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洞頭區東海第一臨海懸崖棧道,遊客拾階而上享受涼爽海風。 蘇巧將 攝
溫州網訊 百島洞頭,風光旖旎。如今,一條起於「神州海上第一屏」半屏山景區,經仙疊巖景區、南炮臺山景點、大沙岙景區,直至壟頭金沙灘的臨海懸崖棧道,為海島再添新一景。
設計總長11.4公裡的棧道,為東南沿海最「長」。為了突出洞頭臨海棧道的優勢和特色,設計伊始洞頭區旅遊部門就明確了三大關鍵點,突出生態理念、刺激效果和靈活的施工機制。遊覽過廈門、大連等地臨海棧道的遊客,或許會為這條臨海棧道的匠心嘖嘖稱奇。不同於廈門在海平面上做棧道,也異於大連在山脊線上架設,「東海第一臨海懸崖棧道」依崖而建,猶如長龍,富有動感和韻律。
從單一的觀光遊覽,到立體的休閒體驗,臨海棧道不僅打通了景點與景點區域限制,實現由點及片的轉變,也讓遊客的腳步慢下來,變「趕」景點為「逛」景點。據統計,自去年7月棧道一期工程建成投用以來,已接待遊客近29萬人次。目前,該棧道已建成5.6公裡、在建2.8公裡,預計明年4月份全程建成對外開放。
下一步,洞頭區將在本島43.6公裡的海岸線上打造一條環島海洋生態休閒廊道,連接起周邊旅遊資源,形成獨具海島海洋特色的風景線。
一把手說亮點
洞頭區委書記董智武
撤縣設區為洞頭發展確立了新的坐標,找到了新的起點。今年以來,洞頭全區上下搶抓機遇,拉高標杆,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工作,上半年預計GDP增長8.5%以上,財政總收入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別增長25.8%、32.5%。
做大產業。我們致力發揮海洋優勢,彰顯海島特色,突出培育三大產業。一是抓臨港產業,引進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中國燃氣等國內能源龍頭企業,計劃投資達208億元,實際已投資達65億元。二是抓旅遊業,按照全域景區化和旅遊主業化的思路,開發了臨海懸崖棧道、環島遊、海島冰雪世界、華中水樂園等新項目,上半年旅遊接待人次增長50%以上。三是抓現代漁業,突出發展遠洋捕撈和生態休閒養殖業,遠洋捕撈馬力達2.3萬匹,引進了白龍嶼生態海洋牧場等原生態養殖項目。
夯實基礎。我們立足洞頭實際,多做打基礎促長遠的工作,加快融入溫州。一是注重規劃引領,開展了全域景區化概念性規劃招標,實施本島和環海西湖的城市設計。二是注重改善交通,對外爭取大通道,對內形成大循環,建成大門大橋和洞頭峽大橋,建設6條環島路、6個海島碼頭、6個海島直升機停機坪,打開連陸、島際、空中通道。三是注重拓展空間,加快圍墾造地,在圍17萬畝,已圍6.5萬畝,為溫州城市向東發展提供空間和平臺支撐。
優化環境。近年來先後入選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生態縣、國家海洋公園、國家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三改一拆方面,榮獲全省首批基本無違建區。五水共治方面,率先實現農村汙水處理全覆蓋,所有行政村設施運行率和排放達標率均達100%。垃圾處理方面,實現全域垃圾收集處理全覆蓋。大力推進國家海洋公園建設,藍色海灣整治項目資金補助取得歷史性突破。
亮點項目名片
麗水36-1氣田開發工程
項目位於洞頭區東部海域25/34合作區塊,氣田距溫州市東南部約150公裡,總投資45億元,為中海油控股,是國內首個臺資企業參與建設的海上油氣田項目。該項目包括一座海上綜合平臺、一座終端處理廠、一條天然氣混輸管線,於2015年投入試生產,2016年正式投產。今年1-6月份,項目已實現工業產值約6.2億元,創稅約1850萬元。目前,項目已具備向市區供氣的條件。
點評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作榮:麗水36-1氣田開發工程意義重大,對加快東海天然氣資源開發,完善浙江省天然氣管網布局,緩解浙南地區能源和化工產品緊缺的狀況,優化調整能源結構,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第一要做到保供氣,在甬臺溫、金麗溫兩條氣源貫通前,麗水36-1氣田作為我市天然氣供氣的主氣源,項目業主單位一定要全力以赴,確保市區供氣安全和穩定。第二要抓好配套加快建設,解決好包括終端廠區供電穩定性差、產品外運道路等級低等問題。第三要強保障,特別是屬地政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抓好政策處理,確保配套設施無障礙施工。
東海第一臨海懸崖棧道
項目位於洞頭的核心風景區——仙疊巖和大沙岙景區。棧道起點位於半屏山景區,終佔至壟頭金沙灘,總長約11.4公裡,為目前東南沿海最長臨海懸崖棧道。途經洞頭最具魅力的山海地段,有蜿蜒曲折的藍色海岸線,險峻多姿的崖壁礁石,旖旎迷人的金色沙灘。沿線分布漁家樂特色示範村、漁家民宿、星級漁家樂。目前,現已建成5.6公裡、在建2.8公裡。明年4月份建成對外開放。
點評
市委常委任玉明:通過一個項目把諸多美景整合推出的效果令人欣喜。該工程體現三方面作用,一是連接作用,將原有沿海散落的美景串聯在一起,集聚效應突出;二是整合作用,通過漁村整治提升與民俗相融合,增加沿線景觀;三是提升作用,通過建設棧道,實現沿線景觀和環境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在設計、施工、招投標、質量管理上都把握得非常好,8500萬元的投資,既節省又效果突出。下一步,要繼續做深做透「海」的文章,突出差異化錯位發展;要做好洞頭旅遊資源的融合;要打造精品工程,在設計、施工中要精緻,千方百計提升旅遊景點的品位。
新城開發(引海入城項目)
洞頭新城地處美麗的「海西湖」南岸,用地面積4915畝,建設的項目共19個,總投資77.4億元。已完成投資33.2億元,其中政府投資18.4億元,社會投資14.8億元。目前,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社會類項目、旅遊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為使新城突出「海」味,洞頭啟動實施「引海入城項目」,項目總投資5.8億元,由船閘工程、遊艇泊位工程、河道景觀工程、河道護岸工程、低地預留工程、河道清障工程、防洪排澇工程等七大項目組成。
點評
副市長王祖煥:圍海造地建新城是海島破解土地,空間制約的重要舉措,也是海島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該項目定位準確,基於海島新城的區位優勢以及大背景,定位旅遊為主功能的複合型濱海城市,符合國家海洋公園、溫州城市總體規劃等要求。同時規劃前衛,特色鮮明。在下一步工作中,建議跳出新城看新城,在新城的謀劃上,特別在招商引資上與海西湖區域能充分結合,寧慢勿濫,要把真正的好項目引進來。其次,要儘快打造好基礎環境,以承接招商項目落地。此外,還要注意城市設計,以及加大招商力度。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