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郵票,還是先有郵戳?

2020-12-13 騰訊網

在一般人的認識裡,郵戳是蓋在郵票上的,肯定是先有郵票,然後才出現郵戳,其實不是這樣的,事實上郵戳的問世遠早於郵票。

其實大約在15世紀中期歐洲南部的義大利就使用郵戳了,不過那時的郵戳不是用印油蓋在信函上的,而是壓印的,是在郵件上蓋個小圖章,註明收寄郵件的地名而已。

1661年英國郵政局長亨利·比紹普發明了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枚郵政日戳,也叫比紹普郵戳(Bishop Mark),採用了刻有月日的圓形郵戳,雙格式上半部分標月份,下半部分為日期,表示發出信函的日期。收信人要向送信人交郵遞費。後來經過一段時間,在信函上除了日期戳外,又加蓋了「PRANCO」或「PD」字樣的郵戳,這種戳加蓋在信函上表示郵資已付,不能向收信人收費。這種帶有「PRANCO」或「PD」字樣的郵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郵票的先驅。

而到了1840年5月6日,英國才發行了由羅蘭·希爾爵士設計的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黑便士」郵票發行後,用以蓋銷郵票的郵戳是「馬爾他十字戳」。當時這種「馬爾他十字戳」都是用手工刻制的,所以各地的戳形都有異形。這距離最早的威尼斯郵戳已400多年,距離「比紹普日戳」的問世也已經200年,所以,郵戳的誕生遠早於郵票,先有郵戳然後才有了郵票。

相關焦點

  • 是先有郵票還是先有郵戳,很多人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郵票是一種郵資憑證,郵戳是蓋在郵票上用來蓋銷郵票的,所以對這個問題會很自然地回答:當然是先有郵票後有郵戳。要是沒有郵票,郵戳蓋在什麼地方呢?但這個回答是錯的。很多事情大家覺得習以為常,就誤以為一直就是這樣。
  • 郵票郵戳上的少數民族文字
    反映在新中國的郵票、郵戳上也是如此。早在1952年3月,國家發行的《和平解放西藏》紀念郵票上,就出現了藏文「和平解放西藏」6個字,這是新中國郵票上第一次出現少數民族文字。以後,藏文又多次出現在郵票上。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在成立XX周年的紀念郵票上,分別出現過蒙文、維文、壯文,有的還不止一次印出。
  • 郵戳竟是印證清大龍郵票何時開始使用的直接證據?
    實際上,「郵戳」一詞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作為郵政部門為實施作業程序,並表明為對某項郵政業務的處理方式、方法的結果要留下一個印記為憑證而採用的一種蓋印記的工具,即戳具,在郵政部門內部口語中稱之為「郵戳」。蓋有郵政日戳的實寄郵件論證郵票發行使用時間在涉及具體類別的郵集中,郵戳使用的靈活性也十分矚目,顯示了郵戳內涵的多重性。
  • 蓋過郵戳的郵票也是寶
    但許多人並不知道,郵票或者郵資明信片「變身」實寄封、實寄片後更具有收藏價值。大眾所認為的實寄封、實寄片(即已經用於郵寄蓋上郵戳的郵票和明信片)無人炒,不值錢的觀點實則片面。對於部分郵票或郵資片來說,實寄封、實寄片的收藏價值遠高於郵票本身或者嶄新的首日封,郵資封、片。
  • 山東各地推出《中國恐龍》特種郵票發行郵封郵戳
    山東各地推出《中國恐龍》特種郵票發行郵封郵戳崔鵬森 任懷平2017-05-19來源:中國郵政網  5月19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恐龍》特種郵票一套6枚,分別為青島龍、永川龍、華陽龍、中華龍鳥、巨盜龍、小盜龍,同時發行小型張馬門溪龍一枚。
  • 聊一聊郵戳收藏,可能有你一直忽視了的珍品!
    如果是為了欣賞戳的藝術性和造型的美就要把精力放在收集紀念郵戳和風景郵戳上。特別是每發行新郵票時,郵票總公司和地方郵票公司總要刻制紀念戳。這種由郵政部門批准的,兼有郵票發行首日和紀念雙重意義的戳記,收集起來,日積月累,就是一幅有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的精美畫卷。
  • @山西郵迷 買了《辛丑年》郵票,快去這4地加蓋原地郵戳吧
    @山西郵迷 買了《辛丑年》郵票,快去這4地加蓋原地郵戳吧 2020-12-11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通過信封看歷史:為省郵票清代已有塗膠水重複使用,郵政用郵戳應對
    任何事物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完善,郵戳更是如此。中國幅員遼闊,近代政權複雜,郵政局所更是多如牛毛,故歷年使用的郵戳何止千萬!清代時期使用的郵戳大都為實線式,民國時期亦然,但這種郵戳容易產生弊端,蓋銷郵票後壓痕並不明顯,如果在上面塗上膠水,郵戳一洗即去,難以發現。
  • 新郵戳欣賞
    4月20日中國郵政發行《網絡生活》郵票一套,上海市集郵總公司同日推出同名郵戳與郵迷見面。
  • 常見郵票造假手法,大家收藏還是要擦亮雙眼!
    如果郵政同時發行了細齒與粗齒郵、或有齒與無齒郵、再或者同種圖案的郵票與小本票時,因兩種郵票的市場價格差異較大,不法分子就會在齒孔上動腦筋。 常見造假手段為: (1)當無齒郵票價格遠高於有齒郵票時,把真郵票的齒孔剪掉,使其成為無齒郵票。
  • 今起山東多地推出《中國恐龍》特種郵票發行郵封郵戳
    齊魯網齊魯網 閃電新聞5月19日訊(記者 李龍 通訊員:崔鵬森 任懷平)今天(5月19日),中國郵政發行《中國恐龍》特種郵票一套6枚,
  • 郵戳有什麼用?它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曾經常見的郵戳現在也少見了,甚至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很少有人知道郵戳這個東西了。那麼,什麼是郵戳呢?它有什麼作用?又怎麼發明出來的?郵戳,是郵政戳記的簡稱,是郵政部門在處理郵政業務時加蓋在郵件或郵政業務單式上的各種戳記的總稱。其上一般標明郵件寄出收到的時間地點,郵政日戳獨具時間管理功能,是郵件傳遞時間和時限的查詢依據,也是研究郵政發展和集郵收藏的重要項目。
  • 什麼是郵戳,郵戳與郵政日戳一樣嗎
    郵戳是郵政使用的各種戳記的總稱。指郵政部門加蓋在郵件或業務單據上的戳記。一般所說郵戳指的是蓋在郵票上的戳,但實際上郵政部門使用戳記的種類很多。包括欠資戳、信箱號戳、掛號戳、郵政日戳等。掛號戳掛號戳,郵局在收寄掛號信件時加蓋在信封上的郵戳,郵戳上多有掛號字樣。
  • 郵戳最好要從實寄封形式收集!
    看到有很多集郵者正在排隊蓋紀念郵戳。有的集郵者正在往一張張白紙或紀念郵戳卡上蓋郵戳;有的在已經用紀念郵戳銷過票的首日封上再蓋同樣的紀念郵戳;有的則用已用郵政日戳銷過票的信封空白處再蓋紀念郵戳。其實上述一些郵戳收集方法都是不正確的。 紀念郵戳是銷票戳,必須蓋在信封上的郵票上,然後實寄(郵局收到後還會在信封上蓋上收寄郵政日戳),才是有收藏價值的郵戳。
  • 郵戳的前世今生及文化意義
    到了1661年英國郵政總局局長亨利·比紹普為了檢查和考核郵遞員是否及時傳遞郵件,創製了世界上第一個帶有日期的郵戳。這枚郵戳比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郵票的出世早179年。1840年「黑便士」郵票發行以後,這種郵戳也只是標明郵件的寄發日期,銷蓋郵票的功能交給了「馬爾他十字郵戳」,郵戳樣式因類似馬爾他騎士十字勳章而得名。
  • 每個郵戳背後都有一條郵路和一個故事
    1952年從北京寄來武昌的官方信件,郵戳為三格圓戳。漢口代辦所於1893年5月20日第一次發行郵票上的海關戳。長江商報消息 民間收藏家朱漢昌用郵戳「拼接」武漢郵政史近日,家住武昌的一位民間收藏家朱漢昌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珍藏——郵戳。八卦戳,海關戳,三格式圓戳……從清朝末年開始的武漢郵政史,在這些或大或小、形態各異的郵戳當中生動呈現出來。一枚印有「等候空運有延遲,郵局得改水陸路運寄」的「提示戳」引起了記者注意。
  • 《辛丑年》生肖郵票發行南京郵迷排隊蓋首個彩色郵戳
    揚子晚報網1月5日訊(通訊員 郭醒 周蘋 記者 劉瀏)1月5日,南京郵政聯合牛首山文化風景區在牛首山舉行了《辛丑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南京地區首個彩色郵資機戳也於當日正式啟用。由於是《辛丑年》特種郵票首發,活動放在牛首山也有著特別的寓意,儀式上除了郵票揭幕,還一同發行了中國人文女畫家劉曉華繪製的相關郵冊。
  • 先有新鄭還是先有鄭州?
    到底先有新鄭還是先有鄭州?它們和歷史上的鄭國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鄭州早前就是個十八線的小縣城?以前讀書,從來沒有留意到,東周(春秋)前期,從現今鄭州西邊到洛陽這百多公裡的底盤上,竟然有十幾個小國。當然,那時候鄭州這個地名還沒有出現,洛陽也還叫雒邑,再晚點也叫成周。
  • 「光棍節」郵戳竟有21個「1」
    很多莆田準新人打算在這個特殊的「六連一」日子裡註冊結婚,而一些莆田集郵發燒友則以蓋「最光棍」郵戳的方式來紀念這個另類的日子。昨日,記者就見到了一張印有21個「1」的特殊信封,其收藏者——莆田市集郵協會副秘書長邱盛表示,這是全球最溫情最純粹的光棍節郵資機戳! 記者在這張信封的右上方看到,紅顏色的郵資機戳上印著「福建莆田11.11.11大宗11」、「中國郵政01.10」字樣。
  • 「豬行街」上了郵戳
    「這張信封太有紀念意義了,『豬行街』的紀念郵戳太可愛了。」1月5日上午,從市區趕往惠陽區圖書館的集郵愛好者周先生樂呵呵地在現場為親友們蓋印了50多張信封,準備寄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