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香港問題:中印是殖民廢墟上走出的難兄難弟,殖民歷史決不能美化

2020-12-16 觀察者網

據外交部網站8月4日消息,2020年8月4日,駐孟買總領事唐國才在印中西部媒體《自由新聞日報》發表題為《殖民歷史與香港問題》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近來,一些西方政客除就新冠疫情「甩鍋」中國外,又有了新的炒作話題——香港國安法。他們企圖美化殖民歷史,蓄意阻撓破壞中國對香港的主權。相信同樣遭受過殖民迫害的印度人民對此感同身受。

國安立法,香港更好

70年前,西方殖民者用堅船利炮強佔了香港;150多年後,中國通過外交談判和平收復香港。香港國安法的頒布是用法治穩定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正當做法,更好地保障香港絕大多數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項權利和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懲治的是極少數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香港回歸的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最好的政策選擇。香港國安立法後,高度自治不變,「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發展前景會變得更加美好。

最近香港疫情反彈,應特區政府請求,中央政府正幫助改建可容納2000人的「方艙醫院」,大幅提升檢測能力。有全國人民的真情關心幫助,香港一定會很快取得抗疫勝利。

殖民思潮,中印摒棄

香港在鴉片戰爭後被割讓是近代中國遭受殖民災難的開始,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00餘年;而近代印度更遭受殖民奴役長達200多年;兩國人民都飽受荼毒,古老文明也留下沉痛傷痕。據統計,200年前中印分別佔全球經濟總量的33%和25%,到1950年猛跌至2%和1%。上述數據充分說明,正是殘酷的殖民掠奪造成了中印等發展中國家的積貧積弱。今年是中印建交70周年,我們兩個國家也是從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廢墟上走出的難兄難弟。毫無疑問,不論殖民者是否做過什麼好事,整個罪惡的殖民歷史絕不能美化。任何時候,國家主權和民族大義都是天經地義。

長期以來,一些西方勢力把香港當作不設防的「中國之窗」,事實上香港也是個萬花筒,是看透西方某些勢力對華真實面目的試金石。西方勢力攪動香港,顛倒殖民歷史黑白,企圖內外結合,利用種種藉口在亞太周邊乃至全球搞意識形態反華聯盟,甚至以武力和軍事同盟相威脅。坦率地說,他們似乎仍活在舊殖民主義或「冷戰」時代,或企圖招屍還魂搞「新殖民主義」和「新冷戰」,其真實目的是竭力遲滯、打壓中印等新興國家的發展,維持其既得超級優勢和霸權。

亞洲復興,多邊反霸

疫情期間,我館與香港特區政府密切合作,協助撤離領區數百名印度裔香港居民。他們都對香港的前途充滿信心。事實上,在香港和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商、學習和生活的幾十萬印裔僑民是我們兩國攜手發展的重要紐帶。目前在印尤其是大孟買和班加羅爾地區的中資企業、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雖只有數千人,他們為助力中印自立自強,促進雙方經貿、文化等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期待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為中國在印公民營造公平公正、互利互惠、長期穩定的營商和生活環境。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率先復甦,西方政客卻仍在喋喋不休地指責中國。也許某些自以為是的「聰明人」正沉迷於運作其選舉政治的小周期,但他們顯然忽視了中印等發展中國家為代表的亞洲崛起的歷史大周期。長遠看,亞歐大陸作為人類文明搖籃復興回歸的歷史大勢更是不可阻擋。唐詩有雲,「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日前,習近平主席在亞投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上致辭強調,將把亞投行打造成國際多邊合作新典範。眾所周知,印度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項目迄今最大的受益方,中印都支持和踐行多邊主義。我們深信,從中國、印度到地區和全球,整個人類社會命運與共,各種反華陰謀、陽謀都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幻想,和平與發展才是至高無上的人間正道。

相關焦點

  • KANO是一部美化日本殖民臺灣的電影?
    KANO是講運動成長的電影,發生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臺灣。該片由馬志翔導演,魏德聖監製。據說開始幾天的票房成績還不錯。    有影評人撰文,指這部電影是透過一個勵志運動故事,「帶領」臺灣社會去重新認識日本殖民歷史的一個側面。
  • 國臺辦:美化日本對臺殖民統治必遭譴責,臺籍日本兵是受害者
    國臺辦:美化日本對臺殖民統治必遭譴責,臺籍日本兵是受害者 澎湃新聞記者 郭琛 2016-11-16 12:49 來源:
  • 「被殖民越久越進步」臺灣政界如何看待柯文哲這番話
    柯文哲根本不像在民主自由土地上長大的孩子,相信投票給柯文哲的民眾一定很失望。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就駁斥說,任何人都不該美化任何形式的殖民統治,尤其是被殖民過地區的知識分子,更不應該,柯文哲的言論「缺少深思與反省」。「我聽不懂這個話」,新黨主席鬱慕明表示,如果按殖民帶來好處的說法,那很多國家根本就不用獨立了難道是要拋棄祖先、被異族統治?
  • 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
    作者 張迎來         由臺灣克毅等出版社新編訂的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所引發的「日據」、「日治」之爭,延燒多日。臺灣「教育部」日前拍板高中歷史教科書「日據」和「日治」二者並用,「行政院」進一步定調「中央部會」公文書一律使用「日據」之詞。
  • 香港的殖民色彩建築
    總面積約有1,000平方公裡的香港,全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3年6月26日,英國利用《南京條約》換文生效的時機宣布香港為英國"直轄殖民地",派璞鼎查為首屆香港總督。港英政府遂告成立。這正如香港民間所說的:"實際統治香港的是馬會、怡和、滙豐和港督府。"英國的殖民統治,使整個香港充滿著殖民主義的色彩。中國人的傳統,西方的文化,加上百多年的殖民歷史,令香港流露出獨一無二的世紀風華。
  • 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
    這塊租給英國的土地後來被稱為香港新界。致此,英國通過刺刀、洋槍與大炮的野蠻徵服,實現了對中國香港地區領土的佔領。建立港英政府,是英國在香港殖民統治的重要一環1843年6月26日,英國利用《南京條約》換文生效的時機宣布香港為英國「直轄殖民地」,派璞鼎查為首屆香港總督。港英政府遂告成立。香港總督,又稱港督,是港英政府中擔負最高首長職責的人。
  • 美化殖民?臺灣日本合拍電視劇臺詞稱:「臺灣曾經也是日本」
    不少網友表示,這句臺詞企圖模糊臺灣的歸屬,疑美化日軍殖民臺灣的歷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給大家捋一捋:近期,中國臺灣和日本NHK合拍的《路~臺灣特快~》》上映了。這部劇講述日本新幹線給中國臺灣修鐵路背景下的數個中日男女的愛情故事,卻在內容釋出後因爭議臺詞引發熱議。
  • 涉臺專家: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
    由臺灣克毅等出版社新編訂的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所引發的「日據」、「日治」之爭,延燒多日。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張迎來的評論文章指出,要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這不僅僅關係著歷史教科書中的用詞,更為重要的是,直接影響了臺灣民眾,特別是臺灣的下一代,對日本的認知。
  • 港報正告勿忘英國殖民恥辱史:「我們都是中國人!」
    一名中國人在中國土地上,因高呼「我們都是中國人」而被毆打。示威者如此痛恨別人提起「中國人」三個字,顯然是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香港人如果不是中國人,那到底是什麼人?這種情況竟然發生在曾經被殖民統治、現已回歸中國的城市——香港,真的恍如時光倒流。
  • 後殖民主義之「殖民意義」
    Said: Orientalism (Introduction)Frederic Jameson: 「Third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追溯其源頭,後殖民來自殖民歷史。西方近代歷史有一大半是殖民史,與此同時 這也是現代化的歷史。
  • 貴霜帝國,印度歷史上第一個殖民國家
    08-27 20:36:02 來源: 探旅 舉報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 新加坡殖民歷史再思考
    反種族歧視示威席捲全球, 同時掀起各地民眾對於殖民歷史的反思,英美都有不少歷史人物的塑像被示威者拉倒。在新加坡,也有出現類似聲音。有評論認為,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是代表著歧視和霸權的殖民者,新加坡河畔的萊佛士雕像應該要被移除。這種說法竟在網絡上獲得不少迴響。
  • 楊昆福:臺南銅像風波再現綠營「自我再殖民 」
    顯然,綠營在「去中國化」具體實踐中步步進逼,試圖割裂兩岸的歷史文化聯結。  與之產生鮮明反差,綠營卻不斷美化日本殖民歷史,大力推崇日本文化認同,試圖強化雙方的「關聯度」。洪秀柱此言不虛,種種跡象已表明,綠營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資源,在大搞「去中國化」的同時,正有計劃有步驟地重新建構對日史觀,試圖美化日本殖民侵略歷史,強化臺灣民眾對日本的「認同」,企圖切斷兩岸的文化臍帶,將大陸形塑成兩岸互動的「他者」,從而為「臺獨」鋪路。
  •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
    近期,在外部勢力幹預下,香港一些激進勢力,惡意破壞社會秩序,暴力行為不斷升級。甚至有人叫囂,「寧願做英國狗屎上的蒼蠅」,也不願做中國人。然而,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真有那麼好嗎?港英時期,港人連公民基本的權利都沒有在英國對香港進行殖民統治期間,佔香港人口98%的華人長期不能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和參政權。而回歸祖國後,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受到憲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
  • 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有過民主嗎?
    作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歐洲中心主任,前駐外大使 孫海潮  距「暴力衝擊香港立法會」事件已有數日,一些別有用心者仍未放棄藉此插手中國內政的機會。
  •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真相
    【香港《東方日報》2月7日一9日文章】題:日本治臺推行的奴化教育(作者李谷城)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日前大放厥詞,美化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推行的殖民教育。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不論是從商、從政大都與日本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在臺灣舉辦抗日研討會或其他抗日活動,很難找到機構贊助。 日本統治臺灣半個世紀,費盡心機教出一批親日奴才、「臺獨」賣國賊,好像李登輝之流!
  • 比利時國王菲利普首度為殖民歷史致歉
    比利時國王菲利普首度為殖民歷史致歉 央視新聞6月30日消息,據法新社當日報導,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獨立60周年之際,比利時國王菲利普致信其總統齊塞克迪,首度為比利時在剛果(金)的殖民歷史致歉
  • 中考歷史知識點: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總體結構綜述】     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落後的亞非拉地區大肆殖民擴張。在先進資本主義工業文明面前、在強大的殖民者面前,亞非拉人民同他們進行了殊死較量。印度民族大起義、拉丁美洲的獨立戰爭就是他們發出的怒吼。
  • 外交部:英國應放棄在香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董雪、朱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就英國外交大臣拉布發表涉港不當言論答問時表示,英國應放棄在香港延續殖民影響的幻想。針對拉布有關言論,中方已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  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英國外交大臣拉布6日稱,近日香港警方逮捕政治活動人士是對香港受《中英聯合聲明》保護的權利和自由的嚴重攻擊。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表示,香港中聯辦、駐港國家安全公署等部門已就香港警方依法實施拘捕行動發表聲明。被拘捕人員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第22條規定的顛覆國家政權罪。中國是法治國家,香港是法治社會。
  • 兩岸歷史學者揭露日本殖民統治者對臺灣經濟殘酷壓榨
    兩岸歷史學者揭露日本殖民統治者對臺灣經濟殘酷壓榨 2015-10-27 09:12:21參與互動    在廣州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7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