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運輸模式再創新 我國首批江海聯運LNG罐箱全由中集供

2020-12-16 美通社

深圳2019年1月9日電 /美通社/ -- 日前,搭載著24個LNG(液化天然氣)罐式貨櫃的「建功九號」運輸船,從山東日照港起航,經過4天的海江聯運,順利抵達南京龍潭港。此舉是我國第一次進行LNG罐箱江海聯合運輸,該種運輸方式可有效連接海上天然氣運輸大動脈和內陸河流網絡,對實施「氣化長江」戰略,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搭載24臺中集LNG罐箱的運輸船,順利抵達南京龍潭港

這也是繼2018年我國首次利用LNG罐箱成功實現「南氣北運」,打開天然氣海上運輸通道後進行的再一次創新嘗試。而承擔本次供氣運輸重任的這24個液化天然氣罐箱,全部由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通能源」)研發製造。

首次LNG罐箱江海聯運成功 天然氣運輸模式再創新

2018年11月,中國天然氣集團聯合中海油、中集集團等成功組織了國內首次LNG罐箱運輸作業。當時,滿載130臺中集提供的LNG罐箱的「樂從」號專用船,在經歷了8天「海南洋浦 - 山東龍口(卸載65箱)- 遼寧錦州」的海上運程後,在11月12日抵達終點,並於次日完成全部罐箱的卸載裝車作業。此舉不僅打通了「南氣北運」海上通道,更開啟了傳統陸地管輸、槽車運輸、海上LNG船運之外,天然氣的第四輸送方式 -- 罐箱多式聯運。

LNG罐箱多式聯運模式,實現了國內沿海跨區域海陸聯運商業運營模式,加快了南北地區間的資源平衡和調配,對於打破我國天然氣供應存在區域不均衡等瓶頸具有重要意義。針對長江等內河區域資源供應能力有限的情況,為保證這些區域冬季供氣安全,中海油、中國天然氣集團和中集安瑞科等不斷積極探索,創新採用海江聯合運輸的方式,將LNG運輸到長江內河沿線區域。

LNG罐箱江海聯合運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LNG運輸方式,之前尚無成熟的經驗可借鑑。中海油、中國天然氣集團、中集安瑞科等在系統總結去年「南氣北送」首船LNG罐箱試裝試運的成功經驗後,攜手山東省、江蘇省等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共同成功實施了此次LNG罐箱的江海聯運。

抵港的中集LNG罐箱轉陸運,運往目的地

「在此次首運期間,中集安瑞科與中海油、中國天然氣集團建立多方聯絡機制,前期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和準備工作,並加強與海事、港口等港航單位間的組織協調,提前做好了船舶進出港作業的準備和組織。此外,制定應急預案,安排專業人員在場提供應急支援並24小時檢查罐箱狀態,安排專人駐紮卸液站點,協助卸液。真正是全程為本次江海聯運罐箱保駕護航。」南通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

助力實施 「氣化長江」能源保供戰略

「無論是去年11月份的『南氣北運』,還是本次國內首次成功江海聯運,中集的LNG罐箱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並受客戶高度讚揚。」該負責人表示,「而隨著國家進一步加大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以及在加強建設長江經濟帶背景下重點實施的『氣化長江』能源戰略深入推進,中集LNG罐箱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氣化長江」戰略為例,其主要是通過技術改造,使原來以柴油為主要燃料的長江船舶變成LNG-柴油雙燃料動力船舶,並以LNG清潔燃料為主。同時,在長江沿線規劃建設LNG採購、運輸、儲存、供應一體化網絡。通過實施「氣化長江」工程,使長江航運實現節能減排、低碳環保、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綠色發展目標。

而長期以來,長江內河航行船舶燃料用油質量參差不齊,遠未達到「內河和江海直達船舶應當使用符合標準的普通柴油」的國家要求。以硫汙染物排放為例,一艘船舶航行一月,其排放與20萬輛家用小汽車相當,對長江及長江沿線城市帶來汙染。此外,由於我國天然氣供應存在區域不均衡的特點,未來用於氣化長江等內河的船舶加注業務的天然氣供應也不足。

「針對這種嚴重的供需矛盾,中集LNG罐箱多式聯運無疑是經過多次成功實踐檢驗的較佳方案。中集LNG罐箱『宜儲宜運』,靈活性強,不僅可以為內河區域水上加注業務提供充足穩定的資源供應,還可以輻射沿岸陸上區域,克服槽車運輸經濟半徑的制約,彌補管道供氣的不足,滿足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的需求,助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表示。

「而本次中海油、中國天然氣和中集安瑞科等成功組織的LNG罐箱江海聯運的24個LNG罐箱整體氣化能力達60萬立方米,可用於沿江LNG船舶加注服務,這也是我國實施『氣化長江』能源保供戰略的重要舉措。」該負責人補充道。

政策支持力度大 中集LNG罐箱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事實上,為打破天然氣供應區域不平衡的局面,同時確保長江等內河清潔運輸,促進長江等經濟帶的健康發展,國家近年來已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2018年8月,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於深入推進水運行業應用液化天然氣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要求,圍繞建立長期穩定的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要求,加快內河LNG加注碼頭建設,提升LNG接卸和轉運能力,率先以長江幹線為主穩步推進內河LNG運輸,聯合相關部門指導和支持相關企業開展LNG罐式貨櫃運輸的多式聯運試點。

2018年12月,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的《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對江海船舶進入相應海域和內河排放控制區的排硫量做了嚴格規定,並要求船舶使用清潔能源、新能源、船載蓄電裝置或尾氣後處理等替代措施滿足船舶排放控制要求。而LNG則作為要求的主要清潔能源使用。

「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近幾年,長江沿線的不少省份已經開始遴選合適地點建設LNG加注站和接收站。而這些站的氣源基本上都會從沿海已建好的大型LNG中轉中心運輸過來。在這個過程中,LNG罐箱則是運輸裝備的不二之選。而中集LNG罐箱質量屬於國際領先水平,且多次成功的多式聯運經驗以及與中海油、中國天然氣的默契合作,自然會備受客戶歡迎。」中集安瑞科負責人表示。「而隨著國家各項天然氣政策的深入貫徹實施,中集LNG罐箱肯定會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相關焦點

  • 我國砂石運輸開啟「江海聯運」模式—砂石海船成功停靠長江港口
    這標誌著,我國砂石運輸開啟「江海聯運」模式!由於海船運輸量遠超內河船隻,並且海洋覆蓋面積更加廣闊,海船入江運輸將對我國砂石運輸產生深遠影響。據中國砂石協會和中國砂石骨料網了解,江蘇長江砂石由江蘇省港口集團物流有限公司與江蘇省揚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
  • 中集成立多式聯運公司 推動中國傳統物流模式變革
    深圳2016年3月28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3月,中集集團正式成立中集多式聯運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集多式聯運)。憑藉30多年來中集在全球物流領域積累的裝備製造與服務能力,中集多式聯運將集聚中集的優勢資源,積極推進中集在多式聯運領域的創新戰略,為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物流模式變革提供專業服務。
  • IDG聯營與日本燃氣公司籤訂MOU打通日本-中國LNG罐箱進口通道
    IDG能源投資(00650-HK)公布,其聯營公司—準時達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與日本的燃氣公司籤訂了諒解備忘錄,共同打造LNG罐式貨櫃業務合作模式,通過海陸聯運的形式,連結上遊日本液源,將LNG從日本直接運輸至國內終端使用者。
  • 首批江海聯運進口肉類產品直達入境陽邏港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14日訊 智利產的豬肉,經過海輪運輸抵達上海後,立刻轉搭江輪運到陽邏港。7月14日,陽邏港首次通過江海聯運模式進口的45噸智利產冷凍豬肉順利抵漢,經過檢驗檢疫後將進入武漢各大商超銷售。
  • 缺箱潮持續,貨櫃龍頭中集集團(02039)蹲下起跳的時機來了?
    在能源裝備板塊上,中集是中國唯一一家圍繞天然氣實現全產業鏈覆蓋的關鍵裝備製造商和工程服務商,已實現LNG 產業鏈上中下遊全面融合。化工裝備板塊主要產品是罐式貨櫃,包括標準罐箱和特種罐箱。液態食品裝備板塊:主要產品是不鏽鋼加工裝備與儲罐。
  • 2020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南通舉行 江海聯運發展潛力指數...
    原國家交通運輸部部長黃鎮東、李盛林等部委領導,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部委專家及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等長江經濟帶輻射城市的政府代表、企業代表們齊聚南通,以「江海聯動互通共享」為主題,圍繞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縱覽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成果,共商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大計。旨在更好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
  • 國內首座陸上LNG薄膜罐落戶河間 建成後將成為我國LNG存儲裝備產業...
    同時,創新管理模式,改進管控方法,有效保障了樁基施工安全、質量、進度全方位受控,為後續承臺、外罐、內罐及整個工程奠定了基礎。  「項目建設的29000立方米LNG薄膜型儲罐,採用的是一種新型儲罐,建成後將成為我國LNG存儲裝備產業發展歷程中的新裡程碑。」
  • 國內首艘萬噸級LNG罐箱大型專用運輸船改造完成投入使用!
    1月11日,隸屬於江蘇泛洲船務有限公司的泛洲6輪在江蘇靖江中船澄西新榮船廠和江蘇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經過40多天的改造,駛離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碼頭,首航馬來西亞民都魯投入營運,這也是國內首艘甲板自航船改造成LNG罐箱大型專用運輸船。
  • 泰州國際貨櫃碼頭開啟「公鐵水多式聯運」 跨入江海聯運中心港
    公司主要從事內外貿貨櫃裝卸、堆存、拆填箱、代理、「散改集、集改散」等相關物流業務。配備具有國內先進技術的貨櫃裝卸設備,是長江沿線港口採用最新一代通信技術的寬帶多媒體數字生產作業系統的港口之一。自2020年6月泰州國際貨櫃碼頭首次承接鐵路貨櫃下水業務以來,目前已完成鐵路箱下水約600TEU,由宜昌等港上水轉鐵路發往西南等地區。近期港口正緊密籌劃開通遼寧盤錦港-泰州港、泰州港-宜昌港內貿直航航線,開闢北方至長江中上遊及西南等地區物流新通道,預計12月份整體上線。這標誌著泰州港正式開啟「公鐵水多式聯運模式」,向著江海聯運中心港實質性邁進。
  • 中集全產業布局爭食冷鏈「萬億蛋糕」
    自2014年開始,我國生鮮電商進入高速發展期。中集精準把握生鮮電商最後一公裡配送過程中的冷鏈物流裝備商機,在2016年收購了北京中集精新相能科技有限公司,重點為順豐、京東、蘇寧等國內快遞物流、電商巨頭提供最後一公裡配送所需要的小型保溫箱、冰包、冰排和智能化監控設備等小型冷鏈物流裝備。
  • 淮南礦業集團清潔能源公司董事長黃仁祝一行走訪上海石油天然氣...
    作為淮河能源集團三大能源主業之一,淮礦清潔能源公司成立以來堅持全方位進入、全產業鏈發展,立足長三角,全力以赴拓資源、建基地、佔通道、搶市場,逐步構建形成「上遊有氣源、中遊有管線、下遊有市場」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在建天然氣長輸管線近1200多公裡,先後建成六安、滁州、淮南多個城燃項目,安徽省第一個分布式能源站-舜新家苑康養中心熱電冷三聯供項目。
  • 共商江海聯動發展大計|2020年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南通啟動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專家學者及江浙滬等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的政府代表、企業代表等相聚在美麗的紫琅湖畔,縱覽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成果,共商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大計。啟動式上,新華社中國經濟社有限公司總裁徐玉長現場發布了《長江經濟帶江海聯運發展指數報告(2020)》主要成果。
  • 百億隻是起點 中集全產業布局爭食冷鏈「萬億蛋糕」
    新華社深圳8月3日電(記者李新民)作為先行者,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集」)深耕冷鏈裝備行業20餘年。20多年來,中集「攻城略地」,一步步覆蓋冷鏈物流產業各個環節,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冷鏈裝備「領跑者」。「我們目前的業務規模約有百億,但相信伴隨市場持續高速增長,未來數年內再增數倍完全可期。
  • 重慶841箱特色食品通過鐵海聯運出口澳洲
    原標題:重慶841箱特色食品通過鐵海聯運出口澳洲   11月21日,西部陸海新通道與「渝貿通」外貿綜合
  • 泰州國際貨櫃碼頭首次運轉鐵路箱 「公鐵水多式聯運」正式開啟
    這是一個重大突破,標誌著泰州港正式開啟「公鐵水多式聯運模式」,向著江海聯運中心港實質性邁進。  當前,我國正逐漸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超大規模的內需市場即將到來。這給港口帶來了發展新機遇,也對流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 從俄江海聯運至上海並直達四川
    繼7月1日在海南成立註冊資金150億元的海南南德其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後,牟其中又於2020年7月31日,在其企業內部職工大會上,向全體員工詳細講解了其制定的商業計劃書:易貨型經濟,從俄羅斯江海聯運至上海並直達四川。
  • 中集瑞江2020年度大事記
    03.21由中國卡車網舉辦的「第五屆發現信賴中國卡車用戶調查暨評選活動」頒獎典禮通過網絡直播揭曉,中集瑞江的紅巖瑞江攪拌車被評為「2020年度TCO運營值得用戶信賴工程基建運輸車」。03.25中集瑞江首批售後服務用車進入市場,成為專用車行業第一個專業的服務車隊。
  • 三周年再獲批文,浙江自貿區有啥新「氣」象?
    加速油氣進口、儲運、加工、貿易、交易、服務全產業鏈發展。三、進一步完善油氣全產業鏈,打造液化天然氣接收中心(四)支持打造液化天然氣(LNG)接收中心,為國內天然氣供應提供保障。以國土空間規劃及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為空間布局依據,按照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天然氣「十三五」規劃、全國LNG碼頭布局規劃等規劃,開展LNG接收中心功能定位論證和前期研究工作。提升航道管理技術水平,推進LNG罐箱水上運輸,提高LNG船舶通航能力。在安全論證基礎上,支持並積極開展LNG罐箱多式聯運工作。統籌管網規劃布局,加強與國家天然氣管網體系對接。
  • 今日lng價格查詢:現在液化天然氣多少錢一噸?(2019年3月6日)
    今日lng價格查詢:現在液化天然氣多少錢一噸?(2019年3月6日)中金在線期貨頻道為您提供今日液化天然氣價格查詢、最新lng價格查詢。 今日lng價格查詢:現在液化天然氣多少錢一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