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岡底斯山與念青 唐古拉山 的南方,有一片土地朝向光明, 雅魯藏布江 在此緩緩流過,灌溉出全 西藏 最富庶的土地——— 山南 。 山南 地區是藏民族歷史文化的發祥地,保留著不少古代的文化遺址,包括:藏王墓、拉加裡王宮遺址、敏珠林寺、沃卡溫泉等。在藏民族傳說之中,經觀音 菩薩 點化的猿猴與羅剎女在此結合,繁衍出藏民後代,而由高地農業文明發展壯大的吐蕃王朝就在此興起,在這裡留下了 西藏 的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佛像和喇嘛現在成了雍布拉康城堡的主人。雅礱河谷,首位「贊普」降臨之地.
從 西藏 貢嘎 機場往南,兩個時間就可抵達 山南 地區的首府澤當鎮。繞城而過有一條平靜的河流——— 雅魯藏布江 的支流雅礱河。與 西藏 大部分地區嚴酷的自然環境相比,雅礱河谷是一個良田百裡、沃野千頃的「小 江南 」。這裡誕生了 西藏 歷史上的眾多「第一」:第一本經書、第一塊青稞地、第一座佛堂、第一幢寺廟、第一個村莊,乃至第一個墓葬群,其中最奇瑰的建築是 西藏 的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
說到雍布拉康的歷史,不能不提到 西藏 的第一代「贊普」(藏王)聶赤贊普。傳說中聶赤贊普本是天神的兒子,後降臨人間,到了現在 山南 境內羌脫神山,被十二個放牧者看見了。牧人問他從哪裡來,他以手指天示意,眾牧人見他相貌英武,儀表非凡,認定是天神下降,便以肩為輿,抬之而歸,成為雅礱河谷各部落的首領。因他以牧人的頸項為座,就被稱為「聶赤贊普」,也就是「頸座王」。雍布拉康二層的壁畫上繪的就是這段故事。
傳說當然不過是藏族人引以為傲的演義,聶赤贊普卻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根據《雍布拉康志》、《迪烏宗教源流》等藏文史籍的記載,聶赤贊普出生在 西藏 波密 ,因相貌古怪、性格剛烈,被家庭放逐,當他遊歷到雅礱河谷時,結識了12名代表當地各部落利益的苯教徒( 西藏 原始宗教),並被推舉為王。隨後,聶赤贊普將周圍小邦收歸為屬民,劃分尊卑,宣揚苯教。從那時開始,藏民族衝破以血緣結成的氏族障礙,開始以地域來劃分屬民。這是公元前360年前後的事。
「母鹿後腿上的宮堡」
為了防止其他部落的侵犯乃至野犛牛群的衝擊,聶赤贊普建造了雍布拉康城堡。從澤當鎮往南,大約半小時的車程,便能看到這座位於扎西次日山上的城堡身影。這座外表普通、形似碉堡的多層建築,其構造的精緻程度也許無法與布達拉宮等建築相提並論,但在藏民們的心中,雍布拉康卻是藏族文明的起源。
關於這座城堡的名稱,藏文史書上有不同的寫法。有的史書記載為「翁布拉康」,意為「紅柳香沙宮」,在雅礱盛產紅柳與莎草的山崗上建宮,故而得名。雍布拉康則是更普遍的稱呼,「雍布」意為母鹿,「拉康」意為神殿,雍布拉康就是「母鹿後腿上的宮堡」。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形象的稱呼。遠望雍布拉康所在的山崗,恰似母鹿往後伸出的一條腿,而城堡就建在這條「腿」的關節處。城堡不大,卻瘦削冷峻,易守難攻,蔚為奇觀。據說,布達拉宮建造之初就是以雍布拉康為原型分建兩端,然後再連接中部而成今天的形貌。
沿著陡峭的馬道盤旋上山,四周雅礱河谷的壯美景致盡收眼底。傳說 西藏 的第一個村莊就在山下,而在山的 西北 邊,能看到緊靠公路有一塊梯形的田地,一頭豎著一塊碑,這就是 西藏 的第一塊農田,當年是贊普親自耕作的御田。
從藏王宮殿到宗教聖地
走近雍布拉康,酥油的香氣就緊跟著人。佛像和喇嘛現在是城堡的主人。
這座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城堡,共3層:第一層距地十數級石階,前半部為門廳,廳外是一個帶簷的小平臺,往裡是佛殿,殿內供有松贊幹布、 文成 公主、尺尊公主等的塑像;第二層前半部為三面環繞矮牆的平臺,後半部是帶天井的迴廊;二層以上原有第三層,後廊有小門通入碉樓式建築中,現在尚未修復。據王毅《 西藏 文物建文記》記載:「殿內中塑三世佛,北壁為松贊幹布、赤松德贊兩王像,南側壁塑 文成 公主、尺尊公主坐像。在兩邊塑像之外,北塑吞米桑布扎立像,南塑祿東贊立像。藏桑布扎之側還塑有文殊像及 長壽 三尊像,在祿東贊之側,則有木製神輿。造型極精美,塑法渾厚樸素。如釋迦面部寬而短,眼較狹長,兩耳偏上,這是 西藏 早期雕塑手法特點」。
自聶赤贊普以後,雍布拉康成了歷代藏王的王宮,直到第33代贊普松贊幹布統一高原,將王都遷往 拉薩 。不過,松贊幹布並未忘了雅礱這塊吐蕃的根本之地,還不時回來居住,自那時起,雍布拉康也就成了藏王的夏宮。據說 文成 公主遠嫁到吐蕃後的第一個夏天,就是在雍布拉康度過的。而雍布拉康與宗教的結緣始於第28代贊 普拉 妥妥日聶贊時期。當時有 印度 高僧來到雅礱,將《六字真言》、《諸佛菩薩 名稱經》等經書以及黃金寶塔、牟陀羅手印等寶物獻給贊普。據說,贊普雖然並不知曉這些物件的意義,但還是奉為神物,供奉在宮內。
由此,雍布拉康見證了佛教傳入 西藏 的開端。儘管由於當時苯教在吐蕃勢力太盛,佛教入藏之初受到壓制,但及至五世之後,松贊幹布即位即開始扶持佛教的發展。日後該宮殿因為藏有 西藏 最早的經書而成為佛教聖地,隨著公元九世紀後吐蕃王朝的解體,此地更徹底演變為一佛殿,成為許多高僧大德修行之地。今天,這座城堡形的寺廟成了 山南 「聖藏之根」旅遊形象的標誌性建築。從山腳登上堡頂,不過數百米,遊客經歷的卻是一段完整的 西藏 歷史。
■地理背景
山南 地區位於岡底斯山至念青 唐古拉山 以南的河谷地帶, 雅魯藏布江 中遊,面積7.97萬平方公裡,人口31.8萬人,有藏、漢、門巴、珞巴等14個民族,其中藏族佔96%.境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
雍布拉康就處於 山南 首府澤當鎮附近。澤當,藏語意為「猴子玩耍的壩子」。澤當背後的 貢布 日山是藏民族四大「神山」之一,此山是藏民族先民繁衍的母體,猿猴變人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