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這支部隊號稱「決戰決勝團」,第41軍聲東擊西迷惑敵人

2020-12-26 騰訊網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時,在東線高平方向,解放軍廣州軍區前指決心以高平為主要目標,集中7個陸軍師及配屬部隊共10萬大軍,將步兵、炮兵、裝甲兵混合組成南北兩個突擊集團,對高平越軍主力步兵345師及地方部隊形成鉗形攻勢,計劃用3天左右時間一舉殲滅之。

在高平方向,越軍的防禦重點在北線,即朔江、茶靈方向。其中茶靈是高平省北部的一個縣,有一條中國公路從廣西靖西縣龍邦經茶靈直通高平,距離只有36公裡。在茶靈北側還有一條東西相貫通的公路,東起重慶,西至朔江。兩條公路在茶靈附近交匯,縱橫貫通東南西北,對兵員調度、輜重補給極為有利。因此,茶靈方向堪稱北部屏障,對高平的威脅更大。越軍步兵346師將號稱「決戰決勝團」的步兵677團和188炮兵團一部放在了這裡,還有茶靈縣獨立營和1個邊防連助戰。

在廣州軍區前指原定比較穩健的作戰方案中,茶靈確實是重點突破口。因為該地距離高平距離近,威脅大,正可吸引越軍主力在此大戰一場。後來根據軍委的決心修改了戰役計劃,要實施大包抄,大迂迴,打殲滅戰。這時再重新評估,發現從茶靈正面突破屬於內線作戰,難以達到迂迴包抄的目的,反而有趕羊之嫌,不容易全殲高平越軍。

因此,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導軍區前指調整了陸軍第41軍組成的北線集團之作戰重點,改為從念井方向突破向高平以西進行內外雙層迂迴,配合陸軍第42軍南線集團在布局方向突破合圍並全殲高平越軍。在茶靈方向上,只以1個步兵團加強部分炮兵力量進行牽制性攻擊,吸引越軍的注意力,用的是聲東擊西之計。在北、南兩突擊集團迂迴對進後,高平之敵無法南逃,只能向北部的茶靈、廣淵、重慶方向敗逃,這時我軍就可以集中兵力圍殲之。

向茶靈方向進行攻擊的是廣州軍區陸軍第41軍123師步兵368團,加強師炮兵團2個122榴彈炮營、1個85加農炮營和部分高炮、工兵、噴火兵、偵察兵等單位,在孟麻以東30公裡的龍邦方向展開,積極進行作戰準備。

既然要聲東擊西,就必須隱蔽戰役意圖,吸引越軍注意力。為此,步兵368團故意大造聲勢:以本團車輛搭載少量部隊,連續3天在靖西地區的多條道路上實施機動;以部分部隊在邊境線上組織多路、多梯次的行軍;以配屬的炮兵從後方向前方機動;以騾馬分隊馱上火炮、彈藥,在邊境沿界碑一線連續機動。

步兵368團隱真示假做得謹慎周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41軍主力乘機以秘密機動方式撤離龍邦,開赴念井作戰方向。同時步兵368團故意使用陸軍123師代號,造成第41軍主力仍在龍邦地區的假象。

經過上述努力,成功迷惑了越軍346師,完成了我軍的部署調整,為下一步高平戰役的全面推進創造了有利條件。

相關焦點

  • 解放軍繳獲越軍一把武器,馬上意識到,遇上越軍主力部隊了!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中,雲南方向陸軍第149師於2月24日奉13軍之命,執行殲滅位於沙巴地區的越軍316A師主力的作戰任務。師長康虎振決心派447團穿插沙巴側後,直取新寨和黃連山埡口,切斷越軍退路,配合從正面進攻的師主力,以前後夾擊的戰術手段,將該敵消滅於新寨以東地區。
  • 國民黨大軍壓境,李先念率軍成功突圍,將聲東擊西戰術發揮到極致
    1945年10月,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從廣東北返,與鄂豫邊區的新四軍第5師及從河南中部南下的嵩嶽軍區部隊在豫西桐柏山區勝利會師,於是新組建了中原軍區,軍區總部設置在宣化店地區,李先念為司令員,鄭位三為政委。經過不斷發展壯大,中原解放區一度發展到60多個縣。
  • 又一本對越反擊戰回憶錄,解放軍第149師大戰越軍王牌師
    這本回憶錄的名字較長,但充滿了歷史感——《熱血記憶——陸軍149師邊境作戰三十五周年紀念文集》(以下簡稱《熱血記憶》)。 2014年是對越自衛反擊戰35周年,解放軍原成都軍區陸軍第50軍149師的一些參戰老軍人以心血合成,創作推出了上面這部紀念文集。
  • 解放軍有一個猛虎師,解放戰爭打垮鋼七軍,對越反擊戰所向無敵
    當然,本文所稱的「猛虎」卻並非斑斕巨獸,而是一支戰功赫赫的英雄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4軍162師486團。 眾所周知,解放軍陸軍曾有三大王牌集團軍,即第38集團軍、第39集團軍、第54集團軍。其中第54集團軍序列中有兩個有名的步兵師,一個是第127師,有葉挺獨立團的血脈,資歷為全軍之冠,號稱「鐵軍師」;另一個是第162師,也有一個響亮的名號——猛虎師。
  • 我軍奪回老山後,越軍瘋狂反撲,解放軍這支部隊面臨嚴峻考驗
    1984年4月末,我軍對越軍控制的雲南省老山和者陰山眾多據點進行了集中拔點作戰。這是自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來,我軍又一次較大規模的作戰行動。解放軍勝利收復老山、者陰山(以下簡稱「兩山」)後,不甘心失敗的越軍發起了數百次瘋狂反撲。
  • 越軍怎麼也沒想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進攻
    在給予越南侵略者以應有的還擊之後,中國邊防部隊將嚴守祖國的邊界。」 當天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30萬大軍在昆明軍區前指和廣州軍區前指的指揮下,在雲南省和廣西自治區中越邊境全線發起了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雲南方向參戰的主力部隊是11軍、13軍和14軍。廣西方向參戰的主力部隊是41軍、42軍、43軍和55軍。
  • 越軍怎麼也想不到,解放軍會在1979年2月17日發起進攻
    在給予越南侵略者以應有的還擊之後,中國邊防部隊將嚴守祖國的邊界。」 當天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30萬大軍在昆明軍區前指和廣州軍區前指的指揮下,在雲南省和廣西自治區中越邊境全線發起了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雲南方向參戰的主力部隊是11軍、13軍和14軍。廣西方向參戰的主力部隊是41軍、42軍、43軍和55軍。
  • 對越反擊戰最大勝仗,712大捷35周年,千噸炮彈打垮越軍
    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的步兵指戰員們依託既設陣地,在16個炮兵營的強大火力支援下,激戰14個小時,徹底粉碎了越軍對我老山地區一個加強師規模的進攻,殲敵3000餘人,這個戰果使得「船頭地區7月12日防禦作戰」成為了十年對越作戰最大的一場勝仗。
  • 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失利:阿南惟畿實施聲東擊西,薛嶽輕敵不幸中計
    其實這也是一個變相的警告,即軍令部綜合各方面情報判斷,日寇第11軍似有第二次南犯長沙的企圖,不過薛嶽並未太放在心上,因為日軍這麼點兵力增加,對新牆河前哨陣地基本不構成什麼威脅。實際上,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畿已經悄悄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三個支隊的11萬兵力,準備以中央突破的方式直取長沙,中方的情報只是偵知了日軍的部分調動而並非全面。
  • 向印軍反擊石頭戰的是哪支部隊?老對手再戰,中國王牌149師VS印度33軍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說:經中方核實,8月15日,中國邊防部隊對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地區實控線中方一側進行正常巡邏,受到印度邊防部隊阻撓。其間,印方採取激烈動作,衝撞中方人員並與中方發生肢體接觸,造成中方人員受傷。衝突的視頻也在網上熱傳,有中國軍人一腳 將扔石頭的印度兵踢出幾十米遠。那麼,用石頭對印軍回擊的是中國那支部隊?
  • 對越自衛還擊戰智取祿平:越軍在這一連串的「想不到」中被殲滅的
    敵人被我打懵了,打熊了,打怕了!一個在祿平戰鬥中被我軍俘虜的越軍上尉,心驚膽戰地說:「想不到你們穿插這樣快」,「想不到你們攻擊這樣猛」, 「想不到你們的打法這樣怪」……。避實就虛 神兵天將支馬,是越南侵略軍守衛祿平的前沿屏障。這裡山高林密,重巒疊嶂,群山之間,只有一條公路通向祿平。越軍在公路周圍大小二十多個山頭上,修築了許多明碉暗堡,居高臨下,扼守著這條咽喉要道。迅速殲滅支馬之敵,是直搗祿平,策應友鄰部隊攻克諒山的第一仗。
  • 中越戰爭中我軍打的一場硬仗,55軍血戰涼山,殲滅越軍王牌師
    經過10天艱苦作戰,我軍相繼攻克高平、老街、柑塘、同登等越北軍事重鎮。越軍在邊境部署的重兵遭到嚴重打擊後士氣大衰,而我軍則乘勝在東西兩線展開鉗形攻勢,一頭咬住進退不定的越軍王牌316A師,另一頭狠狠壓向諒山之敵。負責主攻涼山的是解放軍第55軍,這支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屢立戰功,一直被稱為我軍精銳,上級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55軍可見對他的肯定。
  • 四野雄獅,39軍,被世界各國軍事學院列入教材的中國部隊
    最初,第39軍的將士們並不知道他們的敵人已經變成了美軍,直到戰鬥進行到白熱化階段,兩軍進行肉搏戰時,才發現雲山上的敵人時美軍。就這樣,世界上兩大精銳步兵,在雲山戰役中上演了一場激烈的生死對決。第39軍全體將士充分發揮出中國軍人不畏強敵,勇往直前的精神,一舉擊潰了美軍第一騎兵師引以為傲的防線,美軍第一騎兵師第8團第3營更是被我軍全殲。戰後,這個營的番號被美軍撤銷,可能是不願回憶起這恥辱的一幕。第二次戰役中,第39軍繼續在戰場上延續自己的輝煌。整個美軍25師被39軍打的節節後退,防線全線崩潰。
  • 奠邊府大捷的開端戰役,越軍士兵死傷慘重,法軍卻沒能打退越軍
    大量的炮彈朝著法軍陣地傾瀉而去,炮彈砸下來,法軍的陣地上面到處傳來爆炸聲。法軍的炮兵部隊迅速開始反擊。可是越軍部隊的火炮數量更多,威力更強,直接將法軍炮兵的反擊壓制下去了。炮戰的局面再一次回到了越軍炮兵的手上,越軍的炮兵繼續朝著法軍陣地傾瀉火力。大量的法軍士兵被炮火吞沒,又或者身軀被彈片撕裂,陣地上已經慘不忍睹。
  • 對越作戰老兵回憶:解放軍50軍150師448團遭越軍伏擊包圍始末
    1967年11月,50軍從東北調防四川後,由成都軍區獨立步兵第1、5、10、12團、獨立步兵第7營、軍區獨立高炮營、步校勤務連等單位為基礎重新組建陸軍第150師,歸隸50軍。由於當時國家財政緊張,軍費不足,非主力部隊要擔負抓生產、搞副業供養主力部隊的任務。150師作為丙種師,自然屬於非主力部隊。
  • 越南戰地記者拍攝的中越戰爭,一組寶貴越軍照片首次曝光
    而且在我軍強大火力的壓迫下,越軍炮兵擔心兵力兵器過於集中,將會蒙受更大的損失,因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以排、連為單位進行分散配置,很少以營、群為單位進行集中射擊。越軍炮兵火力不足,只能是零敲碎打,這就是越軍根本無法阻擋我軍大兵團機動和進攻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 解放軍裝甲兵部隊衝擊越軍防線,激戰靠松山歷經艱苦磨難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解放軍廣州軍區第42軍126師、124師奉命配屬裝甲兵部隊200餘輛坦克、裝甲車,在3個炮兵團火力支援下,從布局關邊境向重鎮高平發起穿插突擊。這一仗,成為高平戰役能否取勝的關鍵。
  • 解放軍一個連攻佔同登守敵指揮部,繳獲越軍「飛虎團」軍旗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全線打響。在東線諒山戰區,解放軍廣州軍區第55軍攻擊邊境要塞同登鎮,拔除諒山前沿要點,配合軍區主力在高平方向作戰,並為下一步進攻創造條件。
  • 中越戰爭:7名失散士兵,越軍狼窩戰鬥五天五夜,朝祖國方向突圍
    是可忍孰不可忍,越軍的行動已經觸動到了我軍的底線。在我國政府多次警告越南的情況下,越南軍隊仍然不改其惡劣行徑,於是我國決定出兵保護邊境並且反擊。隨著中央在西南設立廣西,雲南兩大軍區,我大軍也分為東西兩路向越南發起進攻。而在戰場上,我軍將士也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戰爭故事。比如說我軍東線41軍8連某班班長陳書利就曾帶領6名失散戰士在越軍的陣地向外突圍的故事。
  • 諒山戰役中,越軍出動13個團兵力,嚴密防守號稱要塞不可逾越
    越軍非常重視諒山的守備,部署了步兵第3師和配屬地方部隊、武裝民軍,計4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2個獨立營和4個邊防屯,約12000餘人。戰爭打響後,又增調步兵327師、337師、獨立197團部分兵力來援,計5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獨立營1萬人左右。這樣集結在諒山地區的越軍共約22000餘人,成為全線敵人最大的一個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