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圖片揭秘慘烈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2020-12-19 玉痴大鯉

二戰中最慘烈的守城戰是什麼?或許應該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這場超過半年的血腥戰鬥,徹底把史達林格勒變成一個廢墟,顯示出二戰城防戰的慘烈。

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二戰最慘烈的城市保衛戰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中的主要轉折點,時間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至1943年2月2日。戰役包括下述部分:德軍逼近史達林格勒;德軍攻入市區;市區巷戰;蘇聯紅軍反擊;合圍全殲軸心國部隊。戰役中雙方傷亡約200萬人,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之一。

1942年8月,德軍推進到史達林格勒。7月到11月是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的防禦階段,也是最為艱苦的階段。蘇軍擋住了德軍優勢兵力的進攻,同時還擊斃德軍近70萬人,1000多輛坦克,2000多門大炮和迫擊炮,1400架飛機,極大的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

圖:1942年8月德軍渡過頓河

圖:大量德國坦克被遺棄在史達林格勒的郊外

圖:被擊落的德軍Bf-109戰機

圖:1942年8月,德國轟炸機拍攝的史達林格勒

圖:1942年8月,德國空軍轟炸史達林格勒

圖:被擊落的德軍轟炸機

圖:被遺棄的德軍黃鼠狼突擊炮

圖:這組老照片就拍攝於1943年史達林格勒解放之時。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照片上,一名背著來復槍的蘇維埃士兵在可俯瞰廣場的陽臺上激動不已地揮舞紅旗,廣場上部隊卡車集結。

一組75年前的老照片被上色後,還原了「二戰」中蘇聯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英勇將士與慘烈戰場,驚心動魄,扣人心弦,以紀念這場給納粹政權致命一擊的裡程碑式戰役。其中,蘇維埃高級軍官將領、女戰鬥飛行員和狙擊手戰功赫赫,為戰爭勝利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

從德軍的角度,還是蘇聯的角度,戰爭的初期,似乎是一個戰略要地的爭奪,而隨著戰爭的逐漸進行,這似乎成了一場不折不扣的政治戰!在造成蘇軍巨大的傷亡後,德軍也只取得了緩慢的進展,儘管80%的建築成為廢墟,但是蘇軍戰士在廢墟的掩體中仍然給德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包圍與反包圍,機械化精銳和步兵狙擊手的激烈交鋒,空軍的狂轟濫炸,如果說列寧格勒保衛戰是德軍士氣下降的轉折點的話,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則一舉奠定了德軍在東線由守轉攻最終徹底潰敗的根本原因。而德軍的失敗,在於這場不該發動的攻城戰!

相關焦點

  • 這次會戰被稱作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這一戰關係中華民族命運
    這次會戰被稱作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這一戰關係中華民族命運 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張恨水先生,在40年代出過一本特別的小說,他拋棄以前書生氣十足的文風,以戰爭為題材,從正面直接描寫了在常德發生的慘烈會戰,這個本事取得名字叫做《虎賁萬歲》,後來一位蘇州女子被書中的英雄師長感動,不顧一切委身與張恨水筆下的虎賁英雄
  • 二戰莫斯科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蘇軍把握戰場特點,最終反敗為勝
    二戰莫斯科會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被稱為蘇德戰爭三大轉折點。莫斯科會戰使蘇軍打破了德軍閃擊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史達林格勒戰役使戰場形勢發生逆轉,而庫爾斯克戰役更是蘇軍全面轉向大反攻的序幕。那麼,在莫斯科會戰和史達林格勒戰役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德軍都是先贏後輸,而且都離目標只差一步之遙,這是為什麼呢?
  • 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新兵平均活不過一天,活三天就能當連長
    伏爾加格勒是蘇聯南部的一個大城市,戰時改名為史達林格勒。二戰期間,蘇德兩國為了爭奪史達林格勒的控制權,雙方不惜投入大量兵力,將史達林格勒化作血肉磨盤。戰後統計,史達林格勒戰役堪稱二戰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如果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000,000人以上。史達林格勒戰役也是二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戰過後,蘇聯一改從前的守勢,蘇聯紅軍在戰場上取得了主動權,不再被動防守,而德軍的南方集群軍保持了多年的攻勢也一朝瓦解。
  • 蒼煙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
    這幾天,我忽然覺得應該把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找出來看一遍。關於蘇德之戰,電影作品足夠多了,史達林死之前,蘇聯電影抱著極度的熱情謳歌了那場偉大的衛國戰爭,德國電影當然更多的是對戰爭的反思,拍得最好的當是1993年那部《史達林格勒戰役》。
  • 史達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士兵平均活不過1天,活3天能當營長
    對於人類文明來說,戰爭是慘烈的,它使無數的生靈逝去,無數的家庭支離破碎,甚至會阻礙人類文明的進步。在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兩次世界範圍內戰爭,都給全世界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不論是從人員的傷亡人數還是從戰爭的規模、慘烈程度上來說,都是難以想像的。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戰爭得以結束,世界重回和平,然而戰爭帶來的創傷卻無法抹去,那些在戰場中犧牲的士兵卻再也無法回來。
  • 《史達林格勒》曝中文預告 初定10月底上映
    預告解讀:殘酷二戰真實上演比起上版國際預告,中文預告片著重展現了1942年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慘烈與宏大,帶領觀眾回到近代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場。在色彩斑斕的光影中,德國士兵在虎式坦克的帶領下,排山倒海般向斷壁殘垣進發;史達林格勒平民組成人牆,與舉槍的德國士兵對峙;伏爾加河畔的濃煙滾滾,戰機空襲屍橫遍野,位於史達林格勒市中心的街心噴泉被炸得支離破碎;蘇聯年輕的狙擊手屏氣凝神,瞄準下一個目標,紅軍戰士怒吼著喧囂著子彈。從兵臨城下的壓抑,到絕地反擊的拉鋸戰,無一不道出戰爭的慘烈。
  • 蘇軍能守住列寧格勒,為什麼史達林格勒卻被破城?
    列寧格勒保衛戰從1941年9月9日開始至1944年1月27日全面結束,德軍圍困城市900多天,造成蘇軍傷亡350萬人,蘇聯平民死亡100多萬。從突然襲擊,到瘋狂圍城,德軍始終無法踏足列寧格勒。另一方面我們看到,與列寧格勒保衛戰齊名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裡,德軍從5月底在烏克蘭哈爾科夫擊敗蘇軍之後,接連在庫爾斯克和沃羅涅日遭到了兩道防線阻擊,卻在9月中旬,僅3個月的時間裡,就被破城巷戰了。
  • 150多萬兵力,圍攻一城,戰後的史達林格勒什麼樣?
    15多萬兵力圍攻一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如此激烈的鏖戰發生於蘇聯的史達林格勒。加上城內百萬蘇聯紅軍的殊死抵抗,這裡成為了蘇德戰場最為慘烈的戰役所在。  可歌可泣,一城一池的輸贏,扭轉了戰局,也奠定了衛國戰爭和二戰勝利的基礎,智利詩人聶魯達曾如此評價:  勇氣規則,獎賞給了這片土地。  而戰火過後,收穫榮譽的同時,這裡也留下了一片傷痛。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保盧斯與曼施坦因匯合就能打贏嗎?於事無補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二戰蘇德戰爭的分水嶺,由於曼施坦因頓河集團救援失利,使保盧斯第6集團軍最終被蘇軍圍殲。一些人就此將保盧斯沒有突圍與曼施坦因匯合作為德軍失敗的重要原因。那麼,如果保盧斯與救援部隊匯合,德軍就能贏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嗎?
  • 窗下萬千魂,史達林格勒,你們去過嗎
    我住的酒店是一棟現代簡約風格建築,裝修色彩是紅色和灰色,像是二戰的鮮血和灰色軍服。美女前臺很熱情,她去過加州,英文沒有問題,酒店裡她最美,盯著人看得讓人臉紅。我問史達林格勒什麼地方的戰鬥最激烈,她指了指對面那個車站,當年戰鬥最激烈血腥的戰爭絞肉機。我問有沒有鬼在晚上出來攝魂,她笑笑說,你夜裡去對面看看就知道了。
  • 感知歷史、敬仰和平——組圖帶你了解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眾所周知,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鍵轉折點,為最終擊敗德國納粹鋪平了道路。從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史達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戰役。數百萬人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受傷、被俘、失蹤甚至喪生。
  • 《史達林格勒》導演:二戰題材構成俄羅斯戰爭片情感基礎
    專訪:二戰題材構成俄羅斯戰爭片情感基礎——訪《史達林格勒》導演邦達爾丘克  新華網莫斯科5月5日電(記者趙嫣)「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衛國戰爭題材對於每個俄羅斯人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也構成了俄各個時代戰爭片共同的情感基礎,」俄羅斯電影導演費奧多爾·邦達爾丘克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 史達林格勒巷戰,雙方傷亡近200萬,蘇聯是德國的兩倍多
    文/馮玄一史達林格勒背靠伏爾加河,是一個居民不足十萬人的小城市。但是這個城市工業十分發達。戰爭開始前,在這個小城周邊,聚集了19萬蘇聯軍隊,有300多輛坦克和300多架飛機。而德國負責進攻史達林格勒的由盧斯統帥的第六軍團約30萬人,700多輛坦克,1200多架飛機。8月19日,德軍開始進攻史達林格勒。9月10日,德軍的先頭部隊進入史達林格勒市區。興奮的德軍以為這座工業城市唾手可得,其實,這只是個開始。讓德軍進入市區,這是蘇聯人的一個策略。
  • 普京:不排除伏爾加格勒恢復原名史達林格勒 可交由投票表決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6日在法國接見二戰俄羅斯老兵時表示,不排除俄南部主要城市伏爾加格勒重新被命名為史達林格勒的可能性,當地民眾可以通過投票的方式決定是否把這座二戰歷史名城改名。這是俄羅斯總統首次就這座功勳城市更名問題明確表態。據美聯社報導,普京當天於法國諾曼第參加了諾曼第登陸70周年紀念活動。
  • 巡禮2018世界盃舉辦城市之伏爾加格勒:處處古蹟的二戰重生之城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就是有著俄羅斯「南部糧倉」美譽的伏爾加格勒【「處處是古蹟」伏爾加格勒】:二戰後重建的城市伏爾加格勒是伏爾加格勒州首府,始建於1589年,原稱「察裡津」。17世紀初,這座城市一度毀於大火,隨後的1615年在伏爾加河右岸重建,是伏爾加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 衝繩戰役-二戰慘烈攻堅戰,雙方司令戰死,3個月死傷30多萬!
    二戰時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災難,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傷痛,在二戰中也出現了許多慘烈的戰役,其中衝繩戰役可以說是最慘的攻堅戰,從1945年3月開始後,到1945年6月結束,歷時三個月,最終以美軍死亡7.5萬,日軍死亡11萬,平民死亡15萬結束,日本戰敗結束。
  • 俄國首部3D片《史達林格勒》首映 將"衝"奧斯卡
    片方希望藉助3D技術,還原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和慘烈的戰爭原貌。  10月2日,俄羅斯第一部3D電影《史達林格勒》首映式在莫斯科舉行。該電影於10日在俄羅斯全國上映。據悉,該片已被俄羅斯奧斯卡委員會提名參加2014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
  • 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朱可夫贏了,可為什麼光彩屬於莫德爾?
    二戰期間,德軍一路高歌猛進進行蘇聯,蘇聯被打得節節敗退,眼看莫斯科也不保,蘇聯恐怕是要亡國了,但是最終蘇聯贏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失利的德軍很快就調整戰術,又把方向集中在了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是朱可夫贏了,可為什麼光彩屬於莫德爾呢?
  • 希特勒為什麼決定入侵史達林格勒?前期勢如破竹的德軍為何會在此...
    熟悉二戰史的同學應該都聽過史達林格勒這個城市 ,畢竟,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人類近代史上最為致命的戰役,而這場影響了二戰走向的戰役, 便是著名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曼施坦因冬季風暴行動失利,計劃沒有變化快
    蘇德戰爭冬季風暴行動,是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德軍發起的一次營救行動。但圍繞這個行動計劃的失利,很多人都把關注點放在曼施坦因缺乏足夠兵力和裝甲支援上,卻忽視了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冬季風暴」計劃本身有沒有缺陷?曼施坦因採取捨近求遠的主攻方案有沒有更改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