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畢卡索博物館看畫

2020-12-14 輓歌觀世界

在畢卡索博物館看畫

畢卡索是西班牙最富盛名的現代藝術之父。他的畫作聞名世界,尤其是抽象的油畫。他畢業於巴塞隆納美術學校。一生創作了三萬七千多幅作品,是一位產量頗高的藝術大師。畢卡索一生崇尚自由,他討厭一切條條框框和墨守成規的東西。他反對一切束縛,這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現得淋漓盡致。

早期畢卡索。主要是憂鬱的冷色調,那是他的藍色時期。後來畢卡索的畫作多了溫暖浪漫的色彩,那是他的粉紅色時期。成年後畢卡索的畫作更偏向於幾何主義,他善於用各種各樣的線條和形狀。他的畫作更讓人難理解,也贏得美術界的推崇。

畢卡索不但擁有高超的藝術造詣,而他的經商頭腦,和講故事的能力也非常出眾。畢卡索很善於推銷自己的畫作,所以他的畫作每次都能賣出好價錢。原因就在於每次創作好一批作品,就會大張旗鼓地召開畫展,廣泛地邀請商界的知名人士以及美術界的大師前來捧場。當社會各界有分量的有頭腦,有守望的人到來時,畢卡索會把每一幅畫作背後的故事,講得異常動聽,包括作品深層的含義,作品創作的時間,創造的背景,創造的意義,都說的非常的引人入勝,使聽者都產生想買下這幅作品的念頭。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當一幅畫作被賦予了故事的魅力,他立馬變可以身價百倍。正一個從來默默無聞的地方,如果有一本廣為流傳的文學作品或者票房大賣的電影是以這個地方為背景,就是最好不過的宣傳了。那個原本無人問津的地方,也會被大量慕名而來的男男女女踏破了門檻。

畢卡索博物館內藏品豐富尤以畫作最為眾多。懂得看畫的人在這裡一坐可以坐一天,也許一幅畫就可以靜靜地站著,琢磨上一天的時間而不覺得厭煩了。我並不是學美術出身的。只是個門外漢,只是粗粗地看一眼,身邊也沒有美術出身的朋友能給我講解,我也看不出什麼深層的含義。但非常敬佩畢卡索的畫畫天分和他後天的努力,我也更加佩服他的經商頭腦和營銷能力。畢卡索和凡高去世以後他們的畫作都受到了世界收藏家的熱烈追捧,拍出了天價,但凡高在世時獲得窮困潦倒,甚至因為貧窮而被逼瘋了,親自割下了自己的耳朵。相比凡高畢卡索的一生可謂風光無限。他不但畫作眾多,而且每一次都賣出了極高的價格。這位大畫家的一生是豐衣足食,極盡奢華的一生。

走進畢卡索博物館,腦海裡想的卻是畢卡索一生的故事,對他的作品反而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也別逛太久了,省下點時間去逛逛別的,我能看得懂的景點吧。

臨走前看到兩個粉雕玉琢的外國人小孩,應該是歐洲人,太可愛了,忍不住拍下一張照片留念。小女孩大大的眼睛撲閃撲閃的,好像會說話一樣。如果我膽子大一點,就上去抱抱他。但我畢竟不是在自己的國家,萬一引起什麼意外就麻煩了,做什麼事都得謹慎一些才好。

再見,美麗的小女孩,再見,美麗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畢卡索油畫等5幅畫失竊
    新華社巴黎5月20日電(記者尚 栩)據法國媒體20日報導,當地時間19日夜間至20日凌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的5幅分別出自畢卡索、馬蒂斯、布拉克、萊熱以及莫迪利亞尼之手的畫作失竊。據警方說,失竊畫作總估價高達5億歐元。  據媒體報導,失竊的5幅畫作中有馬蒂斯的《田園曲》、莫迪利亞尼的《持扇的女人》和畢卡索的《鴿子與豌豆》。
  • 「移動的博物館」將畢卡索&達利作品請到嘉興
    為將藝術融入大眾生活,讓人人有欣賞藝術的機會,提高文化軟實力,提升國民藝術審美素養,MO2art(微充氧藝術)在2017年就開展了「移動的博物館」博物館藏品級別展覽,通過一系列館藏級真跡藏品和收藏品級展品,MO2art將畢卡索、達利、齊白石、草間彌生、村上隆等眾多不同類型的藝術家作品請到大眾身邊
  • 畢卡索不光是畫家,還是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畫裡到底畫了什麼?
    海倫不光喜歡梵谷,她和丈夫安東·穆勒是一對狂熱的藝術收藏家,從1907年到1922年,他們購買了上萬件藝術品,僅頂級藏品就達12件,這也使他們躋身於二十世紀最大的私人收藏之列,所以在博物館中也會看到畢卡索、莫奈、蒙德裡安等大師的傑作。
  • 來香港銅鑼灣免費看畢卡索億元畫作(3.21截止)
    來香港銅鑼灣免費看畢卡索億元畫作(3.21截止)  地點:香港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時代廣場  日期:即日起至2017年3月21日  時間:10:00am-10:00pm  這回香港真是開掛了,連畢卡索的真跡都能在這裡看到
  • 講座|以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為例,看博物館與街區、城市的關係
    法國國立畢卡索博物館館長埃羅爾·歐克(Erol Ok)近日在上海博物館學術報告廳以「法國國立巴黎畢卡索博物館:一個在文化中心城市裡兼具國際化與地方化的博物館」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以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為例,從質量與數量的雙維度研討博物館與其周圍環境的關係,對於都市的作用。「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特此整理講座刊發。
  • 法國國立畢卡索博物館(組圖)
    世界上有兩座畢卡索博物館,一座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一座就在法國巴黎3區的THORIGNY街5號。  17世紀,這裡原是國家鹽稅局包稅人AUBERT DE FONTENAY的豪宅。幾經轉手,1985年,它被改建為畢卡索博物館。裡面收藏了畢卡索大批畫作、雕刻作品和他的親筆原稿,此外還有部分大師生平所收藏的盧梭、米羅、雷諾瓦等名人畫作。
  • 休斯頓藝術博物館裡看畢卡索
    休斯頓市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休斯頓藝術博物館就是在休斯頓塑像的旁邊。走,快進去參觀吧!我們在這裡整整待了一天。展館實在是太大、展品實在是太多,根本看不過來,也不知道怎樣把它說清楚。索性,我就刪繁就簡,在這裡只介紹一下它的第二個展館的第二層的世界名畫中的畢卡索的幾幅作品(此句話怎麼用了這麼多的「的」!)。這個展館就是畢卡索作品的專館。下面就請自己欣賞吧,我是基本上不懂的。
  • 擁有驚人的畢卡索作品收藏的「畢卡索博物館」!
    沒有見過其他的畢卡索博物館,所以我也沒法和世界其他畢卡索博物館做比較。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博物館,詳細的收集了畢卡索各個時期的藝術作品。藝術展覽組織的非常好。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還提供聲音翻譯。推薦預定。如果來遊玩巴薩羅那卻錯過了這個畢卡索博物館會非常遺憾的。
  • 參觀畢卡索博物館,欣賞大師作品,收穫滿滿
    提起畢卡索,人們都知道。去年遊覽西班牙的時候特意去了畢卡索博物館,欣賞一下大師的作品。在巴塞隆納的畢卡索博物館,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排隊進入,有語音諒解。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大師當時作畫時的情景。我記得這幅畫,好像是畢卡索畫的他姑媽。面目表情很深刻,表現了本人的生活閱歷。每幅畫作都凝聚了大師的技藝,只能感嘆和欽佩。畢卡索從小就很有藝術天賦,他會做惟妙惟肖的剪紙,還創作了許多驚人的繪畫作品。左鄰右舍都稱嘆不已,稱他為天才。
  • 畢卡索 莫奈 梵谷…他們是怎麼進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館內收藏了上下五千年、縱橫五大洲的藝術珍品,簡直可以稱為是萬國博物館。尤其是法國印象派畫家的代表作享譽世界,雷諾瓦、畢卡索、梵谷等一代宗師的巨作價值連城,就連盤踞於大門兩側的青銅獅子塑像也成了芝城的標誌。 博物館正門入口處面臨密西根南大街,外觀呈維多利亞風格。整個博物館共分10個展館,收藏了30萬件以上的展品。
  •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生平經歷 畢卡索最著名的畫有哪些?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簡介:畢卡索生平經歷是怎樣的?畢卡索最著名的畫有哪些?本文這就為你介紹: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簡介 巴勃羅·畢卡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
  • 驚現4幅畢卡索版畫真跡 臺灣一博物館挖到寶
    臺灣一博物館在29日整理庫房時,意外發現知名畫家畢卡索的真跡,而這4張版畫作品藏在一批覆制海報當中,經過版畫研究專家鑑定過後,都一致認定是畢卡索的親筆真跡,而非複製或印刷海報,讓人驚訝不已。用最簡單的色彩,最直接的線條描繪,四幅畫作看似淺顯易懂,但背後的作家卻大有來頭。
  • 畢卡索畫作等5幅名畫被盜 估值超1億歐元(圖)
    中新網5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法國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發生名畫失竊案,一名蒙面賊匪19日晚至20日凌晨間,破窗潛進博物館,避過3名保安員,成功盜走西班牙抽象派大師畢卡索的《鴿子與豌豆》、法國「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的《田園曲》等5幅名畫。警方20日封鎖博物館調查,館方表示,工作人員周四早上約6時50分,發現5幅名畫失竊。
  • 到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從莫奈畢卡索一直看到蘇拉熱
    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主辦的「從莫奈到蘇拉熱:西方現代繪畫之路(1800-1980)」今天正式對公眾開放,此次展覽的51件展品均來自法國聖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該館是法國一家以收藏和展覽西方現當代藝術品而著稱的藝術博物館。
  • 淄博:9月8日到市博物館看畢卡索陶瓷珍品
    今年陶博會有一個亮點,那就是50件畢卡索陶瓷珍品第一次到淄博,第一次到國內三線城市展覽。
  • 畢卡索名畫歸誰?德媒: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勝訴
    參考消息網7月1日報導德媒稱,美國一家法院裁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有權保留畢卡索畫作《演員》。此前一位名為勞雷爾·楚克曼的女士聲稱,她的曾叔父為逃離納粹統治區而賣掉了這幅畫。據德國之聲網站6月27日報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1952年獲得了這幅畫,其創作年份在1904至1905年間,名為《演員》。中間的畫作即為畢卡索的畫作《演員》(德新社)據報導,楚克曼於2010年提出申訴,她說自己的親屬是被迫出賣這幅畫的。法庭對這一說法予以認可。
  • 「畢卡索之城」馬拉加,最不可錯過的景點
    而來到馬拉加,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天才繪畫大師畢卡索,因為畢卡索在這裡出生並且長大成人。在馬拉加的各處各地,你都能夠找到有關於畢卡索的印記。畢卡索的一切事物隨處可見,美術館、博物館、畫展、以及街頭畫在這個城市滿地都是,什麼地方都能見到,所以也有人稱馬拉加為「畢卡索之城」。
  • 畢卡索:愛與不愛 都在畫裡——Camelia山茶花解讀畢卡索大展
    在畢卡索一生中,女人是他永恆的繆斯。在談論畢卡索的藝術時,沒法繞開他的感情世界~ 宋墨馨Moxin說:他的愛與不愛,都在畫裡。 畢卡索的母親,在他小時候常常向別人誇讚說:「他漂亮得既像天使,又像魔鬼,任誰都忍不住想多看他兩眼。」 這句話,或許正說明了畢卡索一生對女人的致命吸引力~ 1 1904年,23歲的畢卡索在一場暴雨中遇見了初戀情人,一位非常有名的雕塑模特費爾南德·奧利維耶。
  • 畢卡索贈毛澤東的畫隨飛機墜毀消失
    (原標題:「四八」空難背後故事:畢卡索贈毛澤東的油畫一起墜毀)畢卡索、鄧發、毛澤東畢卡索曾託鄧發把一幅油畫帶給毛澤東,以表達對延安的敬仰之情。這幅油畫卻毀於「四八」空難。
  • 張仃說|畢卡索
    ▲1956年,畢卡索回贈張仃的畫冊,上面有畢卡索用紅藍兩色筆籤的「張仃」二字,並且繪有一隻和平鴿一、畢卡索的語言人們看畢卡索的畫,總是要問為什麼,不是一個「為什麼」,而是許多「為什麼」。畢卡索劃時代的作品《格爾尼卡》,1981年,西班牙用專機把這幅畫從美國運回馬德裡,陳列這幅畫的博物館,在畫前設置防彈玻璃,兩邊有機關槍守衛,去看畫的人,像朝聖,但比朝聖更加戒備森嚴。這是因為畢卡索的這幅畫,是國家的無價之寶擔心受到破壞與損傷。在第二次大戰期間,畢卡索沒有離開巴黎,他沒有離開畫室,沒有停止作畫——歐洲人以此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