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開封:灌湯包的鮮美,開封人知道,開封人私藏的灌湯包館

2020-12-13 開封玩樂攻略

一提到開封的美食,小籠包總是第一個出現。

無論是電視臺的節目,還是網絡的風評,

「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

這句描述開封灌湯包的形象,深入人心。

要說開封人什麼開始吃灌湯包,

可要追溯到北宋了。

北宋時期,開封已有小籠包售賣,

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

東京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

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

號稱「東京汴梁第一」。

北宋之後,灌湯包子在開封流傳下來。

如今的小籠包

20世紀20年代,名廚黃繼善創辦「第一點心館」,主營灌湯包子。30年代,為適應市場需求,又對包子的製作方式加以革新。

將原來用半發麵皮和瘦皮和瘦肉摻豬皮凍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麵醬、小磨香油等制餡,改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味精為餡提鮮。

通過「三軟三硬」和面,使麵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

還改大籠為小籠蒸製,小籠包子帶蒸籠一起上桌,現吃現蒸,保持旋蒸,既保持了包子的熱度和形狀的完美,又便於經營,備受顧客歡迎,這便是當今的開封小籠包。

製作工藝

● 和面:要「三軟三硬」,麵團光滑,面質筋柔;

● 調餡:要打得稀稠如粥,拉長絲不斷;

● 擀皮:要外薄心厚,不偏不倚,做到包嘴不厚,包底不漏;

● 捏制:每個包子至少要18~21個褶,均勻一致,封口嚴密,包嘴上沒有疙瘩……

灌湯包怎麼吃

開封小籠包採用豬後腿的瘦肉為餡,精粉為皮,爆火蒸製而成。其特點是: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

剛蒸好的包子,上面還有一些小水滴,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晶瑩剔透。灌湯包的皮很薄,薄到你甚至可以看到包子後面的蒸籠。掂起來軟軟的,小巧玲瓏。

吃包子時有句順囗溜:「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再喝湯、一口吃、滿口香」,意思是:輕輕夾起,挪到嘴巴前,先咬開個小洞,用它把裡面的湯喝完,最後再吃餡和面。

細細品嘗,食用時配上香醋、蒜瓣更加美味!

灌湯包在出爐後,最好五分鐘內吃完,不然時間過久一則麵皮外部變幹,二則麵皮內部會將肉汁吸收,三則肉餡變冷口感變差,所以上桌後要儘快吃完哦。

略略推薦

禾源灌湯包子

禾源也算是開封的老店了,

最近幾年越發受歡迎,

去的晚一點兒就全都坐滿了人,

湯鮮肉香,實名安利!

地址:

漢興路店:漢興路東段漢興上品小區大門東側

金明西街店:漢興路與金明西街交叉口東南角

金祥路店:金祥路金鼎麗都北門往西20米路南

大王屯店:大王屯東街與魏都路交叉口西北角

鼎立國際店:黃河大街北段鼎立國際城C區

大興街扣碗包子館

這家店想必是老開封人都知道,

就中午出攤!任性到極致!

想吃小籠包子的,一定不要錯過。

小籠包灌湯,肉香四溢,

素的蘸著辣椒和醋,完美~

北仁義胡同2號西門社區衛生服務站旁

黃家老店

百年歷史的黃家老店,

對傳統的灌湯包一直保留著最原始的味道,

皮包餡兒大,湯汁香而不膩,

現點現包,除了傳統灌湯包,

還有其他特色口味的小籠包。

西司店:西司橋下

晉安路店:晉安路中段武夷夜市南頭

大梁路店:大梁路與黃河路交叉口向東50米路南

宋城路店:宋城路鳳凰城1號樓

中山路店:中山路中段34路(朱雀苑北鄰)

大梁樓臻鮮湯包

這家店不像一樓、黃家的包子那樣,

而是大湯包,

滿滿一兜的湯汁,鮮香濃鬱,

吃起來特別過癮,

不過小心燙嘴哦~

漢興路東段蝶御花園1單元商鋪

十裡飄香

這是被略略粉絲安利的一家店,

不大的小店收拾的挺利索,

小籠包是現包的,

皮薄陷兒大,

灌湯流油,超級滿足!

地址:

三裡堡亞細亞十字路口向南小路路西

排名不分先後

如果你有什麼喜愛的灌湯包店鋪,

歡迎評論裡分享出來~

部分來源 | 網絡

圖片來源 | 略略編輯部、網絡

編輯 | 肥而不膩

相關焦點

  • 河南開封必吃的3家灌湯包店,皮薄餡多,湯汁鮮美,本地人最常吃
    河南開封最好吃的3家灌湯包店,本地人也喜歡吃,千萬別錯過!河南開封是一座文化古城,有著聞名世界的清明上河園,還有著享有「汴京富麗天下無」美譽的開封府。風景優美,歷史悠久,開封整個城市都有著濃濃的歷史韻味。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開封還有著足夠豐富的美食文化。
  • 灌湯包子不只開封有!原來還有揚州灌湯包!
    灌湯包子不只有開封的?原來還有揚州灌湯包!灌湯包子是一種傳統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麵粉、溫水、豬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著名產地揚州,灌湯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關於灌湯包有這樣的一個傳說。相傳600多年前,元末明初,朱元璋起義攻打天下。
  • 開封灌湯包、南京雞鳴湯包、靖江蟹黃湯包……哪裡的湯包最好吃?
    直至清代乾隆年間,《揚州畫舫錄》記述揚州茶肆,「二梅軒以灌湯包子得名」。這是「灌湯包子」最早的記載。同一時期,還有記載指出,冷凝的肉汁是湯包形成的關鍵。同樣是在清朝中葉,淮安、鎮江的湯包也十分出色,這也與鹽商們有錢,淮揚菜崛起有關。
  • 開封灌湯包,中國有名的美食,去過開封人的都會吃
    如果說起開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開封的菊花展,如果說起開封的小吃,那麼大家就會立刻想到灌湯包,那真的是天下有名的小吃,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是很有名,但是開封的灌湯包更加充滿了神奇的色彩,咬一口灌湯包,裡面濃鬱的湯汁滾燙地流入口中,滿滿的香味,真的讓人回味無窮。
  • 開封小吃小籠灌湯包,為什麼這麼火,一起來探個究竟!
    開封夜市繁華景象提起開封夜市的小吃,最繞不過去的就是開封小籠灌湯包,不僅外形美觀,小巧玲瓏,皮薄餡多,而且灌湯流油,味道鮮美,清香利口,湯汁醇正濃鬱,最重要的是入口油而不膩,簡直絕頂美味灌湯包子灌湯包子以前是北宋皇家食品。
  • 河南開封必吃的4家灌湯包店,皮薄餡多,湯汁鮮美,本地人最常吃
    去了開封不嘗一嘗地道的灌湯包,那真的就是一個遺憾!之前,小編跟大家介紹了開封的兩個老字號百年老店——第一樓和黃家老店,這兩個是歷史悠久,名氣大,而且外地人去吃的比較多的飯店。但今天,小編今天就跟大家介紹4個本地人最常去吃的灌湯包店。
  • 名滿天下的開封老字號的灌湯包子,我能吃兩屜,你能吃幾屜?
    窗外寒風呼嘯,室內熱氣騰騰,這樣的下雪天,來一籠煙霧蒸騰的灌湯包,是不是有一種管它東西南北中兀自躲進小樓成一統的隱逸之感?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道開封的美食--開封灌湯包。
  • 一天一品-開封灌湯小籠包子
    開封小籠包子歷是河南開封地區漢族傳統名點之一,歷史悠久。六至七分鐘可熟吃法吃法: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將皮咬開個口兒輕吮)、再喝湯、「一口悶、滿口香」的要訣細細品嘗。食用時配香醋、蒜瓣。小籠包子隨吃隨蒸,就籠上桌;其形:「提起一綹絲,放下一薄團,皮像菊花心,餡似玫瑰瓣。」
  • 河南開封美食:灌湯包
    一、開封:灌湯包雖說小籠包子處處都有,但是每處的味道都是大不相同的。開封小籠包已有將近百年的歷史,風味獨特,是開封著名美食之一,還曾是北宋的御膳食品。和上海小籠的清爽和淡口感不同,開封小籠湯味兒更濃,肉餡鹹香鮮美,細白如瓷的外皮很有嚼感。
  • 開封當地非常有名的兩大名吃之一的——灌湯包子
    開封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當地的特色美食非常的多,而小編不得不說的就是開封的灌湯包了,小米大家都吃過包子,對於包子都不陌生,特別是早上的時候,一碗豆漿配上一籠包子,吃的開心,吃的過癮,吃的也非常的暖和,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灌湯包呢,是一種漢族的特色小吃製作的原料,主要就是用麵粉溫水
  • 豫非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開封第一樓灌湯包」
    灌湯流轉美味佳餚留香世人舌尖在開封城裡,到處都是灌湯包子店,其中名氣最大的,莫過於開封第一樓。2007年2月,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被評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若是你在飯點時間正好轉悠到鼓樓廣場附近,那不妨就近去開封第一樓嘗嘗他們的灌湯包子吧,第一樓包子的最大特點就是「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吃起來「皮薄餡多、灌湯流油、肥而不膩、軟嫩鮮香」。一片片小巧的包子皮在老師傅的手裡,靈活地轉了幾下,瞬間變成一個個酷似菊花的灌湯包。
  • 河南開封最好吃的美食,最後一種口味太重,一般人受不了
    放辣子四味菜開封四味菜做得好的店有三四家,用餐高峰時人山人海,生意火爆。比較出名的有回民食品街的趙記燴菜和強國羊肉湯館。黃記灌湯包開封灌湯包子,皮薄餡多汁味足,提得起,放得下,吃得飽。有資深吃貨總結出吃灌湯包的絕技: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
  • 河南開封最好吃的2家灌湯包,第一家是百年老店,當地人全都知道
    去到河南開封,你最不能錯過的美食是哪一個?那百分之九十的人回答你的都是灌湯包。作為開封的特色美食,灌湯包不僅名氣大,而且味道鮮美,受到了眾多食客的喜愛,更有很多外國人對它也是情有獨鍾。灌湯包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早在北宋市場上就已經有售賣的了,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形式美觀,內容精美別致,肉餡和鮮湯同居一室。吃灌湯包,就等於將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有一種整合的魅力,這也是其受到眾多食客喜愛的原因之一。
  • 河南老字號——開封第一樓
    開封第一樓  開封「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源於我國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後經歷代名廚師承和發展,演變為現在的「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  開封第一樓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第一樓包子館,始建於1922年,是河南省著名的傳統名吃。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國家特級酒家、中華餐飲名店、全國綠色餐飲企業,以經營中華名小吃——第一樓小籠灌湯包子和什錦包子宴而馳名中外。  第一樓包子館營業面積近5000平方米,可容納1500餘人同時就餐。
  • 開封的灌湯包湯汁是這樣做出來的,你知道嗎?
    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河南最具有古色古香歷史考究的,那肯定是當數開封。至今已經有四千年建城以及建都歷史的開封,其古稱不可謂不多,就好比汴京、汴梁、老丘等無不在彰顯著這座保留還算完整的古城的不一般。且開封也是戲曲的故鄉,河南有名氣的豫劇就是在此地發源之後自成一家。除此之外開封市裡環繞著五湖四海,風景伴隨著古色古香的建築,相當的秀麗典雅,素來被稱為北方水城。
  • 開封這家沒啥名氣的灌湯小籠包,6元一籠免費喝粥,吃過的人都贊
    灌湯包是開封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豫菜中,非常典型的風味小吃,灌湯包的精髓就在這灌湯上,這小小包子裡的汁水就像是灌進去的一樣,當地人吃灌湯包,有這樣一個口訣,先開窗後喝湯滿口香,吃包子,順便能喝到湯,這樣的包子自然受歡迎。
  • 開封出了名的灌湯小籠包,原來在家也能做出來,其實不難
    歷史悠久的開封,遺留下來了好多的名勝古蹟,其中以龍亭、大相國寺、清明上河園、鐵搭、天波楊府最為著名,特色名菜:開封灌湯包、鯉魚焙面、套四寶、清湯東坡肉、白扒豆腐、滷煮黃香管、炸八塊、一鴨三吃、蒸羊等。特色小吃:龐記桶子雞、沙家牛肉、開封套四寶、三蓮花酥、五香兔肉、風乾兔肉、五香羊蹄、醬瓜雞丁、菊花火鍋、大京棗、燴麵、雙麻火燒、芝麻翅中翅、炒紅薯泥、花生糕、黃燜魚、鍋貼、羊肉炕饃、炒涼粉、冰糖熟梨、杏仁茶、江米切糕。這其中每到開封必吃的一定當屬灌湯小籠包了。開封灌湯包風味獨特,是開封著名食品之一。
  • 開封的原創美食
    說到桶子雞就要先說一說開封的百年老店「馬豫興」,馬豫興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打著他的旗號開的店,大家也許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但說到它的全稱「金陵教門——馬豫興」就很少人知道了。小籠包子灌湯包子是開封的傳統食品,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東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樓」, 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第一」。
  • 還在吃上海小籠湯包嗎?快來嘗嘗河南開封的灌湯包吧!
    還在吃上海小籠湯包嗎?快來嘗嘗河南開封的灌湯包吧!還在吃上海小籠湯包嗎?快來嘗嘗河南開封的灌湯包吧!小籠包是上海、常州、無錫、蘇州、杭州、南京、蕪湖、江西等江南地區著名的小吃,起源自清代道光年間的江蘇省常州府,為當時的萬華茶樓首創。傳說由北宋時期著名的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演變而來,由北宋皇室帶入江南,後逐漸成型。常州小籠包味鮮,無錫小籠包味甜。而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翔小籠同樣歷史悠久,享譽中外。
  • 足不出戶吃到開封灌湯包,不用做皮凍,包子一樣湯汁濃鬱
    來到開封第一件事當然是逛吃逛喝,開封的灌湯包當然是必須要吃的美食之一,灌湯包與普通包子的差別就是,灌湯包的麵皮沒有經過發酵,外皮潔白,晶瑩剔透,能清晰地看到包子內部的湯汁,卻不會漏底。開封的灌湯包已經有百年的歷史,製作過程精細,選材也頗有講究。在開封不吃灌湯包等於白來了一次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