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愛與不愛 都在畫裡——Camelia山茶花解讀畢卡索大展

2020-12-15 TOM資訊

2019年7月25日,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Camelia山茶花聯合打造的畢卡索大展美術館之夜(Camelia山茶花專場)在UCCA舉辦。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彥風教授,UCCA研究部、「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圖錄主編之一黃潔華老師和Camelia山茶花創始人宋墨馨Moxin一起,分別從藝術家、策展人、藝術八卦愛好者的不同角度,與50位Camelia山茶花用戶一起分享畢卡索的故事。

在畢卡索一生中,女人是他永恆的繆斯。在談論畢卡索的藝術時,沒法繞開他的感情世界~

宋墨馨Moxin說:他的愛與不愛,都在畫裡。

畢卡索的母親,在他小時候常常向別人誇讚說:「他漂亮得既像天使,又像魔鬼,任誰都忍不住想多看他兩眼。」

這句話,或許正說明了畢卡索一生對女人的致命吸引力~

1

1904年,23歲的畢卡索在一場暴雨中遇見了初戀情人,一位非常有名的雕塑模特費爾南德·奧利維耶。

兩個人在一間被稱為「洗衣船」的小閣樓工作室裡同居,縱酒狂歡、享受生活。

《戴白頭巾的費爾南德》,戈索爾,1906年春夏

「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作品

雖然畢卡索當時還只是一個「窮畫家」,但聰明且富於創造的費爾南德對畢卡索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並為他的藝術創作注入了新的靈感。

他的畫風開始日益明快。柔和的粉紅色調取代了單一的藍色,浪漫的「粉紅色時期」開始了。

《拿菸斗的男孩》,1905年

這個時期,畢卡索完成了立體主義的第一幅作品「阿維尼翁的少女」,進入了立體主義時期。

▼畫中的妓女被畢卡索融入非洲面具的特徵(他認為,在面具下,醜陋的背後,才能看到靈魂深處。面具可以幫助抵擋邪惡。)

《阿維尼翁的少女》,巴黎,1907年6月-7月MoMANewYork

另外,關於在當時那個年代,為什麼會有對於「妓女」這個主題的創作?

彥風教授也做了很棒的回答:中午看鬥牛,下午泡咖啡館,晚上逛妓院。這是當時西班牙的一種生活方式。

▼初戀並沒有維持很久,當畢卡索不愛費爾南德時畫風轉變成這樣......

2

1911年,畢卡索與伊娃·古爾相遇。

據畢卡索自己說,這是他「第一位真正愛的女人」。

畢卡索為伊娃畫了不少曖昧的畫作,比如《吉他「我愛伊娃」》。(在立體主義者畢卡索展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期的作品)

《吉他「我愛伊娃」》,索爾格,1912年夏「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作品

1915年,伊娃因肺結核病逝。畢卡索對伊娃充滿了無限的思念,宣稱:我很愛她,我要把她的名字寫在我的畫裡。

3

伊娃病逝之後,畢卡索雖然很難過,但當他在羅馬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布景時,又愛上了那裡的芭蕾舞演員,他的第一任妻子——奧爾加·柯克洛娃。

兩人相識第二年便步入婚姻殿堂。

奧爾加喜歡上流社會的生活,畢卡索深受影響,跟著打入沙龍社交圈,開啟了他的「新古典主義時期」。

1921年,奧爾加為畢卡索生了一個兒子保羅。

美好的婚姻生活不長,奧爾加在畢卡索心目中的女神形象慢慢坍塌。

▼他的畫作也開始轉變畫風......

4

1927年,46歲的畢卡索在巴黎街頭與17歲的瑪麗搭訕:小姐,你長得太漂亮了,我很想為你畫畫,我是畢卡索。

偷歡的生活讓畢卡索佳作頻出。他為瑪麗獨創了一種線條柔美、曲線圓潤的畫作表達方式~

▼其中,以瑪麗為原型的《夢》在2013年以1.55億美元高價售出,創下當時收藏記錄的新高

《夢》,1932年

1934年的聖誕夜,瑪麗告訴畢卡索她懷孕了。畢卡索答應她第二天就離婚。

但在法國,離婚的成本相當之高。

《瑪麗-特瑞斯肖像》,巴黎,1937年1月6日「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作品

懷孕的情人、正在鬧離婚的妻子,一堆煩心事,畢卡索遇到了自己的新歡。

5

當29歲的攝影師、畫家兼模特朵拉·瑪爾進入到畢卡索的生命,他深深覺得朵拉是能夠和自己惺惺相惜的心靈伴侶。

▼朵拉鏡頭下的畢卡索

畢卡索筆下那個曲線柔和、性感,神態溫潤的瑪麗,開始被朵拉代替。

兩人戀情長達8年,後來關係緊張。

直到1943年,畢卡索遇見另一位情人,兩人才分開,朵拉也因為抑鬱症住院療養。

6

某天,62歲的畢卡索和朵拉等人在餐廳吃飯時,注意到鄰桌兩位美麗的女孩。

畢卡索情不自禁走過去自我介紹,弗朗索瓦茲古希臘美女般的面容令他傾倒。

在畢卡索的畫筆下,她身材纖細,長發濃密而飄逸,美貌至極。

《弗朗索瓦茲·吉洛像》

但是1953年,已經先後生下兩個孩子的弗朗索瓦茲決定主動離開畢卡索,回到巴黎,後來再婚,移居美國。

她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主動離開畢卡索的女人。

弗朗索瓦茲好似重生般畫畫,搞創作,幾年後還出了書「我與畢卡索的生活」,大量曝光藝術大師畢卡索的私生活,以致於畢卡索發誓永不見她生下的那對兒女。

7

你能看到畢卡索在愛一個人的時候對你百般地寵溺,但是不愛你的時候是有多麼的無情。

——宋墨馨Moxin

和弗朗索瓦茲分手後,畢卡索已經70多歲了。

別以為他的心能隨年齡增長而安定下來。

1953年,畢卡索認識了傑奎琳·洛克,並於1961年完婚,這是他的第二任妻子。

傑奎琳視畢卡索如上帝一般,陪伴他直到1973年去世,她打理畢卡索的一切事務。

在畢卡索去世13年後,傑奎琳沉溺於悲傷無法自拔,最終開槍自殺了。

被畢卡索承認過的7個女人,都對他的作品風格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唯一一個選擇主動離開畢卡索的女人弗朗索瓦茲說:

畢卡索需要一個繆斯,一個能啟發他靈感的女人,一個在他的生活裡走來走去的生命。正是這個人的存在,使他找到了色彩的和諧、光與影的對比以及線條和符號等等一切自然的魔力,並以此來展現身體和靈魂的聯繫。也正是這些聯繫,促使畢卡索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創新。

UCCA研究部、「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圖錄主編之一黃潔華老師為這場分享的總結非常精彩:

畢卡索說:媽媽告訴我,如果我想成為一個戰士,我會成為一個軍官;我想成為一個僧侶,我就會成為一個教皇~

這句話還有最後一句,就是他自己說的:

我本想成為一個畫家,然而我卻成為了畢卡索。

 

責任編輯: WY-BD

相關焦點

  • 畢卡索大展 Camelia山茶花為你開啟一場美術館奇妙夜
    2019年7月25日,由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與 Camelia山茶花聯合打造的畢卡索大展美術館之夜(Camelia山茶花專場)在UCCA面積1800平方米的大展廳內完美舉辦。
  • 西班牙畫家畢卡索生平經歷 畢卡索最著名的畫有哪些?
    畢卡索成了同學們捉弄的對象。 作為壞學生,在學校關禁閉已成了畢卡索的家常便飯,禁閉室裡只有板凳和空空的牆壁,可是畢卡索卻很高興。因為他可以帶上一疊紙,在那裡自由地繪畫。有了父親的支持,畢卡索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天地裡,雖然功課不好,但他卻在繪畫的天地裡找到了快樂。
  • 「畢卡索&達利真跡展」正式啟幕
    「畢卡索&達利真跡展」正式啟幕,成都市對外文化交流中心、成都市版權事務中心黨委書記賈李斌,市商務局副主任尹建,成都市文廣新聞黨組成員、副局長、紀委委員黃大超、成都市文廣新局版權處處長張豔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 在畢卡索博物館看畫
    畢卡索一生崇尚自由,他討厭一切條條框框和墨守成規的東西。他反對一切束縛,這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現得淋漓盡致。早期畢卡索。主要是憂鬱的冷色調,那是他的藍色時期。後來畢卡索的畫作多了溫暖浪漫的色彩,那是他的粉紅色時期。成年後畢卡索的畫作更偏向於幾何主義,他善於用各種各樣的線條和形狀。他的畫作更讓人難理解,也贏得美術界的推崇。
  • 寧波老外灘畢卡索藝術大展完美落幕
    自2020年8月29日至11月29日,位於寧波老外灘北岸藝術中心畢卡索藝術大展一直備受矚目,如此高規格世界頂級藝術大師IP的商業藝術大展是否能夠引起寧波市民的文化消費熱情?是否有人願意花60元門票買單?
  • 畢卡索不光是畫家,還是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畫裡到底畫了什麼?
    人人都知道畢卡索,但很少有人能看懂他的立體派,很多人覺得他的畫連五歲小孩都不如,但其實有著繪畫天才的畢卡索在7歲時就能把一個人或物畫得十分逼真。每位畫家的一生都經歷過不同的階段,畢卡索也不例外。畢卡索在創立立體主義的觀點是:不要去描繪客觀物體的外表形態,而是把客觀物體引入繪畫,從而將表現具象的物體本身和表現抽象的結構形態綜合起來。
  • 張仃說|畢卡索
    世界上的商人都知道他,當然,不一定都了解他。因為他的畫能賣高價,商人識寶,是識寶的商業價值。中國人知道他是和平戰士,在20世紀50年代,畢卡索的和平鴿,飛遍全世界,也飛遍全中國。我因為偶然的機緣,見過畢卡索。
  • 「畢卡索大展」人太多?你還有這些選擇
    「畢卡索大展」人太多?你還有這些選擇最近,說起藝術界最熱的展覽,無疑是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上周開幕的大展「畢卡索——一位天才的誕生」,展覽集結103幅大師原作,絕對不容錯過。只不過,這種西方大師原作展通常都會「人滿為患」。為了獲得良好的觀展體驗,我們還是建議你不妨選擇工作日錯峰觀展。那麼,除了「畢卡索大展「外,這個周末還有哪些展覽值得去呢?
  • 時裝的藝術哲學——mikibana舉辦畢卡索真跡展
    9月17日,mikibana在深圳海岸城舉辦「mikibana——畢卡索真跡展」,向藝術致敬,向藝術家致敬。藝術界代表、時尚達人們齊聚「mikibana——畢卡索真跡展」現場,見證藝術與時裝的攜手的風採。沛果有限公司徐芬蘭女士及其好友西班牙畢卡索美術館館主任安娜法培拉、周末畫報華南區總經理黃總、華娛衛視主持人慧慧、深圳市新視線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澤武先生、深圳岸城董事朱力為博士、周末畫報華南區副總經理陳知明先生、華美術館策劃主任彭先生
  • 在畢卡索手中,純粹的紙也是華麗的作品
    《梳妝的女人們》,巴黎,1937-38年冬 圖片來源:Succession Picasso/DACS從畢卡索八歲時的鴿子剪紙畫到格爾尼卡的草圖,任何一張紙,只要到了他手上,都能顯現出無窮的創造力。無論他走到哪裡,無論他做了什麼,紙的印跡無處不在:素描本、書房、油畫和水粉畫、鉛筆和水墨畫、蠟筆和木炭畫、版畫(木刻和油氈版畫、石版畫、蝕刻品、雕刻品)等等,編織紙、日本紙、帶水印的拱形紙、壓花紙、報紙、壁紙、酒店抬頭的便箋紙、菜單卡、包裝紙、餐巾紙和舊碎紙屑。他會把這些紙一張張積攢起來,從來不捨得扔掉,他就愛囤東西。
  • 東京老牌甜品店YOKU MOKU以畢卡索陶作展打造奇幻療愈藝文空間
    位在東京青山的老牌甜品店YOKU MOKU,在最嚴峻的2020年,也開設專屬博物館,特別選在畢卡索生日10月25開幕,開幕特展當然也要順應館長長藤澤俊康對畢卡索愛,拿出收藏的大量畢卡索陶作,包含種碗、壺、盤、碟器皿,可以看到畢卡索從畫延伸到陶藝,在不同媒材上的藝術創作形式。
  • 為什麼畢卡索是個壞人,而莫奈是個好人?
    他們於1918年結婚,畢卡索憑藉妻子的光芒成為上層社會的一員。在過了大多數男人渴望的理想生活後,畢卡索應該穩定下來,對吧?不,他又來了個大驚喜。46歲時,畢卡索已經處於人生的關鍵時期,卻被17歲的瑪麗·德蕾莎所吸引。畢卡索在妻子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始與她交往。這種愛把畢卡索的繪畫風格帶回了超現實主義。
  • 藝術大師畢卡索的渣男情感史
    卻不想馬庫斯失去了女朋友,畢卡索的第一任女友和別人跑了,畢卡索卻和馬庫斯的女朋友在一起了,畢卡索深深愛著他的新女朋友,常常以「埃娃」暱稱她,並在許多作品上用「我的愛」作為她的別名。這一切好似一大盆狗血落下來。這其中並不缺乏前任回來找畢卡索,與現任爭吵。馬庫斯在《巴黎生活》上刊登了一幅漫畫以示報復。漫畫裡他自己很解氣地看著被沉重的鐵鐐拴著的畢卡索。
  • 畢卡索的畫是怎麼欣賞的?還有很多世界名畫,為什麼我欣賞不了?
    正如畢卡索在其立體主義的繪畫裡重構了繪畫對象一樣,歐洲的現代小說也重構了現代歐洲人的內心世界。我們可以這樣說這之前的歐洲小說注重情節與人物故事,在這之後的許多歐洲小說則開始注重情節之外的東西,比如意識流比如故事人物與情節的符號化。
  • 畢卡索的故鄉:馬拉加
    畢卡索的故鄉在馬拉加的老城區裡,隨處可以尋到畢卡索的痕跡,猛然間的抬頭一瞥,亦或是轉瞬時的不期而遇,其蘊含的藝術氣息總能給你一個完美的解答。在市中心,畢卡索的故居裡展列著他年幼受洗禮時穿過的禮服,以及他父親的繪畫工具、還有後來被整體還原的房間,一切擺設都依照了當年畢卡索居住其中的模樣。
  • 朵拉·瑪爾與畢卡索:藝術與女人
    ·瑪爾曾經被描述為「一個捕捉圖像的黑髮女獵手」,她身上的標籤多不勝數,畢卡索的情人,甚至藝術靈感的來源「繆斯」,從那些畢卡索為其所畫的肖像便可見一斑。說起來很容易,畢卡索開始不過給朵拉的側影,畫了一張簡筆畫。作為回報,彼時,攝影師朵拉可能以畢卡索為摹本拍攝了更多的超現實主義圖像作品。對於二十多歲的女人遇見超過五旬的老男人,世俗的幸福與倫理道德,包括所謂的婚姻光鮮的你儂我儂,這些都不如藍色眼睛,濃密眉毛的朵拉,吸引襯衫毛衣混搭眼神灼灼的畢卡索。
  • 畢卡索名畫上金條
    今天下午,備受關注的天鑫洋「畢卡索傳世名畫典藏金銀條」發布會將在成都春熙路隆重舉行。屆時,畢卡索傳世名畫典藏金銀條將首次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讓廣大的黃金投資者和收藏愛好者一睹風採。
  • 畢卡索上億名畫被撕,他的畫為什麼這麼值錢?
    被毀的畫作名為《女子半身像》,是畢卡索在1944年創作的,原型是畢卡索的情人朵拉·瑪爾。撕畫之人可稱為「狼人」。「當今世界十大最貴名畫」獨佔三幅,但是畢卡索的畫為什麼這麼值錢呢?他和他的畫在世界藝術史上佔據了不朽的地位。畢卡索也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 37000 件,包括:油畫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畫 20000 幅,平版畫 6121幅。一生為畫痴狂。他的一生可分為七個時期。
  • 一幅畢卡索風格的信息圖獲獎了,講的是畢卡索繪畫的故事
    這幅作品分析了 8000 幅畢卡索的作品。畢卡索是位高產作家,從小就表現出繪畫天賦的他持續輸出繪畫熱情,一生共有 37000 幅作品。他最著名的一副畫莫過於反戰作品《格爾尼卡》,畫面上描繪了六個人物形象,兩個動物形象,灰白調的畫面和傳達的主題形成鮮明對比。光明的燈燭、保衛國家的匕首和護著孩子的女人,既控訴了法西斯的暴行,也反應了人們對愛和希望的追求。
  • 走進藝術大師畢卡索的「藍色時期」
    愛在故鄉畢卡索作為一名西班牙的藝術家,從小生長在西班牙南部地中海的一座濱海城市。瀕臨地中海的西班牙自古以來就有著對東西方文化兼收並蓄的廣闊胸懷。古代的愛琴文化,希臘文化,古埃及文化,都曾經對西 班牙文化藝術產生過積極 有益的影響。畢卡索也因此對故鄉愛得深沉:愛西班牙的民族服,愛唱故鄉的民歌,愛它如畫的風景還有純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