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棺材房」開始售賣,5步走完全屋,最低售價也要245萬

2020-12-12 奔向娛樂得最前沿

香港「棺材房」開始售賣,5步走完全屋,最低售價也要245萬

當今時代,住房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而在香港這樣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擁有一套房子更是成了奢求,住房問題始終是困擾著香港居民的重大民生難題。為此開發商也建設了一種「棺材房」開始售賣,5步走完全屋,最低售價也要245萬,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香港的經濟發展快速,作為與紐約、倫敦齊名的城市。其房價更是高到令人咋舌,而在這種地方生活,開發商認為只需要一張床就夠了,他們對房屋布局進行壓縮,最終壓縮至5平米大小,還不如一個車位大,在進屋的時就已經來到大廳,只需要5步就能走完全屋。

雖然房子不大,但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在這間房屋內擁有著各種配套設備,諸如廚房、衛生間、臥室等,其空間利用率也是設計界的典範,但這樣的房屋卻並沒有受到大家的歡迎。

不僅僅是因為房屋面積小,更是因為選擇了這種房屋,就喪失了兩個人生活的權利,5平米大小的房間保證一人獨居不成問題,但卻不會給兩人生活騰出多餘的空間,而且這樣的房子售價不菲,最低售價高達245萬。

這在三四線城市,已經能買到一套帶獨立院落的小房子了,何苦拘泥於香港呢?再說了,即便是買不起房子,也可以選擇租大房子居住,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劏房棺材房籠屋已Out!香港現「水管房」僅需10萬
    劏房棺材房籠屋已Out!香港現「水管房」僅需10萬   說起香港,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呢?   繁華的購物天地,鱗次櫛比的摩天樓   還是滿街的名貴跑車,和數不清的美食!
  • 香港最小「棺材房」開售超240萬!「我還活著,已經住進棺材了」
    「我還活著,已經住在棺材了。」前段時間,香港最小房屋出售,再次「轟動」國人。15平售價百萬,足丈不過五步,面積還沒一車位空間大,四塊瓷磚就鋪面廁所。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持續高漲的房價,物價的提升,導致籠屋、棺材房、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水管屋、劏房等各種各樣為了滿足最基本住房需求的「奇葩房屋」層出不窮。
  • 香港房價過高,六位數一平,逼的普通人只能住「棺材房」?
    有時候買房不僅得考慮自己居住問題,還要考慮交通、學區房、升值空間等等等等,房貸成了大多數人背負的重擔。而在大城市的人想要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就更難了,這幾年一線城市的房間只有漲幅大和漲幅小兩個選擇,自己的工資卻跟不上房價的漲幅節奏,讓很多人望房卻步、望房興嘆。
  • 香港「棺材房」正式開賣,面積僅12平方米,售價卻超150萬
    導讀:香港「棺材房」正式開賣,面積僅12平方米,售價卻超150萬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而對於大多數小夥伴們來說,香港就是著名的購物天堂,很多小夥伴們只要是來到這邊旅遊,必不可少的就是來到這邊購物,甚至更多的小夥伴們只是來購物的,不過雖然作為全球著名的旅遊勝地,購物天堂,看起來這裡也是紙醉金迷,但實際上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在房子方面也面臨著很大的問題。
  • 香港最小「棺材房」開售超240萬!比「籠屋」更殘忍的是:「我還活著,已經住進棺材了」…
    要知道,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位子,能有屬於自己的一塊床鋪歇息,就很滿足了。持續高漲的房價,物價的提升,導致籠屋、棺材房、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水管屋、劏房等各種各樣為了滿足最基本住房需求的「奇葩房屋」層出不窮。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 ,你都不知道住得多幸福!
    隱藏在深水埗街頭巷尾的是那些被稱為籠屋,劏房,棺材房的居所這裡每尺(約 0.09 平方米)最高租金可達 300 港元有大約20 萬香港人生活在這種房子裡棺材房面積≤4㎡,最小的不過1.4㎡僅僅放得下一張床人在裡面只能躺著租金約合人民幣1600~3200/月當橫向空間已經無法再被利用時房東們把目光投向了縱向空間棺材房應運而生在油麻地、深水埗、觀塘有些人每晚都睡在 " 棺材 " 裡在原有的板間房的基礎上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 你都不知道自己住得多幸福!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 你都不知道自己住得多幸福! 有大約20 萬香港人 生活在這種房子裡
  • 亞洲房價最貴的城市,對外出售「棺材房」,12平方米售價超150萬
    亞洲房價最貴的城市,對外出售「棺材房」,12平方米售價超150萬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人都會選擇休閒時間外出旅遊放鬆心情,加上如今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景點被人們熟知,越來越多的城市成為了人人嚮往的網紅城市
  • 同樣是小房子,日本「膠囊」屋與香港「棺材」屋,哪個條件更艱苦
    沒錯了,就是香港,同樣是小房子,日本「膠囊」屋與香港「棺材」屋,哪個條件更艱苦呢。其實在日本的房價也是不低的,一般工資低的或收入少的人買不起房,都只能擠在這種矮小的」膠囊「屋。連衣櫃也放不了幾件衣服。這時候你是否想到日本人是否經常穿那兩套衣服呢。
  • 為何曾經被稱為「棺材房」的香港公屋,如今卻成了網紅拍照景點?
    我們印象中的香港,往往都是這樣的。在這繁華的香港,有錢人富麗堂皇高檔公寓、山頂別墅是他們的寓所;而窮人居住的地方被稱為籠屋,割房,棺材房。條件最差,租金卻最貴!有大約 20 萬香港人,生活在這種房子裡,是陽光和霓虹燈,都無法照進去的地方。
  • 棺材房、籠房,香港底層窮人真實的居住環境,一輩子買不起房子
    香港,一個寸土寸金的城市,是富人的天堂,同時也是窮人的煉獄。香港土地少,人口密集,所以樓房大都密集高聳。繁華的街區、發達的制度也吸引了無數年輕人。可是,要想在香港買下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其難度遠超過北上廣深。香港的房產均價十幾萬,幾十平的房子要上千萬港元。
  • 香港人住「棺材房」,4平方米都算大戶型,為啥不願來內地買房?
    據悉,在2019年發布的數據中顯示,香港人數已經達到了將近800萬的樣子。有人可能感覺還不是很多,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香港的面積可是僅僅只有1106平方公裡的。因此,香港繁榮的背後也是國際人口最為密集的城市之一。
  • 50平米,數十個房間,人均1.5平米,香港的棺材房究竟有多小?
    有人回答說:我還沒死,就住進了棺材裡。這是香港二十萬人的心聲。在外人眼裡,這裡是購物天堂,是國際都市,是時尚之城,也是金融中心,似乎把一切美好的詞用來形容香港都不為過。這樣的價格是北上廣房租的十幾倍,在香港面前,似乎北上廣的房價都弱爆了。但是這裡卻又是20萬香港人不得不進行的選擇,因為在5000-7000港幣的最低收入下,這裡是唯一能讓他們進行歇息的場所。或許用電影《一念無明》中表述最為合適,這裡是連連霓虹燈也無法照亮的地方。
  • 香港寸土寸金,只住得起4平米的棺材房,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但是在鴉片戰爭之後卻被英國佔領了,到1997年才回歸祖國的懷抱。在大家的印象中,香港雖然不是很大,但是經濟卻十分發達,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也是一個購物的天堂。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還有著許多心酸。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你都不知道住在興義多幸福
    香港無數摩天大樓的另一面,是那些被稱為:籠屋,劏房,棺材房的居所,每尺(約 0.09 平方米)最高租金可達大約相當於1平方米的租金,最高要到2300元人民幣左右,不是一間房的租金,僅僅是1平方米!棺材房當橫向空間已經被利用完,房東們把目光投向了縱向空間,棺材房應運而生~
  • 為提升窮人幸福感:香港推出水管房,月租3000,不用再擠「棺材房」
    為提升窮人幸福感:香港推出水管房,月租3000,不用再擠"棺材房"隨著社會的發展,房價越來越高,很多人面臨著買不起房子的困境。特別是在第一線的城市,萬一是平的住宅價格,安家就更難了。因此,日本曾出過膠囊,香港曾出過棺材室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曾經是中國大陸居民的購物天堂。作為一個港口城市,香港的經濟發展實際上比大陸的許多城市早一些。當然,經濟發展的程度相對較高。只是,我相信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在這裡密集的高層建築中,真正的安家真的很難。香港房價之高,一般人受不了,一般地區二十萬一也要平。一般人在這裡真的很難買房子。
  • 籠屋、棺材房,香港為何有這樣不人道的地方?
    原標題:【上觀直擊香港】籠屋、棺材房、馬桶灶臺在一起,香港為何有這樣不人道的地方?  摘要:他們不該在城市豔麗色彩之下,被遺忘於繁華世界之中。與外人眼中高樓林立的現代香港不同,作為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幹事,施麗珊看到了逼仄的劏房和掙扎其中的民眾,「我們努力幫他們有尊嚴地生活,但這更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劏房  施麗珊告訴記者,「劏房」是一個大概念,如果要再細分的話,至少還有籠屋、板建房、套房等。籠屋就是用鐵絲網把一個15呎(約1.5平方米)不到的床鋪圍住。
  • 沒見過香港的「棺材房」,就別說自己過得不幸福
    在香港,「豬」的均居住面積就有5—9㎡,而車位的標準面積是15㎡。一個人到頭來連輛車都不如。可是為了能在香港生存,很多人依然選擇把自己的全部都傾注進這14m的空間中。在香港很多基層市民收入低,最低工資約在5000 - 7000港元,這些收入導致他們根本住不了寬敞的房子。所以房東只能把房子分隔開,來滿足住戶的需求。
  • 香港售價10萬的「水管房」走紅,僅有11平方米,竟供不應求
    像如今住房問題是大家都要面臨到的一個問題,日漸增高的房價,對於很多人來說購房問題是一生都伴隨著的。很多都是在交付首付之後,便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還房貸的生活。我國的香港是知名的一座國際大都市,但這裡的人口密集程度也是很高的。
  • 鐵絲網籠屋、4塊木板「棺材房」……19萬香港人居所竟是這樣
    「棺材房」:用木板圍起來的板建房 這些年來,隨著港府規範劏房市場,籠屋少了,用木板圍起來的板建房多了。它有另一個稱呼「棺材房」,「我人未死,卻已圍四塊木板」。一個不足400呎(約40平方米)的空間中,可以容納近20個上下格密封的床位。既然租不起能站起來的房屋,那麼只好屈膝在床上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