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用漢字勝過假名?快來看看吧

2020-12-11 光醬語言研究所

就算沒有學過日語的小夥伴也知道日本除了使用由漢字草書演化出的平假名、漢字楷書的部首演化出片假名,漢字也是他們經常使用的文字之一。在大家的刻板印象裡,大家肯定會認為日本人可能會更加使用假名,因為假名才是屬於它們自己的正統文字,而漢字則是由我們傳入,肯定會有有些抗拒吧,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非如此。

在日本人的觀念中,如果描述一個事物,使用漢字的話會顯得正規,嚴肅,而使用假名則會顯得隨意。所以我們經常會在公司中,看到「取締役」這個詞,它所表示的是公司的董事,如果按照日語的寫法來說,這樣其實拼寫是不對的,而應該寫作「取り締り役」。但是為什麼它們不使用正確的表述,而將錯誤的寫法沿用至今呢?其實是因為「取り締り役」中包含了兩個假名,在他們看來這個寫法有一點隨意,而且董事這個職位為公司最高領導,需要增加它的權威和責任感,所以決定去掉兩個假名,寫作「取締役」。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個日本人寫的假條,它寫了六個漢字「風邪之為欠席」,那麼它原本是什麼含義呢?其實它的大意是「我今天因為感冒,沒有辦法上班,因此希望能夠請假一天,請予以批准」。其實用現代日語表達,就是「風邪のため欠席」,但是他總覺得帶有假名不夠嚴肅和正規,於是就將句子寫成了「風邪之為欠席」。但是事實上「ため」改成「為」其實也是有些彆扭的,但是為了讓句子中沒有假名,可以說他將其做到出神入化了。

這一現象讓很多外國人覺得匪夷所思,日本人喜歡用漢語勝過假名。但是我們深入地研究一下,其實也就理解了,假名雖然是日本獨有的文字,但它只起到了注音符號的作用,而且出現相同的讀音時,我們並沒有辦法將兩者進行區分。而漢字則不同,它不僅可以承載語音的信息,他又是表意的符號,因此它承載了很多的信息,就算是描述複雜的內容也是輕而易舉。所以,日本人會更加傾向於使用漢字,而非假名。

在這裡提醒一下在日本上班的小夥伴們,在寫報告的時候,千萬不要弄巧成拙,特意將「取締役」寫作「取り締り役」,不然後果可以說是相當嚴重了呢。

相關焦點

  • 日語:為什麼同一個詞,一會兒漢字,一會兒又全用假名
    我之前曾寫了一篇關於「ありがとう」的文章,開篇就提到過來,日本朋友過生日,我發了祝福語過去,回過來的簡訊是「有難う」,當時我還犯了一會兒暈,沒反應過來,這主要是比較少用漢字寫法。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日語中到底什麼時候用漢字,什麼時候用假名吧。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很多日本年輕人已經不認識很多漢字2. 很多漢字已經開始大面積的平假名化,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雞蛋,日文翻譯是「卵」但是大部分雞蛋現在已經寫成了平假名的形式,たまご。並且已經大面積的商用化,很多超市商品已經開始書寫平假名形式,而不是漢字形式。3.
  • 漢字在日本人心中有多高級?日本年輕人:不用假名全用漢字高大上
    其實,後面比較難的是一個叫中原惠一的日本人用「偽中國語」寫的小說,在日本引發大量的關注,讓「偽中國語」再火了一把。 不得不說,太像文言文了。 那麼,為什麼「偽中國語」在日本年輕人中這麼風靡呢? 首先他們覺得全用漢字很高大上,給人一種很有學問的感覺,可以耍酷。
  • 日本的平假名與片假名?其實都離不開中國的漢字
    日本早先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只有自己的口語。隋唐之後,漢字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用漢字來書寫。其實差不多就是中國漢字,只是日本人用跟日語發音相同的漢字來表示日語,只是用來表音,意義不管。剛開始一個音可能會對應幾個漢字。這就是假名,假就是借,借用漢字的音和形,名就是漢字。總的來說就是借用漢字來作為日語的載體。再後來才有了平假名和片假名。
  • 日媒:日本官方建議商店標識用漢字 不用片假名
    據日本共同社4月12日報導,為方便驟增的訪日外國遊客更好地購物,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了有關店內標識的使用指南,要求商家標註英語和圖形符號、使用日語時儘量用漢字而不是片假名(日文書寫系統一般分為4個部分:漢字、平假名、片假名和羅馬字母。其中片假名多用於德語、法語、英語等來自歐美的外來語。
  • 日本官方建議商店標識用漢字 不用片假名
    為了方便驟增的訪日外國遊客更好購物,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了有關店內標識的指南,提出基本上使用英語和圖形符號,儘量使用漢字而不是片假名。  指南還強調,使用日語的情況下也要儘量避免標註外國人難以理解的片假名,多用漢字可便於中國人理解。使用多種語言時,要避免各語言文字過小難以辨認。  來源:荊楚網  作者:葉少誠  編輯:柚子茶
  • 日本人的文字鄙視鏈:篆書>隸書>楷書>平假名>片假名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些學校的校徽上刻了拉丁文校訓。哈佛大學的校訓是Veritas(真理),耶魯大學的校訓是Lux et Veritas(光明和真理),史丹福大學的校訓是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自由之風勁吹)。為什麼美國人的校訓用拉丁文呢?因為拉丁文是西方世界逼格最高的文字,簡潔有力讓人過目不忘。
  • 日語漢字與假名的正確書寫方式
    在寫日語文章的時候,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這個單詞應該用漢字寫,還是用平假名寫」的糾結經歷吧。曾經有上司說過「當不知道用漢字好還是用平假名好的時候,就用平假名寫」。 喜歡讀古典名作的人寫出的文章,一般會大量使用漢字。毋庸置疑,漢字多的文章會給讀者一種視覺上的壓迫感,意識到這一點的話,可以適當減少文章中漢字的使用頻率。當然,如果光是平假名的話,反而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這裡就需要進行權衡。
  • 日本人為什麼沒有放棄漢字?
    一群日本人,為什麼如此賣力地推崇漢字呢,為什麼在原來漢字文化圈的其他國家如越南,韓國紛紛去漢字的時代,漢字卻始終能在日文體系中牢牢佔有一席之地呢?平假名和片假名都產生在9世紀,先誕生的片假名基於漢字偏旁部首楷書形態,之後出現的平假名則是模仿漢字草書的形態,方便了日本人作標註。
  • 為什麼過去日文漢字很多可以看懂一些,而現在都是假名看不懂了?
    日本古代是非常落後的,以中國為榜樣,向中國全方位的學習,包括引進了中國的漢字,現在還有很多的日本漢字和中國漢字的發音是相同或者相近的,而且絕大部分漢字的意思都和漢語的意思是相同或相近的。他們又加了一些改良,裡面增加了假名。早期的日語漢字比例比較高,現在很多正式的法律文件漢字的比例也相當高,這樣能表述意思更加確切。
  • 為什麼日本廢除漢字失敗了?
    要知道日本在使用漢字之前,是沒有文字的,他們2000年的文明裡,所有的歷史文獻、文學作品、科技資料等,都是用漢字或漢字與假名共同記載的。所以廢除漢字一時間很難實行,但是這也為後來種下了一個小開端。021867年日本「大政奉還」,德川幕府倒臺,明治天皇拿回政權,開始實施「明治維新」。
  • 為什麼過去日文漢字很多可以看懂一些,而現在很多日文都是假名看不...
    日本古代是非常落後的,以中國為榜樣,向中國全方位的學習,包括引進了中國的漢字,現在還有很多的日本漢字和中國漢字的發音是相同或者相近的,而且絕大部分漢字的意思都和漢語的意思是相同或相近的。他們又加了一些改良,裡面增加了假名。早期的日語漢字比例比較高,現在很多正式的法律文件漢字的比例也相當高,這樣能表述意思更加確切。
  • 日語50音為什麼要分平假名、片假名,肯定也是有一定的原因咯
    語中的假名是日語中最具特色的符號之一。大多數學生可能只知道假名是漢字變體,但他們不了解假名的其他知識或歷史典故。讓我們看一下日本假名的歷史特徵。以下內容主要面向一些日本初級學生回答有關日本平假名和片假名的一些問題。
  • 寫日語作文是用假名還是漢字?這篇文章幫你答疑解惑
    我們在學習日語時,總是會糾結,一個句子裡,有時候寫的是平假名,有時候寫的是漢字。那麼我們寫作時,是該選擇用漢字還是假名來書寫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究一下吧。其實在日語中,這種現象被稱為漢字的「閉式」和「開式」,這個看起來就很好理解,所謂的「開式」就是在句子中含有漢語的語句用平假名進行書寫,而「閉式」指的是用漢字進行書寫。
  • 【微觀日本】日本為什麼沒有廢除漢字?
    日本不但利用漢字引進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還使用漢字創造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明治時期,日本的知識分子還利用漢字翻譯了西方的技術和文化,記得日本學者曾經自豪地說:日本是近代初期亞洲唯一將西方文明完全翻譯成本國語言的國家。在這期間,日本創造了大量新的詞彙,比如社會、科學、哲學、體育、革命等等,這些為日本的現代化作出了貢獻,也對近代中國產生了影響。
  • 漢字在日本一直處於被保護的狀態,這是為什麼呢?
    一群日本人,為什麼如此賣力地推崇漢字呢,為什麼在原來漢字文化圈的其他國家如越南,韓國紛紛去漢字的時代,漢字卻始終能在日文體系中牢牢佔有一席之地呢?平假名和片假名都產生在9世紀,先誕生的片假名基於漢字偏旁部首楷書形態,之後出現的平假名則是模仿漢字草書的形態,方便了日本人作標註。 兩種假名雖然源自於漢字,甚至在剛產生時和漢字的草書很難區分,但它是一種全新的文字,它已不再是書寫漢文用的表意文字,而是為書寫和文而成的拼音文字。
  • 這些漢字傳到日本,變成了日語的假名,也是日本文字的基礎
    它將日語的平假名、片假名按照一定規律排列了起來。其實日語的假名基本都是來源於漢字,平假名主要來源於漢字的草書,片假名來源於漢字的一部分。今天小編帶你看一看,有哪些漢字傳到日本後變化成了日語的假名。所以在這裡也建議大家,學習時,可以先記住漢字,再採用聯想的方式記憶。
  • 日本的漢字:不要以為認識漢字就可以去日本混生活
    首要目的竟是注釋日本語日本的文化吸收能力實在是太強。在漢字進入日本以前,日本沒有文字,只有日本語。隋唐之後,漢字大量進入日本,卻並未將漢語全盤傳入,他們引入漢字的首要目的,是注釋日本語。漢字和漢語進入日本以後,日本人不但用漢字注日語音,而且大量吸收漢語詞。
  • 日本多次嘗試廢除漢字後:漢字簡直太好用了,真香警告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文字中夾雜著大量的漢字,事實上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也是由漢字的偏旁部首和草書發展而來的。這是因為在古代,日本是沒有本族的文字的,直到漢字流傳入日本後,日本才開始使用漢字注音或直接表字記載自己的歷史。
  • 漢字是日本的?日本足球明星認錯漢字道歉,媒體稱是「日本漢字」
    其實,日文的「漢字」並不同於我們所說的漢字。日文中分為「假名」「漢字」和「羅馬拼音」,「假名」又分為傳承自漢語行草的「平假名」與傳承自漢語楷書的「片假名」。在日本國內,兒童是從假名學起的,要很大年齡的學生才會讀寫「漢字」,因此在日本若遇到一些不會「認讀」漢字的成人,也算不得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