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4月24日電 (記者 何蔣勇 實習生 林波)2008年以來,「三鹿奶粉事件」重創中國民族奶業,乳品企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而中新網記者調查發現,作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型保鮮奶集團公司之一的寧波市牛奶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寧波牛奶集團)卻在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的一年時間內,多次被曝光食品安全事故。對此,寧波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以下簡稱質監局)食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處處長邵源峰表示,質監部門將進一步加強對奶製品企業的食品安全監管。
寧波牛奶一年質量事故不斷
2012年4月17日,有市民在三江購物超市買到了生產日期為18日的寧波牛奶。寧波牛奶集團對此回應稱是因操作工失誤,中途打碼機跳碼導致2000多盒酸奶早產。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一盒寧波牛奶從工廠到超市上櫃,根據規定需要經過工廠與超市多達4人次的外包裝檢驗,而事實上是4個人並沒有能截住一盒「早產奶」,消費者還是通過正規渠道買到了「早產奶」。
而在2013年2月25日,浙江寧波有網友網曝了一份《2012年寧波奶製品抽檢不合格清單》,其中涉及寧波、湧優、光明、雙峰四個品牌,不合格原因為β-內醯胺酶陽性,大腸菌群超標。記者從相關部門證實,網上的這份清單是真的。寧波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對外通報稱,寧波家庭訂奶鮮奶箱抽檢僅50%合格。寧波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不建議寧波市民家庭訂奶。
餘音未了,不到一個月,寧波牛奶再次陷入公眾質疑聲中。在經過了「早產」事件後,寧波牛奶集團又玩起了「穿越」把戲。近日,有網友爆料,寧波牛奶集團在執行18日作業時,但在當日卻看到了標籤為19日、20日的奶。對此,寧波市質監局表示確有其事,寧波牛奶集團虛標超3萬盒,虛標行為屬企業的故意行為,目前正在調查中。
此前,寧波牛奶集團副總經理廉立偉對外表示,無論是三聚氰胺還是其他問題,都跟企業的主體責任有關,企業只有每個環節都做到位了,就不會出現問題。「如果只是通過檢測來查找問題,那成本就太高了。」
企業曾嘗試挽回 但消費者不買單
據寧波牛奶集團官網介紹,寧波牛奶集團是集科研、種植、養殖、加工、製造、營銷於一體的集團公司,系浙江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屬寧波市政府菜籃子工程企業,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型保鮮奶集團公司之一。現為「中國學生奶」定點生產企業。目前每天享用寧波牛奶的消費者超過70萬人。
對於過去一年內發生的多次事故,寧波牛奶集團為了挽回聲譽,曾經也做過努力,在今年2月25日發生的大腸桿菌超標事件中,寧波牛奶集團近兩個月來一邊組織媒體、市民參觀其牧場和生產車間,一邊在官方微博上曬出最新購置的冷藏保溫箱、冷藏車,和風景優美的牧場圖片,以顯示公司為保證牛奶品質所做的努力。但所有的努力在4月17日發生的虛標事件中被擊散。
就近日的寧波牛奶集團虛標超3萬盒事件,記者採訪了江北區太陽村的陳阿姨,她告訴記者,自己一直都在訂寧波牛奶,對寧波牛奶虛標事情很是憤怒:「現在訂好了能退不?能退我馬上就退掉。對寧波牛奶哪裡有信任,電視每天在曝光。」
隨後記者又採訪了在白沙菜場買菜的李大叔,他告訴記者自從2月份寧波牛奶被曝大腸桿菌超標以後,3月開始就沒有再訂了。至於為什麼不訂寧波牛奶,李大叔表示,因為質量問題,而且這次被曝光的還是早產的牛奶,「讓人家怎麼能放心吃牛奶呢」。
質監局稱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由寧波牛奶事件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對此,寧波市質監局食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處處長邵源峰表示,將進一步增強對食品生產的監管。
邵源峰進一步作出說明稱,寧波市財政有480萬專項經費,「要求我們對寧波牛奶集團的三個奶源供應點進行抽檢,每六天進行一次,第二個就是對他的成品每隔七天進行抽檢,檢驗它的一些主要指標,主要指的是安全指標。」
對於寧波牛奶一年內接二連三出現的食品問題,他表示:「因為寧波的食品企業比較多,我們監管力量也是有限的,但是對牛奶企業、奶製品企業還是特別需要加強。」
據介紹,除了規定的抽檢外,邵源峰表示還會進行其他的措施加強食品安全,「除了抽檢,還有日常的行政監管人員對企業的巡查,到企業去檢查。」
那麼,就寧波市民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邵源峰是這樣理解的:「民以食為天,食品以安全為第一,我們作為生產環節的監管部門,可以說食品安全是不允許出問題。」
隨著市民日益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寧波市質監局任重而道遠。「首先我們這個部門是對寧波轄區內的食品生產企業在生產環節上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管理,所以說這個環節很重要。」
此外,邵源峰還表示,針對食品安全問題,監管部門內部也制定了一些工作制度,包括日常巡查、對企業進行現場核查、邀請專家參與監管等,都是進一步加強監管的措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