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戳最好要從實寄封形式收集!

2020-12-13 騰訊網

每當新郵發行,我總是喜歡去看看。看到有很多集郵者正在排隊蓋紀念郵戳。有的集郵者正在往一張張白紙或紀念郵戳卡上蓋郵戳;有的在已經用紀念郵戳銷過票的首日封上再蓋同樣的紀念郵戳;有的則用已用郵政日戳銷過票的信封空白處再蓋紀念郵戳。其實上述一些郵戳收集方法都是不正確的。

紀念郵戳是銷票戳,必須蓋在信封上的郵票上,然後實寄(郵局收到後還會在信封上蓋上收寄郵政日戳),才是有收藏價值的郵戳。對於專題郵集來說,信封上貼用的郵票最好用普通郵票,這樣才能突出利用郵戳上的專題信息。

我們知道,郵政品是集郵的主要收集對象。蓋在白紙和郵戳卡上的郵戳是非郵政品。這種郵戳戳記除用於研究(郵戳更清晰些)外,是沒有任何收藏價值的。

在信封上已經有銷票的紀念郵戳,再在空白處蓋紀念郵戳,不僅是多此一舉,還會降低郵戳的收藏價值(增加了人為因素,且說明了收集者不懂集郵知識)。因此,這種收集方法也是不正確的。

我們收集紀念郵戳應該收集實寄封上銷票的紀念郵戳。郵票已用郵政日戳蓋過,再在信封空白處蓋紀念郵戳也是不妥的,因為它未銷票,因此這種紀念郵戳也已失去收藏價值,這種收集紀念郵戳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郵戳是重要的郵政品。近年來集郵者已越來越重視收集郵戳,但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收集。對於郵政部門來說,筆者建議要管理好紀念郵戳。既然紀念郵戳是銷票戳,那就不允許將它蓋在非郵票上。因為這種不規範郵戳的存世,在幾十年以後就會使後人分不清它是紀念郵戳還是紀念章,會給以後的研究帶來麻煩。對於集郵者來說,也會嚴格遵守規定,以體現集郵者本身應有的集郵水平。

相關焦點

  • 一枚蓋有「湛江市」郵戳的實寄封被發現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近日,湛江古商埠郵局淘到一枚日戳日期為三十四年十月二日(即1945年10月2日)實寄封
  • 為什麼實寄封的價值遠比未使用的套票高?我們該收藏哪種類型實寄封?
    這樣看起來,中國的實寄封收藏似乎變得很有價值,本來實寄封就相對來說具有唯一性,加上製作的實寄封數量也不多,如果實寄封的郵戳、郵票、時間、信封主題上切合一些當下的事件或者歷史事件
  • 這5種實寄封一定要收藏,集郵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今天來講講哪5種實寄封值得收藏,以後大家一定要留意這些寶貝哦! (一)超前封 首日封是在新郵票發行首日,將該套郵票的全套或單枚貼在特製信封右上角,加蓋當天郵政日戳或特別紀念郵戳的信封,而經過郵政部門實際寄遞的稱為首日實寄封。
  • 實寄封製作之「貼票」與「布局」
    -------   老舍  什麼是實寄封? 顧名思義,實寄封就是經過真實寄遞的信封,即經過中國郵政的物流系統,從一地將信封寄往另一地。
  • 玉泉故事匯|一封116年前從呼和浩特郵寄到國外的實寄封,藏著多少...
    在這特殊日子裡,我們呼和浩特就有一位有心人,他收集了很多關於呼和浩特的老郵封,裡面不乏有許多歸化城老街道和老字(商)號的。通過這個實寄封董和平老師還收集到了一個民國二十五年,也就是1936年綏遠省的郵政圖。通過這幅郵路圖得知,今天的呼和浩特市,當年實際是有兩個城的,一個是綏遠城,一個是歸化城。
  • 蓋過郵戳的郵票也是寶
    但許多人並不知道,郵票或者郵資明信片「變身」實寄封、實寄片後更具有收藏價值。大眾所認為的實寄封、實寄片(即已經用於郵寄蓋上郵戳的郵票和明信片)無人炒,不值錢的觀點實則片面。對於部分郵票或郵資片來說,實寄封、實寄片的收藏價值遠高於郵票本身或者嶄新的首日封,郵資封、片。
  • 信封上的棗莊②:老郵戳見證薛城地名變遷
    實寄封對於研究和印證地域行政劃分的史實有著重要的作用。近日,集郵愛好者的一枚蓋有「臨城」郵戳的實寄封佐證了棗莊薛城地名的變遷。  臨城位於山東棗莊市轄區,是現薛城的舊稱,是鐵道遊擊隊的發祥地之一。棗莊臨城(現薛城區)在夏商時期稱薛國,春秋戰國時期,田文治薛期間大規模築城,得名薛城;北魏曾為永興縣治,後歷屬滕縣區。清乾隆49年(1784年)造衙署,數年後撤署,滕縣遂在臨城設分縣衙門。
  • 聊一聊郵戳收藏,可能有你一直忽視了的珍品!
    郵戳是郵局蓋在實寄郵件上的各類郵政戳記,包括郵政日戳、紀念郵戳和風景郵戳、內部業務用戳、宣傳郵戳等,是郵政史的反映。 收集郵戳是集郵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收集郵戳首先應當明確收集目的。如果是為了組編郵政史郵集,就應該對郵政部門所使用過的戳記廣為收集,以便精心篩選,沙裡淘金。
  • 郵戳竟是印證清大龍郵票何時開始使用的直接證據?
    現在,集郵者在編排各種類別的郵集時,越來越注重郵戳的收集、研究和選用,以展示戳品和郵識。那麼,郵戳到底有什麼意義?它在郵集中的作用如何?在郵集中如何選用其為主題思想服務?這是集郵研究的重要內容。實際上,「郵戳」一詞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作為郵政部門為實施作業程序,並表明為對某項郵政業務的處理方式、方法的結果要留下一個印記為憑證而採用的一種蓋印記的工具,即戳具,在郵政部門內部口語中稱之為「郵戳」。
  • 購買實寄封慎防中招!
    在新中國初期,人們生活艱苦,高面值票使用量非常少,所以現存的實寄封奇少。做假者便做了小量三萬五千元和五萬元的實寄封滿足大家貪婪的要求。只要肯付錢,就可以擁有這麼難找的高面值票實寄封。從外表上看,每個戳的布局都做到無懈可擊,它的存在性和流程做到實實在在,因為封上全部都是用假戳。在激動的情緒下,影響觀察真偽能力,自然很容易受騙,此時切要保持冷靜理性地觀察,便不難入微見偽。
  • 記憶香港:我收藏的「慶祝香港回歸」中國郵政首日實寄封和美國郵政...
    那些天採寫最多的新聞就是當地僑學界慶祝香港回歸中國的活動報導,幾乎每天上午一到報社,桌面上就放著相關活動的請柬或報社新聞主管寫下的「採訪指令」字條,立馬要做的是,打開電腦,輸入舉辦活動的街區地名,找到頁面後下載列印,然後出門上車,把列印的地址指示圖貼在方向盤上,開車前往。我是插隊知青,1979年考上大學,學的是師範專業,英語很差,到美國後,在免費成人語言學校補習過,其水平一般。
  • 常見郵票造假手法,大家收藏還是要擦亮雙眼!
    作為郵票玩家,要知道「齒孔」的作用,同樣的郵票如果髮型了不同的齒孔種類,對於收藏者來說要入手這樣一枚郵票時就要當心了。「變色」、「漏色」是收集變體郵品者收集的主要品種。因為郵票刷色的標準很難用文字精確表述,所以主觀辨別的難度很大,主要是憑藉玩家自己經驗與眼力去甄別。目前常見的手段是使用化學藥品、改變或除去郵票的顏色,人為造成錯色票。 (2)造假水印。水印是世界各類重要紙質文件的防偽的重要手段。早期的郵票也大量使用水印紙印製。
  • 收集郵戳的男孩(圖)
    秋峰有收集郵戳的習慣,每到一個城市,他都會給自己郵寄一張明信片,上面蓋有當地的郵戳。然而他最珍愛的一個郵戳源於那封特殊的信件,那是他珍藏的兒時的兄弟姐妹情誼……  秋峰有收集郵戳的習慣,每到一個城市,他都會給自己郵寄一張明信片,二十幾年下來,他已經收集了兩大抽屜有世界各地郵戳的信件和明信片了,其中也有不少是家人及朋友專門寄給他的。  然而在這些郵戳中,有一封是極其珍貴的,正是這封特殊的郵戳信件,堅定了秋峰收藏郵戳的信心。
  • 一枚小小的郵戳見證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是這樣誕生的
    一枚小小郵戳,見證著海南的歷史變遷。上圖展示的郵戳,一枚為「廣東瓊山,日期為1988.4.13」;另一枚為「海南瓊山,日期為1988.4.14」。瓊山當時為海南的一個縣,從此可見,海南是1988年4月13日從廣東分離出去,獨立成省的。
  • 臺灣郵政宣布從16日起將不再加蓋「入聯」郵戳
    據報導,大陸國臺辦證實所有從臺灣寄來蓋有「入聯」宣傳戳的郵件都被退回後,臺灣郵政昨天下午緊急發表新聞稿表示,除集郵實寄封按寄件人地址退回寄件人外,一般郵件則由郵局購買信封代為書寫收、寄件人姓名、地址及貼足郵資後,重新發交大陸互換局寄遞。而且,從16日起,郵局將不會再主動加蓋上「入聯宣傳戳」。
  • 郵政首次發行記者節紀念郵票 溫州郵友自製實寄封發往全國
    更有不少溫州資深郵友結伴自製實寄封,寄送給全國各地的朋友。  昨天早上9時許,記者來到位於鹿城蟬街附近的中國集郵溫州專賣店,該店是溫州市本級唯一銷售《記者節》紀念郵票的網點。距離郵票開售已經過去1個多小時,專賣店內仍可以看見不少排隊購買紀念郵票的市民。該專賣店店長嚴慧靜告訴記者,前來集郵的市民以溫州市集郵協會的資深郵友居多,購買隊伍最長時約有近百米。
  • 郵戳的前世今生及文化意義
    到了1661年英國郵政總局局長亨利·比紹普為了檢查和考核郵遞員是否及時傳遞郵件,創製了世界上第一個帶有日期的郵戳。這枚郵戳比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郵票的出世早179年。1840年「黑便士」郵票發行以後,這種郵戳也只是標明郵件的寄發日期,銷蓋郵票的功能交給了「馬爾他十字郵戳」,郵戳樣式因類似馬爾他騎士十字勳章而得名。
  • 郵政宣誓中華主權——一枚實寄封背後的故事
    近日偶得一件30年代國內平信實寄封,封由奉天自興榮本店(應為日本店鋪)寄往天津南門西的錦興厚寶號宋言義。豎式信封左上角貼日佔東三省時期所用菊花圖3錢及富士山2錢郵票,銷日本客郵局梳式日戳,可惜不清楚無法判斷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