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國美食再戰非遺,這一次帶去的是八大菜系的「代表作」——廣式燒鴨、剁椒蒸魚扇、杏香蝦排、蒜香雞翅、五香凍羊糕、揚州炒飯、文思豆腐羹、梅乾菜燜牛排。有著東陽博士菜之稱的梅乾菜此次申遺,引起不少東陽人的關注,大家圍繞梅乾菜的做法、吃梅乾菜的故事聊開了。
梅乾菜放得越久越好吃
在農村裡,很多村民都會自製梅乾菜。比如,城東街道東聯村躍進自然村,70%以上的村民製作梅乾菜。村民們把芥菜種起來,曬乾後賣給經商的人,經商的人將梅乾菜加工後就銷往國外。
「我家住在城東街道雅溪村,媽媽特別喜歡醃製梅乾菜。」網友「仙草」說,母親把割下來的芥菜放在日頭下曬,曬得癟癟的。再用清水將芥菜洗乾淨,把水弄乾,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切好的芥菜放入缸裡醃製,10斤菜放1斤鹽。過半個月後,芥菜就被醃製成鹹菜,再將鹹菜曬乾就是梅乾菜了。梅乾菜剛曬好時比較硬,在缸裡放置一年就比較軟了。梅乾菜放得越久,吃起來就越香。
網友「玉簟秋」表示,梅乾菜最家常的做法是梅乾菜炒肉,此外還可以炒四季豆等蔬菜。四季豆的水分比較少,所以需要比較多的油來炒,但一道菜的油太多又不好吃,所以加入梅乾菜就可以吸收油,讓菜的口感更佳。
寒門學子吃梅乾菜成才
東陽梅乾菜,是東陽的特色菜,有著博士菜的美稱。過去,貧困的東陽學子靠吃梅乾菜造就眾多博士、院士。
「梅乾菜是我們60後共同的回憶。」東陽中學校友蔣先生說,梅乾菜價格便宜,可以保存的時間很長,味道也不錯。高中時他們寄宿在學校裡,最幸福的就是帶上母親製作的梅乾菜炒肉。伴著熱騰騰的白米飯,燜上一會就飄香四溢。一天的課業壓力就在這碗散發著梅乾菜香氣的拌飯中煙消雲散。
不過,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寒門學子也都不再帶梅乾菜去求學。「從2005年以後,學校有了自己的食堂,學生們就不再帶梅乾菜上學。」三單鄉中小學校長單瓊良說。
東城餐飲界也熱愛梅乾菜
昨日,記者走訪城區部分餐飲店,看見大多數菜單上都有梅乾菜的身影。這些與梅乾菜有關的菜,受到東城食客的青睞。
「我們酒店的不少菜品,是以梅乾菜作為食材的。」五洲大酒店經理盧慶說,比如梅乾菜扣肉、梅乾菜蒸火腿、梅乾菜餅等都以梅乾菜作為主材料,而梅乾菜湯圓、梅乾菜豆腐、梅乾菜大蝦等則是以梅乾菜作點綴。東陽的風俗就是喜歡吃梅乾菜,所以這些菜品也比較走俏。
記者了解到,多數餐飲店都不提供梅乾菜燜牛排這道菜。「與梅乾菜有關的,就是梅乾菜排骨、梅乾菜紅燒肉這兩道菜。喜歡吃梅乾菜燜牛排的市民不多,所以我們沒有這道菜。」環城北路某飯店的營業員說。
本期編輯: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