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史:在利奧波德一世時期,宮廷服飾和一切裝飾都是西班牙式的

2020-12-24 漠漠講史

歐洲史:在利奧波德一世時期,宮廷服飾和一切裝飾都是西班牙式的

歡迎來到百家號漠漠講史,歐洲史:在利奧波德一世時期,宮廷服飾和一切裝飾都是西班牙式的。據小編的了解,哈布斯堡宮廷的管理方式和展示在人前的一切都越來越有意識地與法國風格區別開來,保持這種不同已經成為一種職責,一種愛國的表現。

在利奧波德一世時期,宮廷服飾和一切裝飾都是西班牙式的。維斯博士通讀了關於那段時期的幾乎所有的日記和第一手的文字敘述材料,他對當時哈布斯堡宮廷的特點描述得非常準確。霍夫堡皇宮內部最突出的特點是精心設計出來的壯麗感。皇宮呈現出奇怪的拼湊風格,將奧林匹斯山眾神的歡宴、西班牙修道士的簡樸和兵營的嚴格紀律結合在一起…宮廷的服飾是西班牙式的,主色為黑色。宮廷侍從的服飾與帝國紋章的顏色相同(永遠是黑色的雙頭鷹置身於金黃色的背景中)。

馬車主管的服裝總是跟別人不一樣,黃色的天鵝絨般的皮上衣,配黃色天鵝絨帽子,帽子上插著一根白色的羽毛。皇室的所有馬車都是黑色的,而皇帝只乘坐他的紅色「御駕馬車」。皇帝和廷臣們都穿著西班牙的服飾,外罩短款的西班牙鬥篷,通體黑色,綴有突出的花邊…只有在節慶的日子,皇帝才會穿金色錦緞或紅色加金色刺繡的服飾唯一樣借鑑自法蘭西的配飾就是一頭撲了粉的長假髮,從利奧波德一世時就已經開始佩戴了。然而,侍臣的生活並不總是與壯麗和屈膝禮聯繫在一起。查理特別熱衷於打獵,對鄉村生活情有獨鍾,所以他儘可能地逃離宮廷的束縛,哪怕只有幾個小時或幾天時間也可以。

除了利奧波德增建的側翼之外,霍夫堡本身沒有什麼迷人之處。1704年的一位來訪者這樣描述:置身於皇帝的寓所之內,牆體厚重,如同城牆一般。樓梯陰暗,沒有任何裝飾物。房間低矮狹小,地面鋪設普普通通,最卑微的平民家也會比這好。所有的一切都那麼簡陋,就好像是一個窮修道士的房間。在皇后房間的窗下有一小塊被稱為「伊甸園」的地方,四周有圍牆,園子裡七扭八歪地生長著一些花草和灌木,缺少打理。皇帝和侍臣們的行為受到諸多約束和限制。但是在法沃裡達和拉克森堡這樣的「鄉村宮殿」裡,皇帝和侍臣們的穿著就比較隨意,是德意志風格的,總體來說「有更大的自由」。但是,法蘭西風格要絕對禁止。

在霍夫堡,任何人都不敢穿著法國式的服飾示人,尤其是白色的長筒襪(哈布斯堡家族永遠是紅色襪子配紅鞋),即便在查理六世時期也不敢。皇帝只要看到有人那樣打扮,馬上就會 大喊:「來了一個討厭的法蘭西人。」對於法國人的這種反感到瑪麗亞·特蕾莎時期有所緩解,她的丈夫是洛林的弗朗茨·史蒂芬,說法語。那時關於西班牙風格的一些老的限制規定漸漸鬆動,到約瑟夫二世時就徹底廢除了。至少對瑪麗亞·特蕾莎來說,普魯士取代法國成了「頭號敵人」。單從查理六世那奢侈的建造規劃來判斷,他的新帝國在外人看來就比他任何前任皇帝的帝國都成功和繁榮。他的志向堪比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

他計劃建造一個王朝的神殿,要把它建成哈布斯堡家族最神聖的神殿。這座環繞著聖利奧波德在克洛斯特新堡的墓地的修道院,要建在城外的小山上,俯瞰萊茵河。它要成為第二個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因為那個修道院已經永遠落入了波旁王族之手。想到自己的祖先目前都葬在外國的土地上,簡直就讓他不寒而慄。而這可能也是他的女兒後來要把遠祖們的遺骨從瑞士收回,重新安葬在安全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天主教土地上的原因。要建造這樣一個聖地的動議來自弗裡德裡希·希爾。

當談起這組巨大的巴洛克風格的修道院建築群時,他寫道:復興巴洛克風格的修道院建築非比尋常,…是嘗試著要重建…帝國和上帝的王國之間的紐帶…奧地利的巴洛克宮殿是想追求這種完全統一的和諧…教堂、迴廊、「皇家會客廳」、圖書館、藝術收藏品、「天然物品陳列櫃」,共同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些宮殿裡巨大的樓梯常常就是展開的紋章盾牌,宣告著這兩個不同世界在西方的最後結合。比如在格特維克修道院,皇帝在天庭登基成為太陽神,身邊圍繞著代表科學和藝術的寓言形象。這些宮殿既是修道院又做皇宮,迴廊就是一座大廈。這兩個不同的世界,世俗的和神聖的,宗教的和政治的,科學的和藝術的,相互交織在一起。

梅爾克小鎮與懸崖峭壁融為一體,格特維克與大山密不可分,耀眼的聖體匣構成了常勝帝國的基石(整個帝國被看作一個俗世皇家的教堂)。克洛斯特新堡是丹尼爾·格蘭規劃設計的,他也是皇家圖書館的建築師。他將克洛斯特新堡設計成像埃斯科裡亞爾修道院那樣的方格式建築,但做了一些改進,加上了12座巨型塔樓。其中6座頂部都有石質王冠,每一個形狀都不同,分別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塊領土。樓梯井上方那座塔樓的尖頂上是帝國的雙頭鷹,小教堂的三個塔樓刻有洛林雙十字架。在房子的內部,格蘭承諾在會客廳用壁畫展示「奧地利皇室的光榮與權威,從巴本貝格起家開始,到哈布斯堡的興盛,一直延續到洛泰爾尼亞王朝」。

皇家圖書館中對查理的美化更是誇張,既體現了哈布斯堡家族把文字語言作為一種權力的意識,又體現了這裡作為王朝神殿的作用。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看了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或者其他的觀點,可以給小編留言哦。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在歐洲,時尚主要是由宮廷貴族引領的,文藝復興時期貴族男裝
    在歐洲,時尚主要是由宮廷貴族引領的,宮廷中的皇帝、皇后,甚至是皇帝的情人和侍女的某些行為舉止就是眾人推崇的對象,人們競相模仿宮廷貴族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愛好。16世紀,亨利八世曾引領歐洲男式服飾潮流,成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時尚領導者。
  • 走進博物館|茜茜公主丈夫建造的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茜茜公主》的故事,並被她的風華絕代的容貌和嚮往自由的一生驚豔。真實的茜茜公主,全名為伊莉莎白·亞美莉·歐根妮,小名叫sisi,出生於巴伐利亞的慕尼黑,是巴伐利亞王國貴族約瑟夫公爵的女兒。
  • 歐洲史|變得是審美而非文化,漫談歐洲貴族服飾
    歐洲的貴族文化一直以來都在影響著歐洲大陸,一直到現在仍然體現在歐洲人的日常生活中,歐洲貴族文化的演變實際上也是歐洲貴族服飾的演變。  貴族階級是歐洲從中世紀到近代的一個重要群體。其中歐洲的貴族服飾一直到現在對歐洲人的穿搭還存在著深遠影響。
  • 他是法國王子,無意中繼承西班牙王位,現任西班牙國王都是他後代
    在18世紀初有一個法國王子,無意中被一個西班牙國王指定為王位繼承人,從此這個法國王子和他的後代一直統治西班牙,儘管後來西班牙多次改朝換代,但現任的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還是他的後代。不過路易十四高興得太早了,卡洛斯二世此舉激起了神聖羅馬帝國不滿,當時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正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堅決要求哈布斯堡王朝繼續統治西班牙,由自己的次子查理皇子做國王。雙方為了各自的目的爭奪西班牙王位,因為談判沒有結果,最終爆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盡顯巴洛克奢華風 它來自400年前的歐洲宮廷
    中國絲綢博物館館藏的4萬餘件西方服飾中就有一套來自17世紀末期的獨特亮裝。這一期,就讓我們踏上一段跨越400年的時尚之旅,走進17世紀的歐洲宮廷,在團團大花、金絲銀線和各種繁複的織錦手藝中,感受一場奢靡的巴洛克時尚盛宴。中國絲綢博物館內的西方四百年時裝館是國內首家介紹西方服飾的展覽,行走其中,如同在一個個絢麗多姿的時尚維度間穿行。
  • 歐洲宮廷舞
    歐洲各國的宮廷都舉行隆重的舞會。
  • 愛美人愛藝術,路德維希一世將寧芬堡裝飾成了一座藝術殿堂
    位於德國慕尼黑西北城郊處的寧芬堡宮(Schloss Nymphenburg)是歐洲規模最宏大的皇宮之一,可媲美法國的凡爾賽宮、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夏宮等著名宮殿也是德國境內最大的巴洛克式皇宮建築。這36位美女中,有和路德維希一世是親戚關係,但更多的畫像人物則是社會各階層的人士。據說路德維希一世被稱為是最愛美女的國王,36名畫像中的人物都是經他精心挑選後,讓宮廷畫家為她們繪製油畫肖像,並掛在這間美人畫室裡供他欣賞。
  •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本科《中西服裝史》試卷
    4、歐洲時代女子盛裝,裝飾多而華麗,從胸衣到裙擺依次裝飾層層的花邊、緞帶和蝴蝶結,使女子看上去像鮮花盛開的花園,稱為「移動的花園」。5、趙武靈王是我國服裝史上最早的改革者,他推行了_ ,適應了戰爭需要。
  • 籤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後果:哈布斯堡皇帝的權力更弱了
    歐洲史籤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後果:哈布斯堡皇帝的權力更弱了歡迎來到百家號寂溪橋畔,歐洲史:籤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後果:哈布斯堡皇帝的權力更弱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者無一例外全都沐浴著上帝之光,利奧波德僅是這萬神殿中的一員而已。他為何如此強調自己是傳統王權的代表人物,我們只能推測,而這種做法出現的時候,正值哈布斯堡家族的傳統價值觀和做法面臨著非常危險的新挑戰。利奧波德面臨的政治難題比斐迪南一世以來的任何一位前任遇到的都要大,也更複雜。
  • 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又有巧妙使用各色大理石的莊嚴內部裝飾,除了以豐富的收藏品吸引群眾外,他的外觀與內部裝飾是馳名於世的要素之一。來訪者在看到有古埃及石柱的埃及珍品廳和再現羅馬帝國時期建築裝飾的古典珍品大廳時,無不為其莊重和精美絕倫的設計所折服;華麗的樓梯、大廳,更使人嘆為觀止。
  • 十七世紀歐洲皇家生活是什麼樣的?紙醉金迷養尊處優
    在一年一度的各種遊行活動中,人們分別慶祝與土耳其交戰勝利、與法國交戰勝利,慶祝利奧波德一世大難不死躲過雷擊。每年10月還會在格拉本大街的聖三一柱(HolyTrinityPillar)旁舉行紀念1679年掃除瘟疫的大遊行。
  • 因種族歧視,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雕像被移走,他到底跟黑人有什麼仇?
    川普推特截圖這條推特一發出,就引發了很多人的反對和不滿。確實啊,美國警察對待無辜的老人都如此殘忍,總統還陰謀論他是極端主義者?難怪美國的平權遊行一浪高過一浪,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這麼大的影響,比利時前幾天的遊行大家也都看到了。昨天,在繼遊行之後,比利時當地一尊前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雕像也因為近期屢次遭到反對人士的損毀,被當局永久的移走了。
  • 歐洲王國繼承制度,為何英、法、西、德等國的國王因缺而互相繼承
    歐洲貴族通常都是跨國通婚的,因此許多國家的王室之間都有很強的親緣關係,例如丹麥 、瑞典和挪威的女王瑪格麗特一世,她是丹麥公主,嫁給了丈夫挪威國王哈康六世,她在她兒子死後繼承了她兒子的丹麥王位,又在丈夫死後繼承了丈夫的挪威王位。
  • 歐洲這座小眾博物館,鎮館之寶居然是個鹽罐,小巧精美到極致
    這座博物館坐落在維也納環城大街中心路段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毗鄰霍夫堡皇宮,除了收藏有大量藝術珍品外,他的建築外觀與內部裝飾本身就是一件壯麗的藝術品,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精美的古典主義風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在興建時,預算充足、建設工期也沒有任何限制,因而建築物內部裝飾的無比精美華麗,處處透露著金碧輝煌的皇家氣派。
  • 西班牙帝國之殤!連綿不絕的戰爭毀掉了一個龐大的「日不落帝國」
    其他歐洲國家的戰爭時期都是斷斷續續的,能在兩場戰爭期間享有一段珍貴的和平發展時期,能夠趁此撫平戰爭帶來的損失或是消化戰果。但西班牙帝國沒有這種條件,因為西班牙帝國的國土面積太大了,需要防衛和對付的敵人眾多,其總是不停地從對付一個敵人的戰爭轉向對付另一個敵人的戰爭,或是乾脆同時對戰多個敵人,四面受敵是常有之事。
  • 【西方近世紀時期家具】荷蘭巴洛克時期家具
    它分為前期雅各賓式(詹姆斯一世—查理一世);後期雅各賓式(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在前後雅各賓時期的中間為克倫威爾時期,前後共歷經了五代王朝。曾在路易十四宮廷和荷蘭過著逃亡生活的查理二世繼位後,對克倫威爾時期禁慾式的生活不滿,於是在上流社會生活中重新恢復了享樂生活。他把路易十四式和荷蘭巴洛克樣式引進英國室內裝飾和家具設計領域,給當時貴族們的生活趣味以很大刺激。從查理二世時代起,英國的裝飾美術界才真正走上巴洛克式的道路,並在威廉—瑪麗時代達到高峰。
  • 歐洲史:18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沿襲純粹的極權和君主政體?
    歐洲史:18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沿襲純粹的極權和君主政體?歡迎來到百家號夜吟敲落霜紅,小編發現,直到18世紀,以法國和英國為主,責任感和罪惡感才開始蔓延滋生。有些歐洲人意識到這一點,但依然相信他們給其餘世界帶去的東西足以彌補一切罪惡,其中最具分量的就是基督教。召開特倫特大公會議的教皇保羅三世發布詔書宣稱:「印第安人是真正的人…不僅能夠理解天主教信仰,而且依我們所知,他們極其渴望接納這份信仰。」此類樂觀情緒僅僅反映了反宗教改革運動的精神,因為從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佔領殖民地之初,天主教就不乏在那裡傳教的動力。
  • 習近平獲授比利時最高榮譽勳章 詳解利奧波德勳章
    利奧波德勳章是比利時三大國家騎士榮譽勳章之一,是紀念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的最高級別勳章。利奧波德勳章分為軍事,海事和民事三個類型,海事型只頒發給商船海員,軍事型只頒發給軍事人員。除了軍事型勳章,其他類型勳章授予者年齡不小於42歲。
  • 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將重開,「歐洲繪畫史教科書」同時亮相
    此次展覽展出61件來自被稱為「歐洲繪畫史的教科書」的倫敦國家美術館藏品,橫跨從文藝復興至後印象派的繪畫歷史。「倫敦國家美術館名作展」原本預計從今年3月3日持續至6月14日。在此之前,展品已經運至博物館。然而,就在開展前不久,博物館宣布因疫情而關閉。這一展覽計劃將在東京站後巡展至大阪的國立國際美術館,目前,大阪站巡展已宣布延期至今年11月開幕,展期近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