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間微更新帶來的驚喜 珠海街頭遇見繽紛「網紅牆」

2020-12-10 中國文明網

  文化是一地之魂,在城市快節奏生活的當下,重視文化軟實力的培養,打造俯拾可見的親文化平臺,更見城市建設者的「匠心」。城市的圍牆,就是一個很好的文化載體。 「童話牆」「生活牆」「時光牆」……漫步珠海拱北街頭,每一面網紅牆的背後,都有一段老牆新生的「勵志」故事。

  2020年,拱北街道開展「城市空間微更新」,率先以「牆空間」為主題,對轄區部分臨街牆面進行彩繪美化,增強城區文化氛圍,提升市民身邊的空間品質,取得了不錯的社會效果。來看看這些拱北「網紅牆」,會給身處鬧市的你,帶來怎樣不期而遇的驚喜?

僑嶺街一巷「舊物時光牆」。

  打卡地之一

  聯安路「童話牆」:從土味老牆到童話百科全書

  哪吒鬧海、阿拉丁與神燈、皇帝的新裝……位於拱北小學、拱北中學聯安路南側的一面數百米彩繪牆,一路走過去,猶如閱讀一本中外童話故事百科全書,被家長們喻為上下學路上的「童話牆」。

  「你看看哪吒鬧海,還有國外的那些童話故事。牆上的這些卡通形象每一幅都有美好寓意,我們家長帶小孩經過這面牆,都會仔細看,這種寓教於樂的文化氛圍非常好。」 12月1日,拱北小學學生家長楊女士對眼前的彩繪牆豎起了大拇指。

  「我記得,2019年這裡還是一面灰撲撲的擋土牆,可難看了。後來將軍山社區和學校組織學生參與繪畫競賽,孩子們獲獎的作品都畫在了牆上。你看,這麼一路走過去,就像看城市書畫展,文化長廊的氛圍一下就有了,拱北街道這個童話上牆的創意真不錯。」 楊女士說。

  打卡地之二

  拱北市場「生活牆」:演繹「草雞飛上牆頭變鳳凰」的傳奇

  古榕擎傘、白牆黛瓦,石子路上嬉戲奔跑的頑童和盡職守家的中華田園犬……走近拱北市場南側的彩繪牆,仿佛經歷一場城鄉間的時空穿越,一股濃鬱的嶺南農家風情撲面而來。

  不同於新秀「童話牆」,位於拱北市場南側的這面扇形「生活牆」早已是妥妥的「網紅」。這份身處鬧市,街頭轉角不期而遇的驚喜打動了很多人。不僅社區居民願意在這兒遛彎散步,還有不少經過的路人和往來澳門的過境遊客也喜歡和這面色彩斑斕的彩繪牆合個影兒、「打卡」發朋友圈。

  若往前追溯,這堵文化牆大有來歷,真實上演了「草雞飛上牆頭變鳳凰」的傳奇。

  「這裡原本是一排違章建築,老、舊、破,是社區管理的老大難。前兩年拱北街道將違建全部清空了,環境被整治乾淨了。後來社區召開『民生微實事』居民議事會,我們居民一致提議,這面牆有近百米,又臨街,代表著拱北的形象,希望能把這面牆也美化一下。最開始以為就是刷刷牆面,沒想到街道找來了專業設計團隊,年輕設計師第一次給街坊展示設計效果圖的時候,真是給了我們一個特別大的驚喜。」 對這堵家門口的網紅牆,粵華社區老街坊黃阿姨聊起它的「前世今生」還會特別感慨。

聯安路「童話牆」。

  打卡地之三

  僑嶺街一巷「時光牆」:坐上時光機,歡聚童年快樂時光

  陳列老物件的舊圍牆、鋼琴鍵般的老樓梯,太陽翻過土牆、蔓藤攀上門洞,放學後一群男生相約小巷鬥雞……與前面兩位「老大哥」相比,連接僑嶺街和迎賓南路的僑嶺街一巷的這面手繪牆幾天前才大功告成,是實打實的「網紅新人」。

  「這條巷子是我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巷道狹小,中間還有兩個狹長的石階,以前給人的感覺,就是城市的鋼筋水泥混凝土的味道特別重,讓人很壓抑。現在改造得那麼漂亮,上下班心情都不一樣了,每天元氣滿滿。」住在嶺南社區的李女士在表揚「小牆變美」的同時,趕緊調好美顏相機,打卡發朋友圈動作一氣呵成。

  驚喜延續:30多個「拱北精點」項目正在路上

  據珠海市香洲區拱北街道社區建設辦負責人介紹,未來的城市空間更新將逐步進入到區域系統性更新階段,涉及人群的覆蓋面更廣,社區類型和居民需求更為多樣和複雜。面對這些挑戰,精準的匹配需求、高品質的設計建設、創新社區治理方式,依然是需要突破的核心內容。

  2021年,拱北街道將以「社區空間」為主題,打造30多個「拱北精點」項目。該負責人表示,拱北街道會總結今年的經驗,加強自上而下的技術支持與系統引導,打通自下而上的公眾參與路徑,鼓勵居民、企業參與到城市空間微更新創作中。希望在城市環境得到提升的同時,社區居民在參與社區事務的過程中也體會到成就感與幸福感。(珠海特區報 記者 何進 通訊員 張良驥 攝影 曾遙)

相關焦點

  • 「微更新」帶來「大幸福」!浦東370多處繽紛社區項目已完成
    「微更新」帶來「大幸福」!「微更新」帶來幸福感公共空間如何更好地為市民服務?凝聚自治共治智慧不同於以往政府主導的市政項目建設和綜合環境改造,新區在繽紛社區建設中將公共空間微更新納入了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社會治理創新工作中,探索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推進社區自治共治模式的完善。
  • 珠海拱北老城區驚現一大波網紅打卡點!
    近年來,拱北街道開始探索一種小規模、精準性、漸進性的城市空間微更新策略。 今年,拱北街道開展「城市空間微更新」,率先以「牆空間」為主題,對轄區部分臨街牆面進行彩繪美化,增強城區文化氛圍,提升市民身邊的空間品質。
  • 我們把世界第一網紅牆搬到了機遇空間門口
    在北京798藝術區D區西街,機遇空間門口的網紅牆變成了最受歡迎的粉紅色,跟世界第一網紅牆的洛杉磯Paul Smith粉紅牆如出一轍,受到遊客們的百般寵愛,空間門口拍照人流也絡繹不絕。今年4月,機遇空間迎來了首位到中國交流的阿根廷著名藝術家米羅·洛克特,此時機遇牆已經由「機遇綠」切換到「大師藍」,並由米羅大師親自在牆上留畫,機遇空間隨之成為打卡新地標。其實,在此之前這面網紅牆就經歷過幾次變身。在2017年萬聖節時,他還是「機遇色」綠色,一群群萬聖節裝扮的年輕人與機遇空間的「小皇冠」LOGO合影打卡。
  • 拱北老城區驚現一大波網紅打卡點!
    近年來,拱北街道開始探索一種小規模、精準性、漸進性的城市空間微更新策略。今年,拱北街道開展「城市空間微更新」,率先以「牆空間」為主題,對轄區部分臨街牆面進行彩繪美化,增強城區文化氛圍,提升市民身邊的空間品質。
  • 這些充滿溫度的街頭圖書館,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微空間
    不知何時開始,"微"已經成為時下的一種潮流。很多被冠以"微"名號的事物頻頻出現,網際網路有了微博,影視圈有了微電影,學習有了微課,看病有了微醫,社交有了微信,就連城市這個複雜龐大的系統也開始出現了各種微空間。這一系列"微現象",改變了人們的習慣,影響著人們傳播信息和獲取信息的方式,且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 ​在家門口遇見「觸手可及」的小確幸,徐匯城市社區微更新這麼做~
    ​在家門口遇見「觸手可及」的小確幸,徐匯城市社區微更新這麼做~ 2020-11-20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答卷人|長寧區城市微更新精雕細琢 「梧桐樹下」的「網紅」街區...
    上海市長寧區委書記王為人(央廣網記者 林馥榆 攝)上海市長寧區委書記王為人在今天上午舉行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專題上海市系列發布會上介紹,近些年,長寧區大力推動愚園路城市更新,進行外科手術式的精雕細琢,百年愚園路呈現出嶄新的魅力。
  • 廣州網紅牆:城市流量新入口
    作為城市微改造有效的「觸媒」,微景觀如何才能真正激發特色街區的活力?廣州網紅牆為何這樣紅?沙灣古鎮的「騎車小姐弟」、北京路口的巨幅海洋3D畫,大量散落、隱藏在街頭巷尾甚至廢棄的即興塗鴉,處處張揚著城市的個性。成為網紅,可能只差一次「觸發」。 「網紅牆不是一種貶義。」李珏認為,通過相對低廉的成本,網紅牆成為激發城市活力的觸媒,是非常值得鼓勵的街區微改造手段。
  • 城市有機微更新 成都一環路部分路段變臉換顏
    牛王廟路口的微綠地 成都一環路周邊區域是中優的重點,城市有機更新的「主戰場」,也是歷史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走過一環路,你會發現曾經很不起眼的電櫃箱紛紛披上了「彩衣」;陽光下,一抹紅紅的建築頗具特色,「工業風」元素特色鮮明;小遊園內,草木蔥蘢,蜀韻剪影與竹文化相得益彰……以一環路為軸,一處處城市有機微更新,持續上新中。
  • 秦淮今年打造40處「轉角·遇見」小微空間文化工程
    作為秦淮區精心打造的「轉角遇見」小微空間文化工程的首個項目,市民、遊客可以到此休憩、閱讀,在都市繁華中放鬆心情,體會秦淮風雅。據悉,秦淮區今年將完成40處「轉角遇見」小微文化空間打造,「十三五」期間建成運營100處,彰顯「特而精、最南京」的秦淮風雅。紅瓦尖頂、老虎窗、立式煙囪、帶立柱的門廊……這座獨具民國風情的「文採書屋」,是為紀念姚文採先生而打造。
  • 空間微更新 可否成為寧波老舊小區新的打開方式?
    城市更新過程中,除了傳統的大拆大建,更需做好細節的精細化。我市已有不少社區試水空間微更新,以較低的成本,發動幹群一起對老舊小區公共空間進行小而美的改造,再現城市生活美學。  老小區公共空間急需更新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儘管不少社區在社會管理方面已達到精細化水平,可在公共空間內卻未進行精細規劃,仍有較大的發揮餘地。
  • 青島網紅牆,為啥這樣「紅」?
    青島一位資深攝影師介紹,網紅的起因是來自臺灣電視劇《轉角遇見愛》、芹瑋的小說《轉角遇見愛》,還有外國電影《在世界轉角遇見愛》,文青們憑著對文學、電視、電影作品中的藝術感覺,「撞」上了這個紅牆轉角,然後就主動對號入座,在牆角處拍照留念,期待在這個轉角也能遇見愛,而且還把照片發到網上,通過網絡曬出自己的夢想與追求。
  • 珠海《「網」聚特區人,「信」聯生態城》網絡信息化發展微記錄片...
    近日,由珠海市委網信辦精心策劃、攝製的珠海網絡信息化發展微記錄《「網」聚特區人,「信」聯生態城》宣傳片登陸CCTV-4中文國際頻道和CCTV-9紀錄頻道。珠海經濟特區自誕生之起,就肩負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先行探路的使命。市委網信辦深入學習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群策群力做好網信工作,努力推動珠海網絡信息化發展,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40年來,珠海人眾志成城、砥礪奮進,見證了珠海從邊陲小鎮到魅力之城的華麗轉身。
  • 國慶假期打卡青島網紅牆,轉角遇見愛
    國慶長假,青島的網紅牆又火了,很多遊客特別是年輕人慕名來到這裡打卡拍照。10月5日上午10時30分,記者來到青島市大學路與魚山路交界處,許多年輕人圍成團,紛紛搶著以網紅牆為背景拍照留念。「我是從小紅書上知道青島有個網紅牆,看到大家拍照很美,就特別想來看看。這次來青島遊玩,還專門做了旅遊攻略,特意過來打個卡唄!」來自四川成都的遊客鄧銀笑說,網紅牆建築有特色,紅牆琉璃瓦和白色路牌,非常漂亮,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準備發朋友圈與大家分享。她告訴記者,自己和朋友來青島旅遊5天了,青島人民非常熱情,街道乾淨整潔,讓人感覺很舒服,「我很喜歡青島,網紅牆也是,果然名不虛傳。」
  • 上海:城市「微更新」閃現臺灣設計師身影
    老公房年代久遠,給老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劉家昌參與的這個「安心頤養」改造項目,是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部分。  在樓梯和門口鋪裝防滑條和地墊,為書房和臥室更換亮而省電的LED燈具,在浴室和廁所安裝無障礙扶手……「通過『微改造』,讓老人居家養老更安全、更舒適、更有品質,我覺得這項工作很有意義。」劉家昌說。
  • 上海:城市「微更新」閃現臺灣設計師身影
    老公房年代久遠,給老人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劉家昌參與的這個「安心頤養」改造項目,是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部分。在樓梯和門口鋪裝防滑條和地墊,為書房和臥室更換亮而省電的LED燈具,在浴室和廁所安裝無障礙扶手……「通過『微改造』,讓老人居家養老更安全、更舒適、更有品質,我覺得這項工作很有意義。」劉家昌說。
  • 專家建言打造高品質空間 善用「微更新」,城鄉更宜居
    「我們利用有限的街旁空間進行『微改造』,比如在崑山中環北線-柏廬路十字路口,用閒置地塊打造『口袋公園』,還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突出名人朱柏廬主題。如今,這個『口袋公園』不僅是服務城市形象的良好展示窗口,也成了不少居民的網紅打卡點。」
  • 歐洲不容錯過的網紅建築鼻祖,西班牙紅牆為何如此令人著迷
    有沒有一個火爆的網紅景點,讓不遠萬裡趕赴現場的你,去過之後難以忘懷的呢?深度旅行過25個國家的情侶攝影師「神鵰俠旅」一蕊和小強,來發言!旅行了那麼久,第一次遇見期望值和現實一樣令人驚喜的網紅景點,親測有效,迫不及待想要安利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