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瘋狂地下鐵「Boring」入華,他能如願成為「基建狂魔」嗎?

2020-12-13 億歐網

提起拉斯維加斯,我們可以聯想起一大串有關的象徵:賭場、宿醉、GTA、紙醉金迷……但現在拉斯維加斯又將新添一項重要標識——馬斯克的「地下軌道交通」企業The Boring Co.的首家落地城市。

今年春天,拉斯維加斯會議和旅遊局(LVCVA)董事會批准了與The Boring Co.籤訂的合同,為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LVCC)設計和建造一個Loop系統,連通拉斯維加斯的會展區與大學校園區。

馬斯克拿下了這筆價值4870萬美金的訂單,打敗的是拉斯維加斯城市中的另一種經典交通工具——單軌列車。

而最近The Boring Co.又在大張旗鼓地入華,甚至提出可以建設水下隧道。很多人說,通過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十分積極的中國,馬斯克也可以因此廣鋪隧道獲得「基建狂魔」的稱號。事實果真如此嗎?Loop模式真的適合中國嗎?不如從拉斯維加斯這一首個Loop落地案例入手,嘗試尋找未來The Boring Co.在中國的舞臺。

從單軌列車到Loop,馬斯克真的創造了一種可行的新交通方式嗎?

在拉斯維加斯大道上方,有一條長達6.3公裡單軌鐵道,鐵軌上行駛的是著名的拉斯維加斯單軌列車,這一列車不需要駕駛員,從清晨到午夜行駛在遊人交織的大道上,將遊客送往知名酒店、餐廳和表演場所。

不僅在拉斯維加斯,在全球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這種方便短途交通的列車。重慶的軌道交通二號線、北京國際機場航站樓之間的擺渡車、吉隆坡商圈的單軌列車……這些只是無數案例中的幾個典型。

顯而易見的是,單條鐵軌,是單軌列車最典型的特徵。因為只需要一條軌道,單軌列車的優勢十分明顯,只需通過高架和橋墩支撐,垂直佔地面積極小,施工難度和成本也很低。相比大興土木的地鐵,單軌列車非常適用於那些已經修建完善的城市,利用起道路隔離帶等等空間。在一些路權、土地權歸屬複雜的國家,單軌列車也在通行權上有大優勢。

當然也是因為單軌設計和承重問題,單軌列車的應用場景相對有限,在運力、上坡路線、轉彎等等方面都有不少限制。因此單軌列車經常被應用於一些路線固定、停站少的交通接駁需求。例如從衛星城到城區、商場商圈、郊區景點等等。

在拉斯維加斯的項目中,本來單軌列車被視為馬斯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結果因為票價過低、背後的運營公司倒閉,單軌列車已經無力參與競標。

由此我們發現,在單軌列車的應用場景中The Boring Co.推出的Loop體現出了極強的替代性——Loop採取的管道式隧道結合垂直小型地面站點,同樣有佔地面積小、適用於完善建設城市的特點。在原本的計劃中,Loop是專供於電動車行駛的地下隧道,但在拉斯維加斯的項目中,Loop提供的方案是訂製能搭載8-16人的「膠囊電動車」來運載行人。這種運載力顯然是遠低於地鐵甚至單軌列車的。

根據此前的測試展示,Loop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07公裡。憑藉遠大於地鐵和單軌的速度,Loop在運載力上的缺憾可以進一步被彌補。

更重要的是,通過目前數據顯示,Loop的造價相對低廉。在拉斯維加斯項目中,長達一英裡的隧道預算為4870萬美元,約等於一公裡造價2.13億人民幣。根據媒體對西安單軌列車的報導,西安單軌列車造價約為1.5億人民幣每公裡。如果計算上中美之間的施工成本,Loop的造價和單軌列車的差異並不大——最起碼是遠低於每公裡5億人民幣以上的地鐵的。

當馬斯克遇上基建狂魔:Loop模式真的適用於中國嗎?

在拉斯維加斯的案例中,我們最起碼能看到的一點是,凡是適用於單軌列車的,大多也適用於Loop。例如大學城和城區之間的交通需求,遠郊會展中心和城區之間的交通需求等等。同時馬斯克自己也提到,創辦The Boring Co.的「初心」,是因為受不了城市擁擠的道路交通,希望以「挖洞」的方式把二維平面交通模式打造成三維立體的。因此城區內部的交通補充,也是Loop的適用場景之一。

可這些能力,真的能夠複製到中國城市之中嗎?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今天的中國,已經逐漸走過那個瘋狂建設的時期。就拿將大量居民從市中心疏散到城郊的棚改項目來說,數據顯示今年棚改開工計劃目標已經腰斬,投資量也可能同比下降50%。與此同時,中國對於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投入是毫不吝嗇的。數據顯示,2010年到2018年,我國運營城軌長度年均複合增速19%,2018年城軌在建裡程達到6367.5公裡。在密集的地鐵、城軌線路規劃下,交通需求會被快速消化。就像2000年後中國高校擴招,掀起了一陣在郊區建設新校區的風潮。到了今天,這些校區大多都有了地鐵、城軌同性。同時中國密集的地下交通基礎,無疑也會加大Loop「鑽洞」的難度。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Loop的「鑽洞模式」是否真的像傳聞中那樣,對於地上建築毫無影響?

在拉斯維加斯的案例中,單軌列車和Loop之間產生的矛盾,並不在於誰拿下了這個大單子,而在於單軌列車歸屬方Monorail認為Loop的建設將會給當前的單軌列車帶來危險。在給克拉克縣官員的解釋文件中,Monorail的CEO提到,由於環路必須直接在單軌鐵路高架軌道下方挖洞,對垂直和側向載荷產生了重大影響。

雖然Loop方面表示會「把洞挖的足夠深」來避免對單軌列車的影響,但毫無疑問,Loop在建設的過程中,還是需要耗費很多成本來避免對其他地面和地下設施的影響的。

如此看來,對於中國來說適用於Loop的場景很可能是新建於城郊高檔住宅區-交通樞紐/商圈的交通需求;或是新開發旅遊景區之間的接駁;和為承辦會議、賽事等新開發的展館園區;以及位於市郊的巨型企業園區內接駁等等。

總之基本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位於新開發區,基礎設施環境簡單便於施工;出行需求固定路線簡單;B端買單避免商業化運營上的風險。

隧道之上的商業技術生態

其實如此看來,對於中國這個正在進入增長拐點,基礎建設又相對完善的國家來說,能夠給予The Boring Co.的發揮空間並不大——就像和Loop功能相似、早早入華的單軌電車,到今天為止應用也並不普及。最起碼不會像很多人想像中那樣,讓馬斯克憑藉Loop成為基建狂魔。

但綜合馬斯克在商業上的整體布局來看,Loop還是擁有很多以往交通模式不具備的優勢的。

例如Loop模式實現了路權的擴大化,相比只能走公共運輸的單軌或地鐵,Loop隧道既可以用來公共運輸運輸,又像高速公路一樣用作普通電動車的通行。其利用率是大於公共運輸工具的。

另一方面,Loop是一個典型的特斯拉電動車去庫存方式,隧道和隧道內「列車」的共同售賣,顯然能給特斯拉帶來穩定的訂單,包括與之配套的充電樁等等配套設施。總之對於馬斯克來說,Loop帶來的收益絕非僅僅是一筆「挖洞費」。

同時這樣一條隧道的出現,還可以成為很多技術的試驗場。對於自動駕駛來說,這是一個理想的試驗場;對於車聯網技術來說,一條全新道路的鋪設又可以加入很多前置傳感器,完善車路之間的溝通。憑藉特斯拉此前的技術累積,應當可以很好的利用起這一機會。

對於馬斯克來說,一條隧道連起的,是整個商業技術生態。但一切總要先從挖開一條隧道開始。

我們不難相信Loop可以在中國找到市場,但從單軌列車的案例來看,對於人口密集、又在基建上規劃十分詳盡的中國來說,地鐵、城鐵這樣的城市軌道交通還是首選方案。馬斯克想在中國市場達成「基建狂魔」的稱號,恐怕是不太現實。

相關焦點

  • 馬斯克旗下挖掘公司Boring Company將在拉斯維加斯建商用隧道
    【TechWeb】5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拉斯維加斯監管機構日前投票,批准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挖掘公司Boring(「無聊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價值4860萬美元的合同,Boring將在拉斯維加斯建商用隧道。
  • 火星搞燒烤,就找馬斯克|SpaceX馬斯克到底多瘋狂
    前段在Ebay上開通了Paypal買了幾盒TT,還正在享受與馬斯克產生關聯的快感,一個瘋狂的消息又接踵而至,SPACEX成功完成人類史上首次商業飛船載人升空,想想就刺激。想想那個為MODEL 3跳舞的狂魔馬斯克,將來還要用自己研發製造的商用飛船把我們帶上月球去跳廣場舞、到火星搞燒烤、坐在太空看地球,真是太刺激啦,正所謂不瘋魔不成fo(huo),下面盤點幾個馬斯克的故事方便大家未來在火星吃瓜。1、杭州馬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他要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
  • 馬斯克的Boring地下隧道居然有訂單 不過這玩意有意義嗎
    這個計劃始於馬斯克在Twitter上的一堆抱怨,2016年12月,馬斯克被堵在路上了,為此他連發三條推特:「要被糟糕的交通狀況搞瘋了。我要造個隧道挖掘機並且馬上開挖」;「公司名字就叫 The Boring Company」;「Boring,就是我們所要做的事情。」boring一詞既是「無聊」,還有「鑽孔」的意思。隨後,2017年初他就表示,這條隧道已經開挖。他們計劃通過挖掘隧道來加速城市交通運行。
  • 【新華網獨家連線】「基建狂魔」又上線了!他告訴你為什麼能
    510畝的荒地一夜之間土坡推平、地面硬化、板房到位開始吊卸石家莊的疫情防控集中隔離點建設再次跑出中國速度「基建狂魔3000多名工人24小時輪番施工房國振介紹為保證建設者輪休單位租用了大巴車作為臨時休息場所截止記者發稿時房國振和他公司的同事們
  • 一年蓋103層高樓,修1萬公裡鐵路,第一代基建狂魔有多"瘋狂"?
    別看21世紀的中國在基建的規模、質量和速度上引領了新時代的步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但中國並不是第一個以基建聞名的國家。在此之前,20世紀的第一代"基建狂魔"——美國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 修高鐵、建水電站,在國外感受中國基建狂魔的魅力
    在寮國北部,中國基建的身影無處不在,修路、修高鐵、建水電站,無愧狂魔稱號。寮國是中國車輛出境手續最簡單的國家 所有人都對繁雜的手續和苛刻的要求深惡痛絕,因而遠方不遠的異國自駕首站選擇了出關手續難度最最最最低的寮國。
  • 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背後,有他一份功勞
    都說中國是基建狂魔,擁有當今世界最強大的交通基建施工能力。誠不我欺。比如下面這條即將通車的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珠港澳大橋。又比如近年來長江上如下餃子般落成的各種跨江大橋。這些奇蹟的背後,到底有些什麼投資機會嗎?1基建這個產業鏈有多龐大就不用囉嗦了,每年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大幹快上,相信你我都心中有數。但你心中或許仍有疑問,這個行業的黃金時代不是已經過去了麼?
  • 美媒文章:「瘋狂」馬斯克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美國《名利場》雜誌2020年12月號刊發題為《埃隆·馬斯克「非常糟糕、非常瘋狂、非常魔幻、非常棒」的一年》一文,作者為尼克·比爾頓。全文摘編如下:2020年,馬斯克開啟了一項最艱難的任務。這是一項與太空、化石燃料、新冠病毒以及挽救77億人生命無關的探險行動。
  • 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這個王位他坐得穩嗎?
    由此,現年49歲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身價超越貝索斯,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最新數據顯示,馬斯克身價已達1950億美元,超過貝索斯100億美元。特斯拉股價的暴漲,推動著馬斯克資產快速增加。
  • 馬斯克展示了Boring公司的拉斯維加斯地下環線車站
    據外媒CNET報導,埃隆·馬斯克在地面擁擠的環境下開鑿隧道的瘋狂夢想,在Boring公司的幫助下即將成為現實。我們第一次能夠看到一個完整的、能正常運行的車站是什麼樣子的。馬斯克周三在Twitter上分享了 Boring公司建造的 拉斯維加斯地下環線車站的渲染圖,並發文稱:「即將到來」。 儘管採用了非常規的出行形式,但這個車站看起來還是挺傳統的。由於這是一個渲染圖,當施工人員完成工作時,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但這似乎是一個現實的期望。
  • 為了成為基建狂魔,中國70年來的煉獄修煉到底有多恐怖?
    回首往事,我們發現中國之所以能修煉為「基建狂魔」,既離不開工程技術的發展,也少不了一代代工程師和工人們犧牲自我的無畏精神。 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剛開始什麼技術都沒有卻還毅然選擇去幹最難的活,因而常常遭到其他人的歧視,但他不理會別人的看法埋頭認真幹了幾十年,回過頭看那些當年嘲笑他傻的人已經遠遠被拋在他身後....... 你可能在知音上聽過類似的勵志故事,但其實我們國家的基建工程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 超過100萬裡鐵路裡程,一年建成帝國大廈,美國的基建狂魔時代
    應該說,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經歷過基建狂魔的時代。如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自然也不例外。在90年前的1930年,美國就已經能夠如此快的速度建立起世界第一高樓,甚至比之今天被許多人贊為基建狂魔的中國也不遑多讓。那麼,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當時的美國基建有多牛呢?
  • 印度:可笑的中國人,公路只有印度一半多,還自稱「基建狂魔」?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就十分重視基建發展和建設,並且我們有著「基建狂魔」的稱號。其實只是大城市擁有著密集的道路網線,如今在國內大大小小城市,哪怕是小縣城也都修築著很多公路,給當地居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並且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的「利民之舉」。
  • 基建狂魔又來了!福州至馬祖、廈門至金門通橋初步方案已形成
    基建狂魔又來了!目前,福建正在建設成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推進兩地通橋也是推動榕馬、廈金融合發展,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更順暢,將有力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兩地通橋更是海峽兩岸的連心橋!  金門縣政府工務處副處長黃儒新稱:海運是一個受天候因素影響比較大的一個運輸模式,穩定的陸運發展以後,可能不管是生活上的互補或者經濟上的一個互相交流部分,能夠提供一個更便捷的方式。
  • 世界第二富豪馬斯克,不靠工資,卻在2020年成為所有人羨慕的大佬
    特斯拉翻了5倍,馬斯克成為世界第二富豪馬斯克的財富主要與他在特斯拉公司的股票掛鈎,這家在2020年股價翻了5倍多的公司,將於12月加入標準普爾500指數。這也意味著,特斯拉成為了美國股市的晴雨表。彭博社報導稱,特斯拉儘管在9月份沒有被納入標普指數,但這一次終於如願了。如今,特斯拉的加入,就將成為其最大的新成員,也是美股市值第六大的成員。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特斯拉的規模龐大,大批投資者們甚至在網絡上激烈爭論,是否應該在一兩天內加入特斯拉的股東行列。
  • 馬斯克把The Boring Company帶到中國,究竟是來挖隧道還是來挖錢?
    但小李還是不慌不忙,拿出手機,打開了Tesla maps,叫來了他的特斯拉Model X,並尋找到距離他家最近的洞口——一個時速能到兩三百公裡每小時的神奇洞口。是的,這正是馬斯克的地下隧道,按照他的預想:「在隧道裡,車停在運輸板上能以每小時200km/h的速度行進,平時45分鐘的路程,在隧道裡只需5分鐘即可達到。」所以,小李並不慌。
  • 日本「基建狂魔」,「騙取」世界銀行8000萬美元,只為修鐵路
    「基建狂魔」這個稱號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不僅是國人在說,很多國外的工程師也經常將中國稱為「基建狂魔」,在基建方面,中國取得了多個世界第一,例如世界第一高的北盤江大橋,世界最長的丹昆特大橋,還有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膠州灣跨海大橋等等,在鐵路修建方面,我們同樣遙遙領先其它國家。
  • 「基建狂魔」海外施工真面目:非洲圓了「中國夢」
    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會戰,中國「基建狂魔」在非洲揮汗如雨,要完成一個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些細節鮮為人知,今天我要揭開「基建狂魔」海外施工真面目……   「7天變6小時,太快了!」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中國人民的共識,對剛果(布)人民來說,尤其如此。
  • 全球最大的鳥窩,冬暖夏涼擁有百年歷史,堪稱鳥類界基建狂魔
    全球最大的鳥窩,冬暖夏涼擁有百年歷史,堪稱鳥類界基建狂魔在21世紀的今天,基建狂魔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不僅僅是中國人自己稱自己是基建狂魔,就連國外的許多人一提起基建狂魔首先提起的是中國,這十幾年來,中國的世界之最建築已經遍布了全球,我國的基建主要是分為三大塊,全球電信基站數量之最
  • 盤點中國山頂機場,地形圖解「基建狂魔」的瘋狂
    這像是"基建狂魔"幹的事兒!不過中國素有"基建狂魔"的稱號,只建這麼一座機場不算實力,在你不知覺中,中國已建成了10多座山頂機場,其中不乏比這更牛的機場。機場分布截止本文發稿時間,據文本統計我國14座山頂機場,已建成12座,在建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