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欣賞: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是時代不可泯滅的記憶
寶島臺灣我第一次去,因為時間有限,我們決定從臺北直飛澎湖。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在大陸的影響力很大,澎湖灣也是我們嚮往已久的地方,我們來到碧海藍天中的澎湖群島,它宛如一串遺落的珍珠鑲嵌在此。如今的澎湖更像是一片世外桃源。它自足、愜意,時間在這裡都變得格外緩慢。
-
工人日報:透過"灰色童謠"看歌曲創作
為阿爾法等兒童歌手製作專輯的音樂人陳爽說,「這首歌其實更偏向於流行音樂,結合了適合兒童的歌詞,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也喜歡唱的原因。」近年來創作的優秀兒歌比較匱乏,這是不爭的事實。 有必要先區分一下兒歌的界限。
-
讓我們蕩起雙槳兒歌歌詞
>讓我們蕩起雙槳兒歌歌詞2016-03-25 10:03:3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讓我們蕩起雙槳 小船兒推開波浪 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 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紅領巾迎著太陽 陽光灑在海面上 水中魚兒望著我們 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
讓我們蕩起雙槳兒歌歌詞
>讓我們蕩起雙槳兒歌歌詞2016-03-25 10:03:3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讓我們蕩起雙槳 小船兒推開波浪 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 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紅領巾迎著太陽 陽光灑在海面上 水中魚兒望著我們 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
歌曲創作的大師典範:用10分鐘寫一首歌,傳唱40年還被寫進教科書
「晚風吹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這首70年代末紅遍大江南北的《外婆的澎湖灣》是由臺灣校園民謠奠基人之一的葉佳修所創作,歌詞寫的是原唱潘安邦的真實故事,他從小跟著外婆長大,吹著澎湖灣的風,追逐著澎湖灣的浪,度過年少時期的悠悠歲月。
-
憑一首歌登上春晚,唱《外婆的澎湖灣》的他,如今怎麼樣了
今天要說的這位,曾經的他也是比蔡國慶還要有知名度,而當年也是僅憑著一首歌曲,便火了一輩子,現在看來,依舊流行,也是被眾人所知,這個人便是潘安邦。相信只要提及這個人,大家就能瞬間想起他的那首經典之歌《外婆的澎湖灣》,而當年他創作了這首歌,也是陪伴了不少人的童年,並聽著這首歌長大。
-
憑《外婆的澎湖灣》走紅,與費玉清唱「小調」歌曲並稱「雙雄」
「澎湖灣澎湖灣,有我許多童年幻想,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無論你有沒有看過1989年的央視春晚,這幾句來自臺灣民謠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中琅琅上口的歌詞都留存在無數內地歌迷的腦海中,而它的原唱者潘安邦細膩感性的嗓音也如同清風拂面。
-
一首歌賺了九億,卻只花了十分鐘創作,最後直接被安排進教科書
然而這還不是最誇張的,在1979年有一首被收錄進教材的歌曲,迄今為止所創造的價值已經超過九億,這首歌就是由當時臺灣著名歌手潘安邦演唱的《外婆的澎湖灣》。說起這首歌相信年紀稍長一點的朋友一定都不陌生,作為兒時必學的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可謂是家喻戶曉,尤其是在登上春晚之後更是傳遍大江南北,成為了內地流傳最廣的校園歌曲之一,被後世無數音樂家奉為經典,而就是這樣一首歌起初創作的時候才花了短短十分鐘。
-
精選童年校園經典歌曲,時光荏苒,音樂依舊
是根據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改編,是歌手葉佳修第一次為潘安邦填詞譜曲的歌。 這是一首曲調優美抒情的校園歌曲,以充滿激情的抒懷筆調表達了對美麗的外婆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讚美之情,同時也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
-
《外婆的澎湖灣》,唱的是歌手和外婆的真情故事
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這首優美動聽的臺灣校園歌曲,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由王潔實謝莉斯引入大陸後,很快風靡大江南北,隨後兩人演唱的更多的校園歌曲,一度成為年輕人傳唱的熱門歌曲。
-
臺灣原聲兒童合唱團《外婆的澎湖灣》
視頻信息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2016休斯頓巡演下半場——《外婆的澎湖灣》合唱作品簡介《外婆的澎湖灣》是臺灣音樂人葉佳修和潘安邦於1979年創作並發行的歌曲。以潘安邦與其外婆之間的祖孫之情和鄉間生活為背景,用充滿激情的抒懷筆調表達了對美麗的外婆和澎湖灣可愛家園的讚美之情,同時勾起了對童年美好時光的懷想。其旋律動聽,朗朗上口,讓人們聯想到漫步在童年熟悉的沙灘,留下了一步一個腳印的生動場景,心潮起伏。
-
江暉創作的《新賣報歌》裡有RAP
本報長沙訊 昨天,剛剛在本報刊登的劉燁祺版《新賣報歌》,立刻引來株洲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暉的關注,他連夜為歌詞譜曲。而在他創作的《新賣報歌》的旋律中,還融入了RAP等時代元素。 1970年出生的江暉,現為株洲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
《外婆的澎湖灣》,唱的是歌手和外婆的真情故事
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這首優美動聽的臺灣校園歌曲,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由王潔實謝莉斯引入大陸後,很快風靡大江南北,隨後兩人演唱的更多的校園歌曲,一度成為年輕人傳唱的熱門歌曲。
-
《外婆的澎湖灣》一唱而紅,眾人以為他隱退,其實他早已去世
「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消磨許多時光,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小時候最喜歡的歌就是這首《外婆的澎湖灣》。當時只是覺得旋律朗朗上口,長大一點發現歌詞也非常動人。這首歌的原唱就是潘安邦。
-
外婆的澎湖灣,潘安邦的故事/葉佳修的情懷
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斜照後,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願身能似月亭亭,千裡伴君行。品人生百味,論人生哲理。古漢語文學研究學者儲仁生用自己獨特的解讀方式,化繁為簡,把古典文學的精髓傳達給我們。
-
1077 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1979)
《外婆的澎湖灣》是由葉佳修填詞、葉佳修譜曲、潘安邦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他1979年發行的專輯《外婆的澎湖灣》中。
-
六一兒童節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六一兒童節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2016-05-24 10:35:0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讓我們蕩起雙槳》作為新中國第一部兒童電影的主題曲,為新中國最著名的兒童歌曲。「花兒」樂隊和「零點」樂隊等搖滾樂隊和時尚明星,也頻頻翻唱《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首歌曲的傳播之廣、影響之深。 這首歌在五十年代可謂是紅遍華夏大地,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喜歡。 它實際上是電影故事片《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這部電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攝製完成的,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兒童影片。
-
《外婆的澎湖灣》創作人葉佳修 今天廈門參加歌友會
閩南網5月10日訊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哼唱了兩代人的臺灣民謠,均出自葉佳修之手。昨天,葉佳修應邀到泉州參加歌友會活動。葉佳修現場演唱《外婆的澎湖灣》 葉佳修是上世紀80年代臺灣「民歌運動」中的領軍人物之一,創作了近千首歌曲,大陸歌迷基本上通過潘安邦、張明敏、蔡琴等演唱者了解到他創作的歌。
-
《賣報歌》教學設計
《賣報歌》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歌曲《賣報歌》,讓學生了解舊社會報童的生活狀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與感受體會報童的賣報生活,培養學生表演能力和樂感。【知識與技能】能夠體會報童的生活,演唱歌曲並表演。
-
一首歌吃一輩子,他靠《外婆的澎湖灣》登春晚,火遍全國掙9個億
每一首經典的老歌,都承載著一個時代人的記憶,每當播放出來,那些或溫暖、或激昂的旋律,那些輕輕訴說、娓娓道來的旋律,都會把那個時代人的記憶牽回過去,這就是經典老歌的魅力所在。如果我現在說這樣一句歌詞,「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