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澎湖灣》創作人葉佳修 今天廈門參加歌友會

2020-12-12 閩南網

  閩南網5月10日訊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哼唱了兩代人的臺灣民謠,均出自葉佳修之手。昨天,葉佳修應邀到泉州參加歌友會活動。

葉佳修現場演唱《外婆的澎湖灣》

  葉佳修是上世紀80年代臺灣「民歌運動」中的領軍人物之一,創作了近千首歌曲,大陸歌迷基本上通過潘安邦、張明敏、蔡琴等演唱者了解到他創作的歌。他為歌手當製作人,也曾兼任臺灣好幾家大唱片公司的副總,曾將主要精力轉向閩南語歌曲創作。

  昨天和歌迷互動,葉佳修把選擇權交給了聽眾,「你們想聽什麼,我就唱給你們聽囉」。昨天是葉佳修第一次到泉州,今天還將到廈門參加歌友互動。葉佳修說,他雖然對泉州算不上了解,但是知道泉州是一座非常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當他聽說泉州活躍著許多原創音樂人,也包括閩南語原創音樂人時,他建議可以少一些風花雪月,多一些時代性的創作,「創造明天的鄉愁」,「這樣可以讓以後的人了解,那時候的我們都在做什麼想什麼」。(海都記者 吳月芳 黃謹 文/圖)

相關焦點

  • 《外婆的澎湖灣》創作人葉佳修贊泉州有文化底蘊(圖)
    閩南網5月10日訊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哼唱了兩代人的臺灣民謠,均出自葉佳修之手。昨天,葉佳修應邀到泉州參加歌友會活動。昨日,葉佳修老師還唱了首《外婆的澎湖灣》  葉佳修是上世紀80年代臺灣「民歌運動」中的領軍人物之一,創作了近千首歌曲,比如《外婆的澎湖灣》等,大陸歌迷基本上通過潘安邦、張明敏、蔡琴等演唱者了解到他創作的歌。
  • 紀念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
    歡迎點擊上面藍字"車城四季「加關注點擊下面播放器收聽混聲自重唱《外婆的澎湖灣》。
  • 《外婆的澎湖灣》,唱的是歌手和外婆的真情故事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懷(幻)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這首優美動聽的臺灣校園歌曲,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由王潔實謝莉斯引入大陸後,很快風靡大江南北,隨後兩人演唱的更多的校園歌曲,一度成為年輕人傳唱的熱門歌曲。
  • 尋找「外婆的澎湖灣」
    1989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潘安邦將這首歌帶到了大陸。從此大江南北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此曲。然而,「外婆的澎湖灣」究竟在哪裡?「所有的內灣,都是澎湖灣。」導遊王小姐對記者說,澎湖四面環海,而馬公島和白沙、西嶼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在這個半圓中有很多內灣。可10年前從南投移居到澎湖的帆板好手王浩卻明確地告訴記者,「觀音亭附近的海灣就是澎湖灣。」
  • 【歌聲飄過40年】外婆的澎湖灣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作曲:葉佳修在歌手潘安邦心中,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外婆。1979年,臺灣音樂人葉佳修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認識了歌手潘安邦。為了製作潘安邦的第一張專輯,兩個人談了整整一個下午。潘安邦把他認為最重要的事都告訴了葉佳修,包括他從小跟著外婆長大……這種祖孫情深深地觸動了葉佳修的靈感,他根據這種感受創作出了《外婆的澎湖灣》。
  • 齊豫 葉佳修:青蔥往事知多少
    葉佳修參與發起的民歌運動對華語音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筆下的田園風光美得令人心神俱醉,恍如進入唐詩宋詞的意境,被譽為「最淳樸真誠的音樂詩人」。他的作品在那個批判「靡靡之音」的年代,非常幸運地被主流意識形態接受,也在祖國大陸廣為傳唱,甚至被列入中小學音樂教材,影響了整整一代人。葉佳修,這位彈撥青春、寫真鄉土的音樂詩人,依然在用旋律記錄這個時代。
  • <外婆的澎湖灣>創作者:我想拿兩個終身成就獎!
    如果你知道蔡琴、齊豫、潘安邦、張明敏這些人,如果你聽到 《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等歌時,還會被喚起關於童年和自然的美好記憶,那你應該知道,這些歌手和歌曲有共同的推動者和創作者,就是葉佳修。
  • 花10分鐘寫的歌,發行後狂賺9億被寫入教科書,葉佳修現狀如何?
    一定有許多人的童年都是跟著自己的外婆或者祖母一起度過的,而這些長輩們在我們的童年中留下了非常許多幸福美好的回憶。曾經有一首歌就歌頌了從小跟著外婆長大,充滿甜蜜的童年故事,這首歌就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紅遍整個中國的《外婆的澎湖灣》。
  • 《外婆的澎湖灣》創作人狀告東莞多家KTV 要求唱歌「付費」
    東莞陽光網訊(記者 鄭思琪 通訊員 冷靜)臺灣著名詞曲創作人葉佳修創作的《外婆的澎湖灣》,在中國內地家喻戶曉近日,葉佳修將東莞多家KTV告上法庭,因所涉KTV未經其授權許可,在KTV點播系統內擅自供消費者演唱表演。   近日,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東莞市皇某娛樂有限公司刪除涉案33首電視音樂作品,並賠償葉佳修包括合理維權費用在內的經濟損失18000元。
  • 他被稱為臺灣民歌王,52歲英年早逝,《外婆的澎湖灣》成絕響!
    潘安邦,被稱為「臺灣民歌王」,一曲《外婆的澎湖灣》讓他一舉成名,可惜卻因罹患腎癌在2013年即英年早逝,年僅52歲。本來,他的經紀人還想邀請潘越雲、潘美辰和潘安邦在一起開一個「三潘」演唱會,可惜未能如願潘安邦就過早的離開了人世。
  • 憑《外婆的澎湖灣》走紅,與費玉清唱「小調」歌曲並稱「雙雄」
    「澎湖灣澎湖灣,有我許多童年幻想,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無論你有沒有看過1989年的央視春晚,這幾句來自臺灣民謠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中琅琅上口的歌詞都留存在無數內地歌迷的腦海中,而它的原唱者潘安邦細膩感性的嗓音也如同清風拂面。
  • 浪人的朋友是孤獨——歌與葉佳修
    葉佳修、施孝榮、王海玲、邰肇玫、曾淑勤、南方二重唱,他們從民歌的不同海洋奔湧而來,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訴說了歌的成長。  現在,是他們告訴我們答案的時候了。  (採訪提綱:邱大立/ 文字整理:)  【民歌四十 廣州中央車站演唱會 他(她)和他們的故事(一)】  浪人的朋友是孤獨——歌與葉佳修  葉大哥:  你好!
  • 一首歌吃一輩子,他靠《外婆的澎湖灣》登春晚,火遍全國掙9個億
    我相信很多人的眼前不僅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更是會想到一首人人都聽過的經典老歌——《外婆的澎湖灣》,而這首歌的演唱者潘安邦,憑藉這首歌曲,唱響了整個中國的大江南北。01 他憑藉一首歌火遍全國,還登上春晚潘安邦是臺灣的一位溫文爾雅的歌手,他出生於一個名門世家。
  • 歌曲欣賞: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是時代不可泯滅的記憶
    在這我不敢聊歌神張雨生,只想聊聊潘安邦的歌曲《外婆的澎湖灣》。歌曲創作背景:導遊講解耐心細緻,她說: 「 葉佳修於民國68年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認識了潘安邦,知道了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為他寫下這首歌,潘安邦當天立刻用公用電話,從臺北打長途電話到澎湖給外婆。
  • 《外婆的澎湖灣》詞曲作者狀告50家娛樂場所侵權
    《外婆的澎湖灣》詞曲作者狀告50家娛樂場所侵權   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因其悠揚的旋律傳唱海內外,可今年以來,該歌的詞曲作者卻在東莞打起維權戰,先後將50家酒店及娛樂場所告上法庭。
  • 外婆的澎湖灣:永恆的經典名曲,成就一代民歌王潘安邦
    1989年的春晚,央視邀請到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歌手潘安邦在1989年登上央視春晚,獻唱招牌歌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大江南北。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歌手潘安邦出道於1979年,素有「臺灣民歌王」之稱,出道33年,在1989年的央視春晚上,他憑藉《外婆的澎湖灣》和《跟著感覺走》紅透大江南北。
  • 《外婆的澎湖灣》作者為北京奧運寫歌(圖)
    葉佳修,臺灣校園歌曲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對華語流行音樂做出過極大的貢獻。   「鄉間小路」、 「外婆的澎湖灣」、「壟上行」、「爸爸的草鞋」、「赤足走在田埂上」、「踏著夕陽歸去」、 「流浪者的獨白」、「讓我輕輕的告訴你」、 「思念總在分手後」……熟悉的旋律、美麗的田園風光,記錄著青春、快樂與純情。
  • 臺灣民歌大腕齊聚廣州 領軍人物葉佳修:傳承是使命
    但是,讓時間往前推幾年,當《同桌的你》還沒面世、《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還沒出現,那時候最熱的民謠當數《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魯冰花》等臺灣民歌。上世紀70年代,臺灣經歷了一場時間雖短、但影響力極大的「校園民歌運動」。在校大學生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口號,抱著吉他開始寫歌唱歌,借歌抒情。這些民歌也流傳至內地,廣受傳唱。
  • 《外婆的澎湖灣》作者患癌!他描述切肺感覺:就像切牛排
    葉佳修,臺灣著名民謠歌手,他第一個作品《流浪者的獨白》是為初戀女友寫下的。葉佳修為人低調,但從他筆下誕生的歌曲卻一點兒也不「低調」。提起《鄉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這兩個經典民謠,相信80後、90後們不會陌生,因為它們都是一個時代的寶貴印記!而它們的作者,便是葉佳修。
  • 《外婆的澎湖灣》作者患癌,他描述切肺感覺:就像切牛排!
    葉佳修,臺灣著名民謠歌手,他第一個作品《流浪者的獨白》是為初戀女友寫下的。葉佳修為人低調,但從他筆下誕生的歌曲卻一點兒也不「低調」。提起《鄉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這兩個經典民謠,相信80後、90後們不會陌生,因為它們都是一個時代的寶貴印記!而它們的作者,便是葉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