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最新出品的動畫片《尋夢環遊記》已於11月24日上映,在豆瓣9563人評價,給出了9.4的高分。在差不多兩個星期前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我想到會拿到很高分,但每想到會高的這麼離譜,這幾乎是豆瓣動畫片的最高分,甚至超過了皮克斯自己的《機器人總動員》和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在我的眼裡,迪士尼是一家傳統到有些討厭的公司,《尋夢環遊記》的票房配不上它的口碑,迪士尼的發行都是老套路,在全國各地的廣告牌和電視鋪了一些硬廣,但沒有做新媒體口碑造勢,也不做大規模的票補,導致電影上映後排片之後不到15%,票房剛過2千萬。不過這也恰恰證明了9.4的高分是觀眾自發給出的,沒有水軍,超過72.9%的觀眾打了5星,不由引人思考,這部輸出墨西哥亡靈節文化的動畫片,到底在哪些方面徵服了觀眾?
首先是生命、情感、夢想的融合及成功輸出。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記憶和追求,一路上會丟掉很多、撿起很多,當某一天突然停下來回頭看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最初的自己,已經丟掉了初心,你也許變得市儈、變得冷漠、變得麻木,變成了那個自己都討厭的人。但可怕的是,這些變化是潛移默化的,都市人在前行的路上狂奔,很少會有回頭的機會。
生老病死、親情愛情在電影裡是老生常談,同時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尋夢環遊記》用最淺顯易懂的故事,把關於生死、情感、記憶的道理傳遞給觀眾,它們是那麼的簡單,卻又是那麼的容易被人忽略。由此,觀眾得到的是電影能帶來的最大的共鳴,我看的是媒體場,整個影廳都是閱片無數的記者,坐在我旁邊的女記者看著看著就哭了,用了一包紙巾擦眼淚。人是情感動物,有什麼能比親情更打動人呢?
另外一點,是近乎完美的人物塑造和人物關係的設定。在電影裡,皮克斯塑造了一個有趣的大家庭,它和現實生活中的家庭很像,又多少有些不同。《尋夢環遊記》通過不同的人物關係,來放大相應的情感狀態,比如主人公和太奶奶、逝去的爺爺和奶奶、太奶奶和太爺爺的情感,沒有親人的落魄,大家庭裡尊老敬老的觀念等等,沒有潤色和放大,只要如實的表達就好,反觀這麼多年來的真人電影,探討離婚的、兩代人關係的、留守兒童的等等,無異於捨本逐末,別人的故事註定離觀眾有距離,《尋夢》則是每個觀眾都能在電影裡看到自己。在角色塑造上也充滿喜感和親和力。
就像如何把雞蛋立在桌子上的問題看似很簡單一樣,電影中人類和亡靈兩個世界,要看出區別,要突出亡靈特質,還要看起來有趣不嚇人,從一張白紙到最後定型肯定是很困難和複雜的過程,《尋夢環遊記》做到了有笑有淚,全程感動的同時,影片通過人物特性帶來了不少笑點,比如亡靈在拍合影時是將自己的頭摘下來拍,又比如那個過關時的人臉識別等等,都正中笑點。
從製作層面來看,音樂出彩但不至喧賓奪主,亡靈世界的構建,色彩的運用和巧妙搭配等,都展現出了登峰造極的製作水準,其實從2009年的《飛屋環遊記》之後,雖然皮克斯推出了七八部作品,不過都談不上驚豔,而這部《尋夢環遊記》則是皮克斯亮出的一張王牌,鞏固其在動畫界的王者地位。《尋夢環遊記》是年度最佳動畫,也是這個檔期內最好的合家歡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