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農大的楓葉好看,在一個深秋的下午,我與曾總相約,一起去農大看紅葉。隱約記得,早年去過嶽麓山楓樹林。也許那時年輕,比較喜歡多姿多彩的事物,對那些單調的楓葉不以為然。儘管「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卻不曾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感慨。去年有一天,我在小區散步,秋風蕭瑟,萬物凋零,突然看到一棵楓樹兀然而立,那片片紅葉聚在一起,像一團火焰在寒風中搖曳。從那一刻起,我對楓葉,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走萬家麗路,轉雨花大道,約莫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湖南農業大學。農大的校園是美麗的,一路所見,寸草湖碧波蕩漾,修業廣場「五牛」奔騰,各式建築古樸典雅。我們不曾停下腳步,徑直來到圖書館後門,一眼就看到了那兩排茂密的楓樹林。
楓林路上,楓葉正紅!久雨初晴,天空打掃得格外乾淨,像是特意騰出空間來,為畫家鋪上湛藍的畫布。連綿數百米楓樹,是一支支巨大的畫筆,它們以高昂的姿勢、火熱的情懷,將那絢麗的色彩,恣意鋪向天幕。那麼不管不顧、澎湃如潮,仿佛一年之中,楓樹都在鼓脹著,只待這幾日大放光明。楓樹林下,遊人如織,歡聲笑語不絕於耳。人們或欣賞,或拍照,神情亢奮,流連忘返。「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其實,小楓何需掩醉容呢?眾人皆醉啊!
我們在林間徜徉著,陶醉在楓樹的懷抱中。葉兒高掛枝頭,綻放張張笑臉。它們肩並著肩,手挽著手,像盛裝出行的美人,婀娜多姿,款款走向晚秋深處。一陣勁風吹過,葉兒滑落,窸窸窣窣,飄飄灑灑,在空中旋轉、飄飛、迴蕩。它們一心要美到最後,在謝幕之時,留下一支優雅的舞蹈。偶有紅葉飄落到遊人身上,如少女的髮絲輕掃臉頰。它們划過肩頭,停在腳邊,多情的人們啊,不忍離棄,紛紛俯下身來,輕輕拾起,珍藏在書頁裡。唯有書香,才配得上那種美麗。聽前來陪同的王教授介紹,楓葉之紅,實屬不易。植物葉片中大都含有葉綠素、葉黃素、胡蘿蔔素等成分,只有花青素,遇到酸性才會變紅。深秋時分,氣溫驟降,乾冷的空氣將葉綠素等物質破壞掉,而晝夜較大的溫差,則有助於花青素的形成。在寒秋的洗禮下,葉綠素不斷減少,花青素不斷增多,又恰好楓樹等少數植物葉子中的細胞液是酸性的,才成就了楓葉由綠到紅的華麗轉身。
這是一個浴火重生的故事、一段鳳凰涅磐的傳奇!也許,世間所有的美麗,都是這樣煉成的吧?
曾總是我妹妹的同學,是我通過妹妹在朋友圈裡轉發的文章才結識的。他早年隻身到溫州打拼,憑藉聰明和勤奮,幹出了一番事業。前些年回到家鄉,開了一家公司,生意不錯。曾總對文學有顆赤子之心,經商之餘,孜孜以求,筆耕不止,從一名當年高考的落魄者,成為如今小有名氣的作家。他說,文學創作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但「痛並快樂著」。他與文字一起成長,收穫奮鬥的喜悅,得以成熟與升華。雖年屆半百,頭髮已漸稀疏,像是深秋的葉,那爽朗的笑容,卻有春天一般的燦爛。曾總對我說,他喜歡楓葉,每年都會來到這裡。每當楓葉紅了,在農大工作的同學王教授,會準時通知他。我終於明白,人們喜歡紅葉,正是因為那種經歷風雨淬鍊之後的成熟和完滿,以及它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與追求。它的美,在冬天醞釀、春天發芽、夏天成長、深秋綻放,從青澀到圓熟,從膚淺到深刻,從浮躁到坦蕩。有了閱歷,有了苦難,有了滄桑,有了到死也要美的堅持,便有了積澱與厚重、蛻變與升華。這樣的美,怎能不叫人心動呢?
不知不覺,夕陽點燃了天邊的雲彩。紅葉與晚霞交相輝映,天地一片燦爛。我感動不已,喚來同行人,定要在鏡頭下,留下這個美麗的時刻。
1、歡迎進入公眾號!長按上圖,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或按文章左上角「秋無月」即可。
2、查看過往文章,請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3、請關注頁面下端最右角。若點了「在看」,謝謝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