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你見過月見草嗎

2020-12-11 種花的小妖

美麗月見草4枚粉紅色的大花瓣圍出一個淺淺的小碗,花瓣上一絲絲深色的細紋讓它美得與眾不同。

美麗月見草還是一種耐旱植物,喜歡充足的光照。在炎熱的夏天,很多植物都沒有力氣再開花,有的觀賞植物因為缺水,就連葉子都會萎蔫下垂。然而,美麗月見草的花卻朝向毒辣的太陽不知疲倦地開著,毫不畏懼。

這樣一種白天開花的植物,為何卻叫「月見草」呢?原來,它所在的月見草屬小家族中,真的有不少種類選擇在晚上開花,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月見草。

月見草的花在傍晚初開,整夜綻放,到清晨的時候凋謝,像鐘錶一樣準時。像月見草這樣夜晚開放的淺色花,主要吸引夜行性的蛾類傳粉;而像美麗月見草這樣白天開放的有條紋的花,則主要吸引白天活動的蜂類傳粉。所以很多時候,只要留意一下花朵的開放時間和顏色,就可以大致猜出是哪種昆蟲在給它們傳粉。

很多人知道月見草,可能不是因為它的花,而是因為它的油。月見草的種子富含油脂,為種子萌發提供了濃縮的高能量。把這些種子拿來壓榨,就可以得到月見草油。月見草油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來調配化妝品。很多商家會宣傳它有這樣那樣的神奇效果,但從科學上來說並不可靠。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詩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這句名詩出自李白的《把酒問月》,句意是:今天的人看不見古時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卻曾照臨著古人。中國古代與月亮有關的詩可謂不可勝數,但李白的《把酒問月》與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以稱得上是中國賞月詩中的極品!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
    《把酒問月》(唐)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把酒問月》題下本有原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是唐代詩人李白應友人之請而寫的一首詠月抒懷詩。全詩共十六句一百一十二字,每四句一換韻。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讀《太白祠記》小感
    太白死當塗,葬青山,唐故有祠,今不庇風雨。太守尚書虞公命鼎新之,且封其墳。一日,要震過祠下,吊其遺蹟,徘徊太息久之。謂震曰:「太白生於蜀,葬於吳,遇我輩似非偶然,此不可無記也。」震曰:「然。」先是敵人傾國南傾,尚書公自西掖出,董師破之採石,武夫為之奪氣。退為此州,而雍雍問禮樂,不愧書生。蓋功名之會,因時乃建,吾又以悲二子之不遇也。
  • 今月曾經照古人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月,引發大海潮汐的月,也引發歷代詩人的歌詠吟唱。那是另一種隱性的潮汐,一代又一代,一波又一波地湧來,拍打著我們生命的堤岸。  人的一生至少有一半時間,處於暗夜之中。黑暗中的我們,除了自己,不見有他。入夜,孤獨的我們一抬眼,便看到了月,渾身覆滿了琉璃般的清澈月光。
  • 超級月亮: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如何賞月的?
    今天,超級月亮來了,今天的月亮是年度的第二大滿月(最大的在4月8號)欣賞這美麗的月光,好想說點什麼,奈何沒得那文採,那麼那些有文採的古人是如何賞月的呢?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李白寫月的絕佳詩作這也難怪後世唐伯虎寫《把酒對月歌》來讚頌李白: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詩。我學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 《陳昌文讀書會》陳昌文解讀: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陳昌文解讀:古代的人看不見現在的月亮,因為他們已經死了。現在的月亮,曾經照耀著古人,當然也照耀著現代人。在我經營社群的過程中,我見過很多人,有的人非常珍惜自己的時間,不斷的創造價值,收入越來越高,過得越來越好。
  • 今月曾經照古人,今人也可見古月
    你是否渴望著,乘著船在暮色新上之時,泛遊建德的江上,遇見水霧氤氳、遇見明月大江,仿佛就在這江、山、月、島構築的時間縫隙中遇見了唐朝那個心緒複雜的詩人,和他一起吟出「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或許不再是你的幻想,如今在乘舟移步間,便可實現。
  •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樂觀時向前,但是知道逆轉不可避免,勢不可盡,留有餘地後手,學習歷史就是遍歷智慧,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 很久以來 | 今月曾經照古人……詩詞中秋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 一起來聽經典傳唱人趙照的《把酒問月》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悠悠萬世,明月的存在對於人間是一個魅人的宇宙之謎。「青天有月來幾時」的劈頭一問,對那無限時空裡的奇蹟,大有神往與迷惑交馳之感。想知道李白是怎麼寫月亮的嗎?那就跟隨趙照的步伐,一起來欣賞李白的《把酒問月》吧!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滿月的別稱,你了解多少?
    每個月的滿月都有一個動人的名字,你了解多少呢?1月:狼月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每年到這個時候,天氣寒冷,狼都會餓得嚎叫。又稱為「舊月」「冰月」。2月:雪月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二月是雪下得最大的日子,白雪皚皚的寒冷月份。
  • 李白的月:李白眼中的月是怎樣的呢?從這些詩中可以看出來
    月是李白詩中經常出現的字,那麼,李白的月是怎樣的月呢?今天,小編便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李白的月。李白的月:是童真的月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小時候的李白,對月還處於未知階段,因此把月當作白玉盤或者瑤臺的仙境。
  • 仙境MV《把酒問月》首發: 哈輝與李白穿越時空的對話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近日,由國學形象大使.中國古典音樂演唱家哈輝作曲並演唱的新作《把酒問月》MV正式發布。這首歌是哈輝2017年11月受邀為重慶"詩仙太白"酒業創作的一首新雅樂歌曲,是企業2018年文化品牌代表作。歌詞改編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同名詩作《把酒問月》以及杜甫的《飲中八仙歌》。
  • 李白醉酒問月,寫下詩壇最著名的千古一問,至今無人能答
    總之,「月」的意象已經深深雕刻在了詩仙的骨子裡,月的光輝已經沁入他的靈魂之中揮之不去,以致於李白總幻想從月亮那兒得到些什麼,所以他才不斷地挑撥之,以酒誘之,以詩搡之,才會對月亮發出這樣一個無人能答的千古一問。《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 一首《把酒問月》詮釋他對月亮的精神寄託
    在蘇軾眼中,月亮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團圓之月;在張若虛眼中,月亮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的思念之月;無疑,在眾多詩人中,李白是描寫月亮最多的詩人,從《古朗月行》到《月下獨酌》,從《送荊門送別》到《靜夜思》,可以說,李白將月亮文化融入到自己的骨子裡,月亮寄託著李白孤獨而又純潔的心靈
  • 古人只要抬抬頭就知道時間,他們到底在看什麼?
    古人又是經過怎樣的曲折,才有了這麼大的成就?在科學技術水平非常低下的古代,人們就開始研究星空了,而且還略有成就,考古學家和科學家通過觀察和分析史前文明留下來的壁畫、文字等信息,來判斷當時人們的生存狀況,從中,我們可以得到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有了時間意識,並且表示出來,而月亮就是最天然的鐘表。
  • 中秋節你賞月了嗎?這些美妙的帶「月」的詩詞,你還記得幾個?
    現在正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一些有雅興的人,都喜歡賞月賞花或月下小酌,於是那些帶有「月」字的詩或詞,也再一次被人們議上了話題,比如以下這些較著名的詩詞,都非常值得欣賞:1、《月下獨酌》李白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