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衛吃撈麵都有哪些講究?津城人氣麵館全在這!

2020-12-11 騰訊網

立夏,吃麵。風俗、食俗、老例。中國老百姓日常的麵條超過1200種。4000年前,中國就已經有麵條,2002年,被稱為東方龐貝古城的青海省喇家遺址發掘工作中,發現了一碗小米做的麵條。這種尋常可見的食物往往都和美好的喻意相合。中國很多地區講究過生日吃壽麵、結婚吃喜面,「初一餃子初二面」「入伏餃子出伏面」「長接短送吃麵」等各種風俗。於是,吃麵和「喜事」就漸漸牢不可分了,而且也暗含著對於養生的追求。

天津人一年之中各個時令節氣、大小年節假日、婚喪嫁娶接送,也少不了這頓面。而且自成「撈麵席」,匯集南北西東百家之長,又因地制宜根據本地產物,作出特色來。滷子是津味撈麵的魂,配菜同樣是天津人吃打滷面的必備要素。天津衛吃撈麵講究菜碼必須齊全,紅粉皮、綠豆芽、黃瓜絲、豆角絲,再炒點雞蛋……總之各種的顏色、各樣的菜碼。

食在天津,面,亦是如此。不管是乾麵、湯麵、冷麵、拌麵、澆面,還是鍋挑的、過水的,從過去到現在,都可以在天津尋到蹤跡。幾位天津食客,也推薦了在天津比較有名氣的「麵館」,東南西北匯集於此,「麵條大會」天津都有的選。

津味大姨撈麵

祖傳老手藝做出的兒時味道

1995年大姨開了這家撈麵小館,沿襲的是祖上的老手藝,「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姥爺在廣開就有個『李家老館』。」 東馬路新安花園後門的這家小店有點「任性」——只賣中午的倆仨小時,11點到下午1點差不多售空,做完衛生收工,晚上想吃?沒有。

從開店到現在,大姨做撈麵的味兒沒變過,也沒創過新,麵條就是鹽鹼和面,找人加工,「沒任何添加,這鹽鹼比例配好了,壓出來的麵條又筋道又好吃。」做撈麵調料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大姨認為一直遵循老法子也是能留住食客的關鍵,因此醬油、甜麵醬始終都是挑天津老牌子。

好多老顧客愛吃這兒的打滷面、炸醬麵,因為「能吃出家裡的味道」「終於找到記憶中姥姥做的麵條的味道」。也有北京人開車專門過來吃,「不一樣的就是他們沒有糖醋麵筋絲兒,另外北京滷跟咱天津的也有差別,包括炸醬,北京是幹黃醬和黃豆醬的鹹口兒,天津炸醬發甜口兒,肉丁炸出來晶瑩剔透,配上甜醬吃到嘴裡回味無窮……」

百年面道

好醬拌出一碗麵的面魂

在津城有個叫做「百年面道」的麵館兒老字號,就在和平路與赤峰道交口,已有20多年歷史,老天津衛認,不少八方遊客也會慕名而來。

傳說中店內自主研發的108種面,有拌麵有湯麵。來這吃麵有講究——「拌麵不能拌」,於老闆解釋,這是因為很多面都是大廚已經拌好的,醬料非常均勻,食客拿到手並不需要再拌,「本來100分的味道,把沒味道的菜碼拌進去,醬的味道只剩80分了。」

店裡的招牌百年老面,用到的百年蔥油醬被於老闆稱為這款面的「面魂」,「精選香蔥、優質釀造醬油,用自己榨的花生油細細地製作出來的蔥油,往熱面上這麼一淋,香味立刻就出來了。」人氣勾魂面,是用百年蔥油醬加剁椒醬加豆豉醬拌出來的一款,層次豐富的香辣味,重口味星人最愛。當然還有4小時炸出來的炸醬做出的炸醬麵,有著經典咖喱湯底的私房牛肉麵……維持老味兒不變,也有新穎的創新口味,加盟店最遠的已經開到西北,於老闆最開心的是,傳統的天津面也能得到很多外地食客的認可和喜歡。

九河居

老師傅擀出的入味麵條

開了20年的老店——九河居,現在已經有多家分店了,店內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頗有著咱老天津衛的感覺,服務員拎著茶壺像店小二一樣跑來跑去,忙得不亦樂乎。

「麵條是九河居師傅手擀而成,口感非常的筋道,不同於平時,在菜市場買到的機器壓的麵條。」吃貨小息表示,三鮮滷很鮮美也非常的入味,小碗幹炸,油而不膩,非常好吃。喜歡吃素的可以選擇西紅柿雞蛋滷,酸而不是很甜的味道很清新。菜碼必須要配上酸甜的糖醋炸麵筋、韭菜炒香乾肉絲、鮮美的酥炸小河蝦,拿上一根大黃瓜,再來上幾瓣大蒜,嗖嗖地吃著撈麵,這才真是人間的極品美食。

老牌美玲拉麵

一口老湯打底的黃湯牛肉麵

提起黃湯牛肉麵,美玲拉麵是家不能錯過的麵館,雖已開了眾多分店,但在解放南路上的河西老店,依舊是幾家門店裡人氣最高的。

「牛肉麵是招牌」,料「足」,滿滿一大碗,「香香的」,「辣辣的」,「超好吃」,價格也「實惠」,「天天爆滿」,從食客給美玲貼上的標籤就可以看出,大家對美玲拉麵的評價。「通常都是一堆人排隊,一堆人找座位,一堆人在吃。有靦腆的張望四周找座的美女,也有喝著啤酒互相寒暄的老爺們,還有一部分上班族三五結伴吃完就走。」作為美玲拉麵的忠實吃客,小軋介紹:「現在還增添了炒菜和一些小菜,比如炸豆腐、涼菜,但吸引我的還是那碗老湯打底的黃湯麵。」

小軋提到的老湯正是美玲拉麵的精髓,據悉這碗湯底從1991年到今天一直沒有熄火,選用上等牛骨,小火慢慢熬,熬出了濃厚的老湯味道,也熬出了今天的美玲拉麵。

馬子祿牛肉麵

舌尖網紅成津城「老店」

馬子祿剛在氣象臺路與紫金山路交口開業時,排隊吃麵幾乎是用餐時段的必備景象。而之後,很多天津的拉麵店,也紛紛效仿馬子祿的做法,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的說法和明廚亮灶的「造型」來。

很多人也是從馬子祿開始,知道拉麵根據粗細寬窄還分為,大寬、二寬、韭葉、二細、三細、毛細來。其實,總想著下次要點一回韭葉或者毛細,可每次點完了才想起這事來。一般都是二細面。

至於口味,大多人選擇這裡還是因為比較適中,沒有過去大街小巷「蘭州料理」的濃厚味道,還保持了清湯麵的特色,從視覺和味覺上都能給予舒適的感覺。

從當年央視舌尖的「網紅」,到如今在天津也算得上老牌的麵館,一碗拉麵一個牛肉燒餅的標配,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選擇了。

順發麵館

咖喱油提香的黃湯老味

津城食客口中津津樂道的「中山門最火的一家老字號麵館」便是這了。有相當一部分老顧客就是衝著他家的黃湯拉麵——拉面上有小碎塊兒的清煮牛肉,湯是老味兒的黃湯,加了辣子和醋更提味兒。

老闆宋家明也是經歷過多少次嘗試,才最終「鼓搗」出屬於他自己的這個黃湯拉麵口味,「我以前去上海打工在拉麵館待過,感覺我的這個拉麵是有一些上海味道的——湯頭香而順口。」

一大鍋濃湯放4塊牛骨、2塊牛肉,「大骨熬濃湯,熬出的是不放其他佐料只放蔥姜的清湯。」加入蔥姜以及自家磨製的小料、調料,而除了咖喱粉,最後還要加入自己炸的咖喱油。肉都是親自挑選買當天的現宰鮮牛肉,「麵條筋道是根本,因此面也都是最好的面。」所有原材料不含糊是第一步,黃湯拉麵這「黃湯」主要提味秘訣便在於最後不可或缺的咖喱油。「最早的時候是用烤鴨油炸咖喱油,特別香,現在買不到好的鴨油了,只好選擇好的炒菜烹飪油,風味也不錯。」當然全部調料都要適當,咖喱味不可太重,不然咖喱味喧賓奪主,肉香突出不出來。

大千炒麵拉麵

去繁從簡炒出天津味道

和天津本土吃貨說嶽陽道的「大千炒麵拉麵」,十有八九都不陌生。老闆馬明說了,跟這兒吃了20多年的老顧客大有人在,尤其情有獨鐘的就是他家的傳統炒麵。

最初是馬老闆的父親親自「坐鎮」,「我父親1989年到天津,1997年開店做拉麵、炒麵,就這一個店一直幹到現在。」

炒麵是人氣招牌,事實上,最初三個月左右店裡只賣拉麵,馬老闆的父親是逐漸發現天津本地人對甜口兒情有獨鍾之後,自己慢慢琢磨,才研究出了獨家的「大千炒麵」。

這兒的炒麵最特別之處就是「甜口兒」,而秘制的醬油則是關鍵——買回成品醬油之後,要進行一定比例的二次加工。對比在甘肅老家的做法,馬明感覺在天津炒麵反而要「去繁從簡」。「我們家那邊炒麵,通常得放花椒、胡椒、草果等五六種調料,咱們這邊好像不太喜歡吃特殊口味的調料,相對簡單一點,就是白糖、醬油、味精,這種口味最符合天津大多數本地人的愛好。」至於「炒」,也有功夫。除了炒麵過程中白糖、味精的比例,還得掌握好火候——火候不夠炒出來的面軟、沒味,火太大則容易炒糊,只有火候恰當,炒出來的面才真的好吃。

爆款秦雲老太婆攤攤面

上過舌尖的一碗重慶小面

「一碗小面,攪動著生活的麻辣鮮香。」用這句話來形容秦雲老太婆攤攤面最為合適。

多年來,在幾十平米的店鋪裡,就做幾種地道的重慶面:小面、攤攤面、豌豆面、牛肉麵、肥腸面、雜醬面、豌雜麵,這樣的一家店在上了《舌尖》之後,迅速火遍全國,在天津也有著自己的粉絲。

「小面裡面,至少有10種調料吧,每次吃完後嘴裡都會保留三四個小時的香味。」吃貨落落這樣形容,「稜角清晰、厚實有勁的麵條首先奪得口感滿分,稍稍拌一下就沾滿了碗底的調料,辣椒油的香,花椒麵的麻,齊齊裹在一根麵條上。」相比紅油麻辣的爽勁兒,紅油雜醬就含蓄多了。「這家的雜醬是我吃過最有『醬』感的:整個雜醬居然以半透明狀臥在麵條上。」

呂紀蘇面 飄散著的江南情調

就是狹義地區理解,蘇面就是蘇州面也不算錯。各種澆頭配著講究的湯麵,最是愜意。

蘇面徹底打破了所謂南方吃米北方吃麵的「固定認知」,據說蘇州一地,就有2000多家麵館。現在在天津想吃蘇面,大多會選擇南京路世紀都會的「呂紀蘇面」。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部分蘇面的款式都有,比如醃篤鮮煨面、爆魚面、蝦爆鱔等,一些小菜也極具江南風味,炸肉排也配著地道的辣醬油。

蘇面也有所謂「過橋」,其實就是澆頭另外放盤子盛飯,所以大家也不用糾結到底這些「菜」是直接放面裡還是單放。但也有人對面提出「不要下得太熟」,這可能是和天津煮麵的習慣有關吧。

相關焦點

  • 時令 夏至日,吃撈麵!您知道天津衛的四碟撈麵怎麼吃嗎?
    今天是夏至,老天津衛食俗有吃撈麵的傳統,可您知道天津衛的面究竟怎麼吃嗎?今天,廣播君就跟您說一說這天津衛的四碟撈麵和撈麵席。麵條是北方傳統麵食,吃法發展至今按其不同的製法可分為切面、掛麵、抻條面、伊府麵等。天津人娶媳婦、聘閨女、過生日、喬遷新居必吃麵條。結婚辦喜事的麵條都帶有紅粉皮以示吉利。
  • 天津人必吃的美味!獨具津味的「撈麵」
    在一天老天津衛食素有吃撈麵的傳統可見撈麵的在天津人心中的地位!
  • 來天津別只知道煎餅果子了,這老味津菜更正宗,配三鮮打滷面絕了
    來天津別只知道煎餅果子了,這老味津菜更正宗,配三鮮打滷面絕了在咱們天津,別管什麼節日或者喜慶的事,都喜歡吃個餃子,撈麵。這不,前天孩子期末考完試了,又帶著老媽檢查個身體,結果很好,都挺高興的,趕快找個麵館,吃個撈麵,慶祝慶祝吧!
  • 這7家藏在旮旯裡的麵館,天津人口碑認證過味正,猜你都吃過
    天津菜是獨創的派系,雖然不在八大菜系裡面,但是卻被廣大食客認可,天津人個個都是吃主,菜品如何天津人打眼一看,不用嘗,就知道它正不正宗,好不好吃,天津人吃東西特別講究,用料,製作過程都希望儘可能的傳統,就連吃一碗最普通的面,也希望能是天津的老味道,這幾家藏在旮旯裡的麵館,得到天津人口碑認證過
  • 天津這家撈麵太豪橫,一天只營業3小時,12道菜碼客人吃不夠
    無論是北方哪個城市都有關於麵食的特色地方小吃,深受不少遊客的喜愛和青睞。而天津人在所有北方人當中就算是相當愛吃的一個部分了,因為天津人性格十分爽朗,整體的包容度也很強,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天津的街頭小巷全是那些讓人特別懷念的經典地方小吃。
  • 天津這家只有巴掌大的麵館,傳統四碟撈麵,16塊錢一碗有18種配菜
    天津人很挑嘴,但是對撈麵卻沒有任何抵抗力,天津人喜歡吃撈麵的程度,其他地方的人是不能理解。天津人可以天天吃撈麵都不會膩,而且吃撈麵很講究,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都要吃撈麵,撈麵可以做成席,撈麵的菜碼檔次都很高。
  • 一碗撈麵,餵飽了半個天津!
    從日常到節日,天津人離不開麵食,更離不開撈麵:大年初二要吃撈麵,初伏也要吃撈麵,結婚、過生日更是要來碗喜面慶祝。 但在天津吃一頓四碟撈麵可並不省事,按著早年老天津衛的講究,是要有四碟涼菜、四碟炒菜、四碟面菜、四碟面碼、兩碟份面滷組成的,光瞧這四碟菜的陣勢,論排場就夠得上一桌席了。
  • 老天津衛最愛吃的撈麵,9元一碗打滷面加麵筋加辣子,3小時就賣光
    當然,天津的美食文化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也都是非常了解的了,從很早以前開始,天津的各種美食就已經算是在大家的腦海當中留下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說別的,光是這「狗不理包子」的大名早就已經傳遍了整個中國,之前很多遊客都還在開玩笑,如果說去了天津沒吃到這個正宗的狗不理包子,那這一趟算是白來了。
  • 天津人都耐吃的麵館,每一碗都就能夠實實在在溫暖天津人的胃!
    眾所周知,  在天津總能找出100個理由「吃麵」  逢年過節四碟撈麵  過生日來一碗長壽麵  家裡有喜事再來一碗喜面  夏天想吃直接用麻醬拌麵吃  冬天到了,準備吃麵咯!  九河居  原老天津衛炸醬麵,很多天津人很小的時候常去吃,正經的天津味道。這家的麵條是自己抻的,透明玻璃窗可以看到師傅擀麵的過程。
  • 踐行「光碟行動」,天津麵館...
    內容提要:天津傳統撈麵,十幾塊錢,就能吃飽,是津城百姓比較偏愛的美食。賣點就是量大實惠。可這一大碗撈麵,也容易造成舌尖上的浪費。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傳統撈麵,十幾塊錢,就能吃飽,是津城百姓比較偏愛的美食。賣點就是量大實惠。可這一大碗撈麵,也容易造成舌尖上的浪費。天津有些麵館,嘗試把白麵條、滷子和菜碼分開售賣。消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組合,既可以一面多滷,還可以一滷多面。有些麵館還推出了半份面和小份菜。
  • ...來天津別只知道煎餅果子了,這老味津菜更正宗,配三鮮打滷面絕了
    來天津別只知道煎餅果子了,這老味津菜更正宗,配三鮮打滷面絕了在咱們天津,別管什麼節日或者喜慶的事,都喜歡吃個餃子,撈麵。這不,前天孩子期末考完試了,又帶著老媽檢查個身體,結果很好,都挺高興的,趕快找個麵館,吃個撈麵,慶祝慶祝吧!在天津別管吃三鮮打滷撈麵還是炸醬麵,配上這道老味津菜才算正宗。今天我要說的這道老味津菜就是它:老爆三。老天津人都特別愛吃這道菜,即可下飯,又能配酒。老媽說來這種地道的天津菜館,必須點老爆三,肯定好吃。三鮮打滷面是天津人最愛的撈麵之一,過生日,結婚當天,都是需要吃撈麵的。
  • 八鮮過海:天津四碟撈麵,面試愛好者有必要認識一下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吃打滷面是為了省事,做好滷子放在冰箱裡保存好了想吃的時候,煮點麵條,澆上滷子就可以吃了,很省事,但是在天津人眼中吃麵可是一件很講究,很費時間很重要的一件事。一.四碟撈麵什麼是四碟?按照老年間,老天津衛的規矩,是必須要有四碟涼菜、四碟熱菜、四碟搭配面的菜、四碟面碼、兩碟份的滷子組成的,光看看這些四碟菜的樣子,論排場就完全趕得上一桌酒席的了。清朝末年民國初年的時候,號稱八十大飯莊之首的先得月飯莊,最早推出了天津正宗風味的,四碟撈麵的撈麵席,而且春夏秋冬四季各有所不相同。
  • 天津衛「四碟兒面」好吃的真相
    張桐天津「四碟兒面」在網絡平臺引起了關注,不過大多是就撈麵說撈麵,咱們這期從文化的角度解讀,天津四碟面之所以出名,好吃的內涵。上檔次的四碟兒面當喜面 預想那場面肯定hold不住天津衛吃撈麵講究四碟兒面。尤其是逢結婚、慶生,招待貴客,撈麵席必不可少。
  • 津城最特色美味的十家麵館都在這兒了!
    湯底鮮濃,這樣的雞湯熬製3個小時以上,蝦、帶子、雞蛋、豆腐泡、魚餅全被湯底浸染。如果喜歡更正宗的味道,可以和廚房申請一盤自製辣椒醬,裡面的蝦膏蝦幹辣醬,拌入laksa,甜、鹹、辣兼而有之。吃完米粉,再把一整碗湯喝光,味蕾完全被濃鬱糾結的鮮味、椰漿味、辣味所侵佔。
  • 傳統四碟撈麵,滿滿的「天津味道」
    天津雖不以「面」聞名,但是也有它的代表性麵食——天津「四碟撈麵」。 麵條是北方的傳統麵食,一碗麵,簡單解飽。但是天津的四碟撈麵卻頗有講究,早年老天津衛的「四碟撈麵」,是由四碟涼菜、四碟炒菜、四碟面菜、四碟面碼、兩碟份面滷組成的,足以擺上滿滿一桌。
  • 來天津吃什麼?老爆三、牛窩骨、嘎巴菜……這都是津菜的精髓!
    有說天津的菜量大,味兒正,實惠便宜,許多北京人都來天津辦婚禮;有說天津臨海,海鮮多,左手大螃蟹,右手皮皮蝦,吃著多過癮;還有說天津小吃特別多,煎餅果子、麻花、炸糕、包子……能吃好幾天不重樣。這基本上體現了外地人對天津飲食的印象。
  • 天津人愛吃麵!老天津這些最新麵館大全您了吃過嗎?
    紅燒牛肉麵12元一碗,面挺多的地址:迎水道人人樂旁與榕苑路交口(鹹亨酒店西側華苑地鐵站c出口)大姨撈麵炸醬麵,甜口面醬,肉丁炸制,鹹鮮而不油膩, 三鮮打滷,豆乾蝦仁雞蛋一個也沒少, 西紅柿打滷,看著就有食慾,紅黃搭配 難得的是,每套撈麵配不同套系菜碼,你想全加,亂加,加的不專業,都會被勸告
  • 來天津,您一定要嘗嘗:四碟撈麵
    天津人,耐吃撈麵,常吃撈麵,大年初二姑爺節吃撈麵、結婚中午吃撈麵、夏至吃撈麵。。。。。。天津人吃撈麵可是講究,要成席吃,也就是撈麵席。郭德綱在一檔節目裡曾說,天津人吃麵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打滷面不光有菜碼,還要配炒菜,有糟熘魚片、清炒蝦仁、糖醋麵筋、尖椒肉絲等等等等。
  • 天津人,好想見「面」!
    今日份的天津『麵館不完全指南』請吃閱~1熱乾麵今日份C位給熱乾麵,歸隊不易,咱們先來碗武漢過早之王!>二十幾年的大姨撈麵,用著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熱情完成這一份堅守老味兒撈麵的承諾。天津人吃麵更是有「四碟撈麵」的講究,兔子也有樣學樣點了其中的糖醋麵筋與炒雞蛋,果然搭配著打滷面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噴香酥脆,酸甜可口,滿滿一盤竟然只需要10元,真的是業界良心了!
  • 來天津幹了這碗面!
    常有老人戲言天津人未出娘胎就吃了幾頓撈麵了。所以來到天津,你一定要嘗嘗天津的面。   大千炒麵拉麵   攝影:三太子大介介   這應該是小津從小吃到大的一家麵館,已經有些年頭了。時間流逝,這家老麵館的味道卻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