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梅乾菜的味道

2021-02-16 東山書苑

公眾號名稱:東山書苑

作者:納蘭曉薇

編輯:忘憂草

地址:吉林永吉口前班芙小鎮20號——111室

曾經在魯迅先生的文章裡,見到過幾次梅乾菜的身影。第一次見到真實的梅乾菜,還是被驚掉了下巴,黑乎乎,乾癟癟,散發著鹹乎乎乎的氣味兒,真的暗暗在心裡想,是否徒有其名?後來,吃過一次梅菜扣肉,還真是被驚豔到了,梅菜鹹香,肉肥而不膩,超級開胃,吃過一次,就喜歡上了它!


到了春天醃製乾菜的季節,家家戶戶都忙著把田裡的芥菜收割回來,先在院裡晾曬,再堆在一起捂黃,第二天,挑去河浜裡洗乾淨,再一顆顆晾到竹杆上。等到菜葉上的水分晾乾了就可以切菜了。切成一釐米長的段,在裡面撒上鹽,切好一盆,用雙手把菜和鹽攪拌均勻,就開始不停的揉搓,直到把菜裡的水分揉出來,就可以裝到壇裡發酵了。大約醃十來天的時間就可以了,掀開壇蓋,就有鹹菜的鹹酸氣味兒撲鼻而來,這時就可以曬制了。


挑一個晴好的天,把鹹菜倒進鍋裡煮開,(不能煮的太爛,否則蒸的時候影響口感),倒在竹匾上晾曬,基本上大晴天兩天就幹透了,就可以收起來了。我是把春筍順絲兒切成兩釐米長的條和鹹菜一起煮,再曬制的,這就是筍乾菜,筍乾菜裡面有了春筍的鮮味,吃起來口感更佳,更有嚼勁。


曬乾的筍乾菜初時是黃洋洋的顏色,這時,抓一把做個白菜湯,絲瓜湯,都能增色提鮮,有時我還用它做個土豆絲疙瘩湯,又鮮又粉又滑嫩,特別可口。再過幾個月,藏好的梅乾菜再拿出來,就變成了黑乎乎的顏色,雖然顏色難看了,但是,香氣反而更濃鬱了。


有時米飯麵條吃膩了,可以換換口味,把梅乾菜用水浸泡一下,斬碎,加點肉末,蔥花,葷油,烙幾張乾菜肉餅,外酥裡嫩,鹹鮮可口,吃了一張,還想再來一張……有時,還可以把蒸熟的梅乾菜切碎,炒一碗梅乾菜蛋炒飯,噴香噴香,特別能勾起人的食慾!不過,我最常做的還是梅菜扣肉,香味誘人,色澤靚麗,絕對可以登大雅之堂。



步驟:1.選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十釐米見方的塊,加清水沒過豬肉,加八角,香葉,桂皮,料酒,煮至七分熟,撈出。2.用廚房紙擦去肉表皮的水分,在肉皮上抹上蜂蜜或者熬好的糖色。3.油溫五成熱,下入五花肉,先炸肉皮,炸至肉皮金紅,再翻面炸。炸時要蓋鍋蓋,以免被熱油傷到。

4. 炸好的肉撈出來,稍微晾涼,用竹籤戳些孔,方便蒸時入味兒。

5.把肉塊放進剛剛煮肉的湯裡,浸泡十分鐘,撈出,這樣的肉皮表面隆起許多小泡泡,特別美觀。

6.把肉塊改刀成厚薄均勻的大肉片。


7.取一蒸碗,肉皮朝下把肉碼在碗底。8.把洗淨切好的梅乾菜擺在肉上邊,壓實,不留空隙,(這樣,扣過來時菜肉更緊實),再在上邊撒點兒調味醬油,依個人口味,(可不加)。9.放入蒸鍋,大火燒開,小火蒸一小時。取出,在蒸碗上扣一個盤子,以極快的速度倒扣過來。在肉皮上撒上蔥花,即可。

這碗菜,吃過的人基本都會愛上它的味道,鹹香適口,肥而不膩,還特別耐儲存,久放不變味兒,蒸的次數越多,味道越濃,越讓人愛不釋口。

作者簡介:納蘭曉薇,經商。     喜歡美食、美酒、美篇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們

您的支持,將鼓勵東山書苑走下去

相關焦點

  • 梅乾菜蒸排骨,梅乾菜油渣薄餅,百變梅乾菜!
    【梅乾菜蒸排骨】又到了每日分享美食的時候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梅乾菜蒸排骨,今天這道菜作為年夜菜的鎮桌大菜,絕對是色香味俱全,而且很漂亮,金黃的荷葉間,紅彤彤的排骨,香噴噴的梅菜,用荷葉餅夾梅菜,那是一個美味啊,我做了兩盤,一點都沒有剩下,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梅乾菜蒸排骨的製作方法。
  • 年味---梅乾菜扣肉
    還有的最鍾愛扣肉下面吸滿了油脂和湯汁的梅乾菜。而那些年輕的中年的女人是最賢惠的,她們一般都捨不得吃分到碗裡的兩片肉,真心實意的打包帶回家給老公吃,孩子吃,長輩吃。後來吧,生活條件漸漸好了,吃穿不愁,逢年過節,許多人家裡都會蒸上幾碗扣肉,這是個大菜。筍乾,梅乾菜,是最常見的兩種扣肉伴侶。廣東人喜歡吃芋頭扣肉,那又是另一種風味。
  • 縉雲女兒在臺灣:讓人落淚的燒餅,連接海峽兩岸的梅乾菜
    那一期節目,主題名為《白院裡的鄉愁味》。短短9分多鐘的視頻,卻曾刷爆了許多臺灣同胞的朋友圈。她早已適應了那裡的生活,卻始終念念不忘心頭的一抹家鄉味——梅乾菜。還有那,把梅乾菜和肉包裹住的家鄉特產:縉雲燒餅。
  • 梅乾菜烤鰻魚,味道鮮美,魚肉鮮嫩
    梅乾菜烤鰻魚 By 小小計劃 梅乾菜烤鰻魚 原料 :梅乾菜 180G 鰻魚 1條 (一斤左右) 薑末10G 蒜末 12G 小米椒 3個 蔥花適量 調味料 :色拉油 50克 料酒 適量 生抽 適量 老抽適量 蠔油一大匙 糖8G 做法 :1 把梅乾菜剪成小段 ,提前浸泡2個小時 以上,用之前清洗乾淨 備用 。
  • 家的味道|梅乾菜蒸肉
    前一陣子,隔壁組的小姐姐帶了便當,一到中午就聞到了熟悉的味道,——梅乾菜燜肉。
  • 南方人梅乾菜從來不做扣肉,這麼燒才是最經典的味道,下飯好菜
    寧波人也愛吃梅乾菜,最有名的在東鄉邱隘鎮,用雪裡蕻,先曬水分,再醃製半個月之後,再曬乾剪碎就是梅乾菜了,除了燒五花肉,燒魚,煮湯,燒夜開花,梅乾菜不僅僅是一種乾菜,更是一種提味增鮮的作料,哪裡都少不了。
  • 自製梅乾菜,奶奶用了30年的土方法,味道純正,比外面賣的好吃
    前言:自製梅乾菜,奶奶用了30年的土方法,味道純正,比外面賣的好吃!一說到梅乾菜,多數人應該都是非常喜歡吃的!梅乾菜吃起來酸酸甜甜的,而且吃著不膩口,口感也好,開胃下飯。多數人可能是就是直接在外面買回來之後,然後在做成下一步的烹飪。
  • 梅乾菜這麼做,你絕對想不到,香辣開胃,下酒下飯,比梅菜扣肉香
    用色澤黃黑的梅乾菜,和酸甜開胃的糖醋蒜一起搭配,簡單炒一炒,味道棒極了。看到這,你可能會覺得我是來搞笑的,不過我還是要很認真的告訴你:沒錯!就是這麼做!把梅乾菜這麼一做,你絕對想不到,香辣開胃特別過癮,用來下酒下飯都味好,比吃梅菜扣肉香上不知多少倍,關鍵是不油膩!
  • 寧願餓死,也不吃梅乾菜了 | 人間有味
    男人們在桌子上推杯換盞,划拳行令,女人們在下面坐著板凳東家長西家短的聊天,飯吃到一半,奶奶開始數落母親,其它人在一旁埋頭吃飯,除了在剛上大學的三叔幫母親說了幾句好話,但隨即被奶奶罵了回去。熱烈的氣氛像是按了暫停鍵般戛然而止。剛開始,母親坐在凳子上一聲不吭,也不反駁,悶聲埋頭吃飯。奶奶越罵越難聽,母親也站了起來,站在桌子前辯解。
  • 告訴大家製作健康綠色美味的梅乾菜,老家的味!
    今天介紹一種我們老家非常美味的佳餚:梅乾菜燒肉香氣四溢,五花肉油而不膩,滑嫩爽口,梅乾菜保持了青菜的清香本色,味道鮮美無比。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出這麼好吃的梅乾菜燒肉呢?首先就得有精品梅乾菜。今天就教大家做下我們那兒的特色梅乾菜。首先我們要準備蘿蔔菜,帶點小小的蘿蔔,去掉黃葉,清洗乾淨。把蘿蔔菜放在太陽底下曬上一天,把葉子曬軟,水分曬乾一點就可以了,然後把蘿蔔菜切細,越細越好,把切好的蘿蔔菜放到罈子裡,放個兩三天就可以了,接下來就是把菜從罈子裡拿出來,用蒸籠蒸熟。最後就是把蒸熟的菜放在竹鋪上面曬乾,曬得越幹越好。
  • 我記憶中的上海味道——梅乾菜燒肉
    讀中學的時候,我家住在頂層的六樓,冬天放學回家天都黑了,一層層往上爬樓梯,有時會聞到蘿蔔湯的味道。每次都懷著開寶箱的心情,聞著蘿蔔湯的香氣繼續往上爬。有時到了四樓五樓,香氣就斷了,心裡是會有點失落的。
  • 王老虎 | 鄉愁就是一枚梅乾菜包
    花開了,柳綠了,桃紅了,蝶舞,蜂嗡,菜田裡的芥菜,也開始抽芽,江南的人家,家家戶戶就開始醃製梅乾菜了。 《越中便覽》記述:「梅乾菜有芥菜乾、油菜乾、白菜乾之別。芥菜味鮮,油菜性平,白菜質嫩,用以烹鴨、燒肉別有風味。所以味道鮮美要數芥菜乾。芥菜乾又以菜芯多,梗葉細長,質地鮮嫩的「百腦芥菜」品種醃曬梅幹萊最好。
  • 說句不誇張的話,浙江人的命,都是梅乾菜給的
    在浙江人眼裡,他們的命都是梅乾菜給的,這種烏漆抹黑的食材,讓每位浙江人心裡有了歸宿。浙江的美食眾多,西湖醋魚,金華火腿,臨安的春筍,都是高級食材,可是它們都無法跟外表粗糙難看的梅乾菜相媲美。浙江的遊子,思念家鄉時,會忍不住想念家鄉獨有的梅乾菜,梅乾菜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風吹日曬,這段時間裡不光是日光,風陪伴,還要經過那段雨水不斷的梅雨季節,因此浙江人每次吃梅乾菜時,都能吃到那種獨有的潮溼氣息,那種淡淡的酸味兒,發黴了的黴味兒,頓時讓梅乾菜有了魂,它承載了浙江人的鄉愁,用梅乾菜做出來的美食,數不勝數,當然「梅乾菜扣肉」是最有名的,還有用梅乾菜肉餡做的酥餅也是極好吃的
  • 梅乾菜這麼做,有小時候的味道 梅乾菜怎麼製作有什麼功效和禁忌
    梅乾菜和肉在一起是絕配,凝固的濃鬱植物香氣遇到融化的油脂,熱鍋快炒中嗞啦啦蒸騰出迷人的味道,再撒一把冰糖來提鮮,一派嗲嗲的南方風格料理,正好迎合我這北方人的南方胃。快出鍋時得防備家中貪嘴食客隨時偷吃,要不然進廚房時肉有一盤,端上餐桌來梅乾菜渣都不剩,豈不是很窘?
  • 梅乾菜燜牛排申請世界非遺了 聊聊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梅乾菜
    有著東陽博士菜之稱的梅乾菜此次申遺,引起不少東陽人的關注,大家圍繞梅乾菜的做法、吃梅乾菜的故事聊開了。梅乾菜放得越久越好吃   在農村裡,很多村民都會自製梅乾菜。比如,城東街道東聯村躍進自然村,70%以上的村民製作梅乾菜。村民們把芥菜種起來,曬乾後賣給經商的人,經商的人將梅乾菜加工後就銷往國外。
  • 在家也可以做的燒餅:梅乾菜扣肉餅,香酥味美!
    梅乾菜扣肉很多人都吃過,梅乾菜扣肉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
  • 不被料理的梅乾菜最被想念
    黃綠色蒲子,棕褐色湯底,梅乾菜筍鹹,蒲子味淡,兩股味道相輔相依,像極了村裡的夏天,綠蔭遮日的午後,有點悶熱,有點懶懶的,裹著汗水的鹹,走過弄堂,襲來一股蔭涼的風,全身毛孔都一陣舒張。或者加入切塊的番茄的,湯裡的番茄原本沉靜著,用瓢羹一攪,棕褐色湯底內部即刻翻騰出幾塊靚麗的紅色。筍乾菜番茄湯,是紹興人家夏日餐桌上獨有的景象。
  • 浙江人的命,都是梅乾菜給的!
    而用來醃製梅乾菜的雪裡蕻,則是芥菜的栽培變種,浙江人又稱之為「九頭芥」,莖稈細長,味道極鮮,連醃完菜後剩下的滷汁,都被浙江人家當做灶間必備的「液體味精」。 圖/圖蟲·創意 梅乾菜歷經時間的打磨、日光的濃縮、和風的洗禮,仿佛記住了浙江這片土地的味道。我每次吃梅乾菜,都好似能嗅到江南梅雨季節特有的潮溼氣息,其中淡淡的酸味、黴味,都把舌尖的記憶帶回故鄉,按照周作人的說法,就是「有一種舊雨之感」。
  • 孔乙己餐廳行政總廚陳慶的「桑拿」梅乾菜燜肉
    其中的「烏乾菜」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梅乾菜」,它是極富地方特色的美食。「烏乾菜燜肉」也叫「梅乾菜燜肉」,祖籍紹興的周恩來總理生前很喜歡此菜,曾用此菜宴請過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事件也被傳為佳話。此菜的肉色棗紅,油潤不膩,鹹鮮味美,最經典的吃法是伴著白米飯。以前紹興人過年八仙桌上一定會有這碗肉,如今,這道菜也不再局限在這片吳越之地,早已是華人經典食單上的重要一道。
  • 說梅乾菜包和冬菜包兼憶來今雨軒
    三種原料制的梅乾菜中以芥菜做的味道最好。梅乾菜葉黃黑,香味獨特,常以之作湯、燒肉或做餡,食之回味無窮,生津開胃,可消積食。魯迅先生是紹興人,在小說《風波》中就曾描寫過梅乾菜。這裡的冬菜是產於天津和河北滄州一帶的津冬菜,有明顯的蒜味,津冬菜是用白菜做的。冬菜對北京的餛飩來說,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北京名吃餛飩侯的餛飩中是少不了冬菜的,這冬菜也是津冬菜,現在餛飩侯的冬菜就是從河北滄州青縣進的貨。做冬菜包的不是這種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