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苗慄「石虎米」將收割 石虎果真現蹤(組圖)

2020-12-24 華夏經緯網

無農藥栽種的石虎米,耕作不管時間、人力比起一般慣行耕種多兩倍,因此特別辛苦。圖/徐金髮提供(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瀕臨絕種的石虎打造友善的家」,臺灣苗慄通霄鎮楓樹裡一帶山丘是石虎活動熱區,居民林義雄等人花了一年時間,採友善耕法種稻取名「石虎米」,果真吸引石虎現身捕鼠。

據報導,臺「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大湖工作站11月初在石虎米田邊架設紅外線感應自動相機,沒想到真的捕捉到石虎從田裡離開的身影,「真的拍到石虎了」,林義雄難掩興奮說,石虎現身代表苦心沒有白費。

學者調查全臺灣石虎數量目前剩300800只,因為數量稀少被列為一級瀕臨絕種動物,苗慄地區是石虎發現熱區,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博士班學生陳美汀等人長期在苗慄投入石虎保育。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大湖工作站架紅外線自動相機,拍到覓食的石虎正「看鏡頭」。圖/「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大湖工作站提供(臺灣《聯合報》)

陳美汀等人研究之餘,還加入社區巡守隊,社區民眾與團隊長期相處才發現,研究人員經常三更半夜還在山區研究,有時就在農舍旁搭帳篷觀察,常為了一隻石虎走好幾公裡山路。這份精神感動從小在楓樹裡長大的林義雄等人,今年初,陳美汀提起石虎棲地因人為開發被破壞,希望能打造一處提供石虎食物來源棲息環境,讓石虎有個安心覓食的家。陳美汀的提議立即獲得林義雄等人的響應,決定嘗試以友善農法種稻,為記錄研究人員為保育石虎多年的付出,這處農地的稻米取名「石虎米」。

「林務局」技正餘建勳表示,石虎米3月開始栽種,11月初架設紅外線感應自動相機,架設才半個月,就捕捉到石虎從田裡離開的身影。「入鏡的石虎體型纖細,研判可能是只母石虎覓食後返回棲地」。田邊相機不只拍攝到石虎身影,還有麝香貓、白腹秧雞、大冠鷲、竹雞、臺灣野兔、白鼻心、鼬獾等動物,這片田地儼然成了動物們的新樂園。

栽種過程中,「林務局」也趁機「開班授課」,請講師介紹石虎和友善耕種,讓農民認識石虎主要食物是老鼠、鼩鼱,還會捕魚,破除傳統石虎是「偷雞賊」的誤解。後天「林務局」將舉辦收割石虎米活動,林義雄等人歡迎大家來體驗,一起感受「石虎有了新家」的喜悅。

據悉,「綠色保育標章」起源於2009年,臺南官田水雉因誤食混雜農藥的稻穀而大量死亡,翌年慈心基金會與「林務局」推動「綠色保育」標章,除食材安全之外,更關注物種保育。相較有機驗證,綠保並未特別要求在生產環境獨立區隔,讓更多有心投入友善土地的農夫加入。綠保標章規範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化學農藥、肥料,產品不得檢出農藥及重金屬殘留,農民需要在田間營造良好的棲地,讓生物與作物共生共榮。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曾經遍布臺灣的「石虎」, 為何走向瀕危之路
    野生豹貓,也是俗稱的山貓,在臺灣稱為「石虎」2018年9月17日,裕隆汽車三義二廠興建案通過環評初審決議送大會審查,此事拍板定案後,意味著將有高達35公頃的石虎棲地,日後將淪為汽車驗證道,這對數量已銳減至區區不到500隻的石虎來說,影響之巨可謂危急存亡。
  • 石虎,虎毒不食子,他食了!
    後趙秦公石韜很受後趙王石虎寵愛,石虎想立他為太子,可是已立太子石宣,所以很猶豫。 有一次,石宣違背了石虎的指令,石虎生氣說:「真後悔當初沒立石韜為太子!」石韜因此而更加傲慢無忌。 石韜在太尉府建了一座大殿,名叫宣光殿,橫梁長達九丈。
  • 臺灣畫家石虎嘉興捐畫
    臺灣畫家石虎嘉興捐畫 2012年05月03日 15:48:00來源:嘉興日報   本網訊 日前,「跨越海峽,臺灣畫家石虎百幅中國畫展閉幕式暨捐贈儀式」在市圖書館舉行。由石虎先生創作的10幅中國畫作品分別捐贈給了嘉興慈善總會、嘉興紅十字會、嘉興美術館、嘉興博物館以及紹興博物館5家單位。  石虎,出生於紹興市新昌縣溪西村一個普通農家,18歲時隨叔叔前往臺灣。他愛馬,更愛畫馬。30歲起,他嘗試著用毛筆描繪奔馬的身姿,雖未受過專業訓練,卻在勤奮自學中創作出自己的風格。  據悉,此次展覽也是臺灣畫家首次來嘉興辦展,開啟了兩地文化交流的新開端。
  • 臺灣畫家石虎:掀起市場旋風的書畫多面手
    臺灣畫家石虎石虎 八駿圖2000年大陸藝術品市場的崛起成就了許多藝術家和收藏家的財富夢。而石虎早就搶先別人嘗到了市場的果實。因為他的作品雖屬於中國畫,卻是少數幾位能跨越國界審美的藝術家,加之搭上了「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的班車,最早得到了東南亞、港澳臺地區富人的青睞。而後依託於大陸經濟的騰飛和重要藏家比如萬達集團的支持,進一步鞏固了已有的市場地位,成為藝術品市場多年的「硬通貨」。
  • 組圖:農民代表深入苗慄桃園 與臺灣業者深入交流
    組圖:農民代表深入苗慄桃園 與臺灣業者深入交流 2012年11月13日 23:1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邯鄲歷史人物——後趙太祖石虎
    邯鄲歷史人物——後趙太祖石虎 2020-03-16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激蕩四百年:石虎鐵血平叛,石弘主動讓位,石勒子孫滅絕
    將軍蔣英佔據長安抵抗,石虎進兵攻擊蔣英,蔣英被殺。隨後,石生被部下所殺,率眾投降,郭權逃奔隴右。大勝之下,石虎又命眾將屯軍於汧、隴,派將軍麻秋討伐氐帥蒲洪。識時務者為俊傑,蒲洪痛快認慫,率二萬戶投降石虎,石虎將他拜為光烈將軍、護氐校尉。
  • 畫家石虎:其人其畫虎虎有生氣
    我最早接觸石虎的畫。也是在這次觀摩展覽會上。我發現石虎相當大膽,相當有叛逆精神,溫文爾雅的傳統的文人畫,在他手裡變了樣。他有他的審標準,他按照這獨特的審美觀塑造人物表象。似乎出自他的內在精神需要和某種造型法則,人物任意的扭曲、誇張、變形,傳統的水墨情致和韻味,為新的造型服務,又添加了新的造型手段。
  • 2018年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吉祥物「石虎家族、歐米馬」正式發布
    從左至右分別為「來虎」、「虎爸」、「樂虎」、「虎媽」和「歐米馬。2018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的吉祥物由4隻超萌石虎家族及鄰居老馬組成,各自有鮮明特色及個性。其中石虎家族的爸爸「虎爸」是全能農夫,熱衷於植物科學探索,經常協助解決各種動、植物間的難題;
  • 石勒有心弱化石虎在後趙的影響,便把許多機會留給了別人
    石勒既有心弱化石虎在後趙的影響,在許多關鍵場合便刻意把表現的機會讓給別人,希望一段時間之後就有成效。可惜事與願違,凡人總有無可奈何之時,石勒聰明一世,終究在這件事上栽了跟頭。石堪擒獲劉曜,石生隨即鎮守長安,石勒的養子們不覺間成了後趙最耀眼的明星,但他們忠誠有餘,才華到底不及石虎,雖然石虎遭到了短期的雪藏,仍然足夠掌控全局。漢趙政權南陽王劉胤得知長安落入後趙之後。幾經輾轉還是決定要把首都奪回。
  • 石虎:恣意縱橫畫山水
    石虎山水 41cmx41cm紙本水墨 2014年乘物遊心,得意忘象——石虎山水小品觀感文/姜華石虎先生的作品石虎先生卻輕輕盈盈的一揮,飄然而出的幽深神秘,如同意態紛呈的漩渦強烈的吸引著我的視線,我不知這份誘惑是否危險,但我能感受到傳承、容納和生發,猶有那份自由。「淵兮似萬物之宗」,石虎先生的山水,用紛亂而原始的筆觸創造了生死以之的秘境,充滿了大智神覺,是為觀者,手不能至,心嚮往之......
  • 苗慄爆發警匪槍戰 一警員中彈防彈衣救命(組圖)
    苗慄爆發警匪槍戰 一警員中彈防彈衣救命(組圖)     華夏經緯網11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苗慄警方8日上午前往公館鄉查緝毒品,卻遭到歹徒頑強的抵抗,雙方一共開了9槍,其中一名竹南分局丘姓員警右腹部中彈,幸好他當時穿著防彈衣,因此只造成腹部灼傷,沒有生命危險。
  • 【圖文】畫家石虎與他的畫作
    六十多歲的石虎出生在河北徐水的赤魯村,父親是位知識分子,很喜歡中國的詩文,家裡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小的時候,父親就教五個孩子寫書法,練字。而石虎更偏愛於繪畫。那時他經常把家裡的床頭、牆壁畫滿各式各樣的畫。五六歲的時候,他就能把中國傳統戲曲裡的人物畫得栩栩如生。
  • 民間故事:石虎
    人們不信,直到詹石匠從屋裡搬出一座石虎,方才接受了這個說法。看門獅,坐堂虎,詹石匠雕的就是這個虎。雕虎,一開始是件不被看好的事,人們要的是石獅,有市場,而且一雄一雌,一賣就倆,只要勤快點,大多能混個衣食無憂。石鎮人的獅子也算是代代相傳的,老字號,自有一套條條框框,製作工序,評判標準。
  • 石虎的油畫魅力
    布面丙烯·《天箏》·瓷有釉色名花青·顏有玉質澱蛤粉·97cm×46cm·1994觀石虎先生90年代油畫作品而石虎先生最為念茲在茲的,或許也正是這一在歷史長河中早已消失轉遠的中華文明的詩意與神性。雖然石虎先生近些年來在創作上不斷出新,但屬於那一時期的那一批作品,想必也是不可複製的。
  • 後趙皇帝石虎,為何被稱為十六國最殘暴的皇帝
    石虎是羯族人,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非常喜愛石虎,他小的時候就被很多人認為將來不是一般人,後來連年的徵戰,石勒和石虎母子走散了,石虎在一段時間和母親相依為命,差點死在了亂世中,幾年之後,遇到了劉琨,就他們母子送回到了石勒的身邊。
  • 野生石虎首現臺灣新竹縣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8日臺灣新竹縣民眾報告稱,飛鳳山發現受傷石虎(又稱豹貓)。這是臺灣新竹縣首次發現野生石虎,其右後肢疑遭捕獸夾夾傷,未來恐需截肢。受傷石虎接受治療。臺灣《聯合報》/臺灣新竹縣農業處供圖  石虎是臺灣最後的原生貓科動物,曾經遍布全臺低山丘陵環境,但人類開發使石虎棲息地減少,如今只在臺灣幾個縣市出沒,全臺僅存500隻左右。  18日臺灣新竹縣民眾登飛鳳山運動時,在山溝旁看到受傷的石虎。新竹縣芎林鄉長當選人黃正彪接獲通報時,還一度懷疑是民眾誤把野貓當作石虎,經確認是野生石虎,趕快用籠子將其帶回,並通報相關單位處理。
  • 唐獻陵:新出土的玄武門石老虎
    後來,有些石刻被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館,有些石刻被深埋地下——獻陵坐北向南,外觀呈覆鬥形,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120米,高度約20米。墓冢位於陵園中部偏東,分為內外二城,內城四面有門。2020年3月19日下午,我第四次來到唐獻陵,將車停在墓冢南側後,步行環繞墓冢大半圈,想看一看其他幾個門的遺址。
  • 石虎:我怎麼會像司馬氏一樣骨肉相殘殺自己的兒子呢?
    季龍復命石韜亦如之,出自并州,遊於秦、晉。石宣有一次違逆石虎的旨意,石虎發怒了,說:「悔不立石韜。」石韜於339年擔任太尉,和石宣每日閱看尚書奏事,專管刑賞。342年,因為得寵,掌握生殺拜除之權。司徒申鍾勸諫,石虎不聽。
  • 石虎油畫:斑花而素
    布面丙烯·《人面》·60cm×80cm·1998觀石虎先生90年代油畫作品文 / 於海元  我抱著仿如重新打開寶藏的心情,來觀瞻石虎先生這一批創作於20世紀90年代的油畫佳作。今日看石虎先生當時的作品、文論,氣魄還是不一樣。在他的眼中和手上,不是「油畫中國化」的問題,而是「布上賦彩,中華古有此技」。他將中國古有之大漆、帛畫等與西洋油畫齊而觀之,這樣一來,哪還會有「恨不能修成金髮碧眼之苦」,反而筆筆都是貼近自己母體文化的圖像經驗與歷史記憶,心手合一,筆筆篤定;那種斑駁華貴,丹青綺麗,「情同闊步鄉路,自信不會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