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鮮花有「套路」!上海市消保委調查日常生活鮮花消費

2021-01-11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記者劉浩)日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上海日常生活鮮花消費調查結果顯示,網購已經成為生活鮮花消費的主要渠道,消費者對網絡包月訂購鮮花總體滿意度較高,但標準缺失,商家經營規範度有待提升。

本次調查包括問卷調查和針對鮮花電商的消費體察,選取了微信、天貓、淘寶、京東4家平臺上的11家有代表性的網絡店鋪開展調查。

據上海市消保委披露,有77.1%的消費者購買鮮花用作居家裝飾,54.7%的消費者在節日時購買鮮花,還有23.1%的消費者表示在社交需要的時候會購買鮮花,日常生活鮮花消費場景豐富。

購買鮮花的消費者中,65.2%有過網上購買鮮花的經歷,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表示有網上包月訂購鮮花的經歷。網購已經成為生活鮮花消費的主要渠道。此外,消費者每月購買鮮花的費用在100至300元之間的為55.3%。

網絡社交助推了日常生活鮮花消費,消費者多平臺訂購鮮花。調查發現,92.5%的消費者會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與人分享鮮花、鮮花養護和插花的相關信息。55.0%的消費者通過淘寶商鋪訂購鮮花,通過微信平臺訂購的有52.9%,通過京東商城訂購的有23.8%,通過APP訂購的有22.9%,通過官方網站訂購的有16.6%。此外,數據表明,近七成的網絡包月訂購鮮花用戶是一年內的新用戶,這些新用戶中有超過一半是在最近半年內開始網絡包月訂購鮮花的。

體察發現,網絡包月訂購鮮花總體滿意度較高,按時配送率為98.9%。98.9%配送的鮮花能夠做到包裝完好,超九成配送到的鮮花與訂單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63.64%配送到的花材較為新鮮。但商家在精細化、人性化、專業度等方面有待提升,鮮花品質差異度較大。品質差異的主要問題,一是鮮花的開放度與承諾不符,有些承諾開放程度1-2度的商家,送來的鮮花實際已經達到3-4度,擺放兩三天後就完全凋謝。二是花材的種類重複率較高,在同一家店鋪包月的4次鮮花配送中,90.0%的商家重複出現了相同品種的花,有的商家相同品種的鮮花甚至配送了4次。

記者注意到,網上包月鮮花商家在經營規範性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虛假承諾,網頁宣傳與實際情況不符。如有的店鋪承諾每周贈送保鮮劑,卻只在第一周贈送了一包保鮮劑。有的店鋪承諾送花瓶的卻沒有贈送。有的店鋪網頁宣傳九折優惠,下單時卻以各種藉口不打折。二是「套路」消費者。如包月送4次花,第一次品質較好,新鮮程度高,品種也豐富,第二次、第三次花的質量就明顯下降,第四次花的品質又明顯回升,有的還會送一張祝福卡,吸引顧客續訂包月鮮花。三是售後服務響應度低、專業度不夠,下單前客服是秒回,而在收到花要和店家「理論」的時候,客服就採用「拖延戰術」,讓消費者失去耐心「知難而退」。體察還發現,僅有不到三成的商家客服具備識花養花的專業知識。

上海市消保委認為,應該多措並舉推動日常生活鮮花消費市場提升能級、有序競爭,滿足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助力消費升級。一是要出臺標準規範,引導有序競爭。本次調查體察發現,由於標準和規範缺失,商家的產品和服務缺乏可衡量性與可比較性,消費者在購買前無法理性選擇購買後也無法科學評價。二是要提升產業能級,培育頭部企業。上海離國內外鮮花主要產區距離較遠,要通過產業鏈打造提升鮮花的品質和標準化,還應該緊緊抓住市場機遇,出臺促進政策培育本地頭部企業,更好地滿足上海消費者對於日常生活鮮花的消費新需求。三是要引入文化資源,迭代服務水平,推動日常生活鮮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包月鮮花套餐,一周不如一周?滬消保委暗訪微信天貓淘寶京東店鋪
    圖說:鮮花第一周質量好,二三周質量差,第四周質量回升,全是「套路」 採訪對象供圖臨近春節,送一張鮮花包年卡給親朋好友或給自己作為新年禮物,已經成為一些年輕人的消費新方式。相關數據表明,上海已成為日常生活鮮花消費量最大的城市,且鮮花消費趨勢已從男士為購買主力的「悅她」,轉向女士為主力的「悅己」。那麼,鮮花配送的質量,你還滿意嗎?今天,上海市消保委發布了針對鮮花消費的體察結果,「準時率、包裝等硬指標較好,品質和設計感等軟實力薄弱」成為這一新興產業的「通病」。
  • 鮮花電商到底靠譜不
    隨著消費升級,日常生活鮮花消費已經成為消費新趨勢之一。相關統計數據也表明上海已經成為日常生活鮮花消費量最大的城市。為了了解上海的消費者對於日常生活鮮花的消費需求,上海市消保委現代農業專業辦公室、上海市金山區消保委和上海市新消費研究中心共同開展了日常生活鮮花消費調查。本次調查包括了以白領女性群體為主的上海市民的問卷調查和針對鮮花電商的消費體察。
  • 「自動續費」套路多 江蘇消保委調查APP付費會員制消費
    12月19日,省消保委發布《APP付費會員制消費調查報告》。73.51%消費者表示APP付(續)費套路多,希望有關部門介入督促企業改進並加強監管。手機APP付費會員制是一個全新的消費領域,行業發展迅速。
  • 網上鮮花包月訂「十大坑」,你踩過沒?
    【新民晚報·新民網】臨近春節,鮮花又開始熱銷了。除了去花市買幾束年宵花外,給自己或朋友送一張鮮花包年訂購卡,也成了時下流行的「寵愛自己」的方式。可是,「鮮花套餐」真的像看上去那麼美嗎?昨天,上海市消保委說,最近選取了微信、天貓、淘寶、京東4家平臺上的11家有代表性的店鋪,通過模擬訂購包月鮮花套餐的方式進行「暗訪」。
  • 上海市消保委調查報告:飛機餐供應最令消費者不滿
    據《勞動報》報導,昨天,上海市消保委公布「航空公司常旅客滿意度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各項測評中,航空餐的滿意度最低。有專家建議,是否能將大白兔奶糖、蝴蝶酥等有特色的「上海伴手禮」帶入航空餐中。  市消保委披露,本次調研採用攔截方式和固定樣本框方式。
  • 消保委發布機場消費調查 特殊價格仍大範圍存在
    一瓶「冰露」飲用礦物質水,與超市裡的身價相比,「機場價」要足足高出400%;一碗老壇酸菜牛肉麵,機場售價為8元,比商場售價貴了135%;一根70克的「雙匯」火腿腸機場售價5元,漲幅為 150%……針對「十一」國慶長假市民出行高峰,省消保委聯合三市共同發布機場消費環境價格調查結果。
  • 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預付式消費調查報告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糾紛逐漸增多,成為消費糾紛的熱點。2018年,全省消保委系統共計受理投訴130505件,其中針對預付式消費的投訴達16976件,佔投訴總量的13.01%。江蘇省消保委2018年度支持消費者起訴共計5件,全部是預付式消費糾紛,佔比100%。部分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暗藏陷阱,而先付款再消費的方式往往讓消費者陷入被動境地,無法預知其提供標準服務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 上海市消保委啟動樂園景點博物館古鎮信息化服務體察
    人民網上海7月12日電 (鄔迪)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召開2020年上海市主要熱門文化旅遊景點(博物館、樂園、古鎮)信息化服務體察活動啟動說明會。全市40家相關單位參加會議。通過手機和網際網路獲取信息和服務已成為新的消費習慣,信息化水平直接關係到消費者體驗和滿意度。去年,上海市消保委開展了主要熱門文化旅遊景點信息化服務體察,從體察的總體情況來看,上海的博物館、樂園(景點)信息化服務總體水平較高,平均分達到了80.81分。
  • 小紅書與上海市消保委達成戰略合作 博主直播推薦本地消費體驗館
    4月28日,上海市消保委與小紅書達成戰略合作,小紅書成為 「2020體驗上海」指定體驗分享平臺,將發揮「種草社區」特質,通過優質創作和的直播、Vlog、圖文等方式線上種草反哺線下,雙方協力將「2020體驗上海」消費體驗館打造成上海新的城市打卡熱門地標。
  • 投訴劇增且不予妥善處理 上海消保委公開批評安能物流
    據通報,十大投訴案例中安能物流涉投訴162件,連續3年成倍增長,上海市消保委對其予以公開批評,稱「面對大量消費維權訴求,安能物流始終消極應對,不予妥善處置爭議。」根據上海市消保委提供的案例,消費者劉先生投訴稱,其在2017年12月通過安能物流運送1臺掛燙機,收件人拆開快遞時發現掛燙機外殼裂開、輪子掉落等多處損壞,聯繫安能物流要求賠償遭拒;而消費者黃先生投訴稱,其在2017年11月初網購1臺微波爐,11月22日快件抵達家附近分撥中心,連續4天未派送,多次撥打客服電話遭掛斷。
  • 上海市消保委:前四月受理共享單車投訴增加
    新華社上海5月8日電(記者 周蕊)上海市消保委發布的投訴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共受理共享單車投訴2600多件,其中「押金或餘額拖延退款」投訴佔比近六成。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蓬勃發展,共享單車作為一種新型出行方式,受到人們歡迎。然而隨著使用者的增多,共享單車引發的投訴也在增加。
  • 上海市消保委評測結果出爐
    2020上海線上生鮮平臺消費評價總分排名  部分平臺精細化程度不夠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運營能力體現了生鮮電商平臺在貨源組織、服務覆蓋、商品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保質期是消費者在進行生鮮消費時非常重要的關注點,本次體察中,有9家平臺在保質期標示方面做了明示,其中食行生鮮的生食雞蛋,會在頁面上明確標註雞蛋生食期和非生食期的保質期。  關於價格標示,上海市消保委提倡在頁面中標示以500克為單位的可比較價格,比如美菜商城、淘鮮達等,可以給消費者更直觀的感受,更優的消費體驗。
  • 上海消保委加大對個人信息保護力度
    個人隱私安全愈發受到威脅的當下,手機APP上「日曆」權限的開放都有可能加重這一趨勢,是否令你更擔心自己的信息安全?3月27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下稱「消保委」)公布針對39款網購平臺、旅遊出行、生活服務等手機APP涉及個人信息權限的評測結果,共有25款存在問題,其中9款仍未整改。
  • 上海市消保委:兒童滑板車近半不合格
    上海市消保委:兒童滑板車近半不合格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金旻矣
  • 上海市消保委:銀行外幣存儲拒收硬幣屬侵權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28日表示,銀行拒收外幣硬幣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據,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上海市消保委近日接到投訴,消費者彭先生前往中國銀行上海長壽支行存儲967.9歐元,但工作人員只對960歐元的紙幣辦理了存儲,另外7.9歐元的硬幣被拒收。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工作人員聲稱,「我行規定不收儲外幣硬幣」。
  • 市消保委發布消費警示 「中國敬老福利卡」是騙局,勿信
    東方網7月13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老人辦張卡就能領取健康福利物資並享受其他消費折扣?別信!上海市消保委昨天發布消費警示,一些居民信箱中收到的有關「中國敬老福利卡」的廣告是不法商家的忽悠伎倆,消費者切勿輕信。
  • 上海市消保委領導走訪「先行賠付」家具商場 - 中國消費者協會
    在上海市消保委積極倡導下,本市6家家具商場率先向社會承諾「先行賠付」;這項承諾在消費者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為了了解活動的進展情況,11月21日,市消保委主任胡正昌,市消保委第一副主任、市政府副秘書長柴俊勇,市消保委常務副主任、市工商局副局長顧仁達,市消保委秘書長趙皎黎以及本市的部分新聞單位等對紅星美凱龍、吉盛偉邦等大型家具商場進行了走訪。
  • 上海市消保委開展兒童滑板車比較試驗
    上海市消保委開展兒童滑板車比較試驗近半樣品存「吃手指」隱患本報訊 (記者霍一夫)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對兒童滑板車開展的比較試驗顯示,近半數樣品不符合國標,部分樣品不達標項目甚至多達3項,包括亞馬遜、飛牛網等電商平臺和寶大祥、大潤發等商場均在「黑名單」之列。
  • 安徽省消保委公布2018年十大消費維權案例
    四、汗蒸館關門拒絕退款案 2018年5月22日,消費者孟某等9人向東至縣消保委投訴稱,2017年1月至10月他們在縣內某汗蒸館辦理了養生預付卡。預付卡金額為500~1200元不等。使用一定次數後再消費時發現商家已關門,請求消保委幫助退款。
  • 上海市消保委就三文魚定義之爭召開聽證會 各方展開激烈討論
    上海市消保委8月21日召開「消費聽證會」,召集多方公開討論此事。上海市人大代表、消保委委員、消費者代表、專家、行業代表以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等各方就「三文魚」定義之爭展開討論。聽證會也將虹鱒是不是三文魚這一爭論升級到了2.0版。虹鱒為什麼會被列為三文魚?消費者對此是否買單?爭議持續升級,虹鱒能在「三文魚團隊」裡待下去嗎?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