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博物館好展覽回眸——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

2021-02-19 人文歷史說

一說到上海的歷史,往往給大家一種錯覺,仿佛是「上海沒有歷史」,於是什麼「上海在民國之前就是小漁村」啦,「上海就是一座殖民城市」啦,諸如此類似是而非的觀念就都被「創造出來」,用於吸引流量,收割眼球,成為營銷號傳唱不絕的謬論,甚至延伸到「海派文化膚淺論」之類更為錯謬的觀念上,頓時一發不可收拾了。

所以無論是新建成的上海歷史博物館,還是這個基本陳列,都好像是上海對於自身歷史的一個宣言書,或者是對上述觀念的批駁。其實追溯上海歷史博物館的發展史,我們會很詫異於上海這樣一個現代化大都會對自己歷史記憶的漠視程度。雖然籌建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並不算太晚,但是直到1982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才在西郊有了臨時館址,後來搬到虹橋路依然是臨時館址,1999年就因為館址租約到期而關閉,直到去年才在人民公園旁邊原上海市美術館館址重新開放。也許是海派文化的後現代風格天然拒絕歷史構建這種極富現代性的文化方式,也許是什麼其他原因,反正這種曲折的經歷客觀上也縱容了上述觀念的滋生,仿佛假的成了真一樣。

所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最吸引我的地方,一個就是對上海歷史時期城市發展的回顧,另外就是對上海近代以來城市發展的詮釋。就歷史時期來說,遠古上海,瀕江臨海,湖澤眾多,氣候溼潤,資源豐沛。全新世以來,海侵和海退交替上演。距今7000 年,海岸東進,陸域擴展,古海岸線穩定在岡身一線,開始適合人居。約6000 年前,來自太湖流域的人群向東遷徙,拉開了先民在上海地區活動的序幕。伺候經歷了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廣富林文化、馬橋文化,而後在漢末三國之際,以陸遜、顧雍為代表的兩大士族支流遷居華亭,海派文化開始發源,魏晉時期有「二陸」,唐代建華亭縣,青龍鎮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繁榮一時。宋末上海港崛起,由鎮升縣,清代設江海關,為全國四大海關之一,成為商業中心。足見上海歷史還是比較深厚悠長,雖然政治地位並不高,但是商業傳統堪稱「自古以來」,為近代上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代上海則於1843年開埠,既是列強在華最大投資與對華掠奪基地,也時中國民族資本集聚、多方面人才薈萃的多功能經濟中心、文化事業中心與政治重鎮,還是新思想、新文化的孕育所,成為反帝反封建偉大民族解放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的中心。

像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無論在京津滬時代還是在北上廣深時代都是毫無疑問的中國一線城市,這樣的城市,應該有一座歷史博物館,講述城市發展,體現城市精神,在某種意義上,城市歷史博物館就和申花足球隊,成為上海老克勒的一種精神符號,影響和感召著上海,不斷地前進。

相關焦點

  • 2018精品展覽回眸——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
    一說到上海,往往給大家一種錯覺,它仿佛是一座「沒有歷史」的城市,於是諸如「上海在民國之前就是小漁村」呀,「上海就是一座殖民城市」呀之類的觀點就一直廣泛「流傳」著。所以,無論是新建成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還是這一基本陳列,都似乎成為了上海對於自身歷史的宣言書。
  • 博物館,用好展覽說話——專訪陝西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部部長董理
    陝西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部部長董理近影    李波攝影記者:近年來陝西歷史博物館(下簡稱陝歷博)引入的境外展覽「梵音東渡
  • 我館《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展覽在蚌埠市博物館開展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指示精神,7月1日上午,我館與蚌埠市博物館共同推出的《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展覽開幕儀式在蚌埠市博物館正式舉行。蚌埠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謝兵宣布展覽開幕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辛禮學致辭按照中央有關指示精神,我館一直致力於展示南海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保護南海文化遺產,促進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交流,努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平臺。
  •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在赤峰博物館開展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紀念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赤峰1周年,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與赤峰市文物局、赤峰博物館共同主辦「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展覽自7月15日至10月15日在赤峰博物館展出。開幕式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辛禮學出席展覽開幕儀式。本次展覽開幕儀式到場的領導和來賓有:赤峰博物館館長秦博;赤峰市政府副市長周金樁;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文物局局長叢培智;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劉冰、赤峰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陶建英;赤峰博物館黨總支書記鮑林峰;赤峰博物館副館長馬鳳磊。
  • 第十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啟動
    記者丨何安安日前,中國博物館協會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已於2月28日正式啟動。去年的推介活動共有29家項目單位入圍終評,最終湖南省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成都博物館的「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古代篇」展覽,良渚博物院的「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陳列,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盛筵——見證《史記》中的大西南展」等十項陳列展覽獲得了第十六屆(2018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精品獎。良渚博物院常設展覽「文明聖地」。
  • 在這裡追溯上海歷史:搶先探營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近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近期開始內部試運營,為明年三月的正式對外開放做準備。  將展出千餘件展品80%為首次展出側面的LED大顯示屏播放短片《上海簡史》,作為基本陳列的總起和上海歷史概要。東樓二三四樓為「古代上海」與「近代上海」的常設展廳,用於基本陳列。其中四樓主要是革命歷史部分。基本陳列共展出文物1000餘件組文物,其中80%文物為首次展出。  東樓二樓進門是一條長廊,全長76米,是全上海最長的博物館室內長廊。經修繕後恢復歷史原貌,並展示歷博珍藏文物。
  • 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上海舉行 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
    新華社上海5月18日電(記者孫麗萍、施雨岑)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18日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行。「金色名片——改革開放40年中國出入境文物展覽回顧」圖片展和「海上銀珠·厚德流光——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藏銀器展」兩大展覽同時揭幕。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上榜!2019年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
    ,其中,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華夏第一王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基本陳列」上榜精品獎。入圍終評的29個陳列展覽從114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獲獎單位不再集中於傳統的文物部門所屬歷史文化類博物館、區域綜合博物館,而是擴展到了自然類、行業類、高校類等專題特色博物館;獲獎展覽的題材更為廣泛,歷史文化、藝術工藝、考古遺址、革命紀念、工業遺產、自然、民族等多彩多姿,令人耳目一新。
  • 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發布時間: 2020-05-18 14:21:1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中國網5月18日訊 5月18日,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3月底正式開放 一千件文物梳理六千年歷史
    原標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3月底正式開放,一千件文物梳理六千年歷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資料圖  位於人民公園西側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自從2017年11月1日試運行以來,已有上萬名觀眾預約參觀,2018年3月底,整個博物館就將免費向市民開放,除了試運行期間開放的標誌性的擁有大鐘的東樓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11月1日起內部試運行
    「上歷博」自1953年開始籌建,1983年建成「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7月更名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2015年年底,經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批覆,位於南京西路325號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完好修繕的前提下,作為「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上海市級重大文化設施之一 ——「上歷博」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 剛剛,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武漢革命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基本陳列浙江自然博物院百年風華——重慶工業發展史重慶工業博物館多彩貴州——民族文化陳列貴州省博物館「和合承德」清盛世民族團結展承德博物館瓷業高峰是此都——景德鎮瓷器、瓷業與城市發展史陳列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
  • 北京文博|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終評結果於南京博物院舉行的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揭曉。——中共中央在香山香山革命紀念館紀律建設永遠在路上——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武漢革命博物館精品獎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基本陳列浙江自然博物院百年風華——重慶工業發展史
  • 2019四川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結果揭曉
    其中,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發現三星堆:三星堆與巴蜀考古——紀念三星堆發現九十周年特展」等十個展覽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成都博物館「靈蛇傳奇」宣傳片等十個文博短視頻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十佳文博短視頻」;四川博物院「學科學鑑歷史 博物館科學課程——紙上乾坤」等十個文博教育案例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十佳文博教育案例」;成都博物館講解員杜宇等榮獲「2020年四川省十佳博物館講解員
  • 臨安獲獎了 全省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揭曉
    近日,第十四屆(2019年度)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項目公布,此次共有10個展覽項目被授予精品獎,臨安博物館推介的「東南樂土 吳越家山」陳列展覽位列其中。本次活動由浙江省文物局主辦,從今年3月份開始,經博物館推介、申報條件審查、項目初評、公示和終評,最終從74個展覽項目中評選出10個精品獎、10個優秀獎、3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獎和2個國際合作精品獎。 終評會上,25家入圍項目單位通過演示匯報和現場答辯,角逐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臨安博物館最終入圍。
  • 國家海洋博物館榮獲第十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
    獲獎名單特別獎01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 |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02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 | 香山革命紀念館03紀律建設永遠在路上——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 | 武漢革命博物館精品獎01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基本陳列 | 浙江自然博物院02百年風華——重慶工業發展史 | 重慶工業博物館03多彩貴州——民族文化陳列 | 貴州省博物館04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年內開放,時間或在十月
    蔣迪雯 攝 1983年9月,上海歷史文物陳列展覽籌備工作重新恢復,次年5月27日對外開放,以上海農業展覽館第五館為臨時館舍,定名「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7月,陳列館改名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1994年10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在虹橋路1286號全新開館,基本屬於「近代上海城市發展歷史陳列」,展出文物1500餘件,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文物博物館系統「十大陳列展覽精品」之一。2001年5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籌建的「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在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裙房內向社會開放。
  • 【快訊】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11月1日起內部試運行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上歷博)」自1953年開始籌建,1983年建成「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7月更名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近兩年來,「上歷博」在市委市政府及各部委辦和黃浦區政府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文廣局的具體指導協調和兄弟單位的無私協助下,在「上歷博」全體幹部群眾和施工單位等大量建設者的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甘共苦下,終於取得了「上歷博」作為主體展示工程的東樓的建築修繕和基本陳列布展的階段性成果,並於今年10月1日起「上歷博」東樓對相關專家學者、社會志願者和業內同行等進行了內部初步徵求意見的試開放。
  • 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展覽「十大精品陳列」揭曉
    5月18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終評結果在南京揭曉。在當日於南京博物院舉行的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中,榮獲本屆「十大精品」特別獎(3項)、精品獎(10項)、優勝獎(12項),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2項)及合作入圍獎(2項)的29家單位,受到隆重表彰。
  • 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啟動 河南六個展覽參與申報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4月15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組織開展的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已正式啟動,我省有6個展覽參與申報,並順利通過主辦方的初步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