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一帶一路」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更堅定

2021-01-09 天山網

新疆訊飛絲路聲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在為採訪團成員介紹「小譯」。

  天山網訊(記者劉一鳴 楊運鵬攝影報導)無論是高新技術行業還是傳統行業,中國企業在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踏上「一帶一路」,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走出去」的步伐邁得更加堅定。

  9月13日,「新時代  ·  新平臺  ·  新機遇」——「一帶一路」大型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新疆軟體園與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泰集團),採訪了解中國企業如何乘著「一帶一路」東風,積極踐行「走出去」的發展之路。

新疆軟體園信息科技體驗中心智慧社區模塊。

  要招商 更要穩商親商與富商

  「在信息化技術影響下,我們的生活方式會發生怎樣的改變?」新疆軟體園講解員向採訪團拋出的問題,在信息科技體驗中心通過近距離參與「智慧」場景後,答案慢慢浮現。

  進入21世紀,以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技術驅動網絡空間從人人互聯向萬物互聯演進,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無處不在。

  由此,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五大中心」為契機,著力打造軟體與信息產業的聚集、創業、創新的專業化軟體園區——新疆軟體園應運而生。

  「新疆軟體園依託在語言、文化、人才等方面的特色優勢資源,建立面向中西亞地區服務的多語種軟體與信息產業平臺,促進中國與中西亞各國的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新疆軟體園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可為介紹。

  目前,園內工商註冊企業已累計達263家,正式入駐129家。

  「這些企業的加入,不僅因為新疆軟體園有一流的硬體設施,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軟性服務。」李可為說,軟體園內大多是輕資產類企業,發展速度快,產品利潤率高、資金需求量大,融資難是該類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為此,軟體園以「圈園鏈」為手段,聯合多家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共同為園區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打造融資平臺。並通過「一對一」的服務方式,一邊幫助入園企業尋找匹配度高的金融產品,一邊幫助金融機構找合作的項目。

  「通過平臺搭建,2017年為園區企業獲得金融機構融資金支持1億左右,園內30餘家受益園區企業。」李可為介紹,要想讓新疆軟體園更好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服務,需要招商,更要穩商親商與富商。

新疆軟體園相關負責人在為採訪團成員介紹園區情況。 

  語音識別與翻譯技術為無障礙交流提供保障

  「歡迎各位朋友來到新疆。」當小譯「聽見」這句話,幾秒鐘時間,便「說」出了該句話的俄語翻譯。「牛刀小試」的小譯,也立即吸引了採訪團的圍觀。

  在新疆軟體園的信息科技體驗中心感受完「未來生活」後,採訪團一行走進入駐園區的新疆訊飛絲路聲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成功「吸引」採訪團注意的智能翻譯機「小譯」,便是該公司於2016年研發麵世的產品,它可以在離線狀態下完成6種語言,在線狀態可完成33種語言的實時翻譯。

  該公司副總經理卡哈爾 · 卡迪爾向記者介紹,2010年,新疆大學與訊飛成立了新疆大學語音及語言處理聯合實驗室,主要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多語種的語音識別合成及翻譯、手寫等技術研究,其最終目的是打造「一帶一路」多語種產業高地。

  現在,該企業正布局在中亞五國及東歐國家,約14-18個語種的語音識別及翻譯技術。

  「此外,企業還將以此為基礎,建立國家級人工智慧機器翻譯平臺,為『一帶一路』建設更好地提供服務。」卡哈爾說。

新疆中泰集團工作人員在為採訪團成員介紹企業基本情況。 

  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受益、成長並壯大

  17時30分,採訪團來到了當日採訪的最後一站——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參觀。

  該公司是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資、自治區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國有獨資公司,總部位於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

  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良甫介紹,該企業依託新疆資源優勢,目前在烏魯木齊、吐魯番、阿克蘇等地和塔吉克斯坦建有十大產業園,涉及氯鹼化工及深加工、礦產和油氣資源開發、電力能源、現代農業、旅遊等行業和領域,產品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和世界各地。 

  「作為新疆本土企業,我們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實施「走出去」發展道路。」李良甫說,企業藉助中歐班列,將自己的優質特色產品銷往中亞及歐洲,同時,也從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進口棉漿粕,發展集團的紡織企業。

  中泰集團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受益,也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成長、壯大。

  結合塔吉克斯坦水土資源豐富、棉花種植成本低、無棉花深加工產業等基本情況,利用企業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中泰集團啟動了塔吉克斯坦農業紡織產業園項目,建設集棉花種植、加工、紡織、銷售為一體的棉花產業基地。截至目前,該產業園已累計生產紗線14178噸,產銷率100%,產品已遠銷義大利、德國、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十餘個國家。

  「產業園的建設對當地棉花種植及加工產業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此外,企業解決當地就業3600餘人,對當地的稅收、創匯也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李良甫說,塔吉克斯坦農業紡織產業園項目的建設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兩國合作共贏的體現。

  「後期我們會在中亞更多國家進行投資、發展,讓企業更好地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李良甫介紹。

新疆中泰集團的生產車間。

相關焦點

  • 深耕「一帶一路」中東布局 中國品牌加速「走出去」步伐
    阿聯,科威特及沙烏地阿拉伯是中國在中東地區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是中國「一帶一路」重要的橋頭堡。藉助「一帶一路」倡議東風,依託廣汽集團的國際化戰略,廣汽傳祺緊跟國家戰略,深耕一帶一路重點市場。此次進一步增強中東市場的布局,標誌著傳祺品牌國際化掀開了新篇章。
  • 看著世界地圖做企業 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
    基礎設施建設是「一路一帶」規劃的重要內容。作為中國名片的高鐵在帶動中國裝備製造業走出去方面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中國企業聯合館參展企業中國南車集團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一路一帶」規劃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 惠州「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指導中心助力走出去企業
    原標題:10家惠企參加中越商貿合作高峰論壇   3月29日,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辦的第三場「中越商貿合作高峰論壇」在深圳市舉行。由惠州市司法局指導成立的「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法律服務指導中心組織我市10家企業參加論壇。
  • 五糧液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中國白酒行業「走出去」
    作為中國白酒產業的龍頭企業和領軍品牌,五糧液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主動擔當中國傳統產業和民族品牌的社會責任,引領白酒產業「走出去」參與全球酒業競爭,將這杯獨具文化魅力的「中國味道」打造成為一張新的「中國名片」。
  • 「一帶一路」讓丹東食品「走出去」
    央廣網丹東7月27日消息(記者徐志強)食品是丹東傳統優勢出口產品,然而,隨著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市場趨向飽和,丹東食品的「走出去」面臨多重挑戰
  • 手繪地圖 記錄「走出去」步伐
    中恆建設集團董事長聶吉利:帶著技術「走出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    9月中旬,中恆建設集團董事長聶吉利剛從烏幹達回到南昌,又接待了幾批進軍海外市場的建築企業團隊洽談合作項目。    國慶前夕,記者應邀出席了海外項目洽談會,切身感受中恆建設的「國際範」。
  • 酒類食品一帶一路「走出去」要做哪些準備?
    如何借著機遇走好這條舌尖上的「一帶一路」,讓世界更多的人品嘗到中國的特色食品和農產品?專家指出,食品企業需要修煉好內功,追求更高層次的食品安全和品質,同時也需要政府搭臺做好保障。  「一帶一路」帶來哪些利好?  茶葉,在古絲綢之路的時候,就是走出去的「明星」食品代表。
  • 一路一帶是什麼意思?一帶一路的含義是什麼?一帶一路戰略示意圖...
    「一帶一路「經濟區開放後,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2015年,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同比增長18.2%。2015年,我國承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78.3億美元,執行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6%和23.45%。2016年6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70億美元。
  • 聚焦中國製造「走出去」 環球網「一帶一路」城市行將走進江門
    【環球網綜合報導】聚焦中國企業海外發展境況,探討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風險,12月5日,環球網「一帶一路」城市行暨中國製造「走出去」高峰論壇將在廣東江門逸豪酒店盛大開幕。「一帶一路」城市行是環球網持續舉辦的品牌活動,旨在讓更多人通過環球網的傳播平臺以及親臨實地的感受,挖掘「一帶一路」城市的魅力和潛力,目前已經在北京、貴州、西安、長春等地成功落地。江門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被稱為中國僑都。
  • 深耕「一帶一路」,多層面感受「走出去」的長虹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第六年。在日益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之下,我國廣大自主品牌製造業企業正在持續發力,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正在成為中國家電開展國際合作,實現「走出去」的全新引擎。
  • 陝企沿"一帶一路"走出去調查 "拿下"中亞國家實驗室
    事實上,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陝西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了中亞地區,在中亞地區同樣掀起了與陝西合作的熱潮。無疑,合作的目標是謀求共同發展,這也是陝西企業選擇「走出去」和中亞國家願意敞開國門的原因。    觀察近幾年陝西企業與中亞國家的合作,機遇與挑戰並存,既取得了豐碩成果也克服了不少難題。那麼,企業到底要怎樣「走出去」?
  • 香港中學生:走出去,探訪「一帶一路」機遇
    說起不久前的肯亞之旅,香港樂善堂餘近卿中學「一帶一路」探訪團的成員難掩興奮。這個由10名中學生組成的團隊,參與專為香港青年提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免費探訪機會的「香港青年新跑道計劃」,選擇遠在非洲的肯亞為目的地,親身感受「一帶一路」建設在那裡的進展以及華商面臨的機遇。
  • 助力企業走出去 大連中山區舉行「一帶一路」中巴經貿合作推介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開放發展戰略,引導企業更好的開拓「一帶一路」國際市場,擴大對外開放合作,7月30日,大連中山區舉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一帶一路」中巴經貿合作推介會。當天,有200餘家企業參會。
  • 中國貿促會精準服務企業「走出去」
    其中,以中國企業為實施主體的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以強勁的發展動能,對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向投資形成示範效應。本報特此隆重推出境外經貿合作區專題報導,敬請垂注。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是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新形勢下,合作區作為中國企業在境外的聚集平臺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承接點,對推動中國企業集群式「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到國外「吃螃蟹」 鎮海企業借「一帶一路」東風向海而生
    今年5月,我區提出努力打造「一帶一路」倡議支點城區。今年9月,寧波「一帶一路」建設成功創建省級綜合試驗區。月底,由我區17家龍頭企業共同發起、80餘家外向型企業參與的「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鎮海聯合會」成立,「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鎮海服務中心」同步揭牌,均為全市首家。區委書記林雅蓮說,要當仁不讓扛起服務「一帶一路」的重大使命。
  • 「『一帶一路』與中國企業合規體系建設」研討會
    在中央黨校...
    「『一帶一路』與中國企業合規體系建設」研討會現場。主辦方供圖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 王鳳標)12月15日,「『一帶一路』與中國企業合規體系建設」研討會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育園樓舉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求企業乘著我國發展階段轉變的大勢,尋求升級轉型,在科技創新和管理革新的進程中,著力破解不合時宜的體制機制弊端,建設科學的管理制度、先進的文化理念、健全的法制體系、領先的技術創新成果,這都要求企業建立合規體系,以營造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有創新精神、更具品質保障、更顯公平法治、更可持續的發展環境。
  • MINISO名創優品借「一帶一路」政策長風,堅定國際化腳步
    這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方以此為題召開的規格最高的國際性會議,將凝聚各方共識,明確合作方向,推動項目落地,加快「一帶一路」建設進程,讓更多務實合作成果惠及沿線各國人民。   (圖片說明:MINISO名創優品響應「一帶一路」政策號召,積極「走出去」)   作為零售行業「新零售模式」的開創者,MINISO名創優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專門成立「一帶一路辦公室」,加強同海外沿線各國的聯繫與合作,把優質產品和商業模式輸出到全球各地。
  • 徐工布局一帶一路 「走出去」三駕馬車協同推進
    而事實上,他們之所以齊聚徐工,不僅僅因為徐工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帶頭大哥」、在國際舞臺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更因為徐工早已在「一帶一路」上展開了布局,並頻頻發力。而這一次,徐工的全面出發更讓他們充滿了無限期待。  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後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簡稱「一帶一路」)。
  • 斯裡蘭卡莫若嘎哈堪達項目:中國電建「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品牌...
    近日,記者在由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主辦的「一帶一路」主題採訪活動中獲悉,由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在斯裡蘭卡修建的第一個水電站項目,斯裡蘭卡Moragahakanda水庫首部樞紐工程(以下簡稱M壩項目)是中國電建實施響應國家號召「走出去」和「一帶一路」的品牌工程之一,該項目在斯裡蘭卡被譽為中國式
  • 福建廈門:「一攬子」稅費政策落地助力「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而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重要的樞紐城市,廈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也正在復甦。  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的外貿業務受到衝擊。廈門市稅務局在確保相關稅費優惠「穩著陸」的同時,用「貼心式」服務、「精準式」輔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聚焦解決企業「走出去」的疑難和困惑,堅定企業「走出去」的決心和信心,幫助更多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步入正軌,助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