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一)

2020-12-24 中國臺灣網

  對臺灣民眾來說,永遠忘不了日寇在臺灣實行殘酷統治的歷史。日本在臺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悲慘的一頁。


殘酷統治


  日本佔領臺灣50年,派出19任總督,作為統治中國臺灣地區、實施殖民統治的最高指揮。在1895年6月至1919年10月間,日寇為建立「殖民地體制」,用武力鎮壓和控制臺灣人民的反抗,實行軍人專政,派出的軍人總督有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安樂貞美、明石元等7屆軍人總督;1919年10月至1936年9月,日本殖民當局以為殖民統治已經穩定,為把臺灣建成「理想的殖民地」,軍人體制改為軍政分立制,派出了田健治郎、內田嘉吉、伊澤多喜男、上山滿之進、川村竹治、石塚英藏、太田政弘、南弘、中川健藏等9屆文職總督;1936年以後,為配合全面侵華戰爭的需要,又恢復為軍人專政,派出小木躋造、長谷川清、安藤利吉等3任軍人總督。不論文官武將,19名總督集立法、行政、軍事大權於一身,掌握了當地中國人的生殺予奪大權,個個都是殺人魔王,手上都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


  日本在臺灣實施殘酷的殖民統治,總督府於1896年發布了「關於施行臺灣之法律」。這一文件編號為第63號法律,所以稱為「六三法」。「六三法」總共6條,它成為日本統治臺灣的基本法。此法確定臺灣特殊化,以法律形式確立了總督的獨裁權力;主要內容是鎮壓抗日義軍和剝奪臺灣人民的基本權利。1906年,頒布實質相同的「三一法」取而代之,兩法沒有根本區別,中國人遭受的苦難不僅沒有改變,而且越來越沉重。


  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主要靠軍隊、憲兵、警察維持,更多的是靠權大無邊的警察管制社會和民眾。1897年,日本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制訂了「三段警備法」。規定山澤地帶的治安由軍隊及憲兵負責;村落的治安,由警察擔當;山澤和村落之間,則由憲兵和警察共同戒備。這是一部由軍隊、憲兵、警察三者協力鎮壓統治臺灣人民的殖民法。在日據時期,臺灣民間嚇唬孩兒有一句慣語:「大人來啦!」所謂「大人」就是指當時的日本警察。1896年,第一批日本警察到臺。自此以後,以日本警察為主體的警察,成為伸入中國人日常生活的鬼魘,是直接屠殺臺灣中國人的劊子手。日本警察遍及臺灣社會的各個角落,臺灣成為名符其實的警察社會。以1902年為例,全臺設有10個廳警察課、97個支廳、992個派出所,以後最多時各類警察機構達到1500餘處,警察18000餘人。在臺灣的經濟發達地區,每隔2、3公裡就有一個警察機構;每300人就配有一名警察。日本佔領下的臺灣,可以說是日本警察的世界,在警察法西斯式的管制下,中國人的基本權利都被剝奪。


  為維持殖民統治,對中國人的任何反抗和不滿行為,日本殖民者一律予以殘酷鎮壓。1898年,日本殖民當局頒發「匪徒刑罰令」,全文8條,該「令」專門鎮壓臺灣同胞的反抗,日寇殖民者根據此令殘殺了無數臺灣同胞。在頒發「匪徒刑罰令」的同時,又實施「保甲條例」,規定保甲作為警察軍事統治的輔助組織。條例全文7條,規定10戶一甲,10甲一保,全保全甲內部連坐,保甲另外組織壯丁團,接受警察當局指揮、監督。到1943年,全臺共設保6074個,設甲58378個,控制戶數達50餘萬戶;壯丁團團丁最高時達到134613人。保甲制度作為日本殖民者對臺灣民眾實行殖民統治的重要手段,其實質是用「以臺制臺」的方式控制和奴役當地中國人,保甲制度成為法西斯統治的基礎。


  日本殖民者十分害怕中國人的反抗。在日本人秋澤鳥川寫的《臺灣匪志》一書中,把一切對日寇不滿、反對日寇的人士和言行,都歸入「匪」類,主張進行殘酷鎮壓。在日本殖民當局的法西斯統治下,中國人完全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權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隨時都有被扣上「匪」的罪名受到迫害。


  日本佔領臺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臺灣人民都沒有停止反抗。在1895年11月28日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宣布「全島完全平定」的十幾天後,北部義軍就揭竿而起。林大北,臺灣宜蘭人,劉永福舊部,12月28日,在大裡筒襲擊日軍分遣隊,打響抗日遊擊戰爭第一槍。林大北起義後,新竹胡阿錦,臺北簡大獅、陳秋菊,宜蘭林李成,以及許紹文、江振源、陳瑞榮等義士起而響應,北部起義一直堅持數年,對剛剛在臺灣建立統治的日寇造成了沉重打擊。北部起義開始後不久,1896年6月14日,中部義軍一千多人在雲林縣鬥門鎮東南10公裡處的大坪頂集會,建號「天運」,改大坪頂為「鐵國山」,公推簡精華、柯鐵等為「十七大王」,他們堅持鬥爭達6年之久。1898年林少貓等抗日義士也舉起義旗,從臺南大目降、潮州等地,到恆春、虎頭山,轉戰數年,在臺灣南部豎起抗日大旗,極大的鼓舞了臺灣人民的鬥志,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殖民統治。 即使是日本殖民統治者在臺灣站穩了腳跟之後,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事件(如1907年的「北埔」事件、1902年的「噍吧年事件」、1913年的「苗慄事件」等)也經常發生。


  對待臺灣人民的反抗,日寇當局在運用「利誘招撫」、「挑撥分化」策略的同時,也採取了殘酷的屠殺鎮壓政策。在1896年「大平頂事件」中,屠殺中國人3萬人,在1901年「後壁林慘案」中,屠殺中國人3473人,在1902年「噍吧年事件」中,屠殺中國人3萬餘人;在1913年12月間的「苗慄事件」中,屠殺中國人1200餘人;在1915年西來庵起義中,屠殺中國人數萬人。據有的學者統計,在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期間,被日寇殘殺的中國人達60萬人。這對當時最多只有500餘萬人的臺灣來說,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大災難,日本軍國主義欠下了中國人民無數永遠也無法償還的血債。


  除了殘酷鎮壓之外,在日寇法西斯統治下,中國人毫無政治地位,以公務員為例。根據1944年的統計,臺灣公務員總共84559人,其中中國人46955人。表面上看似乎中國人佔55%,事實上差別很大。任敕任官(相當於南京政府簡任官)的只有杜聰明1人,而且他只是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教授,並非行政官員;任奏任官(相當於南京政府的薦任官)的只有27人,其中擔任行政職務的只有15人;任判任官(相當於南京政府委任官)只有368人。除此以外,其餘都是僱傭人員。在警察中,中國人只有六分之一,且警級沒有超過「巡官」的。因此,中國人只是擔任低級職位和僱傭人員,供日本人驅使而已,成為日本殖民當局「以臺制臺、以臺治臺」的工具。


相關焦點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二)
    瘋狂掠奪   日本佔領臺灣,是為了把它作為剝削和掠奪的對象。作為日本殖民當局法西斯統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進行瘋狂掠奪。1895年通過實施「官有林野取締規則」,強佔全臺94.15%的山林原野。  殖民當局強佔了絕大部分土地和山林後,對廣大農民進行了殘酷的剝削。就土地稅一項,1905年收取地稅300萬元,1933年高達570餘萬元。就糧食來說,1900年稻米年輸往日本1400公噸,佔當年臺灣米生產總量的0.46%;到1934年,年輸入日本51.5萬公噸,佔當年生產總量的40%以上。
  •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真相
    【香港《東方日報》2月7日一9日文章】題:日本治臺推行的奴化教育(作者李谷城)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日前大放厥詞,美化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推行的殖民教育。,開始對臺灣實行長達51年的掠奪哇統治。此外,稻米、茶、香蕉、砂糖等臺灣的特產,殖民當局也一一通過專賣方式交給日本商人發財。
  • 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
    這一決定,引起民進黨等「獨派」的不滿,同時一些「統派」人士對當局的「妥協」也頗有微詞,引起一片論戰。實際上,論戰的實質是怎樣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這五十年的歷史。        如何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這段歷史?可以藉助歷史研究中,關於主觀動因和客觀效果的關係來分析。主觀動因方面,日本佔據臺灣的目的是為了掠奪臺灣的資源,以促進日本國內的發展,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三)
    殖民同化   日本佔領臺灣,除搜刮和掠奪之外,就是圖謀永久統治臺灣,就是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從侵佔臺灣的第一天起,日本殖民當局就開始做起永久霸佔臺灣的美夢,大力推行殖民強制同化政策。   殖民同化政策之一是推行奴化教育。
  • 日本對臺灣的獨裁殖民統治
    日本對臺灣的獨裁殖民統治 時間:2001-04-10 17:01   來源:   《馬關條約》籤訂以後,日本政府於1895年6月成立了一個「臺灣事務局」,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兼任「事務局」總裁,該「事務局」統管臺灣事務。
  • 日本侵佔臺灣50年-日本在臺的殖民統治
    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悲慘的一頁。   殘酷統治   日本佔領臺灣50年,派出19任總督,作為統治中國臺灣地區、實施殖民統治的最高指揮。  日本在臺灣實施殘酷的殖民統治,總督府於1896年發布了「關於施行臺灣之法律」。這一文件編號為第63號法律,所以稱為「六三法」。「六三法」總共6條,它成為日本統治臺灣的基本法。此法確定臺灣特殊化,以法律形式確立了總督的獨裁權力;主要內容是鎮壓抗日義軍和剝奪臺灣人民的基本權利。
  • 讀《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史》
    一,研究背景1,研究發展回顧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
  • 涉臺專家: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
    由臺灣克毅等出版社新編訂的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所引發的「日據」、「日治」之爭,延燒多日。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張迎來的評論文章指出,要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這不僅僅關係著歷史教科書中的用詞,更為重要的是,直接影響了臺灣民眾,特別是臺灣的下一代,對日本的認知。
  • 50年的殖民統治 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50年的殖民統治 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了解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統治優越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 日本侵佔臺灣後,是如何進行殖民統治的?
    一是明末時,西班牙佔據北臺灣,荷蘭侵入南臺灣,後荷蘭殖民者驅逐西班牙人,從1624年(明天啟)到1661年(清順治),荷蘭盤踞臺灣37年,由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1895年甲午戰爭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已無力於海防,被迫同日本籤訂《馬關條約》,除賠款2億兩白銀,還將臺灣及澎湖列島割讓。
  • 50年的殖民統治 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_文化_鳳凰網
    日語教育非常嚴厲,在學校不準講漢語(臺灣話),一講漢語即施予各種處罰。 建立奴化教育體制。1919年殖民當局出臺所謂「內地延長主義」,又稱「同化主義」。為防止中國人接受高等教育,從中等教育開始,就限制中國學生所學專業;高等教育基本上由日本人獨佔,而且除了醫學專門學校及臺南高等商業學校外,其他一切高等學校都在日本國內舉行考試。
  •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荷蘭侵略者在臺灣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 時間:2001-04-10 17:47   來源:   荷蘭殖民主義者在臺灣的統治長達38年。在這38年中,他們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進行殘酷統治。
  • 【批判「臺獨史觀」筆談之二】程朝雲:駁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有功...
    媚日的「皇民史觀」是「臺獨史觀」的一種變態,在臺灣島內始終陰魂不散,並不時沉渣泛起。2017年4月17日,為抗議臺灣部分官員與「臺獨」人士美化日本殖民統治,臺北市前民意代表李承龍將位於臺灣烏山頭水庫的日本技師八田與一銅像「斷頭」。
  • 臺灣被日本整整佔領了50年,殖民統治對臺灣產生了什麼影響?
    臺灣日據時期,為清朝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之後,1895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時期,又稱為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雖然那代老人家已經不剩多少了,但日本殖民時期給他們的思想印記卻流傳下來了。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真的太「成功」了。
  •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遭遇了殖民統治,為何時至今日臺灣人親日?
    朝鮮人的反日情緒十分濃厚,而臺灣人卻表現出相當的親日情緒。回顧一下日本對臺灣的統治歷史,也許可以找到一些臺灣人親日情緒的來由。一、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的方針政策甲午戰爭以前,日本並沒有奢望從清政府那裡奪得臺灣。所以對於突然到手的臺灣,日本並沒有及時制定出治理臺灣的統治方針。1890年代後期是日本歷史上思想最活躍的時期之一,人們對治理臺灣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建議。
  • 貴州臘肉: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給臺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上)
    如今的臺灣社會皇民當道,以效忠日本、歧視中華血統、打壓中華文化為政治正確,經濟萎靡,綠色文革,社會怪像叢生。很多人會有疑惑不解:雖然被臺灣日本殖民50年,但是後來兩蔣帶著一大批知識分子在臺灣執政40年,戒嚴統治下撥亂反正,即使不奢求今天台灣社會遵循三民主義、彰顯華夏文化,也不至於搞得如今臺灣皇民遍地吧?
  • 反抗日本殖民統治 刺殺日本親王的臺灣義士 被包圍後捨生取義
    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戰敗後的清政府被迫於1895年4月17日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也就是從這一刻起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臺灣進入到了黑暗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儘管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但臺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抗爭從未停息。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都幹了些什麼?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都幹了些什麼?自此,臺灣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此後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臺灣一直都在日本的控制之下。日本在臺灣所做之事,不僅僅是對臺灣這地方,也對中國乃至整個東亞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當時深知清政府無能的臺灣人民決定自己面對日軍,成立了臺灣民主國,宣布脫離了清政府,試圖用這樣的方式擺脫被殖民的命運。
  • 李敖之子李戡:臺灣人的素質好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
    [導讀]在北京大學就讀、臺灣文化名人李敖之子李戡,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臺灣人的素質好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在北京大學就讀、臺灣文化名人李敖之子李戡,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臺灣人的素質好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