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文人墨客詩詞大家關于楓葉的詩詞很多,俯拾皆是,西晉文學家潘嶽在《秋興賦》中有「庭樹槭以灑落」之句,李白有「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杜甫有「魂來楓葉青,夢返關塞蒙。」,王維有「江城下楓葉,淮上聞秋砧」,白居易更有「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索索。」等名句,當然最知名的當屬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婦孺皆知。
楓葉是楓樹的葉子,一般為掌狀五裂型,長約13釐米,寬度略大於常人手掌,3片最大的裂片具少數突出的齒,基部為心形,葉面粗糙,上面為中綠至暗綠色,下面葉脈上有毛,秋季變為黃色至橙色或紅色。
如果說金黃的銀杏代表秋天的浪漫,那麼耀眼的紅葉則是秋天的熱烈。我國東西南北皆有紅色與彩色植物分布,包括楓樹、紫葉紅櫨、黃櫨、槭樹、彩葉朱槿、白樺、紅樺、紅杉、金葉水杉、火炬樹、水青岡、紫葉桃、紫葉矮櫻等九十多科、六百餘種。色彩之濃烈,景色之優美,無疑是秋天最耀眼的盛景。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也是百花枯萎,萬物凋零的季節。但有一種「花」恰在秋季繁盛,適宜觀賞,這是楓葉。到了秋天由於葉綠素減少、類胡蘿蔔素增多,楓葉呈現耀眼的橙黃或鮮豔的紅色,為涼颼颼的秋天帶來一絲溫暖。
楓樹牽著楓樹,幾乎毫無間隙地染滿了整個山嶺,綠的、黃的、橙的、橘的、紅的,我仿佛走入一個夢境,完全被溫暖的紅色系所包圍。靜靜的楓樹已經夠美了,風來的時候,就像遠方寄來的許多信件,飄灑在空中,旋轉、飛舞、迴蕩,輕輕地落在腳邊。
人生就像泛黃的楓葉,飄飄灑灑,劃出的弧線別人看著似乎美麗,其實當落到了土壤裡,下一步就是慢慢枯萎。也像愛情,轟轟烈烈的時候,總是帶著甜蜜,可當過去了,也只能是形單影隻,然後回憶著一個又一個深秋的思緒。
人們對紅葉的喜愛已有很長的歷史了。早在唐代,杜牧就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詩人把紅葉描繪得勝於「二月花」是一點兒也不過分的。春天的紅花雖然色彩鮮豔,但不如秋天的紅叫色澤深沉、透徹,而香山的紅葉除了深沉、透徹之外,還擁有一種飄逸的美。一入秋,整個山坡被紅葉覆蓋著,火紅火紅的,在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團團的火焰在燃燒,又如「飛焰欲橫天」。
我們也應該像楓葉那樣,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充滿浪漫,用一顆希望的心迎接明天,用一種優雅的態度浪漫地生活。即使是在廢墟中,也要像楓葉一樣製造浪漫,尋找天堂。楓葉正努力讓自己的凋零也充滿浪漫,這樣會讓下一輪迴的浪漫生命充滿希望。
楓葉,為秋時最美。她,以飽經風霜的磨礪,裝點了漫山秋景瑰麗;她,以片片楓葉片片情,承接著讚美的詩句,可知道它內心悽涼的,卻又無幾。