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周要聞丨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將閉館

2021-02-17 廈門北站臺灣青年雙創基地

- 連結兩岸 · 服務兩岸 -

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

福建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

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標兵

⬆️ 點擊藍色關注我們 ⬆️

---

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因不堪高額租金及龐大人事成本,將於11月10日關閉。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發起募資活動,盼為紀念館搬遷新址。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臺灣婦援會長期關注「慰安婦」議題,2016年12月於臺北迪化街成立「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該館收錄臺灣59名「慰安婦」的故事,成為以保存「慰安婦」史料為主軸,並結合婦女培訓與反性別暴力教育等功能的紀念館。

由於近年來接連虧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婦援會無力支持該紀念館的營運,因此決定11月10日起閉館。

據悉,有關方面提出不同地點供遷館選擇,但有的房子年久失修需大量經費修繕,有的面積與空間無法容納大量館藏,有的位置偏遠、訪客難以抵達。

臺灣婦援會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已找到幾處規模較小、租金少將近一半的場地,正在協商。未來希望除了能進行小規模的展出外,也進入學校、機構、社區展覽。

該會發起募資則是希望能募得舊館拆遷及新館租用、裝修等費用300萬元新臺幣。

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20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臺灣9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00.3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9.9%,連續7個月正成長。

綜合中央社、《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等臺媒消息,該部門表示,受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影響,宅經濟、遠距應用相關產品需求旺盛,加之各國經濟活動陸續重啟,傳統貨品終端需求回溫,接單多為正成長。

訂單中最主要成長來源仍為電子產品,金額160.5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7%。該部門表示,主要因為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等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加上遠距設備需求旺盛,以及5G通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帶動IC設計、晶圓代工、晶片通路、印製電路板、存儲器等接單續增。

主要接單地區中,中國大陸及香港9月的接單金額為143.6億美元,年增31%,創歷年單月新高。

從產品種類看,大陸及香港訂單額中以電子產品居多,其他如光學器材、塑橡膠等也表現不俗。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表示,臺灣很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大陸組裝,新品上市會帶動電子零組件出口,而遠距離應用商機則帶動面板需求,因而訂單額成長迅速。

該部門分析,第4季進入歐美年終銷售旺季,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接單有望持續成長;但時序進入秋冬,新冠肺炎疫情或再次擴散,後續外銷訂單發展仍需密切關注。

22日下午,以「齊心防抗疫情,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20海峽兩岸(廈門·海滄)樂活節開幕。

本屆樂活節由1場啟動儀式、1場頒獎典禮、1場主題書畫攝影展、「樂善、樂業、樂藝、樂動」四個版塊38個分項活動組成。

開幕式上,在海滄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兩岸青年代表分享了其抗疫的片段和心得。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眾多生活在海滄的臺灣青年自發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臺灣青年陳慧中、呂紹園表示,兩岸同根同源,面對疫情防控重任,兩岸青年責無旁貸,攜手抗疫讓兩岸青年在擔當中歷練成長。

舉辦「時報文學獎暨金沙書院散文獎」頒獎典禮,是本屆樂活節的一大重頭戲。海滄將與中國時報合辦「時報文學獎暨金沙書院散文獎」。據介紹,散文獎組委會組織成立了陣容強大的評審團隊,由大陸知名作家唐浩明和臺灣知名作家楊渡擔任評委會主任,由兩岸文學名家賈平凹、舒婷、林谷芳、簡媜擔任顧問。

同時,本屆樂活節上,海滄將以「愛心廈門」活動為引領,通過舉辦2020兩岸義工嘉年華、扶殘助殘共奔小康等一系列樂善主題活動,持續推動「愛心廈門」建設。

此外,本屆樂活節還將舉辦2020廈門(海滄)斯巴達勇士賽、2020年建發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2020年廈門市萬名老年人重陽登山周、長庚「永慶杯」路跑等多項體育賽事。

海峽兩岸樂活節自2014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是第七屆。本屆樂活節將持續至12月。

站在黃鶴樓上俯瞰車輛川流不息的長江大橋,臺胞吳明峰感到「熟悉而又陌生」。回想起年初意外滯留武漢而後成為志願者的經歷,吳明峰說,上次來為抗疫貢獻了一份力,這次來將彌補遺憾,記錄下最美的武漢。

由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武漢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武漢臺資企業協會、武昌區臺胞臺屬聯誼會、臺灣旺旺中時集團時際創意傳媒共同主辦的「臺灣青年看武漢—魅力江城隨手拍」活動,22日在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啟動。23位臺灣青年,將在兩天半時間裡,通過鏡頭捕捉疫後武漢的魅力,感受當地人文風情。

2020年1月20日前後,吳明峰和他的7位朋友先後抵達武漢,原計劃在當地籌備農曆跨年燈會小吃展,不料1月23日武漢為阻斷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暫時關閉出城通道,吳明峰一行滯留武漢,租住在薛峰社區管轄範圍內的一間旅店。

在大家都感到十分無助時,武漢市臺辦和當地社區工作人員聯繫上他們,為其提供生活物資及補助。「在我們最彷徨的時候,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所以我們也希望回饋武漢」。武漢「封城」的日子裡,吳明峰和他的朋友們成為志願者,幫助社區居民運送生活物資,還創作了《我要和武漢在一起》等戰「疫」歌曲。

此次回到武漢,吳明峰在感慨武漢快速復甦同時,也堅定了留在武漢的決心。吳明峰告訴中新社記者,他原本在廈門註冊了一家文化傳媒公司,此次來武漢一方面想好好看看這座城市,另一方面也是為年底將公司遷往武漢做準備。

吳明峰說,在武漢的抗疫經歷,讓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堅韌與潛力,他希望通過在當地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促進兩岸青年人的交流。

活動當天正值武漢金秋菊展在全城開展。首義廣場前,一簇簇盛放的菊花和賞花的遊人吸引了臺灣青年的注意。

「看到這裡的朋友們生活恢復如常,只覺得非常感動,不想錯過這些美好的畫面」,臺灣青年王晨懿是一位自媒體人,她舉著自拍杆,不斷拍攝並用中英文進行解說,「迫不及待想要和朋友們分享此刻的武漢,告訴大家疫後的武漢有多美」。

作為一名紀錄片編導,臺灣青年席嘉芬在參加活動之餘,時常和當地民眾聊起疫情期間的生活。「經歷過疫情的每一名武漢人都有著一段特殊的故事。」她說,感動之餘也希望通過這次武漢行,為其紀錄片創作尋找素材和靈感。

據了解,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參加活動的臺灣青年還將前往東湖綠道、戴家湖公園、戶部巷、平和打包廠舊址、青和居社區、光谷等地,並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舉行兩岸青年攝影分享會。

今年是海上女神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再過兩天就到農曆九月九(10月25日),媽祖故裡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將迎來盛大的祭奠活動。儘管被新冠肺炎疫情阻隔,仍有14家臺灣宮廟和53家港澳宮廟派員前來參加盛會,柬埔寨、美國、阿根廷、越南等均有宮廟代表共襄盛舉。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22日告訴中新網記者,以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活動為契機,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屆時將開展2天1夜媽祖金身巡安湄洲島活動,擴大媽祖文化朋友圈。

林金贊說,除了湄洲島上14家宮廟以及部分海絲沿線國家宮廟代表參加外,臺灣和香港、澳門等地67家知名宮廟代表均會參加,還將通過臉書等社交媒體等向東南亞國家地區信眾直播,「大家同沐靈光,將是媽祖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

據知,今年秋祭活動內容包括媽祖金身駐駕海祭福船,駐蹕媽祖行宮、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紀念大會,湄洲媽祖巡天下圖片展,「瓣香湄洲」2020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夜明珠捐贈儀式,媽祖文創吉祥九寶捐贈儀式和海祭媽祖典禮等。

秋祭期間,湄洲媽祖金身巡安繞境布福全島,除臺灣及海外宮廟帶來陣頭表演外,福建三大漁女、廣東英歌隊、潮州大鑼鼓等陣頭表演將熱鬧非凡。各地「非遺」特色陣頭參與踩街繞境巡安,誦經祈福,民俗文藝演出和海祭媽祖典禮等。

目前,記者在湄洲島上看到,許多在外經商的島民已趕回湄洲島,在巡安沿途設立23個愛心驛站、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點,他們自發購買礦泉水、糕點、飲料等,準備分發給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不少年長婦女已經開始著手製作極具莆仙特色的醮筵、媽祖貢品筵桌。

----

我們是廈門北站臺灣青年雙創基地

我們專注孵化兩岸青年

這裡是你們在路上的家

我們一直都在

歡迎你來

相關焦點

  • 因入不敷出貸款千萬,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將遺憾閉館
    2020年11月,臺灣首家「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將走入歷史,熄燈閉館。
  • 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開館 92歲蓮花阿嬤走過「她們的時光」
    圖為92歲的臺籍慰安婦陳蓮花阿嬤(右一)被人攙扶著參觀紀念館的「她們的時光」照片走廊。臺灣目前已知仍健在的慰安婦倖存者僅剩三位,陳蓮花是其中之一。中新社記者 劉賢 攝   中新社臺北12月10日電 題: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開館 92歲蓮花阿嬤走過「她們的時光」  中新社記者 劉賢 路梅  一段十來步的照片走廊,92歲的陳蓮花阿嬤被人攙扶著,一步一停,目光流連著照片上那些熟悉的臉龐,時而微笑,時而沉默,用了10多分鐘,顫顫巍巍地走過「她們的時光」。
  • 臺灣首座慰安婦像立於臺南市 日本要求移除?
    左面為夜幕中的慰安婦銅像,對面即是「日據」時期的日本百貨。(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據香港中評社8月16日報導,全臺灣首座慰安婦銅像14日在臺南市揭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5日在「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非常遺憾!
  • 臺灣首座「慰安婦」 主題博物館揭牌---深圳特區報
    據新華社臺北3月8日電 國際婦女節當日,臺灣首座「慰安婦」主題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行揭牌儀式,博物館紀念了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 博物館位於臺北大稻埕,由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以下簡稱「婦援會」)籌建、運營。
  • 美媒: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歷經12年周折終建成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美媒稱,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歷經12年周折,2016年「三八」國際婦女節成立。臺灣目前只有三位前慰安婦仍然在世,她們繼續要求日本政府能在她們有生之年賠償和道歉。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3月8日報導,臺灣首座慰安婦博物館的正式名稱為「阿嬤家」。
  • 臺灣首座「慰安婦」銅像,真有可能被移除.
    「慰安婦」銅像設置在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而臺南市黨部下個月要被法院拍賣,未來銅像可能隨產權易主而清除。
  • 馬英九擬為臺灣首座慰安婦像揭幕 選址為日本觀光客熱門景點
    設置的地方曾經也是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的一家百貨商店,現在則是許多日本觀光客喜歡遊覽的地方。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附近的慰安婦銅像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13日,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像已經在臺南市中心城區放置。有關放置機構向媒體表示,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將會出席14日的揭幕儀式。
  • 臺首座「慰安婦」雕像臺南揭幕,馬英九:她們都在等日本的道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付國豪】8月14日是韓國、中國、日本等國民間團體一同確立的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這一天,臺南舉行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落成典禮。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到場為銅像揭幕。他批評民進黨當局對日本太軟弱,呼籲臺當局向日本政府要求道歉賠償,並稱「這才是對慰安婦的轉型正義」。
  • 謝長廷回應"辱慰安婦像":臺灣也有人對日本人暴力
    藤井實彥腳踹臺南慰安婦銅像。(臺灣「東森新聞雲」)海外網9月12日電近日,日本「慰安婦之真相國民運動組織」代表藤井實彥腳踹慰安婦銅像事件引發外界關注。謝長廷曾妄稱設慰安婦像破壞「臺日友誼」事實上,上個月臺南市慰安婦人權促進會為慰安婦銅像揭幕時,謝長廷就曾發妄言。8月14日,馬英九受邀至臺南為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揭幕,並公開呼籲日本政府正式道歉。
  • 「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吳奶奶去世 見證者又少一人
    臺籍阿嬤(11月初)今年11月初,中國臺灣最年長的二戰時期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阿嬤(不公開個人信息)因身體各器官都已經老化,最終難抵疾病侵蝕,以近百歲高齡離世。隨著這位阿嬤的過世,目前臺灣地區僅剩芳美阿嬤一位日軍「慰安婦」制度倖存受害者。
  • 這座博物館將因資金困難關閉,臺灣是缺這個錢嗎?
    (圖片來源:網絡)據媒體報導,臺灣首座「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因募款不足等原因,將於今年11月暫時關閉。這座博物館位於臺北市,是2016年12月10日正式開館的。創辦紀念館的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表示,因門票收入不抵租金、募款減少等原因,不再跟房東續約,暫時關閉,正在選擇適合位置,仍期盼當局提供閒置空間,可作永久展覽。目前暫時打算以行動博物館的方式不定期在其他縣市展出,只是仍需募集經費。臺灣缺維持這個紀念館的錢嗎?
  • 馬英九:踢踹慰安婦銅像的日本人嚴重傷害臺灣人情感 蔡當局應捍衛...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首座慰安婦銅像遭日本右翼團體代表腳踢侮辱。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辦公室(以下簡稱馬辦)表示,這嚴重傷害臺灣人民的情感,蔡當局應拿出該有的態度,捍衛慰安婦及臺灣的尊嚴。據臺灣《聯合報》9月11日報導,臺灣民間團體8月14日前在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設置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馬英九當時親自出席銅像揭幕。
  • 臺灣初設慰安婦像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非常遺憾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璐】據日本NHK電視臺8月15日報導,臺灣14日設立了首座慰安婦像。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之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非常遺憾!臺灣這一做法與日本政府的一貫立場互不相容」。
  • 兩岸一周要聞丨臺灣開放持團聚證大陸配偶申請入臺
    - 連結兩岸 · 服務兩岸 -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福建省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標兵⬆️ 點擊藍色關注我們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3日宣布,自24日0時起開放持有團聚證的大陸配偶申請入境。
  • 國民黨臺南市黨部將被拍賣 "慰安婦"銅像恐被移除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全臺首座「慰安婦」銅像在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設置,並由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揭幕,也引發「日本駐臺代表」沼田幹夫高度關切,據了解,臺南地方法院將在9月4日拍賣臺南市黨部,
  • 社評:日本小丑踢慰安婦像,也在羞辱臺灣
    日本右翼團體「慰安婦之真相國民運動組織」等6日派代表藤井實彥前往臺灣的臺南市,欲就臺南市慰安婦人權平等促進會在該市設立慰安婦銅像與國民党進行「辯論」。不想藤井竟然在現場用腳踢慰安婦銅像,這一不敬之舉引起臺灣民眾的極大憤慨。
  • 國民黨臺南黨部將被拍賣 有人慾搶拍後拆慰安婦像
    海外網9月1日電 全臺灣首座慰安婦銅像8月14日在臺南市揭幕,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出席揭幕儀式,公開呼籲日本政府正式道歉,讓日本以及臺當局十分不爽。然而伴隨著國民黨臺南市黨部大樓拍賣,該座慰安婦銅像的命運再次引人憂慮。據悉,目前已有金主正籌措資金搶拍大樓,搶拍之後將拆除慰安婦銅像。
  • 壹聞:臺灣首座「慰安婦」主題博物館揭牌
    壹聞:丙申年二月十六 2016.3.24一、行業新聞1、臺灣首座「慰安婦」主題博物館揭牌  日前,臺灣首座「慰安婦」主題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行揭牌儀式,博物館紀念了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博物館位於臺北大稻埕,由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籌建、運營。
  • 臺灣首部「慰安婦」紀錄片將重新整理修復
    新華社臺北12月10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拍攝於1998年的臺灣首部「慰安婦」紀錄片《阿媽的秘密》原始膠片10日由臺北婦女救援基金會捐贈給公共機構臺灣電影中心,尋求更專業的存儲、修復和進一步推廣。
  • 「慰安婦」人權影展臺北啟動
    本報臺北8月3日電 (記者王平)2017國際「慰安婦」人權影展4日起在臺北舉行,多部「慰安婦」紀錄片將展映,聚焦「慰安婦」倖存者最真實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