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標星攝像人網
有器材也有技術 有視野也有深度
前天,俄羅斯在莫斯科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紅場閱兵。閱兵日期原定於5月9日,後因疫情影響而被推遲到了6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也參與了本次閱兵,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是搭乘運-20專機飛抵莫斯科的。
此次閱兵由俄羅斯第一頻道全程拍攝,並向全球直播。俄羅斯第一頻道的前身為蘇聯中央電視臺,2002年改為現名,目前也是俄羅斯最大的電視頻道。
根據第一頻道的報導,本次直播共動用了超過60臺攝像機,其中包括大量特殊機位,提供令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角。讓我們詳細了解一下:(視頻來源 - CCTV新聞)
在超大型活動的直播中,普通的固定機位自然是不可動搖的根基。
根據畫面來看,第一頻道採用的是Grass Valley(草谷)的訊道機,嗯……這很「歐洲」。
除了固定機位,伸縮大炮和斯坦尼康也是標配。
在斯坦尼康機位上,為保證系統的輕便和靈活,第一頻道使用了索尼的緊湊型系統攝像機HDC-P1。
作為一款小型的箱式攝像機,HDC-P1以緊湊的外形提供了廣播級的高清圖像質量,對於斯坦尼康攝影師來說,也大大減輕了負擔。
斯坦尼康則是選用了正牌的STEADICAM。
大場面拍攝,索道攝像系統是必不可少的。本次動用的攝像索道跨度長達400米,橫跨紅場上空。另一個高空機位則位於70米高的起重機頂端,如此高度加上風力作用難免會產生晃動,當然攝像師一旦投入工作是完全感受不到恐高的。
除此之外,前幾年火了一把的遙控拍攝車也在直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能夠高速運動,並同時通過頂部的三軸雲臺保持畫面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遙控拍攝車配備的圖傳有沒有很眼熟?沒錯,是威固的產品。
路面上的視角我們在去年的國慶70周年閱兵當中也見過,當時是用Z CAM攝像機,快速放置拍攝之後及時回收。俄羅斯人的解決方案就更粗暴了,他們拆掉了紅場的石板,埋入一臺小型攝像機,並覆蓋上一塊高強度的抗壓玻璃,這樣在整個直播過程中就可以隨時使用該機位的圖像了。
當然這個做法很難模仿,畢竟長安街是採用多種高強度瀝青的鋪裝路,可不能隨便挖掉一塊只為了擺機位。同時這種方式也有缺點,那就是玻璃容易髒,而且在陽光照射下會反射出來。
另有一些特殊機位則是固定在各種受閱裝備上,無死角地展示士兵和武器的風貌,更有一些畫面似乎採用了360度全景相機。還有兩個鏡頭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一個是從坦克的炮管進入直接到駕駛艙,另一個是從戰鬥機的尾噴口拉出到飛機編隊的畫面,這就是特效合成的了,雖然並沒有百分百以假亂真,但觀感也是十分新穎的了。這些鏡頭的集合請看以下視頻:
直播這樣的超大型活動非常不容易,電視團隊都是幕後英雄,他們付出了巨大的辛勞,只為儘可能地呈現最好的畫面。電視也是遺憾的藝術,在這樣不可重現的直播活動中幾乎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也請觀眾多一點寬容,少一點刻薄——畢竟電視人自己對自己已經夠刻薄了:
這個瞬間各位同行是不是很親切?
- 文中配圖和視頻來自央視各頻道 -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