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是老子道德經的名言警句。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知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這一章言簡意賅,短短三十八個字,卻告訴我們人生幾個大道理,也是我們修身養性的精神法寶。
(一)
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不認識自己,一葉障目,夜郎自大,有時猶如「井底之蛙」。老子對我們循循教導:能了知別人的人,成為智者;能認知自己的人,稱為明眼人。蘇格拉底曾說「我一無所知」。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都是給我們詮釋認識自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以少走人生彎路,縮短人生奮鬥歷程。
(二)
能贏別人的人,是有力的人,能戰勝自我的人,才堪稱為真正的智者。
「先生千軍萬馬容易,戰勝自己難」。
我們常常為學日益,但很難做到為道日損;我們常常想要減肥,卻一次又一次告訴自己:下一次開始減肥;我們常常說早睡早起身體好,可還是被肥皂劇或者網路遊戲陶醉不能自抑……
「知易行難」,我們一次又一次做口頭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就是因為一次又一次被自己所打敗,一次又一次做了情緒的奴隸,不能戰勝自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三)
能真正知足常樂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其實真正的富有,不是擁有很多,而是擁有的很少、很少……
能勤行、堅持不懈的人,是有毅力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能戰勝自己的強者。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唯有你、我都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不困於心,不亂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