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蒂歐島,屬于吉爾伯特群島的核心,東西長4公裡,南北寬700米,彼時擁有唯一的轟炸機跑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於當下的吉里巴斯共和國首都南塔拉瓦西北6公裡處。
由於地處戰略要地,被稱為「東京的門鎖」,因此,二戰時期,曾經被日軍第三特別根據地隊一度佔領,由於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等都能通過島上的機場正常起降,日軍佔領貝蒂歐島,也就意味著佔據了這片海域的制空權。
貝蒂歐島,島上的守軍最高指揮官,是精通土木工程學的柴崎惠次少將,在海灘地帶布置有包括203mm岸防炮在內的25門火炮,以及密集的輕重機槍火力點,島上守軍包括朝鮮勞工多達4800人,作戰人員超過了一個齊裝滿員的陸軍野戰聯隊。
當時的態勢,美軍攻佔了此島,就能以此為據點,反攻菲律賓,進而對登陸日本提供支援。而日軍則必須死守此島,似釘子一般釘在島上,不讓此島為美軍所使用。
1943年11月20日,凌晨5時,代號為「電擊行動」的貝蒂歐島登陸戰,在美軍陸戰第2師師長朱利安·史密斯少將的率領下正式打響了。
最終,日軍幾乎全軍覆沒,僅有14名日軍投降,132名朝鮮勞工被俘,美軍卻也付出了陣亡1696人,受傷2296人,海軍陣亡29人,的慘痛代價,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畢竟取得了登陸戰的勝利,有效地控制住了這個戰略要地。
美軍的艦炮、轟炸機,一刻不停地向貝蒂歐島轟炸和投擲航空炸彈,在傾瀉了數千噸艦炮和航空炸彈以後,在空中偵察機報告島上無生命跡象以後,美軍陸戰第2師的官兵開始登島。
不料狡猾的日軍紛紛從地下暗堡中出來,對登島的美軍進行了瘋狂的掃射,戰前日軍早軍部署好了火力點,只需按戰前部署的射擊諸元,步槍、機槍、擲彈筒、步兵炮等猛烈開火,瞬間就讓登島的美軍陸戰隊員死傷慘重,登島成功的兵力折損了大部。
被打懵的美軍很快清醒過來,調整了作戰部署,利用艦炮火力和坦克掩護,實施了平推戰術,異常艱難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站穩腳跟以後,從貝蒂歐島中部橫插過去,將島上的守軍切成了不能相顧的兩段。
此時,美軍充分利用艦炮火力的優勢,在空中戰機的掩護下,持續擴大戰果,在登陸戰的最後階段,終於找到了守軍最高指揮官柴崎少將的指揮部,是一座非常堅固易守難攻的堡壘。
美軍的推土機用沙石和泥土,堵住了幾乎所有的出入口,然後從一個洞孔中,灌入了大量的汽油,並將汽油點燃,柴崎惠次少將以及堡壘內的官兵,都被熊熊燃燒的火焰所吞噬,這個戰前曾經對東京放出豪言壯語,表示就算來100萬的美軍,花上百年也無法攻破此島的守島最高指揮官,與其部下被燒得灰飛煙滅。
貝蒂歐島之戰,是太平洋中,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主力遭重創的背景下,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次主動發起進攻,儘管美軍損失非常慘重,但卻也取得了登陸島嶼作戰的經驗,自此以後,太平洋戰爭的主動權,就開始被美軍所掌控,日軍則節節敗退,成了秋後的螞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