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書協深深感受了印尼華人的書法熱情……好激動

2021-02-18 梅州日報一客都文譚

誼聯客家 翰墨傳情

梅州市書協首次出國

赴印尼交流採風

近日,應印尼書法家協會總主席李秀賢(祖籍梅州市豐順縣)和輔導主席胡素丹(祖籍福建永定)的盛情邀請,由梅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彭貴山率領的梅州市書協採風團一行13人,首次走出國門到印尼採風交流。

在短短數天的行程中,梅州採風團一行拜訪了印尼客屬聯誼會、雅加達客屬聯誼會和印尼梅州會館,還與印尼當地的華人書法家協會會員,開展了兩次筆會交流活動,增進了兩地友誼。


梅州市書協採風團於第一天上午到達雅加達客屬聯誼會會所,訪問了印尼客屬聯誼總會及雅加達客屬聯誼會。印尼客屬聯誼會執行主席張和然,向來自梅州的客人介紹了印尼雅加達客屬聯誼會的具體情況。據悉,該會成立於1999年,旨在傳揚「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客屬一家親」的理念,以團結印尼客家人、維繫親情、弘揚客家文化等為目標。

下午,採風團拜訪了印尼梅州會館,受到印尼客屬聯誼總會第一副總主席曾季瑾等人的熱烈歡迎。雙方親切交談,增進了鄉誼。曾季瑾說,印尼梅州會館是聯絡和團結印尼客家人的重要平臺之一,為印尼客家人福利事業而不懈努力。

次日上午,採風團參觀了坐落在縮影公園華人文化園裡的印尼客家博物館,受到博物館工委會副主席楊健昌等人的接待。眾人在了解了博物館的緣起和建造過程,以及印尼客家人在這片土地上自強不息的奮鬥歷程後,由衷讚嘆,並對當地客家人情更濃、誼更深。

在印尼期間,兩地書協的第一次交流筆會隆重召開,出席者達200餘人,場面熱鬧非凡。其中,印尼書協創始人及監事長李順南,特地從萬隆趕到雅加達來。梅州市書協主席彭貴山、印尼書協總輔導主席胡素丹、印尼書協總主席李秀賢等人致辭後,筆會正式開始。

彭貴山指出,梅州市書協從成立至今已有30多年,為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採取了「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以提升書藝水平,而到印尼採風交流是他們第一次「走出去」。同時他對印尼書法家來梅交流也發出邀請。

胡素丹在致辭時說,因為中華文化在印尼曾遭近30年的禁錮,當地華人的書法事業在15年前才開始發展起來,但大家都希望能將中華文化的瑰寶、祖籍國的國粹發揚光大並傳承下去,也希望可以通過筆會增長知識、深化友誼。而李秀賢則感嘆道:「因為失去過,所以我們特別熱愛書法。」

交流筆會上,書法家代表們紛紛揮毫潑墨,「翰墨傳情」「四海一心」「中印友誼,萬古長青」等風格迥異、氣韻和諧而又飽含客屬情誼的作品不斷呈現。及至晌午,雙方書法家意猶未盡,揮毫書寫的熱情絲毫未減。最後雙方互贈作品,代表團為印尼客屬聯誼總會、雅加達客屬聯誼會分別送上了「偉壯客家」「鄉情永固、家國長春」等書法作品。


採風團於第三天訪問了印尼書協會所。雙方在文字的演變與發展,筆墨的運用,如何選帖、讀帖與臨帖,有關筆法、字法、章法,以及創作心得體會、書法鑑賞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之後進行第二次筆會,創作出了近50幅作品,書體包括真、草、隸、篆、行。大家就作品交換看法,取長補短,展開熱烈討論。筆會在熱情融洽的氣氛中結束。

據了解,這次梅州和印尼雅加達兩地書法家的交流筆會活動,印尼當地的《印華日報》、《國際日報》、《星洲日報》、《商報》等多家華文報紙均有大篇幅圖文報導,在華人社會引起較大反響。

文/宋縈顙根據《國際日報》、梅州市書協網整理

圖片來自梅州市書協網

網編:翔梅


相關焦點

  • 山東省書協副主席、青島市書協主席範國強:就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
    山東省書協副主席、青島市書協主席範國強:就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展覽答記者問記者:從1994年中國書協主辦首屆全國正書展覽到2020年全國第五屆正體書法展覽在青島籌辦,已歷時17年整。作為全國正體書法創作最權威的展覽,它首先包括展示與引領兩方面的重要功能。在這個意義上說,「守正創新」的展覽理念非常正確也非常重要。雖然說從最初的展覽開始,「守正」與「創新」這兩個關鍵詞就一同存在。但以我的理解和感受,展覽的側重點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進行著轉化調整。
  • ...成立70周年河南省直書協書法作品進京展」在北京河南大廈成功舉辦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河南省直書協書法作品進京展」在北京河南大廈成功舉辦 2019-09-03 10:30:00來源:央廣網河南分網
  • 書協專家鬧笑話,一幅書法錯3字,網友:小學畢業?
    在書法藝術領域寫錯別字的情形並不少,雖然書法家是整天要和漢字打交道的人,但一些沒名氣的書法從業者寫錯字,別人並不會拿來當反面教材,但若是書協的大師、專家寫錯字,那就相當於鬧笑話了。一幅錯3字在某書協有一位蘇姓的大師,目前的地位大約是現今書壇生態圈中的頂層存在,作為該書協的棟梁,他的書法究竟如何呢?
  • 最有爭議的中書協主席論蘇士澍,卸任在即,得失幾許?蘇士澍書法作品...
    中國書法家協會自1981成立,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已歷6任,現在中書協主席又值換屆,那麼現任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對中國書法有什麼貢獻?中書協主席蘇士澍任職期間有什麼得失?中書協主席蘇士澍的書法作品怎麼樣?我們已經可以就這個話題做個定論了。
  • 中書協書法大家劉光霞,行書曹操《龜雖壽》欣賞,可做帖的好書法
    墨是書法構成的重要元素,是書法呈現的最直接的顏色,我們把這種顏色稱之為墨色。墨色的變化除了運筆的輕重緩急之外,調墨也是一幅書法作品的至關重要的步驟。書法學習和創作當中如何調墨呢?若是初學或是練習,用一得閣墨汁就行(不過貌似市面上有很多假牌子,如果是真一得閣,寫完的毛筆用水衝洗後是紫色的。)毛邊紙紙上水墨調和不是很重要(能拉的動筆就差不多,但是如果墨太厚會縮短毛筆的使用壽命。)
  • 印尼華人的民間信仰
    希望快遞能在半個月之內領出來,不然就玩完了這個沒人說英語的國家,呆起來實在難受,出門就跟啞巴一樣早早離開好了,以後不會再來之前是除夕夜來的金德院的,人多得跟米一樣,沒法慢慢的轉。今天故地重遊,金德院在去年遭遇火災,現在早已沒有屋頂,柱子都被燒成黑炭,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修復
  • 湖南書協主席何滿宗書法:基於兩個理由,我給點讚 你噴也正常
    湖南書協主席何滿宗書法:基於兩個理由,我給點讚。你噴也正常。何滿宗先生的書法功名,還是比較顯達的,他是湖南省的書協主席,算是書法藝術的「疆土大員」。但是,書協主席們因為身染官腔,藝術功淺的現象近些年來比較明顯,所以人們對掛著書協、中書協名頭的書法藝術家,多少會有懷疑傾向,認為這些書法家當官是材料,寫書法未必能稱家!但是面對湖南書協主席何滿宗的書法,我是要給點讚的。他的書法質量,明顯區別有另外一些書協領導的俗質,有讓人眼前一亮,是精品可觀的印象。
  • 湖南、湖北、廣西、廣東四省書協主席書法作品欣賞!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誌的民族符號,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湖南湖北以洞庭湖為界,廣西廣東指桂江與賀江入匯西江之地域,是水文化意識的一個體現和佐證,此圖集為大家介紹兩湖兩廣的書協主席書法作品。
  • 【名家題賀】盛世同慶七十華誕·全國十省市青年書協網絡書法聯展
    王小靜:中國傳媒大學胡抗美書法博士班成員,中國書協會員,甘肅省書協理事,甘肅省青年書協顧問,甘肅省婦女書協副主席,隴南市書協主席,隴南市青年書協名譽主席賈攝新: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
  • 書協主席沈鵬的書法,究竟怎麼樣?網友爭論不下!
    文 | 王呈祥最近我做了一個網絡問答,題目為:書協主席沈鵬的書法究竟怎麼樣?也許是問題的主人翁較為有名,再加上作品較貴的原因,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有人說寫得好,也有人說寫得不好,爭論不下,綜合所有網友留言,好壞的比例大約是3:7。下面,我們來看幾條熱度較高的留言。
  • 山東省書協孟鴻聲:書法是中石先生與家鄉的紐帶
    11日,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孟鴻聲趕到北京,代表山東書協、山東文聯在八寶山殯儀館送別中石先生最後一程。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對他進行了電話採訪。說起中石先生的書法,孟鴻聲滔滔不絕起來。「中石先生將唐楷的顯秀、嚴謹、法度,魏碑的粗獷、斑駁、自然融為一體,但他的主線還是『二王』系統。同時,『二王』的行草書法,也給中石先生帶來一些活力。
  • 中書協書法培訓中心2020年第四期臨摹與創作研修班在山東高密舉辦
    11月26日上午,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2020年第四期臨摹與創作研修班在高密市拉開帷幕。中共高密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魏徵致歡迎詞,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副主任兼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主任高慶春講話。高密市文聯黨組副書記張修業、市書協主席任成森,授課書家劉建豐、曲慶偉、林峰、程度出席開班儀式。儀式由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副主任鍾成主持。開班儀式結束後,高慶春主任為學員做了題為《歷代書風圖鑑》的講座。
  • 一位喜歡寫書法的縣委書記,一筆好字直追古人,這水平能進書協了
    其實在當代社會,絕大多數的書法高手往往在「書協」當中,而一般民眾以為的民間高手,很多都是寫「江湖體」的,對於沒有接觸過書法的人而言,好字就是看起來花裡胡哨,而他們並不知道「法度」為何物,這也是當代美學教育缺失的一個原因。
  • 「書協主席」空缺,未嘗不可!
    而我們書法生態的以評獎論資格,以理事位置論身份,以背後的背景為資本,都使每一屆書協換屆充滿了一種不以藝術水平而以書法之外的因素比拼,也成為各級文聯領導頭疼或者可以「潛規則」。就是以藝術論高低,書法藝術的高低又是誰能評說的?過去,信息通訊不發達,口口相傳,現在信息技術發達了,但書法這門藝術的深度高度,卻也無法真正「定秤」。
  • 湖南書協副主席孔小平:以古典創作為基,追求書法的可心、養眼!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畫院特聘書畫家,湖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文化藝術基金會副主席,湖南省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沙市文聯副主席、長沙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孔小平堅持,走一條什麼樣的書法之路是確立一個書法家能走多遠的基礎。他將傳統審美與現代形式相結合,力求走一條「新古典主義的書法之路」。
  • 印尼華人為什麼比印尼當地人富裕?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首倡之地的印度尼西亞,也是海外華僑華人最多的地區。早在唐代,廣東、福建沿海地區就有人下南洋到印度尼西亞謀生,而清朝末期更是迎來下南洋高峰。據悉,印尼華人已有2000萬左右。看看印度尼西亞最富有的十個華人,你會發現它們都有共同點:他們幾乎都是中國商人的後代,他們都是移民到印度尼西亞的。
  • 中國書協副主席聶成文被噴:書法打了假疫苗?離醜書一步之遙?
    草書 | 陳洪標 | 文這兩天,網絡上突然多次出現了中國書協副主席聶成文,不是被噴書法打了「假疫苗」,就是說離醜書只有一步之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這位73歲的老書法家,有什麼新變化?▲圖為聶成文現場揮毫為何網上對聶成文的書法大肆批評?
  • 中書協主席旭宇大秀楷書,卻被批筆墨差田英章太遠,書法徒有虛名
    在書法界有這樣一句話,書法行不行,關鍵看楷書。意思一個書法家的書法功底究竟實力如何,不要過多的去渲染,最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出來寫幾筆楷書。通過楷書的書法水平,就能立馬判斷出他的實力如何。今天眯眯眼的花花世界要和大家說的這位書家是歷任過中書協主席,現任中書協顧問的旭宇先生。
  • 一個荷蘭人通中文會古琴,書法擅長楷書,網友:中書協被無情打臉
    (第286期)文/中弘有畫講一個荷蘭人通中文會古琴,書法擅長楷書,網友:中書協被無情打臉本期導讀:眾所周知,中國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完整延續傳承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他如願以償以外交官的身份來到中國,來到中國那年他20歲,首先學習的就是中國書法,其中最擅長楷書還有草書,筆耕不輟他寫的書法力道雄健,筆法正統,功底非常之深厚。其實對於一名外國人,再加上當時他的歲數,對於楷書和草書都是遊刃有餘已經是非常難得了。看到他的楷書,如果你不看下面的署名,你肯定不會想到這是一位荷蘭人寫的。
  • 賀宏亮︱上世紀最後十五年的書法生態:華人德致白謙慎一百札
    最近剛剛讀完薛龍春兄編的《飛鴻萬裡:華人德致白謙慎一百札(1983-2000)》,不禁又讓我懷念起那個時空距離其實並不太遠的年代。那時,人們真誠地談論著世界、傳統、精神、文化、美學這些「大詞」。學習書法的人,視官方書協為很神聖的機構,大家手中傳閱著三個月一期的《中國書法》和兩個月一期的《書法》,渴望入選中國書協舉辦的國展或中青展,一躍龍門,對歷屆國展中青展入選書家的名字如數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