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藝術大師畢卡索的「藍色時期」

2021-01-11 孤鴻不孤

提起畢卡索,你會想到什麼?

是恐怖又悲慘的《格爾尼卡》還是誇張又怪誕的《亞威農少女》?

是喪失摯友的孤獨還是縱情縱慾的一連串情人和緋聞?

西班牙畫家 畢卡索《亞威農少女》

你知道他的「藍色時期」,可是否知道它背後的故事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畢卡索那段憂鬱而悲傷的初創期。

愛在故鄉

畢卡索作為一名西班牙的藝術家,從小生長在西班牙南部地中海的一座濱海城市。

瀕臨地中海的西班牙自古以來就有著對東西方文化兼收並蓄的廣闊胸懷。

古代的愛琴文化,希臘文化,古埃及文化,都曾經對西 班牙文化藝術產生過積極 有益的影響。畢卡索也因此對故鄉愛得深沉:

愛西班牙的民族服,愛唱故鄉的民歌,愛它如畫的風景還有純樸的人。正如許多評論家所說,深厚而傳統的西班牙文化,是畢卡索藝術的根基。

走向巴塞羅

畢卡索在十五歲時隨父母遷居到巴塞隆納,巴塞隆納是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

巴塞隆納既是古都,又是現代化大港口,與英國、瑞 典、德國、義大利、法國等等很多先進國家有著經濟、文化上的密切往來。

巴塞羅是一個對各種新藝術、新文化和新時尚風潮有著極其敏銳嗅覺的城市。

這裡有很多咖啡店,往往是當地小資、名流、知識分子聚會、舉辦沙龍的首選 ,而畢卡索則是沙龍裡年齡最小的成員。

政治上,他們傾向於民族主義和無政府主義。

藝術上,他們對象徵主義、印象主義、唯美主義各種新奇的風格充滿嚮往。

畢卡索在這裡接受了較嚴格的技術訓練,掌握了堅實的造型基本功,也為他後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 《彈吉他的老人》

也正是在巴塞隆納,他接觸到了處在社會最底層的民眾,切身感受著整個西班牙的社會氣息,目睹著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和尖銳的社會矛盾。

他用憂鬱的眼光觀察和表現著世界,他看得到老弱病殘、生死別離,他用悽涼的色調為他們發聲,

因此,無論是鍾愛藝術卻依舊無法擺脫孤獨終老、惡病纏身這一事實的《彈吉他的老人》,亦或是多愁善感又放縱浪蕩的《兩姐妹》,

無錢買顏料,只能用最低廉的藍色顏料作畫也好,好友失戀後的衝動自殺也罷,

所有的人和事似乎都是悽涼而悲慘的,內心的憂鬱和周遭的悽苦驅使這位畫家用悲傷的藍色創作出一幅幅孤寂、荒涼,有著深深地悲愴情緒的作品。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兩姐妹》

藍色就這樣被他悄無聲息又無處不在的表現內心世界,再現外圍的世界,

畢卡索在用藍色獨有的低沉表現人間疾苦和憂鬱滄桑的美的同時,

也造就了屬於自己的「藍色時期」(1900-1903)他的第一段藝術風格的形成期就這樣成為後人敘說不休的傳奇故事。

相關焦點

  • 看懂畢卡索,就是正確打開現代藝術的方式
    要構圖圖沒構圖,要造型沒造型,還沒我兒子畫的好看,到底憑啥叫大師?難道畫的看不懂就可以稱為大師了嗎? 那你了解過少年時期的畢卡索嗎?
  • 現代藝術大師畢卡索的陶瓷作品《貓頭鷹》等真跡在山東濟南展出
    中新網濟南5月1日電 現代藝術大師畢卡索的陶瓷作品《貓頭鷹》、畫作《穿著圍裙的瑪雅》《頭髮蓬鬆的女人》等真跡5月1日在山東濟南展出。作為現代藝術的創始人和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
  • 研究團隊揭示了畢卡索藍色時期繪畫中的隱藏細節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西北大學的一個國際合作/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科學研究中心(NU-ACCESS),安大略省的藝術畫廊(前)和國家美術館的利用多種模式的光發現細節的可見表面下隱藏的巴勃羅·畢卡索的畫「La Misereuse accroupie」(蹲著的婦人),從藝術家的藍色時期的主要工作
  • 從畢卡索藍色時期到日本武士大展,2月全球新展導覽
    巴塞爾拜耶勒基金會的展覽「青年畢卡索」聚焦這位藝術大師的藍色和玫瑰色時期,這是現代繪畫中最細膩、最具情感的案例;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展覽「克裡斯汀·迪奧:夢想設計師」是今年最重磅的時尚大展之一;在馬德裡的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博物館,你可以看到「前衛網絡:阿瑪烏達與拉丁美洲」,一場對拉丁美洲前衛運動的全景式調查......
  • 藝術大師畢卡索的渣男情感史
    藝術大師畢卡索是一個早熟的孩子,13歲就開始了他的戀愛生涯。他選了班上僅有的兩個女生中的一個,作為暗戀的對象。當然,初戀不了了之。之後他到朋友家休養認識了一個吉卜賽少年。吉卜賽少年教給畢卡索辨別各種禽鳥的叫聲和含義,教給他天上星星的運行規律,教給他如何認知自然萬物。
  • 畢卡索藝術大展新聞發布會圓滿舉行|大師真跡搶先看
    而現在,疫情後首場畢卡索藝術大展登陸寧波百年老外灘,將是這位世界現代藝術大師與寧波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也是一次激情與溫情的碰撞。這是西方藝術與傳統風情的完美融合,為寧波老外灘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獻禮寧波人民。8月24日,畢卡索藝術大展新聞發布會於寧波老外灘北岸藝術中心圓滿舉行。
  • 現當代藝術欣賞(畢卡索與杜尚)
    畢卡索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出生於西班牙,共產黨員,9歲開始作畫,92歲高齡去世,他最重要的藝術貢獻就是創立了立體主義。畢卡索漫長的藝術生涯中,作品風格多樣,後人用「畢卡索永遠是年輕的」來形容他多變的藝術形式,早年的「藍色時期」、「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分析和綜合立體主義時期」,晚年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
  • 畢卡索羅丹真跡展出 大師作品都「萌萌噠」(圖)
    昨日,來自羅丹、畢卡索、讓·杜布菲、瓦薩雷利等22位歐洲現代主義藝術先鋒的24件世界頂級藝術真品開始在湖北美術館展出,所有作品均為法國恩特林頓美術館館藏之作。  昨日下午,湖北美術館5號、6號展廳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市民、學生,畢卡索《坐著的女人半身像》、羅丹的雕塑《絕望的年輕人》、博納《諾曼第風景》、萊熱《藍色和紅色的組合》、杜布菲《奶牛與養牛者》等世界級精品,成為大家「按圖索驥」的對象。  「像不像孩子的『亂塗亂畫』?」畢卡索和杜布菲等人的作品,線條簡單,色彩鮮豔,形象誇張,讓觀眾們十分好奇。
  • 畢卡索等藝術大師罕見生活舊照曝光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6日報導,位於英國倫敦北部漢普斯特德的美術館「斑馬一號美術廊」(Zebra One Gallery)近日展銷藝術大師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和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 在畢卡索博物館看畫
    在畢卡索博物館看畫畢卡索是西班牙最富盛名的現代藝術之父。他的畫作聞名世界,尤其是抽象的油畫。他畢業於巴塞隆納美術學校。一生創作了三萬七千多幅作品,是一位產量頗高的藝術大師。畢卡索一生崇尚自由,他討厭一切條條框框和墨守成規的東西。他反對一切束縛,這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現得淋漓盡致。早期畢卡索。主要是憂鬱的冷色調,那是他的藍色時期。後來畢卡索的畫作多了溫暖浪漫的色彩,那是他的粉紅色時期。成年後畢卡索的畫作更偏向於幾何主義,他善於用各種各樣的線條和形狀。他的畫作更讓人難理解,也贏得美術界的推崇。
  • 畢卡索: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之一
    畢卡索父親是思想傳統的教授,他深信模仿大師的作品、素描石膏像與人體模特兒是每個畫家必要的訓練。於是,畢卡索一心一意的專注於藝術上,因此忽略了課業。1891年,由於父親當上了一所美術學校的教授,畢卡索一家搬到了拉科魯尼亞省。他們在拉科魯尼亞待了將近四年。
  • 畢卡索作品大展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
    展覽作品涵蓋其早期的全部代表性階段,展覽中所呈現的三十年則涵蓋了青年畢卡索的藝術發現與醞釀時期,其風格經歷了從學徒時代的學院派現實主義,到戰後向古典風格的回歸;從藍色時期和粉色時期交替出現的憂鬱和情感相關主題,到他具有開創性的原始主義探索等諸多變化
  • 張仃說|畢卡索
    愛倫堡說:「在二次世界大戰的嚴酷時期、畢卡索的畫,幫助我生活……」通常都認為,藝術就是美的形象,什麼是美?——這就是畢卡索的畫引起爭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對畢卡索藝術語言的爭論。人們不懂他的語言。如果因畢卡索藝術上的多變,把他當做藝術上的發明家,就對他的藝術研究找不到內在聯繫了。我們必須研究他的生活時代背景,他的世界觀與藝術觀,作為走進畢卡索世界的大門鑰匙。1881年畢卡索生於西班牙的馬拉加,先後考入巴賽羅那的美術學院和馬德裡的美術學院。
  • 寧波老外灘畢卡索藝術大展完美落幕
    自2020年8月29日至11月29日,位於寧波老外灘北岸藝術中心畢卡索藝術大展一直備受矚目,如此高規格世界頂級藝術大師IP的商業藝術大展是否能夠引起寧波市民的文化消費熱情?是否有人願意花60元門票買單?
  • 在瑞士,見證又一個關於畢卡索的傳奇
    > 大師的後半生在畢卡索的作品裡,我覺得最多故事的一件,是畢卡索1924年的小幅油畫《兩名在沙灘上奔跑的女子》,後來放大成為迪亞吉列夫帶領的俄羅斯芭蕾舞團排演的劇目《藍色列車》的帷幕。芭蕾舞劇《藍色列車》中的場景,1924年。畢卡索的藝術橫跨了數個時期:藍色時期、玫瑰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等,他是20世紀少有的在世時就功成名就的藝術家。
  • 「西班牙藝術雙星」畢卡索&達利相聚浙江嘉興
    2018年3月3-4日,由「廣州微充氧藝術機構」(MO2art)策展的「法國南部大師版畫展」在浙江嘉興海寧綠城華景川蘭園正式開幕。當達利還在學習繪畫的時候,比達利大12年的畢卡索已經名滿天下,成為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和藝評人眼中的「天才」。這讓6歲想當廚師、7歲想當拿破崙的達利很不服氣,暗下決心要變強,變得比畢卡索還強。
  • 法國國立畢卡索博物館(組圖)
    世界上有兩座畢卡索博物館,一座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一座就在法國巴黎3區的THORIGNY街5號。  17世紀,這裡原是國家鹽稅局包稅人AUBERT DE FONTENAY的豪宅。幾經轉手,1985年,它被改建為畢卡索博物館。裡面收藏了畢卡索大批畫作、雕刻作品和他的親筆原稿,此外還有部分大師生平所收藏的盧梭、米羅、雷諾瓦等名人畫作。
  • #重磅來襲# 20世紀藝術天才畢卡索真跡將現身深圳萬象城!
    世界頂級藝術家門口的深度藝術之旅這個夏天最不可錯過的城市文化事件 正值中法建交五十五周年,作為兩國間持續十四年的重大文化交流活動之一,「中法文化藝術交流暨深圳國際藝術大師系列展畢卡索真跡藝術展」將於6月28日正式登陸深圳。
  • 巴黎畢卡索博物館 探訪深巷中的藝術殿堂
    位於巴黎瑪萊區深巷中的法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成立於1985年,因豐富多樣的館藏而聞名世界。對於畢卡索愛好者而言,這裡是獨一無二的去處。中國網 楊佳 攝影博物館收集了許多畢卡索的畫作及雕刻作品,館中藏有畢卡索的3500多幅作品,從油畫到素描、版畫、陶塑,種類繁多。
  • 參觀畢卡索博物館,欣賞大師作品,收穫滿滿
    提起畢卡索,人們都知道。去年遊覽西班牙的時候特意去了畢卡索博物館,欣賞一下大師的作品。在巴塞隆納的畢卡索博物館,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排隊進入,有語音諒解。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大師當時作畫時的情景。我記得這幅畫,好像是畢卡索畫的他姑媽。面目表情很深刻,表現了本人的生活閱歷。每幅畫作都凝聚了大師的技藝,只能感嘆和欽佩。畢卡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左鄰右舍都稱嘆不已,稱他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