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乾菜燜牛排申請世界非遺了 聊聊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梅乾菜

2021-02-17 東陽日報

今年3月,中國美食再戰非遺,這一次帶去的是八大菜系的「代表作」——廣式燒鴨、剁椒蒸魚扇、杏香蝦排、蒜香雞翅、五香凍羊糕、揚州炒飯、文思豆腐羹、梅乾菜燜牛排。有著東陽博士菜之稱的梅乾菜此次申遺,引起不少東陽人的關注,大家圍繞梅乾菜的做法、吃梅乾菜的故事聊開了。

梅乾菜放得越久越好吃

  

在農村裡,很多村民都會自製梅乾菜。比如,城東街道東聯村躍進自然村,70%以上的村民製作梅乾菜。村民們把芥菜種起來,曬乾後賣給經商的人,經商的人將梅乾菜加工後就銷往國外。


  「我家住在城東街道雅溪村,媽媽特別喜歡醃製梅乾菜。」網友「仙草」說,母親把割下來的芥菜放在日頭下曬,曬得癟癟的。再用清水將芥菜洗乾淨,把水弄乾,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切好的芥菜放入缸裡醃製,10斤菜放1斤鹽。過半個月後,芥菜就被醃製成鹹菜,再將鹹菜曬乾就是梅乾菜了。梅乾菜剛曬好時比較硬,在缸裡放置一年就比較軟了。梅乾菜放得越久,吃起來就越香。


  網友「玉簟秋」表示,梅乾菜最家常的做法是梅乾菜炒肉,此外還可以炒四季豆等蔬菜。四季豆的水分比較少,所以需要比較多的油來炒,但一道菜的油太多又不好吃,所以加入梅乾菜就可以吸收油,讓菜的口感更佳。

寒門學子吃梅乾菜成才

  東陽梅乾菜,是東陽的特色菜,有著博士菜的美稱。過去,貧困的東陽學子靠吃梅乾菜造就眾多博士、院士。


  「梅乾菜是我們60後共同的回憶。」東陽中學校友蔣先生說,梅乾菜價格便宜,可以保存的時間很長,味道也不錯。高中時他們寄宿在學校裡,最幸福的就是帶上母親製作的梅乾菜炒肉。伴著熱騰騰的白米飯,燜上一會就飄香四溢。一天的課業壓力就在這碗散發著梅乾菜香氣的拌飯中煙消雲散。

  不過,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寒門學子也都不再帶梅乾菜去求學。「從2005年以後,學校有了自己的食堂,學生們就不再帶梅乾菜上學。」三單鄉中小學校長單瓊良說。

東城餐飲界也熱愛梅乾菜

  昨日,記者走訪城區部分餐飲店,看見大多數菜單上都有梅乾菜的身影。這些與梅乾菜有關的菜,受到東城食客的青睞。


  「我們酒店的不少菜品,是以梅乾菜作為食材的。」五洲大酒店經理盧慶說,比如梅乾菜扣肉、梅乾菜蒸火腿、梅乾菜餅等都以梅乾菜作為主材料,而梅乾菜湯圓、梅乾菜豆腐、梅乾菜大蝦等則是以梅乾菜作點綴。東陽的風俗就是喜歡吃梅乾菜,所以這些菜品也比較走俏。

  記者了解到,多數餐飲店都不提供梅乾菜燜牛排這道菜。「與梅乾菜有關的,就是梅乾菜排骨、梅乾菜紅燒肉這兩道菜。喜歡吃梅乾菜燜牛排的市民不多,所以我們沒有這道菜。」環城北路某飯店的營業員說。

本期編輯:李磊。

相關焦點

  • 年味---梅乾菜扣肉
    小時見到這道菜的蹤跡,一般是在鄉裡酒席,這是最為受期待的菜,一般是吃到已過中場,快收尾時才姍姍上桌,壓軸鎮場子。為了這道菜,很多人都不敢把碗裡那幾口飯扒完,表面上淡定的很,內心卻急切盼著這菜趕緊上桌。年輕姑娘有些愛面子,不太好表現自己嗜吃這一口肥肉,會輕聲的尷尬笑著說:夾兩片回家給奶奶吃,爺爺吃。誰知道是不是回家進了自己肚子。
  • 比梅乾菜扣肉更經典的梅乾菜做法,趕緊收起你的哈喇子!
    對於梅乾菜,大多數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梅乾菜扣肉。而正是這道菜的光芒,讓梅乾菜的其它美味被掩蓋。事實上,梅乾菜除了扣肉外,還有很多種美味做法。如果你願意去嘗試,你會發現,會訝異,梅乾菜燒菜竟會有如此多的美味。梅乾菜與五花肉的搭配最經典的就是梅乾菜扣肉,但事實上梅乾菜燜肉在口感上更加醇厚。
  • 不被料理的梅乾菜最被想念
    純的梅乾菜越來越少了。最近見到的多是筍乾菜。它被放置在透明的食品包裝袋裡,整整一包,彼此纏繞。筍乾菜多是棕褐色,細看有幾處接近烏黑。細的或帶著枝葉的是梅乾菜,較粗的那些是筍。湊近一聞,筍乾菜的香味清幽卻鹹入精髓。
  • 高考備戰前必吃的狀元菜梅乾菜走油肉,金榜題名梅乾菜進行時
    喜歡吃紅燒肉的朋友,肯定也喜歡吃梅乾菜走油肉的。這梅乾菜可是慈谿、紹興、餘姚的著名特產,素有「狀元菜」的美稱。為什麼叫做狀元菜呢?這是因為梅乾菜是慈谿人、紹興人、餘姚人家常普遍自醃自製常備的乾貨食材。當地貧苦人家的小孩,在少年學習時,常常自家做好一罐梅乾菜,吃上十天半月,天天刻苦學習。寒窗十年後,一朝高中狀元。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多了,狀元菜的名字自然就口口相傳下來了。
  • 梅乾菜烤鰻魚
    梅乾菜烤鰻魚是浙系菜 ,鰻魚除了清蒸  跟紅燒  ,我們家最愛吃的是梅乾菜烤鰻魚 ,因為鰻魚皮含有一定的膠原蛋白 ,梅乾菜吸收了鰻魚的汁水
  • 梅乾菜大家都吃過,是怎麼吃的呢,今天分享幾個做法
    梅乾菜的顏色是黃黑色的,看著不是很好看,但是吃著香,吃這個對身體還是有益的,紹興的居民常用梅乾菜做湯。首先第一個就是梅菜扣肉,這個一般都吃過,就算沒吃過也大多數人聽說過啦!梅菜扣肉屬於客家菜,是漢族的傳統名菜。
  • 梅乾菜燒肉:要怎麼做肉不柴,梅乾菜不幹呢?
    我在食堂吃的梅乾菜簡直讓我無語,是直接把梅乾菜鋪在煮熟的肉塊上再蒸一下。梅乾菜很硬很鹹,肉裡面是白的水煮肉的原樣,只能用肉蘸了醬油汁吃。對,他們還放醬油的。這次,我家大廚在家做的梅乾菜燒肉,是做得比較成功的,特地拿了做法來,供大家參考:材料,五花肉(必須五花肉啊,肥瘦結合才更好吃),梅乾菜。
  • 年味:梅乾菜的味道
    第一次見到真實的梅乾菜,還是被驚掉了下巴,黑乎乎,乾癟癟,散發著鹹乎乎乎的氣味兒,真的暗暗在心裡想,是否徒有其名?後來,吃過一次梅菜扣肉,還真是被驚豔到了,梅菜鹹香,肉肥而不膩,超級開胃,吃過一次,就喜歡上了它!到了春天醃製乾菜的季節,家家戶戶都忙著把田裡的芥菜收割回來,先在院裡晾曬,再堆在一起捂黃,第二天,挑去河浜裡洗乾淨,再一顆顆晾到竹杆上。
  • 家的味道|梅乾菜蒸肉
    前一陣子,隔壁組的小姐姐帶了便當,一到中午就聞到了熟悉的味道,——梅乾菜燜肉。
  • 浙江人的命,都是梅乾菜給的!
    ▲攝影/學文映像 梅乾菜雖黑,卻是浙江人從小吃到大的「白月光」。就像廣東人總是說「愛吃醬油會變黑」一樣,每一個浙江媽媽,也都曾用「吃太多梅乾菜,長大就會變黑」來嚇唬過孩子,然而等到遊子離鄉時,又會在他們的行囊裡滿滿當當地塞上一罐又一罐的梅乾菜。
  • 自製梅乾菜,奶奶用了30年的土方法,味道純正,比外面賣的好吃
    前言:自製梅乾菜,奶奶用了30年的土方法,味道純正,比外面賣的好吃!一說到梅乾菜,多數人應該都是非常喜歡吃的!梅乾菜吃起來酸酸甜甜的,而且吃著不膩口,口感也好,開胃下飯。多數人可能是就是直接在外面買回來之後,然後在做成下一步的烹飪。
  • 梅乾菜的自製方法
    天氣晴好的日子裡,好多人就把吃不完的青菜做成梅乾菜,以便於儲藏,還好吃。常聽長輩們憶苦思甜,講起以前過苦日子的時候,沒菜吃,就是餐餐吃梅乾菜下飯。想想那時候做那麼多的梅乾菜,完全是因為日子窮,梅乾菜又好儲藏,可以放到沒菜吃的季節,好做下飯菜。
  • 梅乾菜芋頭
    新鮮香菇洗淨切成小塊;芋頭去皮切成合適厚度的片備用- STEP 2 -鍋中油燒至六七成熱,放入芋頭片(油也不用太多,比平時炒菜多一點的量就差不多了) - STEP 3 -
  • 近期火遍海寧朋友圈的小龍蝦,梅乾菜、咖喱、滷水……全是別處吃不到的口味
    有一位資深龍蝦控吃過後,讚不絕口,認為可排海寧前三甲。梅乾菜小龍蝦是他家最近出的口味,一推出就超火爆,每天都是售罄。全稱叫「乾菜肉末蝦」。聞起來就超級香,那種梅乾菜燒肉的香。梅乾菜是專程從紹興採購的,長條的,像筍乾,不是那種切碎的梅乾菜。這裡根本買不到哦。
  • 我記憶中的上海味道——梅乾菜燒肉
    前兩天升溫到近30度,沒想到這兩天又一下回落了十幾度,讓人有種從夏天直接跌入冬日的錯覺,不免想起了一些冬天吃的溫暖食物。
  • 梅乾菜烤鰻魚,味道鮮美,魚肉鮮嫩
    梅乾菜烤鰻魚By 小小計劃梅乾菜烤鰻魚 原料 :梅乾菜 180G 鰻魚 1條 (一斤左右) 薑末10G 蒜末 12G 小米椒 3個 蔥花適量 調味料:色拉油 50克 料酒 適量 生抽 適量 老抽適量 蠔油一大匙 糖8G 做法 :1 把梅乾菜剪成小段 ,提前浸泡2個小時 以上,用之前清洗乾淨 備用 。
  • 4道超級下飯的梅乾菜做法來了,趕緊收起你的哈喇子!
    事實上,梅乾菜除了扣肉外,還有很多種美味做法。如果你願意去嘗試,你會發現,會訝異,梅乾菜燒菜竟會有如此多的美味。梅乾菜與五花肉的搭配最經典的就是梅乾菜扣肉,但事實上梅乾菜燜肉在口感上更加醇厚。梅乾菜了吸收香氣和油脂,口味清淡的香芋在梅乾菜的沉鬱芬芳中融合得有滋有味。梅乾菜脆嫩鹹香,芋艿富有黏汁,口感綿密,加上五花肉的肥而不膩,這道菜的魅力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 【大美私房菜】梅乾菜燒肉
    故紹興地區居民每至炎夏必以乾菜燒湯,其受用無窮也,至於「梅乾菜切肉」更為紹興特色菜餚,已入《中國菜譜》。✦ 梅乾菜就在長這個鬼樣子說起梅乾菜,我突然想起了以前在義烏工作的那段日子。在寒冷的冬天,每天下班後和幾個同事相約到樓下的一家餅店坐下,一次點上兩個東陽肉餅(專點梅乾菜餡的),再配上一碗熱騰騰的粥,嘖嘖嘖,工作一天的疲憊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對!
  • 梅乾菜燒肉,擋不住的誘惑
    圖文/沈克信梅乾菜燒肉是一道特別家常的家常菜,這道美味佳餚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吃,吃起來特別的鮮香,有大塊吃肉的感覺,並且一點都不油膩。初冬是芥菜成熟的季節,我的梅乾菜原材料可是在田地裡親自摘回來的,都是嫩尖的部位,又嫩又新鮮,拿回來掛在鐵絲上晾曬。
  • 梅乾菜這麼做,有小時候的味道 梅乾菜怎麼製作有什麼功效和禁忌
    梅乾菜和肉在一起是絕配,凝固的濃鬱植物香氣遇到融化的油脂,熱鍋快炒中嗞啦啦蒸騰出迷人的味道,再撒一把冰糖來提鮮,一派嗲嗲的南方風格料理,正好迎合我這北方人的南方胃。快出鍋時得防備家中貪嘴食客隨時偷吃,要不然進廚房時肉有一盤,端上餐桌來梅乾菜渣都不剩,豈不是很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