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2月28日電 (記者俞麗虹)消費者到銀行存儲外幣,但銀行只收紙幣、不收硬幣,理由是「行業慣例」。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28日表示,銀行拒收外幣硬幣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據,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上海市消保委近日接到投訴,消費者彭先生前往中國銀行上海長壽支行存儲967.9歐元,但工作人員只對960歐元的紙幣辦理了存儲,另外7.9歐元的硬幣被拒收。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工作人員聲稱,「我行規定不收儲外幣硬幣」。
針對消費者的投訴,上海市消保委調查發現,在中國銀行網站上,找不到「不收儲外幣硬幣」的限制性表述;相關監管部門對銀行是否可以拒收外幣硬幣,並沒有確切規定;而我國的《外匯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也沒有限制消費者存儲外幣硬幣的規定。
據了解,目前除了中國銀行,國內多家商業銀行對外幣硬幣都採取拒收的做法,並稱之為「行業慣例」。由於銀行不肯收,國內沒法用,消費者手中的外幣硬幣該向何處去成了一道難題。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商業銀行開展外幣儲蓄業務時,只收紙幣、不收硬幣的做法於法無據,屬於對其應當提供的服務設置障礙,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此類不利於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行業慣例」和內部規定,應當儘快改變。
(責任編輯: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