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洞庭湖違規出租調查:候鳥天堂何以淪為蟹池藕塘?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東洞庭湖的萬畝內湖——採桑湖與大湖一堤之隔。這裡是候鳥的棲息地,被譽為「候鳥天堂」。當大湖水位過高淹沒灘涂和草甸時,這裡更是東洞庭湖保護區內的「諾亞方舟」。

  然而,被譽為「候鳥天堂」「諾亞方舟」的採桑湖卻以每年370萬元的價格被出租,淪落為種藕、養蟹的「池塘」。

  萬畝溼地「命運」為何遭遇突變?這一切背後有著怎樣的利益鏈條?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承租金上漲近49倍 萬畝溼地一分為二:一半種藕,一半養蟹

  昔日的採桑湖碧波萬頃,而記者近日來到採桑湖,卻只見湖面上立著密密麻麻的荷葉,湖水難覓,鳥兒也不見了蹤影。

  據了解,2013年12月3日,受採桑湖鎮委託,嶽陽市君山區發改局掛牌出讓採桑湖經營權。嶽陽籍商人黃振雄最終以每年370萬元的價格拿下,承包期為5年。

  採桑湖鎮黨委書記楊曙東向記者坦承,溼地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採桑湖作為溼地保護區的實驗區被允許「適度開發」,歷史上一直就有養殖生產活動。上一個5年,採桑湖的承包價僅為38萬元,在當地鎮政府眼裡,此次的出讓已是國有資產的巨大「增值」。

  拿到經營權之後,承包公司在採桑湖中整修了一條密閉大壩,將湖面分割成種植區和養殖區:種植區種藕,養殖區養蟹。

  在眾多業內專家看來,這種方式不僅破壞了採桑湖的水面,而且將嚴重破壞湖區的生態功能。「種藕對水位的要求比種水稻還要苛刻,要求恆定水位、減少底棲生物,而且高密度的荷葉使候鳥難以覓食。收藕之後這片『候鳥樂園』將變為爛泥地。」嶽陽市溼地保護促進會會長彭祥林說。

  而接受採訪的承包公司代表周長明表示:「370萬元和38萬元概念當然不一樣。以前說白了就是『人放天養』,但370萬元的話,在品種和魚苗數量上肯定要增加,如果還按常規的養法,利息都收不回來。」

  「適度開發」還是「吃幹榨淨」?耗盡資源只為利益驅動

  記者了解到,儘管實驗區屬於可適度開發區域,但依據我國《溼地保護管理規定》第31條:除法規有特別規定的以外,在溼地內禁止填埋、排乾溼地或者擅自改變溼地用途;取用或者截斷溼地水源;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等。

  採桑湖目前的養殖方式顯然已經違規。而從生態保護的角度來看,鎮政府這種出讓不啻於「掠奪式開發」。

  目前,採桑湖被出租一事已引發各方關注,國家林業局要求當地政府解決採桑湖問題。

  「從溼地保護的角度來說,如此開發政府存在決策失誤之處。但承包已是既成事實,政府無權將承包公司趕走,也無力賠償公司的巨額損失。」採桑湖鎮黨委書記楊曙東說。

  而另一方的承包公司似乎對目前的狀況也不滿意。「政府說公司種藕種不得,養蟹養不得,我們不可能搞一湖水餵鳥。公司經營活動符合合同約定,去法院打官司也肯定贏。」周長明說,包括第一年的租金和押金,該公司已上交政府740萬元,加上今年投入的3000萬元生產資金,經營壓力很大。

  管理部門束手無策,法規條例無力懲處:溼地保護面臨困境

  東洞庭湖保護區採桑湖管理站站長易飛躍對在自己眼皮下發生的一切倍感焦慮又束手無策。「很多人質疑保護區為何不作為?但是保護區只能管理而無『地權』。」易飛躍說,「採桑湖是採桑湖鎮的土地,保護區想用得掏錢去租。」

  據介紹,2012年底,東洞庭湖保護管理局計劃籌資租下採桑湖,結合候鳥、江豚、麋鹿等的保護,將其打造為「長江中下遊的生態明珠」。但其籌措的每年50萬元經費顯然無法與370萬元的高價相比,保護區最後只能放棄。

  事實上,採桑湖的問題並非孤例。近年來,隨著傳統養殖向現代水產業發展,湖區周圍地產開發價值增大,各種湖面水體成了各方爭奪的焦點,作為重要溼地的自然保護區在許多地方面臨過度開發的境地。

  2014年,國家林業局公布第二次全國溼地資源調查數據顯示,與第一次調查比較,我國自然溼地面積減少了337.62萬公頃,減少將近一成。

  據了解,我國目前尚無國家層面的溼地立法。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溼地保護管理規定》由國家林業局頒布,多數條款針對溼地保護的單一元素設置,完整性、系統性、針對性和操作性欠缺。特別是對溼地佔用徵用的監督管理、各種破壞行為的處罰等缺乏有操作性的條款和規定。

  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副院長徐基良認為,行政上的多頭管理降低了溼地保護的效率和效益,加劇了溼地保護中的衝突。業內人士認為,很有必要從國家層面出臺一部專門針對溼地保護的行政法規。

  再過一個月,數以萬計冬候鳥就會翻越千山萬水,來到洞庭湖過冬。到那時,採桑湖的常客灰鶴、小白額雁、水雉等候鳥會否發現對自己的「家」已消失不見?人們只能拭目以待。(記者史衛燕)

相關焦點

  • 湖南洞庭湖保護區溼地遭出租 候鳥天堂淪為蟹池藕塘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採桑湖,位於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東洞庭湖的萬畝內湖。這裡曾經碧波萬頃,被稱為「候鳥天堂」,如今卻被當地鎮政府以每年370萬元的價格出租,淪為一片蟹池藕塘,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當下,正值挖藕時節,承包商已經向村民喊話,只要肯下湖挖藕,就先預付5000元;而當地政府則派出30多人工作組進村入戶宣傳,不準村民挖藕。
  • 君山區候鳥天堂:採桑湖鎮
    採桑湖鎮地處君山區西部,緊鄰東洞庭湖生態自然保護區,周邊與許市鎮,錢糧湖鎮和三封寺鎮相鄰,鎮駐地位於分路口,隨著形勢調整,採桑湖已經與錢糧湖合併為新的錢糧湖鎮。君山區的候鳥天堂相比較於君山區其他地方而言,採桑湖不僅位置上最接近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而且採桑湖境內還擁有採桑湖溼地,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採桑湖這塊地方能夠最直觀的感受到候鳥成群的壯觀景象
  • 湖南岳陽市立法保護東洞庭湖:一泓清水 細管長護
    來源:【人民日報】妨礙水上交通,破壞生態環境,擠佔候鳥棲息地……曾經,洞庭湖環湖大堤臨水處搭建的一個個釣魚臺造成一系列問題,多部門去取締卻遭遇「顧頭不顧尾」的尷尬。 與生產生活區高度重疊,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臨的管理難題遠不只是違建。
  • 洞庭湖候鳥提早歸巢(組圖)
    東洞庭湖被譽為候鳥的天堂。 (資料圖片)東洞庭湖工作人員監視候鳥遷徙情況。  10月16日,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大小西湖湖面上,野鴨、鴻雁、豆雁、白額雁、灰鶴和白鷺等候鳥正在這裡覓食、嬉戲、梳理羽毛……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桑湖管理站站長高大立說,這些都是來東洞庭湖溼地越冬的候鳥,今年候鳥來得比往年要早10多天,是20多年來的第一次,這與本地生態環境大為改善有關。
  • 【美麗中國長江行】君山採桑湖:曾經人鳥爭食 如今變成候鳥樂園
    採桑湖位於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面積7.43平方公裡,是洞庭湖水域冬夏季候鳥小白額雁、反嘴鶩、白鶴、天鵝等的主要繁殖和棲息地。物產豐饒的採桑湖一直是當地農民謀生的聚寶盆。2014年,採桑湖承包經營者在未經當地水利、林業、環保等相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在採桑湖大面積種植蓮藕,進行掠奪性開發,造成人鳥爭食,採桑湖生態環境每況愈下。
  • 東洞庭湖——古稱「雲夢澤」,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是「國際溼地公約」收錄的中國境內21個國際重要溼地自然保護區之一,主要保護洞庭湖溼地生態和生物資源。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物種具有古老獨特、珍稀度高的特徵。
  • 君山區東洞庭湖歐美黑楊全部「臥倒」
    記者從君山區林業局了解到,截至11月13日,君山區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744畝歐美黑楊全部清理完畢,提前40餘天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任務。為發展湖區經濟,東洞庭湖曾大面積種植造紙經濟林歐美黑楊。作為一種外來植物,歐美黑楊會破壞魚類繁育場和鳥類棲息地,嚴重影響洞庭湖生態系統。
  • 已有4萬隻候鳥飛抵東洞庭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越冬;小白額雁數量佔全...
    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的候鳥數量,2009年1月8日記錄的數據為8.8萬隻,2010年1月25日記錄的數據為11.95萬隻,2011年1月9日記錄的數據是15萬隻(整個洞庭湖一共為17.8萬隻)。近3年,東洞庭湖候鳥數量逐年增加。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採桑湖管理站站長易飛躍昨日告訴記者,在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目前已有4萬隻左右的候鳥光臨。
  • 沙鷗翔集候鳥紛飛 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盛大開幕
    (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奮鬥,洞庭湖也已煥發新顏,水在變清、岸在變綠、候鳥在變多,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特別是廣袤幽靜的東洞庭湖溼地,每年吸引數十萬隻候鳥來此越冬棲息,被譽為「候鳥天堂」。圖片均由 李石裡 攝)      星辰在線12月7日訊(通訊員 舒暢)八百裡洞庭沙鷗翔集、候鳥紛飛。12月7日上午9點,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
  • 東洞庭湖——古稱「雲夢澤」,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是「國際溼地公約」收錄的中國境內21個國際重要溼地自然保護區之一,主要保護洞庭湖溼地生態和生物資源。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物種具有古老獨特、珍稀度高的特徵。
  • 與候鳥的那些故事
    12月8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天鵝在這裡越冬。姚毅從1995年起參與到保護候鳥工作。對於洞庭湖越來越多的候鳥前來栖息,他有不少話說。    在2000年的年初,姚毅和同事第二次在東洞庭湖見到這隻當年被自己救助的小白額雁。「當時看到的是一家五口,更意外的是,在2000年底的時候,它身邊又多了三隻小鳥,無意間,自己成為它們生活變化的記錄者。」
  • 嶽陽縣嚴厲打擊非法採砂,讓東洞庭湖碧水重現眼前
    自此,嶽陽縣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認真組織開展東洞庭湖水域打擊非法採運砂專項整治、「小蜜蜂」非法改裝船隻專項整治等行動,使非法採運砂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確保了東洞庭湖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6·5世界環境日前夕,記者登上縣砂石辦執法二大隊的執法船,隨執法工作人員深入東洞庭湖水域進行湖面巡查。
  • 洞庭湖越冬候鳥陸續集群北遷 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央視網消息:隨著天氣變暖,在洞庭湖越冬的候鳥陸續向北方遷徙,它們分種群集結的場面蔚為壯觀。這兩天,在湖南省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湖水域,成千上萬的綠翅鴨變得非常活躍。東洞庭湖是 " 全球小白額雁主要的越冬地之一 ",今年調查數量達 12428 只。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總工程師 姚毅:小白額雁是在北極圈苔原地繁殖的,在我們洞庭湖是冬候鳥,在雁類裡面它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
  • 數十萬候鳥聚會洞庭湖國際觀鳥節
    三湘都市報記者 丁鵬志 實習生 廖靜旋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李石裡 攝)3000多隻小天鵝「組團」來過冬洞庭湖是國際重要鳥類越冬地,被稱為「鳥類的天堂」。湖南高度重視候鳥保護工作,省政府從2010年起發布通告對野生鳥類進行禁獵,成為全國首個全面禁獵野生鳥類的省份。同時,我省堅持以法護鳥、以林護鳥、以節護鳥,相繼開展了「洞庭風雷」「百日護鳥」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濫捕濫獵候鳥的違法犯罪行為。
  • 寫字樓大廳被物業出租給便利店經營,是否違規?監管部門:正在調查
    對此,楊女士也諮詢了律師,得知物業的行為是屬於違規行為,「因為大廳是屬於業主的公攤部分,物業公司無權出租給商家,同時,大廳沒有產權,商家也辦不到營業執照,屬於無證經營。」同時她還發現,同一寫字樓,A棟內有商鋪,B棟內卻沒有。
  • 武漢紅會:違規出租備災倉庫系歷史遺留問題
    武漢紅會:違規出租備災倉庫系歷史遺留問題 2014-09-19 09:29:35  武漢紅會稱系歷史遺留問題  針對本報月初獨家報導武漢救災備災倉庫被違規出租整改三年無果的報導,湖北省武漢市紅十字會今日作出回應,稱此事系歷史遺留問題,需要武漢市政府及多家職能單位共同合理解決。
  • 嶽陽縣東洞庭湖「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每-在這裡棲息的雁、鴨等水鳥達數百萬羽,每-有白鸛、白鶴、黑鸛、白鷺等255種國家級保護候鳥在這裡越冬,大鴇、白頭鶴、鴻雁、小白額雁、青頭潛鴨等稀有鳥類也經常在這裡嬉戲。 東洞庭湖豐富的植物物種、植物區系成分和植被類型,展示了其多樣性和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 東洞庭湖溼地的生態救贖:清除迷魂陣,解救「網中鳥」
    然而,因為洞庭湖中有了非法捕撈工具迷魂陣,一些候鳥誤入迷魂陣失去了自由,經過現場解救後放歸大自然。  進入十月,氣溫有了明顯的下降,洞庭湖中寒冷起來了。嶽陽江豚保護協會志願者、漁民付錦維、範欽貴等人堅持每天都在洞庭湖中巡護。當他們來到紅旗湖外圍的七星湖與白水湖交界的地方時,發現迷魂陣中鑽進了很多鳥兒。  這些鑽進迷魂陣裡的鳥有巖沙燕、小鸊鷉、以及鴴鷸。
  • 年關將近 洞庭湖溼地毒殺候鳥現象頻發(圖)
    他當即向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保護站舉報,「東洞庭湖君山壕壩區域一隻疑被藥毒的豆雁死亡。」  1月14日凌晨4點多,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保護科科長高大立和省護鳥營嶽陽站志願者王均強一行驅車趕赴毒鳥現場——褲刀灣。  6點左右,他們到達現場便發現了可疑人物。為了取證,幾人悄悄藏入蘆葦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