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地毯製作技藝

2021-01-21 駐馬店網

泌陽地毯是中國幾大手工地毯代表之一,歷史上就暢銷全國,出口國外。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泌陽縣誌》等記載,泌陽地處中原,四季分明,溫度適中,自古就有「比戶業蠶,桑蔭遍野」之說。清鹹豐九年(1859年),湖北人黃德生、江合順到泌陽辦繅絲作坊,開始製作地毯。後來製作地毯的人越來越多,多為手工作坊,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新中國成立後,泌陽縣柞蠶生產和繅絲得到扶持和發展,被確定為柞蠶基地。1968年,成立了繅絲廠,1977年,國營王店柞蠶原種場進行地毯加工,成為駐馬店市最早開辦的地毯生產廠家。1981年,由原種場分出改名為王店公社壁毯廠。1982年,成立泌陽縣絲毯廠。1995年,縣絲毯廠已發展為擁有職工1500人(加工點100多家,3000多人)的地毯生產基地,年產地毯80000多平方英尺,年產值1500萬元,年利潤100餘萬元,成為河南著名的地毯生產廠家,產品多次獲獎,暢銷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數十家報刊進行宣傳報導。此外縣鄉鎮企業局的地毯廠有職工近500人,年產各類地毯近萬平方英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為泌陽地毯快速發展的輝煌時期。

泌陽地毯除絲毯外,主要產品還有絹絲毯、絲毛合織毯、麻絹毯、人棉毯,上世紀八十年代還開發研製出蓄光毯、霓光毯、東方毯等。除地毯外,還有壁毯,也叫掛毯。圖案大體可分為3種:京式、美術式和波斯式,品種達幾百種之多。尺碼和規格,均可以根根據客戶的需要定做。二十世紀末,由於原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國際產品價格普遍降低,加之職工工資偏低(每人每月300元左右),織毯工紛紛外出打工,致使地毯行業漸漸蕭條,兩個龍頭企業先後倒閉,只有部分民間手工作坊繼續艱難地維持現狀。泌陽地毯花樣繁多、風格獨特、用料考究、質地堅韌、圖案新穎、花紋清晰、做工精細、品質優良,不僅是室內裝飾佳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保護和發展泌陽手工地毯技藝,對於弘揚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研究歷史文化,發展外向型經濟,都具有一定的價值。2010年1月,泌陽手工地毯製作技藝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全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宋連玲被公布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徐佳瑞 輯自市政協文史委《天中記憶·文化卷》)

 

相關焦點

  • 神木手工地毯傳習所:用彩色毛線堅守傳承
    曾經盛極一時的神木手工地毯,在神木經濟發展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如今隨著機械化批量生產,神木手工地毯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目前僅剩一些私人作坊還在延續著這一傳統技藝。在神木市麟州街道北關村一處民房內,擺放著幾副傳統的織毯架,這裡便是榆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神木手工地毯製作技藝傳習所。
  • 通訊:見證文明交融的古老技藝——探訪伊朗地毯博物館
    這是伊朗地毯文化傳承人阿迪莫巴在進行地毯編織技藝展示。波斯手工地毯的製作工藝十分繁複,品級最好的波斯地毯每平方釐米能夠編織上百個「波斯結」。一塊兩米見方的精品地毯需要幾個熟練技工花費3年時間才能完成。他說,波斯地毯編織技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經過一代代的傳承與創新,發展至今,已具有相當高的設計與製作水平,成為伊朗民族悠久歷史文明的生動體現。瓦加德說,博物館展出的地毯上編織有人物、花木、狩獵、生活等豐富內容。這些地毯從材質上可分為羊毛、絲及棉線三大類。經從天然植物、礦物中提取的染料印染後編織而成的圖案,歷經數百年依然色澤不減,鮮亮豔麗。
  • 神木手工地毯傳習所:用彩色毛線堅守傳承
    如今隨著機械化批量生產,神木手工地毯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目前僅剩一些私人作坊還在延續著這一傳統技藝。在神木市麟州街道北關村一處民房內,擺放著幾副傳統的織毯架,這裡便是榆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神木手工地毯製作技藝傳習所。張玉恩是神木手工地毯製作技藝傳習所的傳承人,今年69歲的他跟地毯打了大半輩子交道。
  • 臨洮純手工地毯,進來了解一下~
    臨洮純毛手工地毯是指以土種綿羊毛為原料、植物染色、打結、剁制、栽絨絨等獨特工藝製作高端地毯產品以及藝術掛毯、壁毯、工藝地毯、美術地毯的織毯技藝。手工地毯源自西域。玄奘西行之時,西域地毯的製作和使用已成熟、普遍。地處絲綢之路節點地帶的臨洮,繼承了阿拉伯地毯和京式宮廷地毯的傳統,以其精細獨特的做工、淳樸秀美的圖案、古色古香的風格享譽國內。
  • 新疆和田市:納克西灣手工地毯織出千年文化
    農民工在製作地毯南疆秋季,天高氣爽日晶明。此時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到處是金色胡楊的海洋。夾在崑崙山和塔克拉瑪幹沙漠之間的新疆和田市氣候宜人,暖意融融。當地厚重溫暖、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羊毛手工地毯也迎來了了產銷兩旺的季節。
  • 手工編織地毯何以價格昂貴?手工藝人:看看製作過程就知道了!
    說起手工編織真絲地毯,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貴」,但為什麼手工真絲地毯價格貴,大家可能就不太能說的清楚了。
  • 十條春日手工地毯,傳統技藝下的現代優雅,美不勝收
    雖然傳統手工地毯在全球都面臨著織工流失的衰退景象,現在受疫情影響,更是對地毯的織造雪上加霜,但是業內仍然沒有停止繼續傳承和創新的腳步。今天織女姐就帶大家欣賞一下最近的手工地毯新品,感謝它們在春日裡仍能讓我們看到光明和希望。
  • 十條春日手工地毯,傳統技藝下的現代優雅,美不勝收
    雖然傳統手工地毯在全球都面臨著織工流失的衰退景象,現在受疫情影響,更是對地毯的織造雪上加霜,但是業內仍然沒有停止繼續傳承和創新的腳步。今天織女姐就帶大家欣賞一下最近的手工地毯新品,感謝它們在春日裡仍能讓我們看到光明和希望。
  • 探訪福建福安古法手工製作紅糖技藝
    記者近日走進福安的紅糖手工作坊,探訪古法手工紅糖製作的技藝。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12月9日,在福安市溪潭鎮洪口村的紅糖作坊裡,工人在熬製甘蔗汁。   紅糖是福建省福安市春節必備食品之一。古法手工製糖用傳統的物理方式,將甘蔗直接壓榨出甘蔗汁,放入鍋內加熱並不斷攪拌,蒸發出其中水分成為糖漿。其中熬糖過程至關重要,需要進行6道工序,耗時約4個小時。
  • 吊橋缸爐燒餅傳統手工製作技藝
    名錄名稱:吊橋缸爐燒餅傳統手工製作技藝  名錄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地區:唐山樂亭縣  名錄簡介:    據考證,缸爐燒餅起源於公元1865年,當時其特點是選料考究,加工精細,以缸橫臥,內壁貼餅,外溫內烘是其獨特的製作方法。選用上等小麥粉和精純豆油,以白菜、肥肉等為內餡,輔以蔥、姜、蒜、丁香、豆蔻等佐料。製作過程中,在和面手法、擦酥勁道、佐料配伍、火候掌握、缸體溫度、貼餅速度等方面蘊涵爐火純青的嫻熟技藝。產品外皮薄如蟬翼,入口即碎,香滿口腹。內餡味道鮮美,香而不膩。採用當地特製菓木炭為烤制燃料,使燒餅具有獨特的菓香氣味。
  • 【方志四川•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
    【方志四川•傳統技藝】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 2020-09-13 0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相信能讓更多的群眾從中受益」——新疆納克西灣手工地毯的...
    阿卜力孜·麥提玉蘇普回憶說:「當時我不捨得丟掉這份我很喜歡的工作,因為我發現手工地毯是個好的技藝,它傳承著我們的文化與歷史。更重要的是,它不能因為市場而永遠消失啊。2006年我們廠突然來了一位北京的客人,他告訴我,8月在上海有一個博覽會,一定讓我帶著地毯去參加。和田市有關部門得知消息後,專門帶著我去了上海,帶了20條手工地毯參加這個博覽會。」
  • 手工地毯來源悠久——無錫地毯種類繁多
    在最初,地毯是作為禦寒工具中出現的,所以地毯又被叫做地衣在宋朝以前,不管是會客、宴飲,還是讀書、寫字都用跪姿,所以地毯就被大量普及。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中國的地毯傳到中東和歐洲,同時波斯的地毯文化也傳到了中國。
  • 手工地毯編織 用彩色毛線堅守傳承
    從17歲開始學習地毯編織,董秀英坐在這條編織地毯的長凳上,轉眼間快30年了。  做工精細、色彩絢麗、規格齊全,高青縣的手工地毯編織一度暢銷內蒙古、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區,並通過青島遠銷美國、瑞典等國家。  現在,說起高青縣從事手工地毯編織的藝人卻讓人感慨,他們的收入已經快支撐不起這個行業。
  • 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
    即將消失的技藝:傳統手工製作布鞋瑞軒 陳思源 彭為君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前的朋友,小時候可能都穿過這樣的手工布鞋。那時由於物資相對匱乏,不少媽媽都有布鞋製作的手藝。如今,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機器取代了傳統手工,加之現代人穿布鞋的越來越少,當今幹這行的人已不多了,手工製作布鞋的技藝面臨失傳。下面,我們就去到老手藝人左玉華家中,了解傳統手工製作布鞋的過程。左玉華今年已84歲高齡,退休前一直在三臺鞋帽廠工作,退休後就擺攤賣自製的手工布鞋。她從20多歲開始做鞋,至今有60年時間了,對傳統手工做鞋工序了如指掌。
  • 你還在糾結是選擇手工羊毛地毯,還是選擇手工真絲地毯嗎?
    而關於手工地毯,了解的人都知道道數決定著手工地毯精細度,道數越高,圖案就越精美,當然也就越耗時,其價值也就越高。這也就決定著為什麼手工真絲地毯多為經典而精美的傳統圖案了,而往往經典的圖案,放在那個年代也都不會那麼容易就過時的。手工羊毛地毯的厚度大約在1cm左右,而手工真絲地毯的厚度通常在4—6毫米,同時手工真絲地毯的道數越高,其厚度也越薄,其價值也越高,畢竟物以稀為貴!
  • 手工地毯,不只是地毯,更是地面上的藝術珍品
    什麼是手工打結呢?像傳統的中國結、手工地毯等都是通過手工打結編織而成的。今天就為大家說說這個手工地毯。在國內,說起手工地毯,很多人可能會不熟悉,畢竟大多數人家裡並不會鋪地毯,唯一與地毯能聯想到的可能就是家家戶戶門前的那麼一塊進門毯,或者是酒店大堂走廊地上鋪的迎賓毯。但是這些全都是機織地毯,而非手工地毯。
  • 手工舊毛線編織地毯方法
    手工舊毛線編織地毯方法 2018-03-19 09:31:43 來源:全球紡織網 手工舊毛線編織地毯方法,我們家裡的地毯大多數都是買的吧!
  • 堅守傳承的手藝活,億絲手工真絲地毯掛毯上海展廳現貨銷售
    手工打結編織地毯屬傳統工藝品,特別是手工絲毯採用天然純蠶絲,手工編織而成,做工細膩、圖案精美,色彩典雅恬靜,工藝精湛,牢固耐用,手感柔軟而富有光澤,輕巧耐用,屬高檔室內裝飾品。  掛毯是一種極富表現力的 織造技藝,與 繪畫一樣,色彩豐富,引人入勝。有人物肖像、自然風光、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甚至是名家名作都可用掛毯再現,編織得栩栩如生。
  • 中秋將至,橋頭手工技藝製作達人教你做燈籠
    為慶祝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雙節同慶,橋頭文廣中心特舉辦了2020年「我做燈籠」徵集評選活動,並於9月12日下午,邀請了手工技藝製作專家開展燈籠製作培訓,手把手教市民製作精美的手工燈籠。活動現場,在手工技藝製作老師的指導下,家長及小朋友們用竹蔑、白乳膠、接口帶、封面紙等材料,製作出了一個個精美的手工燈籠。參加培訓的家長紛紛表示,此次培訓活動,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創作及動手能力,也激發了孩子們對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的興趣,學習到製作燈籠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