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地之魂,在城市快節奏生活的當下,重視文化軟實力的培養,打造俯拾可見的親文化平臺,更見城市建設者的「匠心」。城市的圍牆,就是一個很好的文化載體。 「童話牆」「生活牆」「時光牆」……漫步珠海拱北街頭,每一面網紅牆的背後,都有一段老牆新生的「勵志」故事。
2020年,拱北街道開展「城市空間微更新」,率先以「牆空間」為主題,對轄區部分臨街牆面進行彩繪美化,增強城區文化氛圍,提升市民身邊的空間品質,取得了不錯的社會效果。來看看這些拱北「網紅牆」,會給身處鬧市的你,帶來怎樣不期而遇的驚喜?
僑嶺街一巷「舊物時光牆」。
打卡地之一
聯安路「童話牆」:從土味老牆到童話百科全書
哪吒鬧海、阿拉丁與神燈、皇帝的新裝……位於拱北小學、拱北中學聯安路南側的一面數百米彩繪牆,一路走過去,猶如閱讀一本中外童話故事百科全書,被家長們喻為上下學路上的「童話牆」。
「你看看哪吒鬧海,還有國外的那些童話故事。牆上的這些卡通形象每一幅都有美好寓意,我們家長帶小孩經過這面牆,都會仔細看,這種寓教於樂的文化氛圍非常好。」 12月1日,拱北小學學生家長楊女士對眼前的彩繪牆豎起了大拇指。
「我記得,2019年這裡還是一面灰撲撲的擋土牆,可難看了。後來將軍山社區和學校組織學生參與繪畫競賽,孩子們獲獎的作品都畫在了牆上。你看,這麼一路走過去,就像看城市書畫展,文化長廊的氛圍一下就有了,拱北街道這個童話上牆的創意真不錯。」 楊女士說。
打卡地之二
拱北市場「生活牆」:演繹「草雞飛上牆頭變鳳凰」的傳奇
古榕擎傘、白牆黛瓦,石子路上嬉戲奔跑的頑童和盡職守家的中華田園犬……走近拱北市場南側的彩繪牆,仿佛經歷一場城鄉間的時空穿越,一股濃鬱的嶺南農家風情撲面而來。
不同於新秀「童話牆」,位於拱北市場南側的這面扇形「生活牆」早已是妥妥的「網紅」。這份身處鬧市,街頭轉角不期而遇的驚喜打動了很多人。不僅社區居民願意在這兒遛彎散步,還有不少經過的路人和往來澳門的過境遊客也喜歡和這面色彩斑斕的彩繪牆合個影兒、「打卡」發朋友圈。
若往前追溯,這堵文化牆大有來歷,真實上演了「草雞飛上牆頭變鳳凰」的傳奇。
「這裡原本是一排違章建築,老、舊、破,是社區管理的老大難。前兩年拱北街道將違建全部清空了,環境被整治乾淨了。後來社區召開『民生微實事』居民議事會,我們居民一致提議,這面牆有近百米,又臨街,代表著拱北的形象,希望能把這面牆也美化一下。最開始以為就是刷刷牆面,沒想到街道找來了專業設計團隊,年輕設計師第一次給街坊展示設計效果圖的時候,真是給了我們一個特別大的驚喜。」 對這堵家門口的網紅牆,粵華社區老街坊黃阿姨聊起它的「前世今生」還會特別感慨。
聯安路「童話牆」。
打卡地之三
僑嶺街一巷「時光牆」:坐上時光機,歡聚童年快樂時光
陳列老物件的舊圍牆、鋼琴鍵般的老樓梯,太陽翻過土牆、蔓藤攀上門洞,放學後一群男生相約小巷鬥雞……與前面兩位「老大哥」相比,連接僑嶺街和迎賓南路的僑嶺街一巷的這面手繪牆幾天前才大功告成,是實打實的「網紅新人」。
「這條巷子是我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巷道狹小,中間還有兩個狹長的石階,以前給人的感覺,就是城市的鋼筋水泥混凝土的味道特別重,讓人很壓抑。現在改造得那麼漂亮,上下班心情都不一樣了,每天元氣滿滿。」住在嶺南社區的李女士在表揚「小牆變美」的同時,趕緊調好美顏相機,打卡發朋友圈動作一氣呵成。
驚喜延續:30多個「拱北精點」項目正在路上
據珠海市香洲區拱北街道社區建設辦負責人介紹,未來的城市空間更新將逐步進入到區域系統性更新階段,涉及人群的覆蓋面更廣,社區類型和居民需求更為多樣和複雜。面對這些挑戰,精準的匹配需求、高品質的設計建設、創新社區治理方式,依然是需要突破的核心內容。
2021年,拱北街道將以「社區空間」為主題,打造30多個「拱北精點」項目。該負責人表示,拱北街道會總結今年的經驗,加強自上而下的技術支持與系統引導,打通自下而上的公眾參與路徑,鼓勵居民、企業參與到城市空間微更新創作中。希望在城市環境得到提升的同時,社區居民在參與社區事務的過程中也體會到成就感與幸福感。(珠海特區報 記者 何進 通訊員 張良驥 攝影 曾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