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遠足徑·東部徑 - 第二段

2021-02-15 山畝

計劃

標距柱:E024-E033

起點:蓮塘站 -> 登雲道 -> 小梧桐頂

終點:鳳鳴徑 -> 泰山徑 -> 梧桐山北大門

用時:4.2 小時

長度:11.56 公裡

難度:中等

補給點:登雲亭、小梧桐山頂、蝴蝶谷、好漢坡廣場

景點:深圳電視塔、小梧桐山、豆腐頭、蝴蝶谷、大梧桐山、泰山澗

路線

接上期 第一段 路線,本次計劃從蓮塘地鐵口出發,沿登雲道上山,到達標距柱 E024

全程路線均在梧桐山景區內,沿途補給點很多,一些自助售貨機信息我已經上傳到 OpenStreetMap 了

記錄

搭乘地鐵到蓮塘站 A 出口

可以看到小梧桐頂上的深圳電視塔

過紅綠燈沿著向左走

到第一個岔路口右轉開始上坡

到達登雲道,是一條比較陡的階梯路,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路,走著很傷膝蓋

到小梧桐頂全程 2810 米,實際上沒有那麼長,很多泥巴路已經改道重建了

每隔 100 米可以見到這樣的裡程碑

登雲亭,過了這個亭子有自動售貨機

走登雲道爬升還是比較快的,半小時可以到山腰處

到了登雲道和仙湖登山道的交匯處,從這裡下去仙湖植物園是要收費的

累了可以走左側的土路

累了坐在石頭上,喝杯茶,看看藍天

離山頂還有段距離

新芽

到倚天徑的交匯處,要向左走,下到廢棄索道站

下來的階梯路

幾隻狗勾在索道站追逐打鬧

在邊上可以見到遠足徑 E024 標距柱,這裡有條小路是可以從之前 E023 上來的,不過已經被廢棄,後面會提到。

往上是一條還未鋪裝的大路,沿途可以找到 E025

遠處的電視塔

到停車場後走小徑向上,到深圳電視塔廣場

走右邊的路,進到山茶徑

在亭子邊上可以見到 E026

山茶徑

沿途可以看山望海

E027,遠處可以看到大梧桐山山頂和好漢坡

豆腐頭主峰介紹

E028

到岔路口走上山的道路(十裡杜鵑),可以到豆腐頭山頂

這個山勢,有種爬梅沙尖的感覺

眺望遠處的大梧桐

底下是鹽田區

下山下山,開始去往蝴蝶谷,旁邊山頭的一棵黃顏色的樹木特別顯眼

路口向下走

E029

到蝴蝶谷,見到路邊的 E030 標距柱,這裡有公廁、士多店、飲料售貨機,邊上有一條廢棄公路可以下撤到梧桐山南地鐵口

這隻小黑我去年登山的時候見過,英姿不減

繼續走十裡杜鵑上山

E031

一隻橫穿步道的蚯蚓

E032,遠處就是好漢坡了,很長的一條臺階路,想要一口氣爬上去還是很需要體力的

好漢坡,已經來過兩次了

下到好漢坡廣場,走旁邊的鳳鳴徑

在路邊可以見到此行的最後一個標距柱 E033

深圳遠足徑·東部徑的路標

到泰山徑交匯處,直行就是 E034 後的路段了,都是野路

警示牌,由於天色比較晚了,準備從泰山徑下撤,到梧桐山北大門

泰山徑步道一路就是在泰山澗邊上穿梭,有幾處比較難走需要手腳並用

走著走著就天黑了,還好有個手電

後記

上期提到 E018-E023(紅色)由於封山的原因沒辦法走完,這裡有一條替代的路徑(綠色)可以從望桐新路直達犁頭尖

圖中很尖的這座山就是犁頭尖,目測比梅沙尖還尖一點

前 E023 標距柱,已經被撤

在標距柱的對面有深圳藍天救援隊的標號牌,日後再做幾期救援標號牌的路線吧

密林,蚊蟲特別多,我頭巾全包裹上了還是被叮了幾個包

犁頭尖遙望小梧桐,其實沒什麼景色 XD

下期會從梧桐山走到譚仙公廟,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可能再上到梅沙尖看看。🤪

相關焦點

  • 香港四大遠足徑盤點——港島徑
    >簡介:港島徑第二段由薄扶林水塘道出發,沿水泥車路而行,途經薄扶林水塘。此段位於薄扶林郊野公園的植林區內,一路上綠樹林蔭,沿途更可俯瞰田灣、香港仔、鴨洲及南丫島一帶的景色。接走水泥路,沿奇力山西南麓引水道而行,緩緩向南走,途中可以看見一些被冠以「香港四大毒草」稱號的洋金花。不久,便可到達第二段的終站貝璐道。
  • 香港遠足徑盤點——健身徑
    「寶雲道健身徑」。交通信息:在大埔公路下車後,直接行走至九龍山健身徑的入口處。交通信息:可乘614號輕鐵,或60M、60X、61X、62X,或961號巴士,到何福堂/杯渡輕鐵站,沿麥理浩徑第十段上山。05、《港澳郊野公園盤點(一)——香港篇》06、《港澳郊野公園盤點(二)——香港篇》07、《港澳郊野公園盤點(三)——香港篇》08、《港澳郊野公園盤點(四)——澳門篇》09、《騎遊澳門,避開奢華,最詳細的舊街巷騎行指南》10、《香港海岸公園盤點》11、《香港遠足徑盤點——家樂徑》
  • 香港遠足徑盤點——古道
    初段開揚,後段多林木,而大棠觀景臺更可觀日落。途經的多段小徑由石塊砌建,是前人就地取材精心築成,踏步其中,充分體驗當時務農人士的生活點滴。『注』從東湧站至白芒「起步點」這一段路、需另加時上1小時的步程。
  • 香港遠足徑盤點——戰地遺蹟徑
    圖片來自:網絡▼1、獅子山-馬鞍山戰地遺蹟徑簡介: 這條別具特色的路線位於麥理浩徑第五段返程:可沿麥理浩徑第五段步行至大埔道,在石梨貝水塘巴士站乘車離去。全「段」路面平坦易行(上/落均等),約2小時30分便可走畢往/返全程。
  • 香港遠足徑盤點——自然徑
    圖片來自:網絡用戶·SyreetaSik有傳說是行山人士自行搭建的,雖粗糙卻另有一番天然味道。小徑兩旁樹木成蔭,感覺很是舒服。最後隨「葵青慶回歸健康徑」下走至青衣西路,整個行程結束。此徑全長1公裡、因都是「斜坡」的路段約故約需時 1小時許。
  • 去塘朗山偶遇野生獼猴,體驗一次深圳遠足徑和二線關巡邏道
    01 上山--荔雲登山道上山的衛星地圖塘朗山位於深圳南山公路可直達百尺天梯,之後就是幾百米的臺階路,這段路我花了3分鐘上去,我的速度算是正常的速度,所以並不難,不要被名字嚇到。山頂有兩個方向的下山道路,一個是從白痴天梯原路返回,另一個就向東,走茶香徑。茶香徑是石階路,它也是深圳遠足徑的一部分,這次我下山正是從這邊下去。
  • 香港四大遠足徑盤點——衛奕信徑
    ~ 為了增加遠足徑的挑戰性,衛奕信徑由南至北越過香港眾多崇山峻岭,景致氣象萬千。這條遠足徑除了可以帶你走進香港許多未經開發的原始郊野,享受青山綠水外,更可以讓你站在渺無人跡的翠巒上,觀看香港城市的繁榮,見識到香港郊野與城市並肩而立,一動一靜的世界以濃蔭分隔的奇妙景象。
  • 香港四大遠足徑盤點——鳳凰徑
    鳳凰徑全長70公裡,分12段,每段長度2公裡至10公裡不等。鳳凰徑始於大嶼山東海岸的梅窩碼頭(Mui Wo Pier),先向西越過大東山(Sunset Peak,鳳凰徑不經過海拔836米的最高點),接著繼續向西翻過香港第二高山鳳凰山(Lantau Peak,934米),到達昂坪(Ngong Ping)。
  • 一個人的港島徑(上):1-4段
    與另三條遠足行山徑不同,港島徑全程沒有露營點,不適合連續幾日的行山、露營活動。但由於其難度較低,很多人可以一日之內行完。:盧吉道—夏力道—薄扶林小徑—薄扶林家樂徑—薄扶林水塘道港島徑第二段:薄扶林水塘道—配水庫支路—馳馬徑—引水道—貝璐道港島徑第三段:貝璐道—田灣山西麓林徑—田灣山東麓林徑—香港仔水塘道港島徑第四段:香港仔水塘道—金夫人馳馬徑—中峽道—金馬倫山南坡小徑
  • 香港留學|鳳凰徑十二段全攻略!大嶼山美景盡收眼底
    鳳凰徑(全長70公裡)是位於大嶼山的環回遠足徑。港島徑(全長50公裡)跨越港島五個郊野公園。衛奕信徑(全長78公裡)由港島南部的赤柱伸延至新界北部的南湧。鳳凰徑位於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以島上的最高峰鳳凰山命名,於1984年啟用。此遠足徑全長約70公裡,共分為十二段。路線主要圍繞南大嶼郊野公園而行走,由東部的梅窩起,繞行西面海岸返回梅窩。
  • 香港越野單車徑盤點
    沿石澳道到達土地灣,走港島徑8段到龍脊山頂(此段為徒步徑,可以推車徒步上山或者扛著單車徒步),可以俯覽香港無敵海景,然後返回土地灣,或乘坐城巴9路回筲箕灣,或繼續騎行到市區,建議回頭路選擇巴士。圖片來自:磨房用戶·evergreen_hk芝麻灣段的越野單車徑F和G段總共有14.3公裡。
  • 驢友失蹤遇難引熱議:能否設廣州遠足行山徑
    這兩日,一個話題頻頻被廣州驢友圈提及:安全起見,廣州幾個森林公園的主管部門能不能學學香港麥理浩徑,以目前相對成熟的幾條路線為藍本,正式創設廣州遠足行山徑,並設立規範的指引路標?  反思路無標識  吳沓或被迷路引上絕路  至今,警方尚未公布吳沓事件的調查結果。對吳沓的死因,我們不能妄下結論。
  • 【行山】西貢大浪灣 麥裡浩徑第二段
    麥裡浩徑第二段起點是浪茄灣,有小小不同,但從吹筒坳開始後面的路就都一樣了。全程大概十一二公裡左右,路程雖略長,但爬坡難度適中,平路較多,整體難度大約3星至3星半(5星最難),大概需要三四個小時左右。1.水庫 2. 沙灘 3. 溪流地貌 4. 河口地貌 5.
  • 徒步港島徑第8段
    港島徑是香港四大遠足行山徑裡最短的一條,全程50km,分8段,橫跨5個郊野公園。因全程沒有露營點,也有驢友一天走完全程的。而港島徑第8段,又被稱為最美龍脊線,在香港港島區東部。站在龍脊上,向東極目遠望,水天一色,遠處大浪灣及石澳一帶。回首西望,整個大潭灣以及赤柱半島。
  • 衛奕信徑:香港第二大遠足徑
    衛奕信徑是香港最新設立的一條徒步徑,1996年正式啟用,全長78公裡,分10段由南至北越過香港眾多崇山峻岭,貫穿了全港八個郊野公園,是繼麥理浩徑之後全港第二長的遠足郊遊徑
  • 深圳首段「手作步道」亮相梅林山,3.8公裡匯集26種工法
    近期在梅林山爬山的市民,可能會發現有一群志願者正以一種就地取材的方式,手工對郊野徑進行修建。11 月 30 日,這條手作步道示範段已完成 3.8 公裡,據悉,這是深圳首條手作步道,未來深圳將制定全市郊野徑手作步道的總體規劃,在全市各區推進以手作步道生態建設方式修建郊野徑。
  • 不可錯過的三條港島行山徑 旅行家
    港島徑雖然不長,但還是被人性化地分成了八段坡度不同、長短各一的行山徑,段與段之間均有小路可以直接通往附近的大型屋邨,讓體力有限的人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隨時下山休息。每段行山徑的景色也略有不同,第一段可以登上著名的太平山頂、第三段能感受港味十足的香港仔風情,第五段有香港歷史悠久的警察博物館,第七段讓人沉醉於赤柱的迷人海景。而終於接近港島徑終點時你會發現,第八段更是別有一番韻味。
  • 香港文物徑盤點
    歷經20多年的發展,香港目前共發掘了屏山文物徑、龍躍頭文物徑、中西區文物徑(中區線、上環線、西區及山頂線)、大潭水務文物徑、灣仔歷史文物徑、聖士提反書院文物徑共6條文物徑。簡介:龍躍頭文物徑是政府於新界設立的第二條文物徑,1999年12月4日正式開放,長約2.6公裡,串連了多所文物建築,市民只需花半天時間,便可領略粉嶺龍躍頭一帶傳統的面貌及居民的生活。
  • 一個人的港島徑(下):5-8段
    這篇主要介紹港島徑後半程:第5段至第8段。港島徑第五段:黃泥湧峽道——大潭水塘道——渣甸山——畢拿山——鍘魚湧坳港島徑第六段:鍘魚湧坳—柏架山道—大潭水塘道—水塘小徑—大潭道港島徑第七段:大潭道—石碑山引水道—土地灣港島徑第八段:土地灣-大浪灣
  • 輕鬆閒適的徒步徑:港島徑
    港島徑是四大遠足徑裡最短的一條,共50公裡,分為8段。西起山頂,東至大浪灣,東西跨越香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