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光的空間」亮相,安藤忠雄的新作被稱為「安藤蛋」

2020-12-15 澎湃新聞

歷經兩年醞釀,由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親自操刀設計的「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將於12月16日正式亮相上海。

「人們和書的關係日漸疏離,我們希望這個空間能增加人與人、人與書的邂逅,使人們對書產生新的認識。猶如光之於建築,只有閱讀,能讓未來的希望照亮人們的心房」。被譽為「清水混凝土詩人」的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賦予了這家新華書店這樣的寓意。

而這,也是業主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對今天新華書店的詮釋。上海新華發行集團總裁、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會長李爽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個書店是我們自我進步的開始,是一種嘗試和挑戰,但我們將回歸初心。我們不想用『成功』,也不想用『美麗』去形容這個開始,而更希望它是『有價值的』。」

書架中間的方形鏤空讓人可以將通往深處的層層書架盡收眼底。 李雪峰

在光的空間邂逅未知

「光的空間」是安藤忠雄在上海的最新作品,位於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的7樓與8樓,佔地超過4000平方米。連接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和8樓明珠美術館的核心區域從外觀看形似一枚巨型蛋,因而有媒體直呼「安藤蛋」。

年逾古稀的安藤忠雄聽到這暱稱倒也開心,因為在日文中,「蛋」寫作卵。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安藤忠雄說:「卵意味著生命,意味著孕育。」

走進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低低的木色書架。書架中間的方形鏤空讓人可以將通往深處的層層書架盡收眼底,來自遠方的光線與方格重複之美共同構造了一幅猶如幻鏡的場景。

「從前,書架與書架是隔斷的,在這排書架邊上看書的人,看不到那排書架邊上的人。然而現在穿梭於書架中,方形鏤空會讓不同的讀者不期而遇。」李爽向澎湃新聞記者描繪,「當你無意抬頭,瞥見最後一排書架那看書的人,你或許會有一種遙遠的相遇感。這個相聚是一種物理距離的相遇,更是一種精神世界的相遇:與書友相遇、與文化相遇、與藝術相遇、與美好相遇。」

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副總裁黃文福也對「相遇」之說深以為然:「低頭看書時你與書相遇,抬頭你又可能和任何未知的人、未知的書相遇。在網際網路時代,你可以輕而易舉地買到任何一本你知道的書,但到了書店裡,你才會遇到一本你看到了才知道原來存在於世的這麼一本書。安藤忠雄的書架設計充分領會了我們的需求,真正實現了『書店是一個讀者和讀者邂逅的地方,讀者和書籍邂逅的地方』。」

「光的空間」的另一份特別在於,它是安藤忠雄第一次在商業體裡,將書店和美術館結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個以閱讀為靈魂的文化藝術空間。 陳屹 攝

以閱讀為靈魂,「書店+美術館」形成立體詮釋

「光的空間」的另一份特別在於,它是安藤忠雄第一次在商業體裡,將書店和美術館結合在一起,打造了一個以閱讀為靈魂的文化藝術空間。這種結合讓閱讀變得立體起來。

「我們的閱讀不只是簡單的文字閱讀,對畫、雕塑的賞析也是閱讀,而且可能是現在年輕人更願意的閱讀。」黃文福稱,安藤忠雄擔憂現在年輕人不愛讀書,如果書店能在商業體中引導年輕人讀書,會是一件好事。「我們在喧鬧的商業體中保留了一個讓人們安靜的去處。安藤忠雄說,閱讀是讓人安靜的,只有安靜的人才能思考。」

「目前,從全國範圍而言的藝術展覽已經足夠多了,上海近三年的美術館更如雨後春筍。而我們不是專業做藝術的,也沒有藏品,那我們為什麼要做一個美術館呢?初衷就是希望將美術館與書店結合,形成一種視覺+文字的立體閱讀,賦予商業空間更多文化藝術的含量。」李爽表示,市民可以在這裡了解藝術,感受藝術家,「既看到藝術家的作品,也閱讀到藝術家本人。」

「現在,欣賞藝術展覽已經成了越來越多人的休閒選擇。可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展覽常常是走馬觀花。觀眾看到了藝術家的作品,可是對於展品背後的故事、對於藝術家的本人的故事卻還是知之甚少。這不是借一個語音導覽器就能解決的問題。這也正是我們做一個書店+美術館的複合空間的原因。欣賞過美術館展品帶來的視覺衝擊,讀者可以在書店找到藝術家以及作品的相關書籍。」

李爽希望,書店與美術館的呼應可以讓藝術真正貼合大眾,「我們把藝術家的生平、環境、思想及作品素材都給到大家。從而使大家在看過之餘,能感受到甚至被影響到,這樣才是深度體驗,才對心靈有幫助。」

而美術館的第一個展覽就是安藤忠雄本人的展覽。人們既可以在美術館一睹安藤忠雄的作品風採,又可以在樓下書店翻閱安藤忠雄的傳記與故事。在各種文字符號圖像印記的交融中,距離這位世界級建築大師更近一點。

這也是「書店+美術館」之後發展的方向:展現文學家之外的畫家雨果,數學家、物理學家之外的思想家帕斯卡……書店和美術館將互為補充,讓讀者能夠全方位感受閱讀、空間以及藝術的美好。

連接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和8樓明珠美術館的核心區域從外觀看形似一枚巨型蛋,因而有媒體直呼「安藤蛋」。(效果圖)

有「溫度」的店員:愛書也要懂書

據悉,光的空間新華書店還會有許多「黑科技」:這裡有結合全網大數據的選書模式;可以應用新零售技術將讀者查詢的圖書精確到書架的每一格;讀者對著屏幕做個表情,就能根據年齡、性別、喜怒哀樂被推薦可能需要的書……

最讓人驚喜的是,在約1600平方米的書店空間裡,圖書陳列面積將超過70%,人文、藝術、經典、兒童、生活審美類書籍會格外突出。除了大數據薦書,優秀出版社及文化名人的書籍推薦,光的空間新華書店還有「特色薦書」「讀者薦書」等來自各行各業專業人才以及普通讀者的薦書專區,所有愛書人都可以在這裡交流自己的閱讀與成長故事。

這裡的店員也和從前印象中的「新華書店店員」不大一樣。早在10月12日,「光的空間」公開了招聘啟事。這封招聘沒有提及學歷、年齡、性別、專業、工作經歷等硬性要求,顯得別有「溫度」。

李爽表示:「我們希望在這個書店裡,每一位員工不僅是服務者,更是閱讀推廣者。比如你負責藝術類書籍,那你要對藝術史有所了解,對藝術家大致有數。如果你負責哲學類書籍,那麼你是否讀過格蘭特的《哲學的故事》?會不會向孩子推薦《蘇菲的世界》?只有一個愛書、懂書的人,才能真正服務好讀者。所以在我們這個書店裡,店員被稱為『薦書專員』。」

黃文福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招聘店員,我們更看重的是綜合素質。我們希望招到的店員是愛書、讀書的人,同時是一個溫馨的人。如果在某些方面有特長,那我們就更開心了。」

「我理想中的書店,第一它要是溫馨的、有主題的,愛這個主題的讀者可以在其中發掘新的東西;第二,讀者可以和有同樣愛好的讀者、店員有交流;第三是可以坐下來的,使人安靜的。然後踩著木頭地板,坐著暖暖的沙發,旁邊是橙色的燈,那種閱讀一定是非常愉悅的。如果有人向你推薦一本書,或者你們正好可以交流同一本書,那這樣的書店是最溫馨的。」黃文福如是說。

高高低低的木色書架 李雪峰

回歸新華書店初心:傳承經典,弘揚文化

今年也是新華書店誕生80周年。在80年的歷史長河中,新華書店走過戰爭的烽煙,經歷過桎梏浩劫,也擁抱著改革的明媚。它是許多人回憶中開啟知識之門的場所,承載了中國幾代人的閱讀故事和喜怒哀樂。

「新華書店是屬於每個人的,屬於孩子也屬於大人,屬於過去也屬於未來。」在李爽看來,作為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手段圖書行業將會永久存在,「但是經營書店,可能更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大而全固然是一種做法,但如果能夠精做應該會更好。作為新華書店的一個新版本,我們會強化圖書內容本身。」

在「光的空間」,讀者找不到傳統新華書店招牌的教輔書,這裡偏重思想文化藝術以及成長。「我們希望孩子也好,大人也好,每個人在這裡都能夠被滋養、被溫暖。大家在這裡能夠沉靜下來,感受到審美的愉悅,獲得心靈的片刻淨化,從而有所成長。『光的空間』所有的布局選書,硬體軟體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來的。」

在結束採訪時,李爽再一次強調,營造讀書氛圍,推廣深度閱讀、傳承經典文化,是新華書店在新時代的新任務、新使命,「昨天,新華書店是閱讀的代名詞;今天,新華書店在陣痛中蛻變;明天,新華書店將繼續綻放。不變的是,堅守閱讀,始終引領。」

相關焦點

  • 安藤忠雄新作 新華書店「光的空間」亮相上海
    安藤忠雄新作 新華書店「光的空間」亮相上海 2017-12-16 19:30: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翟璐
  • 安藤忠雄新作 | 美術館+書店=光的空間
    >「光的空間」是安藤忠雄在上海第四次實現「第一個」——第一個商業綜合體藝術空間,融合了明珠美術館和光之空間新華書店的全方位、立體閱讀載體,他說設計「光的空間」就是希望呼喚大家重新認識書籍、回歸閱讀。▲層層書架通過方形鏤空盡收眼底,安藤又一「通往世界盡頭」之作「光的空間」面積近4000平方米,明珠美術館和新華書店通過多功能活動區相互貫通,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包含書店的美術館,也可以說這是一個包含美術館的書店。
  • 書店+美術館 安藤忠雄在上海留下新作「光的空間」
    為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主題活動之一,24日在新華中心新空間開幕的「新華光彩」圖片展上,展出400餘幅記錄新華書店發展歷程的歷史照片。展廳入口處,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為即將開業的」新華書店·光的空間店」所做的建築設計模型格外引人矚目。這將是新華傳媒旗下第一家融合書店與美術館兩種形態的升級版新華書店,同時,這也是安藤忠雄設計的第一個商業綜合體藝術空間項目。
  • 光的空間·新華書店,我在這裡遇見銀河
    光的空間 光的空間其實是一家新華書店。 在某一年的上海之旅中,無意間遇見。 那一天為了避雨躲進一家商場, 忽然眼前就出現了一個純原木色的空間。
  • 中國最美「新華書店」變身「網紅書店」,居然是由日本人設計的!
    這家號稱「中國最美」的新華書店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愛琴海購物公園內,它還有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叫做「光的空間」。當你走到這家新華書店的大門口時,再也看不見「新華書店」原本設計老氣的紅底白字招牌,而是變成了落地玻璃上若隱似現的四個磨砂大字,如果不仔細看,你恐怕都會忽視這幾個字的存在。但正是這麼不經意間,整個新華書店的品質感就提升上來了。
  • 咖啡+閱讀+文化——好書店·好咖啡 | 光的空間·新華書店的故事
    店名:光的空間·新華書店經營地址:上海市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F701開店時間:2017
  • 安藤忠雄:美術館+書店=光的空間
    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安藤忠雄以清水混凝土建築和對光的運用舉世聞名。他曾說:在我的作品中,光永遠是一種把空間戲劇化的重要元素。位於上海的文化新地標,新華書店和明珠美術館的CP組合,光的空間。他坦言,自己曾設計過很多美術館,但書店與美術館結合的設計卻是第一次,「在日本,人們和書的關係也在日漸疏離,很多孩子、很多市民不太注重閱讀。
  • 安藤忠雄在上海的美術館及書店開幕,我們去看了看
    明珠美術館坐落於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 8 樓,與樓下的新華書店相連,共同組成了「光的空間」兩者共處於一個蛋形的建築內。遠看上去,這個空間就像是挖開了購物中心的一角,放上去的一顆「蛋」。攝影:呂葉商場內部看明珠美術館根據官方說法,明珠美術館的這場展覽也是安藤忠雄首次在自己設計的博物館中舉辦自己的建築回顧展。
  • 給安藤忠雄的建築作品做照明設計是一種什麼體驗?
    明珠美術館位於愛琴海購物公園的8樓,與7樓的新華書店構成了一個4000平米的「蛋形」藝術空間,兩者之間又通過一個獨特的星空穹頂多功能活動區域連接這樣的結合形式前所未有,但建築師安藤忠雄抓住了兩者的共通性,他認為書籍和畫作都是促進民眾對於自己世界探索的媒介,也都承載著人類的文明與記憶,並以其最經典的光之運用為設計原點,為魔都打造了這個 Light Space(光的空間)。
  • 枕書而眠,中州國際與新華書店攜手開啟酒店新空間
    此次活動意義非凡,因為這不僅是中州國際酒店管理集團與中原出版傳媒投資控股集團繼鄭州新華中州國際飯店成功合作之後的又一重要舉措,同時也開創了我集團引進新華書店品牌店進駐集團旗下品連鎖酒店的先例。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副總經理王延東先生、開封市新華書店黨委書記兼總經理閆青女士、中共開封市委宣傳部科長和平先生、中州國際酒店管理集團董事長王志先生等共同為尚書房進行了剪彩揭牌。
  • 新華書店網紅修煉手冊:重顏值、玩複合店、賣咖啡…
    光的空間   2017年12月16日,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親自操刀設計的新華書店正式亮相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   「人們和書的關係日漸疏離,我們希望這個空間能增加人與人、人與書的邂逅,使人們對書產生新的認識。猶如光之於建築,只有閱讀,能讓未來的希望照亮人們的心房」。
  • 新華書店動態丨天壇南門新華書店: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中的書香氣
    2019年初,原為崇文課本計劃發行門市的天壇南門新華書店經過升級改造重新亮相北京。書店位於天壇的南門東側,面積約400餘平方米,明亮的落地櫥窗,錯落有致的菱形天井,柔和溫暖的閱讀燈光,通頂高的別致書架,舒適的閱讀桌椅,再為北京增添一處「城市書房」。
  • 新華書店首開「書+」生活館
    立足圖書,實體書店的「書+」想像可以延伸到怎樣的邊界?10月18日,在浙江書展上,有著70年歷史的浙江新華推出了一個100平米的「書+空間」,展出的成果就是這些年來浙江新華創新探索的多業態融合發展成果。這也是浙江新華「書+」生活館的首次整體亮相。
  • 新華書店中山路店「大變臉」:不再賣教輔書 更加文藝範
    新裝亮相後的新華書店中山路店內部。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記者 郭睿)2018年第一天,新華書店中山路店新裝亮相。曾經佔據半壁江山的教輔書集體退場,人們記憶中的新華書店,這次是真正的「大變臉」了。  【最大變化】  曾佔圖書總量六成的教輔書全部退場  此前幾年,實體書店在電商的衝擊下大量萎縮,新華書店也一度風光不再,教輔書成了支撐它的生命線,曾佔店內圖書總量的60%。
  • 特色書店林立的廣州,這家新華書店憑什麼「殺」出重圍?
    其中「四閱書店 東湖店」等多個店分別榮獲中國新華書店協會頒發的「中國最美新華書店」、「閱讀空間新榜樣」榮譽稱號,廣東省文化廳頒發的「最美粵讀空間」榮譽稱號及廣東省書報刊發行業協會頒發的「全民閱讀示範書店」、特色書店等榮譽稱號。
  • 百家新華書店變身文化地標
    在杭州,解放路新華書店以「無人書店」為理念,在全國率先實現自助購書全流程;在金華,擴面重裝後的金華書城一開業就因顏值高成為「網紅」;在開化,300多平方米的書店擴展到4000平方米,一躍成為當地最大的文化空間……自去年起,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在全國率先實施實體書店整體提升改造計劃,投入數億元,三年內對集團下屬65家市縣新華書店的近百個大書城和中心門市進行升級改造,以「書聯萬物」為轉型理念
  • 新華書店蟲洞空間 / 杭州植田建築室內設計工作室
    但作為紙質書的售賣場所——書店。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空間。本項目受中國著名書店品牌新華書店的委託。在杭州的良渚設計的一個手作及書店的集合空間。場地位於杭州市良渚文化區,餘杭的良渚現在剛剛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場地位於文化創意園區內,在這個1樓的空間裡面。包含著一些手作創意工作室。書店位於這些工作室的中間。同時也是他們的休息中庭。
  • 新華書店天壇南門店開張 北京核心區又添新型閱讀空間
    人民網北京4月22日電 北京市核心城區又增添了一家新型閱讀空間!4月22日上午,位於天壇南門外的「新華書店天壇南門閱讀空間」正式揭牌,記者了解到,這是天壇地區首家百姓閱讀共享空間,是新華書店與天壇街道南門社區深度合作,為廣大居民打造的一處集閱讀、娛樂、休閒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多元服務閱讀共享空間。
  • 閻良文化新坐標:西安市新華書店閻良書城開業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12月30日上午,西安市新華書店閻良書城正式開業,以全新閱讀模式對外開放,集購書、閱讀、休閒為一體的複合式文化生活體驗空間,為閻良讀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閱讀休閒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