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上的「海南機遇」

2021-01-13 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消費升級、產業發展等領域顯現新需求新趨勢
進博會上的「海南機遇」

■ 本報特派記者 羅霞

買全球、惠全球。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採購商多、訂單多讓一些國外參展商樂開了花。

進博會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務,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順應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這一博覽會熱鬧的背後,消費升級、產業發展等領域的新需求、新趨勢顯現,給正在建設自貿試驗區、自貿港,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海南帶來了發展新機遇。

看消費

從新需求中謀發展

本屆進博會企業展設置了裝備展區、品質生活展區、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科技生活展區、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服務貿易展區和汽車展區等7大展區。這些展區中,什麼展區最熱門?

據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統計,11月6日,進博會單日客流突破22萬人次,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展區均是大熱門。其中,從最大實時在館人數看,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排名第一,科技生活展區和部分品質生活展區排名靠前。

「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在品質生活展區,義大利專業美容沙龍化妝品牌柔蓓思中國區代表卡羅萊娜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首屆進博會後,柔蓓思在中國市場的線上銷售額增長了161%。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後,有效訂單量再次直線飆升。

在海南高培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循柳看來,海南積極藉助離島免稅政策滿足消費者需求,未來在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中,要進一步挖掘中國消費市場潛力,做大消費市場。

從今年的進口情況看,消費品已躍升為海南頭號進口商品,未來發展前景可期。受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調整效應持續釋放,以及中免集團加速布局海南免稅市場拉動,前三季度海南進口消費品大幅增長43.9%,達到97.8億元,佔同期海南省進口總值的22.9%。

黃循柳等海南交易團成員有一個很深的體會:進博會顯現出明顯的消費升級趨勢。人們對「高、精、尖」產品的需求,對個性化產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長。

進博會上展商提供的「定製」產品增多,展商們為中國定製、為消費者定製,受到採購商的歡迎。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建議海南企業參加進博會時,除了籤約外,更重要的是要與更多展商廣泛交流,打開貿易渠道,從而更好地迎合消費市場需求。

看會展

從新趨勢中找商機

在本屆進博會上,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派出近400人的團隊,為進博會提供會務服務。進博會開幕式以及多個會議活動中,都出現該公司工作人員的身影。

這一服務進博會的故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海南會展業發展的亮點。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一系列會展活動的舉辦,使海南會展業積累了發展經驗。

發展有亮點,也有不足。結合進博會傳遞出的會展業前沿動態,海南會展業如何實現優化發展?

「進博會有四大方面的經驗值得海南會展業學習。」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酒店運營管理中心副總經理侯程愷說,一是展覽檔次高。進博會展示的產品,是各領域的尖端產品,具有標杆效應。「海南正在建設自貿試驗區、自貿港,未來展會打造也要注重提升檔次,瞄準世界一流推進相關工作。」二是會議和展覽相結合,互相促進。三是展會管理積極運用智能化、高技術的產品。四是餐飲、交通等配套服務完善,餐飲店非常多。

在進博會配套活動——第二屆中國會展業國際經貿論壇上,海南會展業得到推介。前來參會的商務部原部長、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德銘指出,當今會展業正呈現一些發展趨勢,有待把握髮展機遇。

這些發展趨勢包括:全球經濟增長變緩將影響展覽市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歐美展覽公司考慮到國外開展業務;數位化無處不在;客戶需求更加重要,多年來展覽一直被理解為只是參展商的展示,然而對於「千禧一代」等來說,展覽展示與現場體驗同樣重要,甚至現場體驗更重要。

「新的會展不斷出現,如果能把這些會展引過來,會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陳德銘舉例說,日本、歐洲有一些康養方面的展示、老年用具的展示,而這些公司已經進駐中國,正在謀劃如何打開中國的市場。

看創新

從新機遇中求合作

「會飛」的汽車、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巨無霸德國「金牛座」龍門銑……去年,這些凝聚當代智慧的展品在首屆進博會上驚豔著世界。今年,更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全球首發、中國首展」。

比如,韓國起亞汽車等車企首次向世界展示全新電動化戰略的概念車型,200多項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行業的新品首發。

不光是展示創新產品,一些參展企業積極表達在中國實現創新發展的合作訴求。

「全球都在創新,發展需要不斷創新。我們希望和海南攜手同行,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實現創新發展。」3M全球政府事務副總裁奧馬爾·瓦爾加斯說。

「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迎接科技大爆發的時代。非常幸運,我們找到了海南。」強生亞太區政府事務及政策副總裁喬納森·科拉德說,藉助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政策等優勢,強生準備與海南開展廣泛合作,「最精尖的技術、最新的產品都將在海南落地。」

與國外展商一樣,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海南交易團企業也在尋找創新發展機會。有些企業積極採購高技術產品,以服務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需要。

「海南要做好開放文章,吸引更多有創新需求的企業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一齡醫院管理集團董事長李瑋建議海南加快推進位度創新,通過開放政策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產業發展。(本報上海11月9日電)

相關焦點

  • 共享進博機遇——山西省交易團參加第三屆進博會側記
    記者史曉波/攝11月4日,「進博時刻」如約而至。宛如一枚銀色「四葉草」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再次迎來了一場全球矚目的貿易盛會——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山西省交易團攜4000多人共赴這場「東方之約」,共享開放機遇,共促合作共贏。
  • 靚車、美食、快艇……義大利企業在進博會上演繹「意式風情」
    新華社上海10月25日電 題:靚車、美食、快艇……義大利企業在進博會上演繹「意式風情」  新華社記者有之炘、吳寶澍  第二屆進博會首件進館展品高速巡邏船、首票順利通關展品高端商用車,都是來自義大利企業的產品,讓人感受到義大利企業的參展熱情。
  • 海南積極利用進博會平臺推介自貿港 推動合作落地 展示合作共贏機遇
    賽諾菲中國區公共事務和市場準入副總裁朱海鸞指出,此次賽諾菲在會上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以往合作的基礎上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未來,藉助樂城先行區獨有的突破性政策,賽諾菲將更加積極推動創新藥品和疫苗在樂城落地使用,讓更多中國患者獲益。艾伯維中國總經理歐思朗表示,海南自貿港正在成為全球發展機遇新高地。
  • 進博會上重慶最吸引全球企業的是什麼?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進博會上,重慶最吸引全球企業的是什麼?「重慶在經濟發展、營商環境等方面優勢明顯,正在成為大家眼中的投資熱土。」本屆進博會上,地處西部的重慶積極利用各種場合推介在內陸開放和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效,而這些成效正是跨國企業關注度最高的話題。近年來,得益於在內陸開放和智能化方面的持續發力,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把目光投向重慶。
  • 常州:共享進博新機遇 助推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共享進博新機遇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 助推高質量發展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本屆進博會商業企業展共設置了食品及農產品、汽車、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服務貿易等六大展區,展覽面積超過上屆規模。
  • 進博會上既採購又參展,是一種什麼體驗?
    進博會展期過半,由26個交易分團組成的廣東交易團,「購物車」已經裝得滿噹噹,各產業領域項目籤約不斷。在這其中,既是採購商又是參展商的粵企,更是在進博會上買全球、買全球,打通全產業鏈。  在這背後,是粵企全球網絡的不斷拓展,推動產業鏈向更高端躍升。
  • 進博會上濟南這些「高光」時刻
    第三屆進博會山東展區共組織了60家厚植齊魯地域歷史文化、擁有非遺技藝的老字號企業、非遺技藝傳承人等參展「人文交流活動」,展品類目共分為工藝美術、美食、中醫藥、服飾、酒水、調味品6大門類。  第二屆進博會上,野風酥與法國拉加代爾集團旗下拉加代爾旅行零售(上海)有限公司籤訂500萬元銷售訂單。據了解,公司今年已經邀請了部分意向客戶前來進一步洽談,吃著煎餅、感受著現場的氣氛,更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超意興把子肉、魯味齋扒蹄等均將其美食製作技藝搬到了現場,濃鬱的「濟南味道」讓觀展者的品嘗試吃根本停不下來。
  • 黔貨出山 多彩貴州在進博會上向世界發出邀請
    人民網上海11月7日電 (唐小麗)籤約投資項目41個,投資總額達377.4億元;籤下採購項目20個,貿易總額4.9億美元……本屆進博會上,貴州可謂收穫滿滿。收穫頗豐,籤下採購投資大單經過三年的發展,進博會已經成為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平臺。
  • 進博會上的「重慶面孔」:有「三屆元老」也有「新秀登場」
    隆鑫通用國內銷售總經理廖春表示,他們期待在進博會上遇到感興趣的國外客戶。  「這兩年,伴隨著國內休閒娛樂市場的崛起,大排量的摩託車銷量增幅較大,而傳統的同質化的小排量摩託車產品銷量卻在下滑。」廖春介紹,2018年,隆鑫通用推出的無極系列,雖然產品主要針對國內消費者需求設計,但也遠銷歐洲、東南亞、南美等地的國家。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無極系列的海外局面。
  • 健合集團旗下Swisse斯維詩聚焦健康產業,進博會上引關注
    Swisse斯維詩作為較早布局中國市場的澳大利亞進口健康營養品牌,一直視進博會為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的重大契機。健合集團旗下Swisse斯維詩聚焦健康產業,進博會上引關注迸發品牌活力,緊握時代趨勢一直以來,PPAE(Premium高端優質、Proven科學驗證、Aspirational
  • 習主席在前兩屆進博會上宣布的開放舉措,這樣一一落實
    在前兩屆進博會上,習主席宣布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一系列務實舉措。這一個個實打實的開放「硬招」是如何密集落地、高效推進的?一起來看。  【舉措】  中國將繼續鼓勵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打造開放新高地。
  • 來看進博會上的新奇「寶貝」
    東帝汶貓屎咖啡(本組圖片均由進博會主辦方供圖)11月4日,第三屆進博會在上海正式開幕。後屏幕電動挖掘機:沃爾沃在本屆進博會上全球首發了後屏幕電動挖掘機。這款產品採用了創新的後部顯示屏安全功能,讓後方車輛人員擁有「透視眼」,明辨前方狀況。貝克休斯AutoTruck鑽井工具:該工具用於陸地及深海油氣開發,通過獨有的導向技術,可實現最長3000米水平鑽井,長度位居世界第一。
  • 「對接內地、聯通世界」——進博會上香港服務貿易商尋找拓展市場...
    首屆進博會上,名唐展覽(香港)有限公司幫助以色列珠寶商協會布置了展位,今年他們決定親自參展,希望開拓一些新的客戶群體。「內地市場潛力巨大,我們想來看看有沒有新的發展機會。」公司市場傳訊部工作人員蘇琬童說,「內地的科技型企業發展勢頭很好,空間潛力很大,我們正在展會上尋找這樣的潛在客戶。」
  • 進博會上的「遼寧風採」
    在展區一角,中華老字號瀋陽萃華金店的展臺金光熠熠,金碗、香薰球等展品以瀋陽故宮文物為設計原型,採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匠人的花絲工藝,全鏤空的造型獨具一格,成為進博會上亮眼的工藝品
  • 自行車愛好者在進博會上看些什麼?
    自行車愛好者在進博會上看些什麼?雖然之前想這麼問,不過在用一下午的時間遊走過幾個展館之後,我發現這個問題似乎沒法回答。作為中國分公司總部位於上海的Specialized,也出現在了這次進博會上。當然,進博會本身並非一個專業自行車展會,體育產品也只在其中佔了很小一部分,來觀展的自然大部分並非自行車愛好者。在很多普通人眼中,擁有電助力系統的兩輛車,以及具有超輕重量的Aethos最受關注,而根據現場Specialized工作人員透露,他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依然是「這輛車多少錢?」並且在得到回答之後的反應幾乎無一例外是震驚,並且說「這價格都可以買輛汽車了。」
  • 中石化在第三屆進博會上簽約50家境外供應商
    本屆進博會上,中國石化將與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50家供應商籤訂採購協議,涉及原油、化工品、裝備材料等7大類25種產品。中國石化董事長張玉卓表示,進博會這個平臺促進了能源行業的投資合作和技術創新,中國石化將堅持開放合作、共享共贏,和國內外合作夥伴一道,不斷譜寫合作新篇章,共同為繁榮世界經濟、增進民眾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連續3年在進博會上發光發熱,努力打造上海「進博清真品牌」
    作為館內唯一一家參與進博會的清真服務接待單位,耶裡夏麗公司已經連續3年在進博會上發光發熱。在前兩屆工作基礎上,今年繼續作為館內「人氣餐廳」之一, 得到了各界的關注。面對疫情的衝擊,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而至。
  • 進博會上的「紙上生花」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進博非遺秀」特別節目 通過廣播節目、抖音視頻、微信圖文等形式 尋找進博會中的非遺之美 分享非遺展品的幕後故事
  • 進博會上的東芝科技「芯」
    「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讓世界領先的產品和技術走進中國,也將中國展現給世界,如今已成為全球最新科技、產品、理念展示交流的優選平臺。研發日本第一臺洗衣機、創造全球首款筆記本電腦的東芝,正是不同時代的科技引領者。
  • 聽進博會上的食客怎麼說
    聽進博會上的食客怎麼說  進博會的嘉吉展臺每天都會有參展觀眾排著長長的隊伍,他們正在等待美食的出鍋。而這個正在油鍋裡煎炸的「雞塊」其實是植物蛋白製作而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人造肉」,據介紹它的口感和真肉有95%的相似度。那麼這個金黃色的植物「小雞塊」到底是怎麼製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