Waymo無人駕駛服務的騎行者提供每天100萬次的出行服務」。

兩個月後,它補充說,「最多62,000輛」克萊斯勒小型貨車將「從2018年末開始」加入無人駕駛車隊。

如今,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已經訂購了這些車輛,Waymo的官方機隊規模也僅為600。

Krafcik先生是一位汽車製造專家,他在1980年代創造了「精益生產」一詞,並升任現代美國執行長。他承認,他和他的同事們是依靠他們在汽車行業的經驗來判斷Waymo的增長速度。

他說:「當我們於2015年預言,我們將在2020年提供廣泛可用的服務時,這並不是一個瘋狂的想法,而是有根據的。」 當時的想法是:「好吧,如果我們有一個原型,那麼我們可以在短短幾年內實現批量生產,不是嗎?

「這是一個立場-我不會說無知-但缺乏信息和經驗...在過去五年中,我們變得更謙虛。」

一些歷史

Waymo於2009年作為Google項目開始了研究,並於2015年首次公開展示了其無人駕駛技術,催生了一個嶄新的行業,引發了各種炒作。

由於擔心商業模式的崩潰,Uber開始每月花費2000萬美元嘗試製造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它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路上行駛1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

它的首席產品官在2016年5月警告時任執行長的Travis Kalanick:「這場無人駕駛戰爭對Uber來說確實存在,我們要麼開始第二次S增長曲線,要麼死掉。」

但是Waymo再花了兩年的時間才能同時操作三輛完全無人駕駛的汽車,然後又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擁有100輛。經過一年的測試,Waymo可以輕鬆地開始在鳳凰城的測試車中載運某些乘客。然後,三個月前,它向公眾開放了該網絡。

慢一點

Krafcik先生說,這種明顯較慢的時間表是不可能克服的。他再次談到太空類比,他說蘇聯和美國花了大約10年的時間才將火箭發射到軌道上。為了繞月,又過了十年。他說:「那時候沒有人擊敗。」 「這只是時間來做這種範圍和大小的事情。」

除了特斯拉(Tesla)繼續承諾自動駕駛技術即將到來之外,較慢的時間表已被廣泛接受。貝恩諮詢公司在2018年表示,機器人計程車或「 robotaxi」的轉型「指日可待」,並預測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將佔市場的30%。現在,預計這一數字將達到4%到9%。

貝恩合伙人Mark Gottfredson表示:「我們眼下的現實不僅僅是炒作。」

Waymo擁有雄厚的財力和2100名員工,仍然處於領先地位。與此同時,Uber上個月放棄了其項目,實際上將其整個無人駕駛部門交給了競爭對手Aurora,並投資了4億美元,以換取26%的股份和董事會席位。

「公交車,卡車,汽車等」

但是Waymo的一些競爭對手正在取得進展。Zoox和通用汽車支持的Cruise都推出了專用車輛,它們沒有方向盤或踏板,看上去比Waymo使用的克萊斯勒Pacificas更具未來感。

Zoox高管將其車輛描述為第一款iPhone,因為它的硬體和軟體是從頭開始集成的,因此堪稱革命性的設備。

但是Krafcik先生指出,Waymo已經嘗試使用Firefly來製造定製車輛,該產品是在2013年設計的全自動兩座車,但四年後就放棄了。

這次經歷告訴Waymo,它的唯一重點應該放在Driver上,Driver是一個Android作業系統,它希望在幾種不同類型的車輛中運行。

Krafcik先生說:「我們渴望在公共道路上行駛任何東西—公共汽車,卡車,汽車,等等。」 「我們不想被束縛在一個單一的外形上。」

合作夥伴期望這樣的方法可能會從叫車服務,貨物交付和許可交易中為Waymo賺取多種收入。僅去年一年,Waymo就與沃爾沃達成了無人駕駛打車服務,與菲亞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一起製造貨車,以及戴姆勒(Daimler)製造了鉸接式貨車。

一些觀察家認為這是遠離機器人軸心的樞紐,大規模部署機器人軸心可能代價高昂,但Krafcik先生認為,這樣的結論往往基於錯誤的假設。「我一直讀到與Waymo Driver相關的硬體價值25萬美元,這是錯誤的,完全是錯誤的,還差得遠。」

數十億美元

他拒絕考慮運營成本,並對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懷疑不屑一顧,他建議任何有疑問的人簡單看看Waymo的投資者,當中包括風險投資集團Silver Lake和Andreessen Horowitz,機構投資者T. Rowe Price和富達,以及汽車集團麥格納和AutoNation。

他說:「我們對我們籌集的32億美元資金的討論不多,但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公司單筆最大的融資。」 「顯然,他們對Waymo Driver可以釋放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Krafcik先生沒有透露其乘車共享服務的時間和地點。甚至在聖誕節那天,每天都可以在舊金山看到Waymo的醒目車輛,但要離開司機並讓遊客進入仍需數年的時間。如果是這樣的話,Krafcik先生似乎並不會感到不安,他清楚地知道,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哪一個精確的年份成為轉折點將無關緊要。

從長遠來看,他仍然堅信這項技術會破壞個人汽車的擁有權,並且毫不猶豫地預測今天出生的孩子幾乎沒有理由學習如何駕駛。

他說:「 [他們]絕對不需要駕駛執照,我可以百分百地肯定。」 「 [他們]可以在[他們]可能的任何地方使用Waymo。」

內容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聲明:資料由本媒體號從網絡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資料版權歸原公司、機構所有。資料僅供學習參考,切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刪除,非常感謝!

#無人駕駛#

相關焦點

  • Waymo CEO:製造安全的無人駕駛汽車比火箭科學還難
    該公司去年籌資32億美元,但執行長表示,挑戰依然巨大去年是Waymo開發無人駕駛汽車11年來最重要的一年。這家谷歌姐妹公司籌集了32億美元,與幾家合作夥伴籤署了協議,並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即便如此,全自動汽車的廣泛推廣仍然是緩慢、錯開和昂貴的。
  • Waymo訂購數千輛自動駕駛汽車 無人的士即將拉客
    作為全世界研發自動駕駛歷史最長的公司,谷歌兄弟公司Waymo,正準備推出正式的「無人計程車」客運服務。據外媒最新消息,作為一個準備措施,該公司已經訂購了數千輛自動駕駛汽車。  Waymo公司的執行長John Krafcik表示,在訂購這批車輛之後,Waymo將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車隊,Waymo也將從自動駕駛的研究和開發階段,進入正式的運營和部署。  按照Waymo的商業模式,該公司不生產自動駕駛汽車成品車,而是給外部汽車產商提供自動駕駛軟硬體系統,克萊斯勒成為早期合作夥伴,未來Waymo自然也會和其他汽車公司進行合作。
  • Waymo CEO 採訪全文:我們想幫汽車製造商賺更多錢
    2017年9月8日,The Information採訪了Waymo CEO約翰·克拉富西克(John Krafcik),主要談到了Waymo與汽車製造商的合作問題,還有他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看法,以及未來有人駕駛駕乘分享網絡的走勢。
  • 淺談無人駕駛汽車制動系統
    作者:沈克強 來源:人工智慧學習圈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智能汽車,它通過傳感器來感知車輛的周圍環境,並根據感知所獲得的數據(例如道路、車輛位置、障礙物等)信息,通過計算中心處理後,由決策執行模塊控制車輛完成,最終使車輛安全可靠的行駛。要實現無人駕駛,控制是關鍵。
  • 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在深圳合法上路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深圳將對智能網聯汽車管理進行立法,無人駕駛汽車有望在深圳合法上路。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率隊到坪山區就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展開立法調研,這一新興技術領域的法規擬於今年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 Waymo CEO:自動駕駛汽車已接近上路水平,但諸多挑戰仍待解決
    但是星期一,我在這裡目睹了一種有可能極大重塑經濟和社會的前沿技術——自動駕駛汽車。谷歌的自動駕駛車輛衍生公司Waymo在這裡的一個廢棄空軍基地測試了其自動駕駛汽車。該公司邀請了數十名記者現場見證了測試,並親自體驗了無人駕駛汽車,一睹這一即將顛覆現實世界的技術。Waymo的CEO John Krafcik告訴觀摩的記者:「對於我們目前取得進展,我們感到非常激動。
  • 無人駕駛(2):技術的「蜀道難」
    同樣,早期的無人駕駛同樣是基於對自動化的追求來設計的。1925年8月,美國陸軍的電子工程師FrancisP.Houdina坐在一輛可用無線電操控前車的汽車上,操控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有據可查的無人駕駛汽車。嚴格來說,這僅僅是一輛遙控汽車,一輛通過人為控制實現自動化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這輛汽車在車尾安裝信號傳輸天線,受到後車發出的無線電脈衝控制方向盤、離合器、制動器等部件。
  • 無人駕駛汽車時代真的來了,無人駕駛計程車在長沙「橫行」
    一、無人駕駛的故事其實百度無人駕駛項目早在2013年就開始起步,與第三方汽車製造商共同合作,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百度汽車大腦」,其中包括一、高精度地圖,二、定位、三、感知,四、智能決策與控制四大模塊。2015年12月,百度就已經在北京開始了汽車的測試,實現了最基礎的駕駛功能評測,當時汽車的最高時速為100km/h。
  • Waymo自動駕駛汽車已在美國宣布收費運營了
    打開APP Waymo自動駕駛汽車已在美國宣布收費運營了 李倩 發表於 2018-11-07 15:09:14 Waymo自動駕駛汽車已在美國宣布收費運營了
  • 多米諾披薩CEO:語音訂購和無人駕駛是外賣的未來
    Doyle還強調了多米諾與福特的合作——測試披薩的無人駕駛配送服務。多米諾披薩8月份宣布的高科技交付方式,還包括無人機和機器人傳送測試。Doyle表示, 「與福特的合作關係以及車輛測試正在進行,我們試圖通過新的方式將產品送到人們手中。這可能需要點時間,但我們卻對此滿懷期待」。
  • Uber實驗室是怎樣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的?
    多倫多人將會放棄自己的汽車,愛上步行、自行車、公共運輸、無人駕駛的士(小巧,適合1-2個人)、自動迷你巴士。會有新工作出現,有人可以製造無人駕駛汽車,有人可以重新設計道路,有人可以用無人駕駛汽車賣東西、製作食品,或者運營快遞公司,總之,有了配送機器人,在城市裡拿到東西將會變得更輕鬆,更便宜,更快速。不過自動化也會終結一些工作。
  •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是全責
    摘要 今天虎嗅早報提到了一輛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與公交車相撞的新聞,筆者找到了車輛管理局 (DMV) 出具的事故報告,仔細閱讀之後發現,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實在是蠢得可以——至少在這次事故中是這樣。
  • Waymo與Avis合作 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服務
    據路透社報導,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星期一宣布已經與Avis Budget集團籤署了一份多年協議,Avis Budget為一家汽車租賃公司,兩家公司計劃將擴展自動駕駛業務範圍。此次合作也使得Avis Budget的股票快速上漲。
  • Waymo正在建設一個新的複製城市以測試其無人駕駛技術
    Waymo將開放兩個新的自動駕駛汽車設施,其中包括一個密集的城市遊樂場,用於其自動駕駛乘用車,以改進其替代人類的技術。由Google實驗室剝離出來的Alphabet所有公司目前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Waymo One運營乘車計劃,但對無人駕駛汽車和卡車的廣泛應用抱有遠見。
  • 無人駕駛汽車如何在城市裡繪製 3D 地圖?
    威鋒網 10 月 27 日消息,外媒 CNET 於近日報導稱,Here 地圖正在為它的未來繪製一個美好的藍圖,它的目標是成為無人駕駛汽車時代的發動機。  目前,無人駕駛汽車仍然處於概念原型階段,並不能正式生產。不過,豐田等汽車製造商紛紛表示,無人駕駛汽車將會在 2020 年左右進入商業階段。
  • 讓自動化更安全,Hologram依靠仿真工具助力無人駕駛未來
    對於試圖通過人工智慧實現無人駕駛的設計師來說,「如何讓自動化更加安全」已經成為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即使你的無人駕駛汽車在駛過街道時並沒有撞上行人,你也沒必要沾沾自喜,盲目自大地認為你的汽車已經是道路上最安全的了。這並不能說明你的神經網絡真的「認識」攝像頭看到的東西。眾所周知,行人不會被汽車撞上,可能只是因為你的運氣好。
  • Waymo將模擬密集城市環境 以測試其無人駕駛技術
    Waymo正在開放兩個新的自動駕駛汽車設施,包括一個密集的城市遊樂場,用於其自動駕駛乘用車,因為他們正在完善其人類替代技術。 這家Alphabet旗下的公司從谷歌的實驗室中分離出來,目前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運營著一個乘車項目Waymo One,但對無人駕駛汽車和卡車的應用有更廣泛的願景。
  • 無人駕駛汽車有哪些好處與壞處
    不論你喜歡與否,無人駕駛汽車都在逐漸成為現實。大多數汽車製造商已經承諾,到2020年,至少半自動駕駛汽車將會上市。許多業內專家預測,再過幾年,全自動駕駛汽車就將上路。這些無人駕駛汽車的到來,將給我們帶來遠超過預期的巨大變化。
  • 無人駕駛汽車大起底:「造夢者」矽谷如何顛覆底特律?
    4月28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的負責人Chris·Urmson(克裡斯·厄姆森)發表了一篇官方博客,披露了谷歌汽車研發項目的一些最新進展。在博文中,厄姆森指出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軟體系統,可以同時「緊盯」街上行人、車輛等「數百個」目標,已完成約70萬英裡的無人駕駛裡程,做到了萬無一失。
  • Waymo開始無人駕駛計程車的免費Wi-Fi測試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據路透社報導,Alphabet旗下子公司Waymo正在大鳳凰城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中進行免費Wi-Fi的測試。去年12月份,該公司數百輛相同的無人駕駛小型貨車就開始搭載付費乘客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