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人氣腸旺面,撈麵師傅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客人端碗在門口吃

2020-12-24 每日各地美食大放送

貴陽位於我國的西南高原,這裡美食眾多,美食有當地濃濃的特色,腸旺面就是貴陽人特別喜歡吃的一種美食,每天早上,不少貴陽人是從一碗腸旺面開始了這一天的生活。

貴陽做腸旺面的店有很多家,而這家是貴陽人氣最高的腸旺麵館,它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南門口」。這家店開門就排長隊,飯點的時候更是人氣超旺,排隊一小時能吃到面就很不錯了,撈麵的師傅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了,而客人多的沒有地方坐,有的人乾脆端著碗在門口吃。

他家的腸旺面量不是很大,但是頗為精緻,上面的腸旺澆頭很富裕,而且味道是公認的正宗地道,這碗面的價格比較便宜,一碗只要12塊錢,旺特別的嫩,入口即化,腸子收拾得乾淨,吃起來Q彈有嚼勁,而店裡自製的辣子是這碗腸旺面的靈魂所在,散發出來的香味極具誘惑力!

他家的一碗腸旺面顏值很高,湯濃鬱,辣油紅亮面,的口感筋道,而旺和腸又新鮮,軟爛入味兒,他家所有的食材都是店裡師傅現做的,每天凌晨兩三點鐘師傅們就開始忙活,準備食材,由於生意很好,所有的食材都是新鮮的,不會用剩料。

他家的腸旺面有到底有多好吃呢,曾經有一個外地小夥打包30份帶回去,其實腸旺面當時吃好吃,打包時間一長就坨了,味道會變差,儘管店裡的師傅勸阻,但小夥堅持要買回去給家人嘗一嘗,由此可見他家腸旺面的名氣非常大,吃過的人也都覺得味道很不錯!

相關焦點

  • 貴陽人氣腸旺面,12塊錢一碗開門就排隊,4個員工一起煮忙不過來
    貴陽有眾多的美食,像絲娃娃牛肉粉折耳根等,貴陽人也十分喜歡吃腸旺面,不少人的一天就是從一碗腸旺面開始的。貴陽街頭下面有不少的腸旺麵館,而這家人氣腸旺麵館,一碗腸旺面賣12塊錢,大清早就排隊,他家有4個員工一起煮麵,都忙不過來,這家店就是貴州人都知道的金牌羅記腸旺面。這家店不是很大,開在一個居民樓下,一開就開了幾十年了,不收徒弟不加盟,味道沒有變過,價格適中,有人稱他家是貴陽最好的腸旺面。
  • 腸旺面,貴陽不容錯過的經典美食!文末附贈做法哦~
    城市大變,馬路大變,腸旺面沒有變,一大欣慰。早上,在棗山路,找了家「老貴陽」小吃店,品種不少,但朋友依舊偏愛腸旺面。一間門面的店面,一半隔起來為製作間,另一半放兩張小桌待客,更多的餐桌則放在人行道上。端上來的腸旺面,初看與第一次相仿,仔細品嘗,湯味更鮮濃,紅油蓋面,辣而不躁;尤其是腸旺面必放的脆哨,焦香、酥脆,不僅是味覺,而且是觸覺和嗅覺的享受。
  • 貴陽腸旺面
    在貴州眾多的小吃中,腸旺面有山西刀削麵的刀法,蘭州拉麵的勁道,四川擔擔麵的滋潤,武漢熱乾麵的醇香,以色、香、味「三絕」而著稱,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和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的特點。   它的主要原料是豬大腸、新鮮的豬血旺和擀制的雞蛋麵條。配料和調料有20多種。主料和配料的製作都非常考究。
  • 腸旺面,忘悵惘,求常旺
    也不用走太急,心裡知道,不論什麼時候去,前面都會排著十幾個人,在等候他們的腸旺面。 我們都覺得,貴陽人講話有點兒衝,喜歡說小廝兒,喜歡說家媽賣批。我們愛學他們講話,覺得有意思。作為西南重鎮之一,對外宣傳為「爽爽的貴陽」,大家吃的都偏重口,與兩位鄰居成都、重慶相去不遠。
  • 在貴陽10塊錢,能吃到貴陽最好吃的這十碗面!
    在貴陽10塊錢能吃到什麼在物價飛漲的今天作為一個正宗的老貴陽最關心的還是貴陽街頭巷尾的美食店味道如何?價格怎樣?其實在貴陽10塊錢你能吃到的是——最好吃的10碗面▼➤店家在九中附近開了二十多年,屬於是很多人學生一代的記憶美食。
  • 貴州「百年」腸旺面,12塊一大碗,老闆日入2萬4左右
    據說,腸旺面創始於晚清時代,在100多年前貴陽北門橋一帶,有傅、顏兩家麵館。他們兩家用豬大腸和豬血旺做面,為了競爭高下,腸旺面的味道有了質的飛躍,最後在貴陽以此出名。
  • 行走中必停的驛站 貴陽老麵館腸旺面
    原標題:行走中必停的驛站 貴陽老麵館腸旺面   社會的發展給予了現代人們更高的生活追求與質量要求,人們自然也在擺脫繁雜工作之後的閒暇時間裡享受生活愛好帶來的美好,每一份獨特的愛好都是對生活璀璨的點綴。
  • 貴陽地道的5種美食,都吃過才叫來過貴陽
    第一:貴陽本面 腸旺面貴陽的腸旺面,是麵食中的一絕,在貴州眾多的小吃中,腸旺面可以說是技壓群芳,主要在於那面,面是蕎麥麵,不同於小麥麵粉,麵條晶瑩剔透,爽滑Q彈,夾起來的一瞬間就好像下一分鐘麵條整個會彈得甩起來起來一樣。麵條混合著湯裡的紅油看起來會感覺亮晶晶的,看著就很有食慾。
  • 貴陽人氣爆棚要排隊的美味餐館,好吃到扶牆走!
    今天咱們聊一聊貴州,貴州這是片神奇的土地,而且還有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來貴陽一趟,除了去欣賞當地的美景以及風土人情,還應該品嘗貴陽的美食。另外小編提醒貴州妹子都是非常美麗而且溫柔的。話不多說,直接跟隨百度地圖一起盤點!第一家——金牌羅記腸旺面,位於貴陽蔡家街與中山東路交叉口,人均13元,每路過一次蔡家街,遠遠都能看到他家門口全是人。
  • 最傳統的天津撈麵,糖醋麵筋紅粉皮,一大口吃起來很過癮
    雖然統稱為麵條,但如果細分的話,就有上百個品種,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口味和做法。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喜歡吃麵條,尤其是北方的小夥伴,麵條都是作為主食來吃的。   不知道大家最喜歡吃什麼麵條呢?小編最喜歡吃的就是撈麵,味道十足。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全國有名的天津撈麵,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
  • 貴陽20家最美味的早餐店!
    貴陽的腸旺面不少,門口能像他家排隊這麼多人的可不多。(門口排隊的人成了長龍)  麵條有嚼勁,泡在湯裡泡久了也不軟;血旺細嫩不腥,肥腸軟糯,脆哨香脆,滷豆腐Q彈,湯汁香濃不膩。吃過他家的都說味道好。  (貴陽十大腸旺麵店)  店家的麵條是定製的新鮮手工雞蛋面,麵條口感特別筋道;紅油看起來厚重,但湯喝起來卻清爽不油膩,腸旺是每天現接豬血,自己製作,講究新鮮衛生,腸旺有生的,你可以現燙,這樣吃起來特別的嫩;大腸也處理得非常乾淨
  • 論過早,貴陽從來沒輸過!
    攝/米to攝/米to腸旺面的江湖地位,是由貴陽人「親口」吃出來的。據傳貴陽人吃腸旺面始於清朝末年,歷經百年,至今不衰。有百年歷史的厚重,腸旺面的地位讓過早界其他選手望塵莫及。腸旺面以色、香、味「三絕」著稱,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和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的特點。攝/米to它填飽過無數貴陽人的肚子,滿足過慕名而來食客的口腹,撐起了每一個平凡的日常。
  • 美食| 老貴陽人最喜歡的十碗面,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美食 | 老貴陽人最喜歡的十碗面,隔壁小孩都饞哭了!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和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是一碗上好腸旺面的特點。推薦店家:蔣家腸旺麵館:上合群路289號(近貴陽五中)。金牌羅記腸旺面:蔡家街與中山東路交叉口建設銀行旁豆花面||吃一碗最清白的面儘管豆花面是土生土長的遵義小吃,但在貴陽這幾十年間,好吃的豆花面入鄉隨俗的特性也發揮出來了。
  • 來這家店吃碗撈麵還要自己端碗?不是老闆囂張而是生意太火爆...
    才中午11點半這裡就已經開始都是坐滿了人,就連老闆一家子都忙得不得了。他們家的滷肉都是自己滷製的,最基本的五花肉都要成鍋成鍋的切好才夠用。雖然是簡簡單單的幾樣食材料理,卻贏得了許多回頭客。潮汕人對於撈麵總是百吃不厭,每一家店做的撈麵都有它的獨特之處,這家也不另外。這家撈麵的麵條比較細,吃起來口感也比較勁道,淋上自家特製的滷肉,撒上零許香菜蔥花,微微的油光讓每一條面都變得異常亮眼。
  • 吃掉一大碗腸旺面,你就抓住了貴州的獨特美食!
    貴州是一個飲食多元化的省份,它飲食的多元化還得益於它獨特的地理位置,貴州的菜餚大多都偏酸,就像我們常吃的宮保雞丁一樣,就是這裡的代表菜。這裡的人呢還特別喜歡吃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形容的就是這裡的人。貴州菜由於吸收了各大菜系的技法,烹調技藝全面,而且許多菜又吸收了當地的傳統加工方式,所以特色更加突出。
  • 腸旺面、素粉、酸湯粉、羊癟粉……貴州這些粉面火了!看《早餐中國...
    友情提示:貴陽的素粉用的是酸粉,聞起來有點酸臭,但吃起來卻又軟又香!網友熱議@月沉如鉤:明天早上不吃麵了,吃碗酸粉@原野是薛丁格的直:希望我能再去一次貴陽,吃到這個!歷經百年,時至今日,如果每天早上,不賴上一碗腸旺面,當地人一定會覺得這一天好像都少了點什麼似的。
  • 堂食恢復半月,記者走訪貴陽早餐店——人氣逐漸恢復 價格基本穩起
    腸旺面、牛肉粉、豆花面……居家近2個月,這些美食早已讓大家想得口水淌,是不是已迫不及待品嘗了一番? 記者走訪了貴陽的一些早餐店發現,堂食恢復半個月以來,外出就餐的市民正在漸漸增多,早餐店的人氣在逐漸恢復。同時,雖然有少部分粉面價格略漲價,但大部分保持原價。
  • 除了腸旺面,你還知道哪些貴陽的小吃?
    來過貴陽幾次,對於貴陽的小吃基本上停留在腸旺面上。這次 問了一個貴陽的朋友,吃貴陽小吃要去哪裡,他推薦思饗季。這是一家主營當地小吃的店,店面不大,開在市中心南國花錦購物中心負一樓,卻人氣爆滿,幾乎一直都在排隊,來這裡吃的多數是本地人。
  • 吃貨在貴陽,三天兩夜尋味之旅,吃遍貴陽美食
    說到貴陽,滿腦子裡都是腸旺面、絲娃娃、花溪牛肉粉、蝦子羊肉粉、酸湯魚。。。等等各種美食。貴陽作為貴州行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其實還是有非常多好吃好玩的地方。今天我們先不講貴州行,我們能先來講講貴州的吃貨之行!
  • 天津衛吃撈麵都有哪些講究?津城人氣麵館全在這!
    中國很多地區講究過生日吃壽麵、結婚吃喜面,「初一餃子初二面」「入伏餃子出伏面」「長接短送吃麵」等各種風俗。於是,吃麵和「喜事」就漸漸牢不可分了,而且也暗含著對於養生的追求。 天津人一年之中各個時令節氣、大小年節假日、婚喪嫁娶接送,也少不了這頓面。而且自成「撈麵席」,匯集南北西東百家之長,又因地制宜根據本地產物,作出特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