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真相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香港《東方日報》27日一9日文章】題:日本治臺推行的奴化教育(作者李谷城)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日前大放厥詞,美化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推行的殖民教育。那麼我們就用事實駁斥麻生的謬論吧!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打敗清朝,1895年強迫清廷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割佔了臺澎列島及琉球群島。日本佔臺後即實行新聞管制,禁止華文報紙發行,強行推行日文教育。

 

191712月,臺灣殖民當局頒布第2號律令《臺灣新聞紙令》,規定辦報刊要繳巨額保證金,還要重新申請許可證,如不遵守,有關人等會被起訴受重罰。在這條嚴厲的法例下,華文報刊紛紛關閉,日文報刊相繼出現。日本統治者還引用在日本實行的《新聞紙條例》以及{讒謗律八條},對媒體實行言論管制,規定對天皇、皇族、官吏有不敬、侮辱、損害名譽者,將處以罰金,甚至判處徒刑。

 

1922年臺灣殖民當局實行「日臺共學制」,規定在公立學校裡的新生錄取率,日籍學生佔619%,臺灣生只可以佔187%。如1944年臺灣最高學府臺北帝國大學有學生357人,臺灣生僅58名,只佔16

 

《臺灣近代民族運動史》記載:「在人口比例上,在臺灣的日本人不及臺灣人的110,但是,大中學校學生數量,臺灣生不及日本生的一半。日本人在臺灣享有種種特權,稅金多數由臺人負擔,但教育文化等設施,則大部分由日人享受,這是帝國主義榨取殖民地之典型。」

 

學校的主要職位也都被日人佔據。帝國大學當時有教職員工692人,其中,臺灣人只佔142名,且大多數是低級職工,當教師的只有一人。

 

從小學到大學使用的教材大多是日文的,因此,現年60歲以上的臺灣人都可以講寫流利的日文。「臺獨教父」李登輝曾自認,他的日文比中文還要好。老一輩的臺灣人都是在日本的奴化教育下生長的,絕大多數改用過日本姓名。他們的思想意識行為基本上已日本化。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不論是從商、從政大都與日本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在臺灣舉辦抗日研討會或其他抗日活動,很難找到機構贊助。

 

日本統治臺灣半個世紀,費盡心機教出一批親日奴才、「臺獨」賣國賊,好像李登輝之流!這就是殖民主義者推行奴化教育的「功績」!

 

榨取臺人血汗

 

18956月,日本殖民者在臺灣設立總督府,開始對臺灣實行長達51年的掠奪哇統治。18987月,殖民當局公布了《臺灣地籍令》《臺灣土地調查令》,同年9月設立「臺灣臨時土地調查局」,對全臺土地重新測量、造冊,作為開徵地稅的依據。在1898--1904年間,殖民當局對全臺進行多次土地調查。此前,全臺灣土地約有367萬甲(一甲約為16),地稅每年86萬餘元;經調查後,確定應課稅土地777萬甲,一年徵稅298萬餘元,暴增35倍。

 

殖民當局從調查中巧取豪奪臺灣人民的土地,到1942年佔臺灣人口5%的30萬日本人,擁有全臺灣72%的耕地;而600萬臺灣本地人只能保住全臺灣28%的土地。19101944年,殖民當局進行「林野調查」,被查的7832萬甲森林及田野,97%被列為「官有地」,明目張胆地搶佔原有的公共土地。

 

殖民當局還巧立50多種稅捐,對臺入強徵苛捐雜稅。1896年,臺灣除了地方稅之外的中央租稅額為200餘萬元,到1943年猛增54倍,達108億元。

 

殖民當局還壟斷臺灣的專賣業及外貿。1896年起,將人民必需的食鹽列為政府專賣,利用行政權力讓日商獨霸臺灣鹽業。1914年全臺灣鹽業集中在10家日商手上,他們通過買賣專利攫取了達經營成本10多倍的暴利。

 

臺灣盛產樟腦,全世界所需樟腦的45出自臺灣。從1907年起,殖民當局將它交給「三並物產會社」專利銷售,一年牟取358萬餘元暴利。

 

菸草專賣也讓日本颳走不少暴利,1905年為149萬餘元,到1930年增至1570萬元,1941年再增至4100萬元。1921年起實行酒類專賣,此前每年徵酒稅100多萬元,到1936年暴增至2400萬元。此外,稻米、茶、香蕉、砂糖等臺灣的特產,殖民當局也一一通過專賣方式交給日本商人發財。

 

為了更順利地掠奪臺灣的財富,榨取臺人的血汗,殖民當局也搞了一些基本建設,留下些微邊際利潤,這些小恩小惠竟成為媚日派歌功頌德的根據,真是可悲可嘆!奴才味十足。

 

掠奪性開發

 

麻生太郎說,臺灣一名重要人物告訴他,感謝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做了好事,今天台灣才會成為「教育水平十分高並且與時代俱進的國家」。這些漢奸言論完全顛倒黑白。

 

日本侵佔臺灣後,不久即修建了基隆港和高雄港;1899年起修建縱貫南北的鐵路,1909年全線通車;此外,又修建了幾個機場,為臺灣的海陸空交通基本建設奠定了基礎。這些硬體一直延用至今,媚日派以此為根據,感謝日本殖民主義者。

 

可是,這些鐵路、公路及機場的建設資金,日本政府一毛不拔,完全靠在臺灣發行公債籌集。從18991904年,臺灣總督府發行第一期公債3145萬元,平均每位臺人負擔10元以上。1908年發行第二期公債3899萬元,平均每位臺人增加913元負擔。而且,殖民當局通過發行公債,濫發鈔票,榨取臺民。

 

這些基本建設,表面上看讓人民得到不少方便,但是,得益最多的是殖民當局及日本商人。利用這些交通工具託運貨物的以日商為最多,乘搭這些交通工具的也多是日本人;在郵局發送信件,日本人比臺灣人多29倍,包裹多69倍,電報多82倍,電話多40倍……

 

臺灣總督府的財政收入和建設費用,全部課自臺灣人民。1909年開始,臺灣總督府的歲入開始有剩餘,在40年間增長20倍,因此,大量上交給日本國庫,而留給臺灣的教育經費只佔38%,社會民生福利事業經費只佔1%而已。

 

日本割佔臺灣後,將它當作向中國華南地區以及東南亞進一步擴張的基地,從臺灣賺到的錢、製造的商品、掠奪的原料、僱用的廉價勞工,直接用於對東南亞的侵略。二戰期間,不少臺灣人成為日本侵略者的炮灰,葬身於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的戰場。

 

日本在甲午戰爭奪得臺灣後實行「一體性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經濟掠奪、文化奴役、政治壓迫、軍事侵略,而不是要為臺灣做好事,其中的根本性區別切勿混淆,否則就會對侵略者感恩戴德,成為漢奸奴才!

 

    來源:2006214日《參考消息》

相關焦點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一)
    對臺灣民眾來說,永遠忘不了日寇在臺灣實行殘酷統治的歷史。日本在臺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悲慘的一頁。殘酷統治   日本佔領臺灣50年,派出19任總督,作為統治中國臺灣地區、實施殖民統治的最高指揮。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二)
    瘋狂掠奪   日本佔領臺灣,是為了把它作為剝削和掠奪的對象。作為日本殖民當局法西斯統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進行瘋狂掠奪。1895年通過實施「官有林野取締規則」,強佔全臺94.15%的山林原野。  殖民當局強佔了絕大部分土地和山林後,對廣大農民進行了殘酷的剝削。就土地稅一項,1905年收取地稅300萬元,1933年高達570餘萬元。就糧食來說,1900年稻米年輸往日本1400公噸,佔當年臺灣米生產總量的0.46%;到1934年,年輸入日本51.5萬公噸,佔當年生產總量的40%以上。
  • 讀《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史》
    (2)比較研究:將臺灣與同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做比較分析,解釋所謂「韓國人反日、臺灣人親日」的真相和歷史淵源,對朝鮮與臺灣皇民化運動的比較研究,兩地日語普及運動的比較研究等等。(3)不同學科間的交叉研究:譬如民族學學者對臺灣原住民的研究,人類學者對臺灣傳統漢人社會及殖民地下臺灣農業部門、米糖相剋關係的研究,對臺灣民間信仰的研究。經濟學家對臺灣殖民地經濟的定量研究等等。
  • 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
    實際上,論戰的實質是怎樣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這五十年的歷史。        如何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這段歷史?可以藉助歷史研究中,關於主觀動因和客觀效果的關係來分析。主觀動因方面,日本佔據臺灣的目的是為了掠奪臺灣的資源,以促進日本國內的發展,這點是毫無疑問的。絕不像「獨派」宣稱的那樣,日本統治臺灣的目的是為了建設臺灣、為臺灣人民創造幸福。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三)
    殖民同化   日本佔領臺灣,除搜刮和掠奪之外,就是圖謀永久統治臺灣,就是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從侵佔臺灣的第一天起,日本殖民當局就開始做起永久霸佔臺灣的美夢,大力推行殖民強制同化政策。   殖民同化政策之一是推行奴化教育。
  • 日本對臺灣的獨裁殖民統治
    日本對臺灣的獨裁殖民統治 時間:2001-04-10 17:01   來源:   《馬關條約》籤訂以後,日本政府於1895年6月成立了一個「臺灣事務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兼任「事務局」總裁,該「事務局」統管臺灣事務。
  • 日本侵佔臺灣50年-日本在臺的殖民統治
    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悲慘的一頁。   殘酷統治   日本佔領臺灣50年,派出19任總督,作為統治中國臺灣地區、實施殖民統治的最高指揮。  日本在臺灣實施殘酷的殖民統治,總督府於1896年發布了「關於施行臺灣之法律」。這一文件編號為第63號法律,所以稱為「六三法」。「六三法」總共6條,它成為日本統治臺灣的基本法。此法確定臺灣特殊化,以法律形式確立了總督的獨裁權力;主要內容是鎮壓抗日義軍和剝奪臺灣人民的基本權利。
  • 50年的殖民統治 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50年的殖民統治 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了解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統治優越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 涉臺專家: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
    由臺灣克毅等出版社新編訂的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所引發的「日據」、「日治」之爭,延燒多日。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張迎來的評論文章指出,要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這不僅僅關係著歷史教科書中的用詞,更為重要的是,直接影響了臺灣民眾,特別是臺灣的下一代,對日本的認知。
  • 日本侵佔臺灣後,是如何進行殖民統治的?
    自此,日本在臺灣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為將臺灣徹底同化,日本在臺實施高度集權的「總督」制度,所有機構都圍繞總督展開,可以理解為「土皇帝」一般的存在。在日據初期,面對著臺灣民眾風起雲湧的武裝反抗,日當局實行了殘酷的高壓統治。根據治安狀況,將全臺灣分為「危險」、「不穩」、「平靜」三類區域,分別由軍隊、憲兵、警察守備。僅在1895到1902年間,遇害反抗民眾高達3萬餘,超出全臺人口1%,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 KANO是一部美化日本殖民臺灣的電影?
    KANO是講運動成長的電影,發生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臺灣。該片由馬志翔導演,魏德聖監製。據說開始幾天的票房成績還不錯。    有影評人撰文,指這部電影是透過一個勵志運動故事,「帶領」臺灣社會去重新認識日本殖民歷史的一個側面。
  • 50年的殖民統治 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_文化_鳳凰網
    差別對待是根本日本統治時期,雖然在法律上臺灣人被看作是「日本人」中的「少數民族」,但與「純正」日本人相比,臺灣人受到了很大的歧視。日本在1900年實行了免費初等教育,臺灣人卻不能享受。殖民當局認為「教育是一把雙刃劍」,對於日本的殖民統治來說,臺灣人具有高知識水平並不是什麼好事。
  •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時間:2001-04-10 17:47   來源:   荷蘭殖民主義者在臺灣的統治長達38年。在這38年中,他們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進行殘酷統治。
  • 【批判「臺獨史觀」筆談之二】程朝雲:駁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有功...
    媚日的「皇民史觀」是「臺獨史觀」的一種變態,在臺灣島內始終陰魂不散,並不時沉渣泛起。2017年4月17日,為抗議臺灣部分官員與「臺獨」人士美化日本殖民統治,臺北市前民意代表李承龍將位於臺灣烏山頭水庫的日本技師八田與一銅像「斷頭」。
  • 臺灣被日本整整佔領了50年,殖民統治對臺灣產生了什麼影響?
    臺灣日據時期,為清朝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之後,1895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時期,又稱為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雖然那代老人家已經不剩多少了,但日本殖民時期給他們的思想印記卻流傳下來了。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真的太「成功」了。
  •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遭遇了殖民統治,為何時至今日臺灣人親日?
    當時臺灣人雖然害怕後藤,但並不尊敬後藤,臺灣民間把後藤新平形象地稱為「土皇帝」。日本對臺灣朝鮮的統治、英國對印度香港的統治、以及其它歐美列強的殖民統治,都有一個共同點:只向殖民地引進西方「物質文明」的科學技術,卻不向殖民地引進西方「精神文明」的民主人權。到香港回歸時,香港人已享有不低於英國本土的物質生活水平,但香港人卻不享有英國人早在100多年前就享有的參政選舉權。
  • 反抗日本殖民統治 刺殺日本親王的臺灣義士 被包圍後捨生取義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戰敗後的清政府被迫於1895年4月17日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也就是從這一刻起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進入到了黑暗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儘管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但臺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抗爭從未停息。
  • 貴州臘肉: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給臺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上)
    如今的臺灣社會皇民當道,以效忠日本、歧視中華血統、打壓中華文化為政治正確,經濟萎靡,綠色文革,社會怪像叢生。很多人會有疑惑不解:雖然被臺灣日本殖民50年,但是後來兩蔣帶著一大批知識分子在臺灣執政40年,戒嚴統治下撥亂反正,即使不奢求今天台灣社會遵循三民主義、彰顯華夏文化,也不至於搞得如今臺灣皇民遍地吧?
  • 李敖之子李戡:臺灣人的素質好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
    [導讀]在北京大學就讀、臺灣文化名人李敖之子李戡,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臺灣人的素質好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在北京大學就讀、臺灣文化名人李敖之子李戡,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臺灣人的素質好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