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0日訊 自上月21日起,我市交警對電動自行車進行整治,除了嚴查電動自行車違法之外,主抓無牌無證,特別是對車速快、危害大的超標電動車進行整治。超標電動車之所以危險,一是因為速度快,二是質量大,制動難。昨天,本報民生實驗室聯合江北交警部門進行了一次電動車剎車實驗。
實驗地點:江北永豐橋下空地、寧波大劇院附近空地
實驗時間:11月9日15:00—16:00。
實驗車輛:普通電動自行車(1號車)、超標車(2號車)見圖①
實驗背景
寧波已經成了電動自行車的王國,最近統計數據顯示,已經註冊登記的電動自行車為100多萬輛,算上未上牌的電動自行車,估計全市有200多萬輛電動自行車。
剛剛過去的10月,全市發生涉及電動自行車上報事故127起,死亡25人,受傷129人。至於較為輕微的電動車交通事故就更多,如江北區,10月份就發生150多起。
普通電動車:雨天制動滑行距離是平時的兩倍
記者和交警一起先對1號普通電動車進行了兩次剎車測試。
實驗1乾燥路段剎車滑行距離為3.2米
普通電動車的第一次實驗,安排在永豐橋下的空曠乾燥場地。記者騎車加速至22公裡/小時,車身感覺還是比較穩定。突然剎車後,整個人隨車向前傾滑。停穩之後,一測量,剎車滑行距離為3.2米。
實驗2下雨路段滑行距離為5.7米
普通電動車第二次實驗,安排在大劇院附近的空場地上。也許是因為雨天地面溼潤的緣故,加速到22公裡/小時,明顯感覺車輛似乎「輕」了一些。緊急剎車後,車把就開始搖晃起來。經測量,滑行距離為5.7米。
超標電動車:下雨加帶人滑出15米
交警部門一共向我們展示了5輛超標電動車。無一例外,這5輛超標電動車的車頭都像鯊魚頭。車身重量80公斤到120公斤不等。與普通電動車不同,這類超標車車頭的時速表上,最高時速標誌居然達到120公裡。交警介紹,這類電動車有的裝有9個電瓶,還能在開動時自行充電,開起來時速可達80公裡/小時左右,簡直就跟飛馳的汽車一樣。
實驗3下雨路段滑出13.2米
超標電動車的第一次實驗,在大劇院附近的空場地上,濛濛細雨中,一名交警從遠處騎車疾馳而來,等到高達60公裡/小時的電動車經過預定地點時,急速剎車,伴隨著一聲長長的電動車「尖叫」,車輪底下劃出一條長長的痕線,拿皮捲尺一量,長達13.2米。見圖②
實驗4下雨加帶人滑出15米
緊接著,在同一場地,我們又進行了一次「帶人騎車」實驗,同樣速度,同一車輛,只是後座帶了個人。實驗結果,滑行長度更大,居然接近15米。現場交警告訴記者,超載導致剎車後滑行距離更長,這經常會導致駕駛者誤判。
實驗5乾燥路段也要滑行9.2米
超標電動車的第三次實驗,又回到永豐橋下的空曠乾燥場地。相比雨地裡開車,記者高速騎車時不用過於擔心輪胎打滑。但是,車輛啟動後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到60公裡/小時後剎車,地上長長的黑色車痕非常醒目。一量,滑行距離也有9.2米。
實驗過程
案例警示
2011年4月11日上午9點,大閘南路槐新路路口發生了一起電動自行車與私家車相撞的事故。騎車人李某,駕駛無牌超標電動自行車從大慶南路由西往東行駛,行駛至上述路口時,與一輛右拐的私家車撞到。事後據李某介紹,超標車速度快,感覺很給力(裝有9個電瓶),沒想到開著開著速度就開到50公裡/小時,發現緊急情況急剎車時,滑了十幾米都沒剎住。
2011年11月6日下午2點左右,大雨,環城北路與雙東坊交叉路口附近,祝某騎著電動車,穿著雨衣行駛,在錦江年華小區門口右轉彎時,因視線不好,與一輛停著的私家車相撞,造成腿部嚴重骨折。祝某回憶,雨天路滑,車速過快,剎車時電動車有點失控。後經查實,祝某的車為雷霆牌電動車,屬超標車,當時車速在60公裡/小時。
教你一招:如何識別超標車
從外表上看,超標電動車沒有腳踏,這也是最主要區分超標電動自行車和普通電動自行車的一點。
電瓶不超過48V(伏),這一點可以在購買時請商家打開電瓶看或者在產品說明書上看。
超標電動自行車很多都是用腳剎的,而普通電動自行車一般都是沒有腳剎的。
寧波晚報 記者 朱志瑩 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