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的前期,日軍憑藉偷襲和美軍準備的優勢,一路勢如破竹,把美國海軍和陸軍都揍的夠嗆,在東南亞,麥克阿瑟不得不扔下10萬美軍離開菲律賓,不過美國整體經濟和工業實力遠高於美國,同時遠離戰爭前線,讓其國內可以大量生產物資,在二戰中後期,反過來把日軍狠狠的摩擦了。
美軍夠狠:2萬升汽油灌入碉堡,直接幹掉裡面日軍
隨著美軍在太平洋的節節勝利,到1944年開始的菲律賓戰役,日軍實際已經僅剩防守的能力了,在戰役前,日軍總人數達到35萬人,而對面美軍人數只有28萬人,不過美軍在海軍和空軍方面佔據絕對優勢,僅各型航空母艦就達到了35艘,戰列艦也有12艘,各型作戰飛機2500多架。
雖然日軍瘋狂抵抗,但是面對美軍強大火力,日軍也只能瘋狂,雷伊泰灣海戰中美軍殲滅了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最後作戰力量,成功登陸萊特島,進而強力打擊日軍。
而日軍企圖憑藉堅固的防禦攻勢和碉堡阻止美軍,其中有一座造型獨特的鋼筋混凝土要塞,也就是「德拉姆堡」,位於菲律賓馬尼拉灣科雷吉多爾島南部,最初是美軍建造的,不過在1941年被日軍狂轟亂炸後佔據。
該要塞由鋼筋混凝土和裝甲板建造,防禦能力非常優秀,長110米,寬44米,更安裝有兩座雙聯裝M1909炮塔,總計裝備有4門356毫米艦炮,射程達到了17.6公裡,其中第一座炮塔因為安裝在下一層,因此射界有限,而第二座炮塔則擁有306度的射界,由於其形狀和炮塔,也被稱呼為「混凝土戰列艦」。
在美軍打回來的時候,日軍200多人在這座要塞裡面死守,確實給美軍造成不小的麻煩,日軍認為曾經狂轟濫炸,當時這座「混凝土戰列艦」中的美軍堅守了很長時間,僅受傷5人,因此日軍相信,反過來美軍也不能摧毀這座碉堡。
不過,日軍顯然忽視了美軍的戰法:火攻;在不斷的交火中,美軍利用突擊船運載2萬升汽油悄悄的靠近,隨後迅速將汽油從通風口倒進碉堡,很快,汽油就被定時器引燃了,並在空間狹窄且滿是彈藥的碉堡內發生劇烈爆炸,裡面200多日軍也就直接蒸發了。
而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上,美軍也對日軍頻繁的使用活火攻,由於日軍面對美軍反擊是,總是會躲在堅固的工事、碉堡或者是掏空山體的坑道中,於是美軍的噴火兵和噴火坦克也就成了日軍最害怕的武器之一。
在1944-1945年的菲律賓戰役中,面對美軍的強大打擊,舊日軍陸軍陣亡36.87萬人,就日本海軍陣亡11.79萬人,被殲總人數高達45萬,而對面的美軍,傷亡僅6.2萬多人,遠低於日軍,更重要的是,這次戰役切斷了日本的海上運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