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之子李戡:臺灣人的素質好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

2020-12-25 騰訊網

[導讀]在北京大學就讀、臺灣文化名人李敖之子李戡,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臺灣人的素質好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

在北京大學就讀、臺灣文化名人李敖之子李戡,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臺灣人的素質好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從歷史深處走出來看,這句話有欠推敲的地方。然而,從李戡的言論中,我們要反思、探索新時期全面、客觀、務實的溝通方式,形成深厚廣闊的人文積澱和交流機制,兩岸才能真正融合。

從近代史來看,甲午海戰後,日本開始了對臺灣長達50年的統治,曾經對當地原住民違法和犯罪者,不論輕重一律處死。以殺頭這樣的強制力,推出的各種社會規範也逐漸確立,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融入到臺灣人的行為習慣中。從古代史來看,日本文化禮節起源於中華文明,脫胎於中國歷史上的秦朝,到了唐代達到頂峰。就連日本漢學家內藤湖南也說:日本民族未與中國文化接觸前是一鍋豆漿,中國文化就像滷水一樣,日本民族一觸碰就變成豆腐了。

這件事讓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怎樣讓以李戡為代表的、對中國有深厚情感歸屬的臺灣年輕人,彌合國家近代和當代史的割裂斷層思維,從不知不覺中潛在的歷史傷痛和悲情中走出來,在心靈深處為臺灣與祖國大陸同宗同祖,文化同根同源擁有刻骨銘心的驕傲和榮光呢?

五年前,我曾隨一個新聞參訪團去臺灣,按行程我們要在花蓮觀賞原住民表演。儘管此次演出觀眾只有我們10個人的團組和一個近50人的日本團,可演員們依舊飽含熱情、認認真真地在表演。日本團拼命鼓掌,熱情歡呼,而大陸團卻急著要提前退場。當我們提前退場時,回頭看去,日本人正步入場地中和演員們一起跳舞唱歌做遊戲。那一剎那,我忽然想,對於那些演員們來說,或許「一個中國」的共識,更好的表達是熱情的掌聲、一起律動的節奏、配合默契的同舞同蹈。而那些循規蹈矩、一本正經的統戰工作反而沒有這樣的效果。熱切回應臺灣人民引以為傲的獨特文化形態,也許在相互接觸的點滴細節中,就蘊含著溝通交流的四兩撥千斤。

在臺東海岸環島公路上,我見到一條瘦骨嶙峋的野狗,於是請一直沉默的綠營司機開車到附近飯店買份盒飯餵狗。司機告訴我,店老闆很感動,只收一半的錢。剩下的路途上,司機開始健談起來,一邊給我講臺灣的景致,一邊問大陸的風貌。不經意的柔軟善意,很有可能軟化與生俱來的對抗。善是文化的底線,是人類共通的情感。對於原住民的演出,如果我們善意地多坐一會,和他們心手相牽,在相互讀懂的善意中,才能共同闡釋出善大於天、血濃於水。

對中國這樣地域廣袤、民族眾多的大國來說,求同存異、體諒包容體現在每一個小的日常細節中。尊重當地文化,與之產生強烈共鳴,才能贏得深切共識,從而建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廣泛意義上的同盟。香港、澳門如是,臺灣亦如是。

相關焦點

  • 李敖之子:臺灣人素質好是受日本殖民統治影響
    李戡:接受那麼多媒體採訪,肯定會影響學習,特別是我們經濟學院,學業壓力還是挺大的,大一大二的基礎課程必須學好,否則後期就很麻煩,所以我要專心打好基礎。環球時報:能介紹一下你在北大創辦的「文武學社」嗎?李戡:北大文武學社是我去年5月創辦的,現在北大已有一定影響力。我們的宗旨就是要弘揚好的中國傳統文化。
  • 「李敖之子」李戡:棄臺大進北大、在劍橋大學讀博,學成一定回國
    李戡,1992年8月3日生,我國著名作家李敖與妻子王小屯之子,之前一直生活在臺灣。最初李戡考上的是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但是他在得知臺灣高中畢業生學測成績達「頂標級」可免試申請內地大學之後,便申請了北京大學。一方面,李戡本就是一位學霸,綜合素質極為出色,另一方面他是名人之子,當時更是剛剛出版了一本新書,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 李敖之子李戡北大畢業赴美留學,再次承諾「學成一定回來」
    李敖之子李戡北大畢業赴美留學,再次承諾「學成一定回來」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胡攀 2014-07-13 10:32 來源:澎湃新聞
  • 李敖之子李戡北大報到
    李敖之子李戡北大報到 2014年08月04日 11:40:46  來源:新華網 李戡在北大經濟學院辦理報到手續 [責任編輯:朱媛媛]
  • 李敖之子李戡請求大陸拒發姐姐臺胞證:她有美國國籍
    隨後,李戡披露,此前李文曾宣稱「申請無戶籍『中華民國』公民,我可以正正噹噹當雙重國籍的人……並可以申請臺灣護照和臺胞證。」 「近日,李文已取得臺灣身份,按其所述,將著手申辦『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臺胞證)。」 李戡認為此舉顯然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與相關規定。
  • 李戡追念父親李敖:夢見生病晚期的他可以站起來和我散步
    中新社香港7月22日電 題:李戡追念父親李敖:夢見生病晚期的他可以站起來和我散步中新社記者 曾平李敖之子、今年25歲的李戡日前第三次到訪香港書展,也是第一次在沒有父親的陪伴下出席香港書展。近日在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說,自己夢到了已故的父親可以站起來和他一起散步。
  •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
    80歲的時候,李敖說:「我立志要活到一百歲;但可以前瞻一百,總結八十……我要用我的八十定性、定位,顯靈給人,使人感到,後世的子孫,很難想像『這世界上曾經走過這樣一位血肉之軀』。」  說李敖「著作等身」不是誇張,他最有名的語錄之一是「500年來中國白話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這一輩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憑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
  • 李敖之子發文紀念父親去世一周年:我是真正的統派,一如我的父親李敖
    【環球網綜合報導】3月18日是臺灣著名作家、文壇大師李敖去世一周年紀念日,李敖之子李戡在這天發文紀念。他透露,父親曾在病榻上交代「中國統一我是看不到了,你要幫我實現它」。李戡說自己將努力實踐父親的期許,並表示「我是真正的統派,一如我的父親李敖。」
  • 《北京法源寺》赴臺首演 李敖之子願父親「受到鼓舞」
    中新社臺北11月7日電 題:《北京法源寺》赴臺首演 李敖之子願父親「受到鼓舞」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劉舒凌  對於改編自父親小說《北京法源寺》的同名舞臺劇首次在臺灣上演,李敖之子李戡7日評價,父親想在小說中表達的內容,舞臺劇都有所傳達,相信臺灣觀眾會感到親切。
  • 李敖之子這樣回復臺當局……
    3月18日上午,臺灣知名作家李敖因病去世,享年83歲,這位生前語言風格辛辣犀利,處事率真又狂放不羈的學者,他的離世讓兩岸民眾悲痛與不舍。臺「文化部」此前表示將為李敖申請蔡英文「褒獎令」,但20日,「文化部」稱,在致電李敖家屬時,李敖兒子李戡已代表家屬表示,「父親一生率性而活,依其遺願,後事務求從簡,婉謝『文化部』呈請『總統』褒揚」。
  • 李敖之子:父親去世不舉行任何活動,一切從簡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作家李敖今天(18日)上午去世,享年83歲。醫師與家屬於下午2點在臺北「榮總」中正樓一樓大廳召開記者會。李敖之子、作家李戡表示,對於父親之後的安排,將遵照其意願及一貫作風,不舉行任何活動,一切從簡。「大家辛苦了。
  • 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
    實際上,論戰的實質是怎樣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這五十年的歷史。        如何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這段歷史?可以藉助歷史研究中,關於主觀動因和客觀效果的關係來分析。主觀動因方面,日本佔據臺灣的目的是為了掠奪臺灣的資源,以促進日本國內的發展,這點是毫無疑問的。絕不像「獨派」宣稱的那樣,日本統治臺灣的目的是為了建設臺灣、為臺灣人民創造幸福。
  • 李敖之子發表聲明 要求同父異母姐姐李文撤告
    李敖與兒子李戡李敖女兒李文網易娛樂5月8日報導 知名作家李敖腦瘤病逝後,家庭糾紛浮上檯面,他與前女友所生54歲女兒李文不僅要做親子鑑定,還放話要小媽王志慧與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爭產。隨後,李敖之子李戡公開父親所留遺囑。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三)
    殖民同化   日本佔領臺灣,除搜刮和掠奪之外,就是圖謀永久統治臺灣,就是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從侵佔臺灣的第一天起,日本殖民當局就開始做起永久霸佔臺灣的美夢,大力推行殖民強制同化政策。   殖民同化政策之一是推行奴化教育。
  • 涉臺專家: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
    由臺灣克毅等出版社新編訂的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所引發的「日據」、「日治」之爭,延燒多日。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張迎來的評論文章指出,要正確看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歷史。這不僅僅關係著歷史教科書中的用詞,更為重要的是,直接影響了臺灣民眾,特別是臺灣的下一代,對日本的認知。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一)
    在1895年6月至1919年10月間,日寇為建立「殖民地體制」,用武力鎮壓和控制臺灣人民的反抗,實行軍人專政,派出的軍人總督有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安樂貞美、明石元等7屆軍人總督;1919年10月至1936年9月,日本殖民當局以為殖民統治已經穩定,為把臺灣建成「理想的殖民地」,軍人體制改為軍政分立制,派出了田健治郎、內田嘉吉、伊澤多喜男、上山滿之進、川村竹治、石塚英藏
  •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真相
    作者李谷城)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日前大放厥詞,美化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推行的殖民教育。日本人在臺灣享有種種特權,稅金多數由臺人負擔,但教育文化等設施,則大部分由日人享受,這是帝國主義榨取殖民地之典型。」 學校的主要職位也都被日人佔據。
  • 日本侵佔臺灣50年-日本在臺的殖民統治
    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悲慘的一頁。   殘酷統治   日本佔領臺灣50年,派出19任總督,作為統治中國臺灣地區、實施殖民統治的最高指揮。  日本在臺灣實施殘酷的殖民統治,總督府於1896年發布了「關於施行臺灣之法律」。這一文件編號為第63號法律,所以稱為「六三法」。「六三法」總共6條,它成為日本統治臺灣的基本法。此法確定臺灣特殊化,以法律形式確立了總督的獨裁權力;主要內容是鎮壓抗日義軍和剝奪臺灣人民的基本權利。
  • 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二)
    瘋狂掠奪   日本佔領臺灣,是為了把它作為剝削和掠奪的對象。作為日本殖民當局法西斯統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進行瘋狂掠奪。1895年通過實施「官有林野取締規則」,強佔全臺94.15%的山林原野。  殖民當局強佔了絕大部分土地和山林後,對廣大農民進行了殘酷的剝削。就土地稅一項,1905年收取地稅300萬元,1933年高達570餘萬元。就糧食來說,1900年稻米年輸往日本1400公噸,佔當年臺灣米生產總量的0.46%;到1934年,年輸入日本51.5萬公噸,佔當年生產總量的40%以上。
  • 臺灣被日本整整佔領了50年,殖民統治對臺灣產生了什麼影響?
    臺灣日據時期,為清朝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之後,1895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時期,又稱為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雖然那代老人家已經不剩多少了,但日本殖民時期給他們的思想印記卻流傳下來了。某種程度上來說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真的太「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