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結兩岸 · 服務兩岸 -
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
福建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
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標兵
⬆️ 點擊藍色關注我們 ⬆️
---
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因不堪高額租金及龐大人事成本,將於11月10日關閉。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發起募資活動,盼為紀念館搬遷新址。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臺灣婦援會長期關注「慰安婦」議題,2016年12月於臺北迪化街成立「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該館收錄臺灣59名「慰安婦」的故事,成為以保存「慰安婦」史料為主軸,並結合婦女培訓與反性別暴力教育等功能的紀念館。
由於近年來接連虧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婦援會無力支持該紀念館的營運,因此決定11月10日起閉館。
據悉,有關方面提出不同地點供遷館選擇,但有的房子年久失修需大量經費修繕,有的面積與空間無法容納大量館藏,有的位置偏遠、訪客難以抵達。
臺灣婦援會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已找到幾處規模較小、租金少將近一半的場地,正在協商。未來希望除了能進行小規模的展出外,也進入學校、機構、社區展覽。
該會發起募資則是希望能募得舊館拆遷及新館租用、裝修等費用300萬元新臺幣。
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20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臺灣9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00.3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9.9%,連續7個月正成長。
綜合中央社、《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等臺媒消息,該部門表示,受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影響,宅經濟、遠距應用相關產品需求旺盛,加之各國經濟活動陸續重啟,傳統貨品終端需求回溫,接單多為正成長。
訂單中最主要成長來源仍為電子產品,金額160.5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7%。該部門表示,主要因為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等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加上遠距設備需求旺盛,以及5G通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帶動IC設計、晶圓代工、晶片通路、印製電路板、存儲器等接單續增。
主要接單地區中,中國大陸及香港9月的接單金額為143.6億美元,年增31%,創歷年單月新高。
從產品種類看,大陸及香港訂單額中以電子產品居多,其他如光學器材、塑橡膠等也表現不俗。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表示,臺灣很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大陸組裝,新品上市會帶動電子零組件出口,而遠距離應用商機則帶動面板需求,因而訂單額成長迅速。
該部門分析,第4季進入歐美年終銷售旺季,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接單有望持續成長;但時序進入秋冬,新冠肺炎疫情或再次擴散,後續外銷訂單發展仍需密切關注。
22日下午,以「齊心防抗疫情,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0海峽兩岸(廈門·海滄)樂活節開幕。
本屆樂活節由1場啟動儀式、1場頒獎典禮、1場主題書畫攝影展、「樂善、樂業、樂藝、樂動」四個版塊38個分項活動組成。
開幕式上,在海滄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兩岸青年代表分享了其抗疫的片段和心得。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眾多生活在海滄的臺灣青年自發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臺灣青年陳慧中、呂紹園表示,兩岸同根同源,面對疫情防控重任,兩岸青年責無旁貸,攜手抗疫讓兩岸青年在擔當中歷練成長。
舉辦「時報文學獎暨金沙書院散文獎」頒獎典禮,是本屆樂活節的一大重頭戲。海滄將與中國時報合辦「時報文學獎暨金沙書院散文獎」。據介紹,散文獎組委會組織成立了陣容強大的評審團隊,由大陸知名作家唐浩明和臺灣知名作家楊渡擔任評委會主任,由兩岸文學名家賈平凹、舒婷、林谷芳、簡媜擔任顧問。
同時,本屆樂活節上,海滄將以「愛心廈門」活動為引領,通過舉辦2020兩岸義工嘉年華、扶殘助殘共奔小康等一系列樂善主題活動,持續推動「愛心廈門」建設。
此外,本屆樂活節還將舉辦2020廈門(海滄)斯巴達勇士賽、2020年建發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2020年廈門市萬名老年人重陽登山周、長庚「永慶杯」路跑等多項體育賽事。
海峽兩岸樂活節自2014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是第七屆。本屆樂活節將持續至12月。
站在黃鶴樓上俯瞰車輛川流不息的長江大橋,臺胞吳明峰感到「熟悉而又陌生」。回想起年初意外滯留武漢而後成為志願者的經歷,吳明峰說,上次來為抗疫貢獻了一份力,這次來將彌補遺憾,記錄下最美的武漢。
由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武漢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武漢臺資企業協會、武昌區臺胞臺屬聯誼會、臺灣旺旺中時集團時際創意傳媒共同主辦的「臺灣青年看武漢—魅力江城隨手拍」活動,22日在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啟動。23位臺灣青年,將在兩天半時間裡,通過鏡頭捕捉疫後武漢的魅力,感受當地人文風情。
2020年1月20日前後,吳明峰和他的7位朋友先後抵達武漢,原計劃在當地籌備農曆跨年燈會小吃展,不料1月23日武漢為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暫時關閉出城通道,吳明峰一行滯留武漢,租住在薛峰社區管轄範圍內的一間旅店。
在大家都感到十分無助時,武漢市臺辦和當地社區工作人員聯繫上他們,為其提供生活物資及補助。「在我們最彷徨的時候,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所以我們也希望回饋武漢」。武漢「封城」的日子裡,吳明峰和他的朋友們成為志願者,幫助社區居民運送生活物資,還創作了《我要和武漢在一起》等戰「疫」歌曲。
此次回到武漢,吳明峰在感慨武漢快速復甦同時,也堅定了留在武漢的決心。吳明峰告訴中新社記者,他原本在廈門註冊了一家文化傳媒公司,此次來武漢一方面想好好看看這座城市,另一方面也是為年底將公司遷往武漢做準備。
吳明峰說,在武漢的抗疫經歷,讓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堅韌與潛力,他希望通過在當地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促進兩岸青年人的交流。
活動當天正值武漢金秋菊展在全城開展。首義廣場前,一簇簇盛放的菊花和賞花的遊人吸引了臺灣青年的注意。
「看到這裡的朋友們生活恢復如常,只覺得非常感動,不想錯過這些美好的畫面」,臺灣青年王晨懿是一位自媒體人,她舉著自拍杆,不斷拍攝並用中英文進行解說,「迫不及待想要和朋友們分享此刻的武漢,告訴大家疫後的武漢有多美」。
作為一名紀錄片編導,臺灣青年席嘉芬在參加活動之餘,時常和當地民眾聊起疫情期間的生活。「經歷過疫情的每一名武漢人都有著一段特殊的故事。」她說,感動之餘也希望通過這次武漢行,為其紀錄片創作尋找素材和靈感。
據了解,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參加活動的臺灣青年還將前往東湖綠道、戴家湖公園、戶部巷、平和打包廠舊址、青和居社區、光谷等地,並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兩岸青年攝影分享會。
今年是海上女神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再過兩天就到農曆九月九(10月25日),媽祖故裡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將迎來盛大的祭奠活動。儘管被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仍有14家臺灣宮廟和53家港澳宮廟派員前來參加盛會,柬埔寨、美國、阿根廷、越南等均有宮廟代表共襄盛舉。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22日告訴中新網記者,以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活動為契機,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屆時將開展2天1夜媽祖金身巡安湄洲島活動,擴大媽祖文化朋友圈。
林金贊說,除了湄洲島上14家宮廟以及部分海絲沿線國家宮廟代表參加外,臺灣和香港、澳門等地67家知名宮廟代表均會參加,還將通過臉書等社交媒體等向東南亞國家地區信眾直播,「大家同沐靈光,將是媽祖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
據知,今年秋祭活動內容包括媽祖金身駐駕海祭福船,駐蹕媽祖行宮、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大會,湄洲媽祖巡天下圖片展,「瓣香湄洲」2020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夜明珠捐贈儀式,媽祖文創吉祥九寶捐贈儀式和海祭媽祖典禮等。
秋祭期間,湄洲媽祖金身巡安繞境布福全島,除臺灣及海外宮廟帶來陣頭表演外,福建三大漁女、廣東英歌隊、潮州大鑼鼓等陣頭表演將熱鬧非凡。各地「非遺」特色陣頭參與踩街繞境巡安,誦經祈福,民俗文藝演出和海祭媽祖典禮等。
目前,記者在湄洲島上看到,許多在外經商的島民已趕回湄洲島,在巡安沿途設立23個愛心驛站、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點,他們自發購買礦泉水、糕點、飲料等,準備分發給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不少年長婦女已經開始著手製作極具莆仙特色的醮筵、媽祖貢品筵桌。
----
我們是廈門北站臺灣青年雙創基地
我們專注孵化兩岸青年
這裡是你們在路上的家
我們一直都在
歡迎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