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又玩平移,連廟裡佛像都不帶拿的……

2021-03-01 觀察者網

還記得中國令外媒驚嘆的文物保護拿手菜嗎?

今天(2日),又一座寺廟正在整體平移中。

按照工程方案,有著130多年歷史的上海玉佛禪寺大雄寶殿將先向北水平移動30.66米,平移到位後,在原地向上頂升1.05米。9月2日當天大雄寶殿平移2米,之後計劃每天平移6米,頂升階段每天頂升0.3米,整個平移頂升工作預計在兩周內完成。

本次平移還有一項「史無前例」的舉動。

因為寺廟磚木結構「不生根」,且需連同內部佛像及文物一起平移,如果說十多年前著名的上海音樂廳(磚混結構)平移是「推箱子」,那這次平移玉佛寺大雄寶殿則是「推桌子」。

「我們視頻」截圖

玉佛寺大雄寶殿為什麼要平移?

據上海玉佛禪寺官方博客,大雄寶殿建成於1918—1928年間,至今有近百年歷史,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和區文物保護單位。經百年變遷,寺院周邊現已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大雄寶殿建造年代久遠,建築又為磚木結構,寺外環境的改造施工不可避免地對殿堂底部的樁基結構造成一定影響。而殿堂木構、瓦片,歷經風雨,也存在蟲蛀或鬆動情況。

藉由這次平移,這座主殿將在整體結構不做任何變動的基礎上,增加底部混凝土平層,從而提升主體建築抗震性,穩固其建築結構,更好地保護大雄寶殿的原有歷史風貌。

磚木結構的建築主體和其中文物一起移動,國內尚屬首次

玉佛禪寺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已走過了130多個春秋。寺院信眾多,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年客流量可達到200萬人次。每逢重大節日、香期,更是人山人海,特別是除夕、大年初一舉行新春祈福活動,單日客流量更是突破10萬人次。

寺院中軸線是人員最密集的區域,但現在大雄寶殿前廣場空間侷促,加上香火較旺,這些都會造成嚴重的大客流安全隱患。想要做到疏散空間最大化,除了將東西兩側廂房改為獨立殿堂以重塑空間外,大雄寶殿整體向北平移30.66米,騰出更多殿前空間,也是關鍵所在。

大雄寶殿此次平移,不僅能夠消除公共安全隱患,也給寺院建築布局的合理化留出了改善空間,並更好地保護寺院歷史建築。

熟悉寺院歷史的信眾可能有所了解,當年盛宣懷家族舍宅為寺,歷經十年重建,才有了如今的玉佛禪寺。故在修繕工程啟動前,除了中軸線上的大雄寶殿和天王殿外,寺院其餘建築都呈現出非常鮮明的江南民居風格。廂房、長廊、回字形的天井,這樣的建築布局使得寺院空間相對逼仄,人行區域狹窄。

外加寺院缺少鐘鼓樓,且禮佛的殿宇與生活用房並列,既不符合傳統意義上的叢林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信眾禮佛造成不便。

在大雄寶殿平移之後,殿前將加蓋鐘鼓樓及觀音殿,統一江南《營造法原》殿廷建築風格,使得玉佛禪寺的建築布局更加完整。當然,即使加蓋殿堂,大雄寶殿前的公共空間還是比原來翻了1倍多。

平移後,騰出的地方將加蓋鐘鼓樓和殿堂,大雄寶殿前廣場空間也將擴大一倍左右(解放網圖)

上海玉佛寺玉佛之一(圖片來自互動百科)

上海音樂廳平移類似推「箱子」,大雄寶殿平移類似推「桌子」

大雄寶殿的平移工程,讓人想到十多年前著名的上海音樂廳平移。

項目負責人向解放網記者表示,「與上海音樂廳平移不同,音樂廳的磚混結構使整個平移過程類似於推一個『箱子』,而大雄寶殿木結構不生根的特點使其過程類似於推一張『桌子』,『桌子』下方還需帶著所有佛像、佛臺一起移動,過程中如何保障整體結構和佛像文物的安全,對於施工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玉佛禪寺和工程方上海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專家一起來出謀劃策。」 該負責人說,幾經論證商議,最後決定採用「框支撐」的保護技術,保證佛像在平移頂升的加速瞬間能夠穩如泰山。

記者了解到,承接本次移位、頂升、加固專業工程的上海天演建築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有著上海音樂廳等建築的平移經驗。

大雄寶殿平移刻度(新民網配圖)

與上海音樂廳平移相同的是,玉佛禪寺大雄寶殿平移結束後,還需要在到位後頂升1.05米。但相比上海音樂廳,玉佛禪寺計劃採用的交替頂升技術已比那時有了明顯的提升。十多年前,上海音樂廳的頂升採用的是臨時支撐的方式,千斤頂頂升一定高度後,將整座建築安放在臨時支撐物上,再重新設置千斤頂高度,進行下一輪的頂升。在這「一頂一放」的過程很有可能會造成建築角度扭轉等問題。「十五年後的今天,交替頂升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推廣使用,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問題。

據悉,大雄寶殿平移到位後,底部千斤頂將分為兩組進行交替頂升,使建築物連續受力,不發生偏斜。

大雄寶殿的「腳」(新民網圖)

此前,國內在保護文物方面,已多次採用樓房平移技術

在中國,隨著城市化的加速推進,中國的城鎮人口越來越多。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的城鎮人口從1995年的3.52億人增長到2015年的7.71億人。

中國大陸有14座城市人口超過500萬,僅僅在2016年一年,中國就建成了84座摩天大樓。在如此迅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如何保護城市裡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對這些建築的保護,中國人的解決思路是——搬遷。

2016年,武漢的漢口義勇消防聯合會舊址整體平移90米

2013年,上海正廣和汽水廠大樓整體平移38米

2008年,位於北京的中國農工銀行舊址整體平移約50米

2008年,上海音樂廳整體平移約68米

2001年,廣州錦綸會館整體平移80米

關於大雄寶殿移位工程的相關問答(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李亞明)

問題1 :為什麼要對大雄寶殿移位?目的是什麼?

答:由於城市的發展建設,相對玉佛寺存在:內部地勢變低,內部場地擁擠,房屋年久失修,已不能很好地滿足實際使用需求,為消除這些公共安全隱患,改善環境需對玉佛寺進行整治、改造、修繕。大雄寶殿的移位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問題2 : 玉佛寺大雄寶殿建築有近百年的歷史,那是什麼樣的結構形式?與現今的建築有什麼不同?

答:玉佛寺大雄寶殿是磚木結構建築,主要承重結構是抬梁式木構架,屋架為歇山式木構架,東西山牆為實心黏土青磚。不同與現今建造方式是古老的江南《營造法原》殿庭建築,其中大小木作均為重點保護對象;大雄寶殿的磚雕、石雕、屋面灰塑、瓦脊等工藝精湛是重點保護對象;大雄寶殿內佛像為始建時原物也為重點保護。

問題3: 眾所周知,百年建築基礎之重,關鍵是基礎的支撐,玉佛寺大雄寶殿要進行移位,很難理解大雄寶殿的基礎是怎樣的?

答:大雄寶殿原基礎是在建築臺基上構築磚基礎,立木柱。限於當時的條件基礎淺,完整性差,對移位工程的實施不利影響非常大。為進行移位工程我們在原很淺的基礎範圍內建立一完整的新基礎,形成一託盤,大雄寶殿穩穩建在這託盤之上。這一部分的工程我們稱之為託換工程,是一個非常複雜非常關鍵的工程。

問題4: 玉佛寺大雄寶殿內有很多佛像,這些佛像都是非常高大,移位時佛像怎麼辦?

答:大雄寶殿和佛像一起整體移位,這就給我們移位工程帶來了新的技術挑戰,在這方面沒有經驗可依據。為此我們開展了技術研究,從幾方面進行多方合作分析研究,如:首先了解佛像、佛臺的結構構造;第二採取合適的保護加固措施對佛像、佛臺進行臨時加固保護;第三採用特殊的技術和施工方法對佛臺基礎託換。形成大雄寶殿建築物的基礎和佛臺基礎為一整體託盤。

問題5: 移位過程中如何保證大雄寶殿的安全和完好?

答:在移位過程中我們在建築物上包括佛像上布置很多觀測點,這些觀測點有力和變形的電子信息傳感器、有光學觀測表面變化的等多種方式實時監控移位的整個過程,和相對應的預警措施。對移位的加速度、速度是嚴格控制的。

問題6: 移位是否要考慮天氣變化的影響?

答:對於極端天氣,如:大風、雷暴雨,為了安全我們會暫停移位,並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和監控,或採取臨時的安全加固措施。

問題7:玉佛寺大雄寶殿移位工程的關鍵技術是什麼?

答:可以說玉佛寺大雄寶殿的整個移位工程所有工序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工序都會影響各方的安全進行,譬如下滑道梁的很微小沉降變形就會影響整個工程的安全導致移位無法繼續,他不同與一般建築對沉降沒那麼敏感,所以我們在基礎設計時是要進行精細分析、精準設計的,嚴格控制沉降變形。

要說關鍵技術,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部分:

託換工程——將建築物及內部設施全部由原基礎轉換到新基礎上(託盤)。

從結構工程角度講,將已受力的結構構件進行轉換,會發生變形和力的重分布,對結構才生永久的影響,這些影響會導致建築坍塌。對這些影響應進行精準計算分析,使其對原結構不產生嚴重不利影響。

玉佛寺大雄寶殿還存在不利因素,近百年老建築,已存在結構損傷,缺乏原結構資料性文件,對結構無法全面掌握;原建築基礎淺,給新託換基礎施工帶來很多限制條件;不僅對建築物移位還必須對建築物內佛像等一起完整的移位,使託換工程更加複雜。

臨時加固保護——玉佛寺大雄寶殿是木結構老建築,是江南《營造法原》方式建造,木樑柱節點為榫卯形式,一些已破損鬆動,木構件自身強度不夠,對木柱要進行固定加固不能強硬復位固定,以免加固過程損傷原結構構件,這不同與一般磚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施加力來緊固。

佛像的保護,沒有經驗可依據,要採取非常手法,通過科研進行論證。

託換移位過程監控——對近百年老建築怎樣檢測,怎樣預警都是新課題。監控點,預警值都是為大雄寶殿特殊制定。

大雄寶殿移位頂升施工的問答(上海天演建築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創始人藍戊己)

問題1:大雄寶殿地面上的砼結構作用是什麼?

這層砼結構高度0.8m,在平移工程中叫上託盤梁,主要作用是承載上部結構豎向荷載和水平頂推的水平荷載,像盤子一樣託著上部結構平移到新址位置。

問題2:從外面看大雄寶殿內部架設了很多縱橫向鋼結構,是為了保護大雄寶殿的安全嗎?

是的,大雄寶殿是典型的木結構建築,榫卯結構,木柱不生根於基礎,整個結構像桌子似的擱置於地面,整個平移過程中的水平加速度很小,不容易察覺,理論上對房屋的影響很小,但是為了預防各種意想不到的意外情況(如地震等),保證整個平移萬無一失,有必要對大雄寶殿進行一定的加固,主要作用是限制大雄寶殿的位移。

問題3:這部分加固鋼結構在施工過程中有哪些難點嗎?

大雄寶殿為木結構建築,所有鋼結構均採用螺栓連接,在既有建築內採用螺栓連接的方式拼裝鋼結構難度比較大,主要體現在螺栓連接構件精度要求比較高,但是既有木柱的間距、直徑、傾斜等各不相同,需要邊安裝邊測量邊加工。

問題4:在施工過程中對大雄寶殿保護構件採取了哪些防護措施?

在進場後首先開始對大殿重點保護部位進行了必要的防護,比如中間佛像及東西側佛像採取薄膜覆蓋的防塵防潮措施,對木柱採用方木模板防碰撞的措施,對四周大理石防汙染措施。

問題5:在施工中貫穿整個雨季及高溫天氣,對工程有哪些影響?

進場施工後,拆除了南北兩側的原有門窗,土方開挖後基礎暴露於外面,雨水灌入或淋入大殿內對結構安全影響較大,為了安全,除了加強降排水措施外,土方採用分層開挖,第一層土方開挖後室內地坪高於室外地坪,第二層土方開挖時從一面向內開挖,保證雨水不匯集於大殿範圍內,而且編制了颱風暴雨的應急預案。

高溫天氣時現場搭設了涼棚,供工人休息,調整作息時間,業主單位在涼棚內供應綠豆湯,給工人解暑。

問題6:在哪些監測手段?

施工過設置了實時自動監測的設備,7臺靜力水準儀實時監測東西佛臺及中間佛臺的沉降情況,10幾個傾斜傳感器監測木柱的傾斜情況,雷射測距儀監測佛像的位移情況,應變計監測鋼結構的應力情況,而且對整個施工過程的動力特性進行監測和平移時的動力加速度進行監測,這些數據都是實時採集傳輸至電腦雲端。

問題7:在施工中採取了哪些直觀的觀測手段?

首先在牆體原有的裂縫處粘貼灰餅,標記裂縫的長度、走向、寬度,如裂縫發展後通過灰餅標記可以直觀觀察,另外木柱的傾斜設置X/Y兩個方向的吊錘標記,如木柱發生傾斜吊錘位置發生變化。

平移過程採用標尺標記,直觀觀察平移速度和距離。

問題8:本次平移是採用滑動平移方式嗎?

建築物平移有滾動和滑動平移方式,滑動平移過程平穩,沒有振動。

問題9:滑動平移需要克服摩擦力,有採取減小摩擦力的措施嗎?

採用了不鏽鋼板和四氟乙烯板摩擦減小滑動摩擦力,摩擦係數可以在0.05以內,這有利於減小啟動的加速度。

問題10:外面的新基礎和過渡段是用砼結構澆築的,砼梁上面平移平整度如何,會不會因為不平整對上部結構造成損傷?

砼梁叫平移下滑道梁,採用兩種措施保證平移不對上部結構造成損傷,一是要求下滑道梁的平整度正負2mm以內,二是採用液壓懸浮千斤頂,通過液壓千斤頂的伸縮來調整下滑道梁沉降和不平整的影響,保證上部結構是始終水平。

問題11:整體平移有哪些主要結構?

整體平移主要有三個層次的結構,一是下滑道梁體系,主要保證上部結構由原址滑動到新址位置;二是中間的託盤梁體系,主要是承載上部結構荷載,增加建築物的整體性,與建築物一起平移的滑動到新址;三是上部結構的加固措施,主要作用是保證上部結構在不可預見的情況下不發生意見損傷。

問題12:大雄寶殿整體平移採取了哪些新的工藝?

大雄寶殿主要採取了先託換後開挖技術、木柱可拆卸抱鼓凳託換技術、佛臺管棚託換技術、佛像加固技術、懸浮千斤頂平移技術、交替頂升技術等。

問題13:大雄寶殿平移的主要工序是怎樣的:

先施工託換結構,首先開挖第一層土方-0.9m,佛臺託換、牆體託換、木柱託換等託換結構,然後施工錨杆靜壓樁,這些託換結構完成後,開挖第二層土方,澆築下滑道梁,同時上部結構加固展開施工,然後安裝平移頂升設備,進入平移頂升階段,到位後進行永久連接工作。

問題14:在施工過程中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

平移方案編制過程中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參建各方能想到的方面都編制了措施和預案,進行了論證,但是由於是文物建築,缺乏建造圖紙,基礎情況只有進場全部開挖後才能清楚,雖然對各種基礎情況都有預案,但實際情況還是比預想的複雜很多,佛臺基礎下面全部為三合土,碎磚、白灰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強度,內部夾雜著一部分土,而且佛臺內部為實心結構,為了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對這種情況,先分段開挖然後澆築高強灌漿料,將整體基礎包裹成一個整體,然後對佛臺基礎進行壓漿加固,主要作用是保證佛臺內部材料能形成整體,鑽孔過程中不塌孔。

問題15: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沉降情況是否正常,牆體有無出現開裂?

整體施工過程中開挖後木柱最大沉降小於5mm,鋼分配梁應變小於100微應變,數值都正常。牆體也沒有出現裂縫的變化。

問題16:大雄寶殿平移最大的特點是帶佛像一起平移,針對這種情況佛像加固有哪些考慮?

佛像加固從開始一直是各方關注的重點,加固的難點在於佛像造型各異,有的是木雕,有的是泥塑,這些材料本身強度都不是很高,加固措施既要起到加固作用,又不能對佛像造成損傷。一開始從工程角度考慮,採用木結構加固和鋼結構對佛像加固,比如木模板封閉內部填充柔性材料,這種方式填充的材料體量巨大,而且存在火情隱患,還考慮用鋼結構架子,採用柔性繃帶將佛像固定於鋼架上,但這種方法綁帶的操作難度較大,預拉力不太好確定。經過數個方案比選後,請都上海博物館可移到文物的包裝專家,最好採取了夾板框架式加固方式。

問題17:平移頂升過程中如何實時了解平移頂升進度和數據情況?

這次平移我們與總包四建集團一起研發了《網際網路+平移頂升遠程監控平臺》,整個平臺可以在電腦端和手機端登錄,實時了解大雄寶殿實時的平移距離、平移速度、壓力、位移等情況,包括內部的沉降數值、應變數值、傾斜數值等情況,如果超過設計預警情況則進行報警。

轉載規範請後臺回覆:轉載

商務合作/廣告投放

market@guancha.cn

QQ :2920915625

相關焦點

  • 基建狂魔再創「奇蹟」,車站「搬家」成功,為高鐵建設讓道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建設團隊的人員是有名的「可怕」,曾經兩個小時拆橋,九個小時改造車站,兩天完成北京三元橋的整體換梁工程,有沒有橋,而且建設結束後很快恢復交通,我們的基礎設施隊完成了很多被外國人認為不可能的大項目,所以中國的基礎設施隊在世界上很有名,被認為是「基礎設施狂魔」。
  • 世界十大河流,連基建狂魔中國看了也沒法造橋的大河,竟然是它?
    世界十大河流,連基建狂魔中國看了也沒法造橋的大河,竟然是它?說起世界的十大河流,想必我們中國人都知道,我國境內就佔了兩條,長江和黃河。他們不僅河流的總長度比較長,而且河流的寬度都比較寬,也使得它們成了舊時代人們出行的天塹。
  • 修高鐵、建水電站,在國外感受中國基建狂魔的魅力
    在寮國北部,中國基建的身影無處不在,修路、修高鐵、建水電站,無愧狂魔稱號。寮國是中國車輛出境手續最簡單的國家 所有人都對繁雜的手續和苛刻的要求深惡痛絕,因而遠方不遠的異國自駕首站選擇了出關手續難度最最最最低的寮國。
  • 全球最大的鳥窩,冬暖夏涼擁有百年歷史,堪稱鳥類界基建狂魔
    全球最大的鳥窩,冬暖夏涼擁有百年歷史,堪稱鳥類界基建狂魔在21世紀的今天,基建狂魔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不僅僅是中國人自己稱自己是基建狂魔,就連國外的許多人一提起基建狂魔首先提起的是中國,這十幾年來,中國的世界之最建築已經遍布了全球,我國的基建主要是分為三大塊,全球電信基站數量之最
  • 難倒「基建狂魔」的地獄隧道,耗時12年終於被打通,中國再創奇蹟
    最近幾年,中國多了一個年輕人非常喜歡用的外號,那就是「基建狂魔」,所謂基建狂魔指的就是在基建建設方面我國獨領風騷,並且說第一,沒有國家敢稱第一。當然,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我國確實能承擔得起這個稱號。就拿路橋建設來說,100座世界最高的大橋排行榜中,我國橋的數量可以用誇張來形容。
  • 海拔最高的火車站,一般人都不敢乘坐!老外:中國不愧是基建狂魔
    海拔最高的火車站,一般人都不敢乘坐!老外:中國不愧是基建狂魔對於一些老外們來說,我們中國總是充滿著魅力,不論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首都,還是經濟商圈魔都,又或是有著獨特神奇色彩的西藏,土地遼闊的新疆...都讓人越發想要去探尋。
  • 日本專家:中國基建領域將和日本拉開差距!「基建狂魔」不過如此
    以前中國很多科技都還是依賴於國外的技術,但是現在中國已經在多個科技領域上面成為了世界一流,很多發達國家都驚詫於中國科技的發展速度,甚至連國內很多國民都有點恍惚,原來中國已經這麼強大了。
  • 發售2年18萬好評,這遊戲5個G大小,把人玩成了基建狂魔
    Steam上生存遊戲不勝枚舉,各種類型的都有,而這款叫作《迷失森林》的遊戲不到5個G,發售2年卻獲得了18萬好評。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一個評價?下面帶大家分享一下。遊戲中,打獵、蓋房子、找水源、找兒子,碩大的森林裡充滿了神秘的面紗,時隱時現的野人,神秘莫測的天坑,變異的怪物,高科研基地,玩法的單一併不會影響優秀的可玩性。在2018年發售之初便被冠以了沙盒遊戲之光的稱呼。不過有些玩家玩的卻是個單機盜版。遊戲最開始大概是0.21版本,後來開始不斷更新,0.3、0.4、0.5版本層出不窮不斷更新。
  • 中國「地鐵狂魔」:修建14條地鐵還不滿足,仍在瘋狂擴建
    在一些外國人看來,中國簡直是一個「基建狂魔」。確實,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基礎設施被納入城市規劃中。許多的城市都修建了高鐵站、火車站,以及飛機場,因此,人們在外出時更加方便。所以更多的人願意在休息的時候外出旅行。
  • 超過100萬裡鐵路裡程,一年建成帝國大廈,美國的基建狂魔時代
    應該說,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經歷過基建狂魔的時代。如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自然也不例外。在90年前的1930年,美國就已經能夠如此快的速度建立起世界第一高樓,甚至比之今天被許多人贊為基建狂魔的中國也不遑多讓。那麼,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當時的美國基建有多牛呢?
  • 大媽帶自家佛像上鑑寶,專家連臉部都仔細研究:連表情都畫上了
    大媽帶自家佛像上鑑寶,專家連臉部都仔細研究:連表情都畫上了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國家對於文物的重視程度也是越來越高,在民間,可以說文物收藏家非常多,他們會通過自己各種渠道收集古董,當然,頂級的收藏家可都是久經古玩沙場考驗
  • 中國玩家的過山車之星 基建狂魔的快樂時光
    遊樂園裡是可以自己定價格的,吃的玩的甚至是廁所都可以定價。這個商機被中國玩家看到了,來來來這個遊樂園物美價廉吃的喝的都很便宜的,這樣就吸引了大把大把的遊客。結果玩家就將廁所價格給提高很多,人有三急你不能廁所不上吧。慢慢的中國玩家就賺得彭滿缽滿了,誰說遊樂園非得靠遊樂設施賺錢,潛在消費懂不懂?有錢了當然不能放著不花啊對不對,你看看空地那麼多不建點啥多浪費啊!
  • 「基建狂魔」再次出動!耗資1600億大工程,騎車2小時逛不完
    提起世界頂級海島度假勝地,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湧現出的都是棕櫚島、馬爾地夫、峇里島等耳熟能詳的地方,似乎很少有人會提起中國的海島。殊不知,國內有一些海島的風情景致絲毫不輸給它們,有的地方還是近期才陸續被發現的小眾旅遊地。
  • 基建狂魔又來了!福州至馬祖、廈門至金門通橋初步方案已形成
    基建狂魔又來了!兩地通橋更是海峽兩岸的連心橋!  金門縣政府工務處副處長黃儒新稱:海運是一個受天候因素影響比較大的一個運輸模式,穩定的陸運發展以後,可能不管是生活上的互補或者經濟上的一個互相交流部分,能夠提供一個更便捷的方式。此橋建成之後,金門居民可以前往福建品味特色小吃、青山綠水、人文生活等等。據了解,金門的高粱酒使用的大連的原料,如此看來,大家的聯繫早就開始了。
  • 基建狂魔2020十大奇蹟!五座橋、三條隧道舉世無雙
    我們國家現在有一個外號叫「基建狂魔」,確實並非浪得虛名,時不時就有震驚世界的基建工程問世,而這也是綜合國力的一種絕佳展現。今天,中國鐵路就匯總了2020年度基建狂魔屬性的十大鐵路相關工程,包括五座橋梁、三條隧道、兩座車站。
  • 馬斯克的瘋狂地下鐵「Boring」入華,他能如願成為「基建狂魔」嗎?
    很多人說,通過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十分積極的中國,馬斯克也可以因此廣鋪隧道獲得「基建狂魔」的稱號。事實果真如此嗎?Loop模式真的適合中國嗎?不如從拉斯維加斯這一首個Loop落地案例入手,嘗試尋找未來The Boring Co.在中國的舞臺。從單軌列車到Loop,馬斯克真的創造了一種可行的新交通方式嗎?
  • 詩詞:金橋飛架連三地,玉帶飄揚系九城,基建狂魔功四海
    香珠澳地祥雲繞,上界塵間喜曲連。銀漢暢通牛女會,王娘暈倒玉庭前。楊鐵平港珠澳大橋橋連三地越重洋,百裡煙波信步量。縱目龍騰雲世界,騁懷虹臥水雲鄉。金橋飛架連三地,玉帶飄揚系九城。基建狂魔功四海,五洲同命共繁榮。陳益七律 港珠澳大橋零丁浩瀚起蛟龍,潛水凌波天塹通。七子悲歌哀斷雁,百年夙願盼歸鴻。
  • 鬼哥的五萬裡D63 給中國基建點個讚(魯朗鎮-通麥鎮)
    店裡也賣石鍋,但這東西不便宜,2000塊一個。通行非常順暢,中國的基建狂魔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現在隧道在維修,所以我們仨人點著小蠟燭一路騎過來的。同時,路況也變得越來越差,有些地方路基塌方,有幾段路面都是稀泥,應該進入到天險路段了。但走著走著前邊就有隧道了,之後隧道是一個接一個,總共5個,最長的有3公裡多,中間還有個迫龍溝特大橋,大橋下邊就是帕隆藏布的馬蹄形大拐彎。就這樣,忽忽悠悠過了通麥大橋後,到了通麥鎮。老三還納悶,之前不是這樣的路啊,天險哪去了?不整明白飯也吃不好。所以我們很認真的查資料,並開會討論,最後達成結論。
  • 中國建成一座世界「最矮」高樓,不愧是「基建狂魔」
    不愧是「基建狂魔」!或許大家聽說過杜拜塔,也都聽說過「小蠻腰」,但大家可能沒聽說過「世茂深坑洲際酒店」,因為這座大樓並不是以高度聞名,而是以「負高度」享譽全球。酒店規模非常大,大多數都建造在石坑裡,在石坑中的樓層就已經達到15層,而上方僅有2層。
  • 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背後,有他一份功勞
    都說中國是基建狂魔,擁有當今世界最強大的交通基建施工能力。誠不我欺。比如下面這條即將通車的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珠港澳大橋。又比如近年來長江上如下餃子般落成的各種跨江大橋。基建行業在度過了狂飆突進的青春期之後,就會成為一個典型的周期性行業,這個周期跟國家「五年」計劃緊密相關。 通常來說,國家五年計劃中的第一年往往是頂層設計,第二、三年逐步形成設計訂單。在這兩三年裡,整個行業將迎來熱火朝天的景氣氛圍,項目多得你接都接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